少帝成长计划-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回见到启儿时,启儿还尚食乳呢。”
轻笑着调侃一声,总算是让刘恒稍稍放松下来,赶忙走到少年身边,拱了拱少年的肩膀。
只见少年眼中满是与年龄完全不符的沉稳,一板一眼拱手行礼道:“代王太子臣启,参见陛下。吾皇万寿无疆。”
刘弘淡然一笑,温和的摸着小刘启的脑袋,爽朗一笑:“今日乃家宴,不必讲究这等虚礼”
ps:刘恒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文帝没错,但在历史上,即便是登基为帝,刘恒最开始也是这么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无论陈平和周勃说什么,都是“好好好”“行行行”“诺诺诺”。不管当时刘恒是真的老实还是装老实,他确实老实过。而且在书中,刘恒又担心刘弘治罪于他,所以姿态摆低一些很正常。
呼
恒,弘,恒,弘,恒,弘,很红很红很红
改错别字可累死我了
巨后悔小时候没有学五笔输入法!
第0022章 刘氏家宴(二)
安抚好刘恒,刘弘便强忍激动,向上首的御塌走去。
若是在后世,刘弘免不得要学一学追星女孩们,尖叫一声:啊我摸到汉景帝的脑袋啦
呃
虽然听上去有点惊悚,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嗯!
不能怪刘弘,实在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像模像样的学着成年人跟你打招呼,着实太惹人喜欢了!
试想一下,后世某个小男孩把手递到你面前,跟你握一下手,然后乳气未脱却又很自然的说:你好,我叫刘启,很高兴认识你。
不可爱吗?
说不可爱的都是乱臣贼子,乱棍打死!
勉强按捺住爆棚的少女心,坐回御塌的刘弘已是带上了一抹温和的笑容。
“开宴。”
立即便有近百宫女次第涌入,将一碟碟餐食摆上每一个餐几;再在每个餐几外放下一桶酒,其边上留下一个专门负责斟酒的宫女,其余宫女便次第退了下去。
摸着隐隐有些轰鸣的腑脏,刘弘不由咽了咽口水,低头看向眼前的长几。
案几最左摆着一只完整烤制的鸡,盛鸡的俎zu1上还有一把用于割肉的小刀。
在烤鸡右边是一个装有水煮肉的豆2。
案几正中间,则是一碗淡黄粟米饭,尚冒着热气;在最右侧,则是刚被宫女斟满的青铜酒樽。
饭碗靠里一些的地方摆着两只小碟,其中一个闻上去应该是醋,另一个有点像后世调味酱的味道,许是肉酱之类。
而在酒樽靠外一些,接近案几外沿处,同样放着几只小碟;看上去,盛着的应该是葱末、盐等调味品。
“凡进食之礼,左殽3yáo右胾4zi,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xi酱5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
陶醉着轻声自语出礼记中,这段关于古时餐桌礼仪的知识描写,刘弘抬起头,就见所有人正襟危坐,目光隐隐瞥向他所在的方向。
尴尬一笑,刘弘拿起木筷,从饭碗中夹起一点粟米饭送入嘴中。
殿内众人这才纷纷拿起自己案几上的小刀,尽量小声的割起烤鸡上的肉来。
刘弘见此老脸再一红,索性不再纠结这些繁杂的礼仪,闷头消灭起案几上的饭菜。
待等刘弘大概吃饱,放下筷子环顾殿内时,就见左侧末席坐着一位青年男子,正一杯接一杯的闷头喝酒。
好奇的凝望片刻,那青年许是感知到了刘弘地目光,抬头扫了一眼,便端起酒杯,摇摇晃晃的向刘弘走来。
刘弘自是满脸和煦的等青年来到面前,然后右手扶着酒杯,等待青年的祝酒辞。
刘弘饭都快吃饱了,再没有人来拜码头,那这顿饭不白请了?
虽然刘弘没有掏真金白银,但这宫里宫外,乃至于全天下,理论上都是他的私人财产,没道理平白便宜别人!
亲戚也不行!
却见那青年勉强站直,双手托起酒樽,面色悲苦道:“今日王兄抱恙,故未能与宫宴,万望陛下赎罪”
话音未落,刘弘官方的微笑就显得僵硬了起来。
不是拜码头的也就算了,居然还是为刘襄那货求情?
刘弘强抿着的嘴唇下,牙龈都快被刘弘咬碎,牙槽发出轻轻的吱吱声。
见刘弘这般模样,那青年面上愁苦更深,不由带上了一丝哀求。
无奈之下,刘弘只好强忍怒火,僵笑道:“齐王抱恙,自是该留于府中修养,若是病重,朕可遣郎中令往之一观?”
果不其然,青年被刘弘地关怀感动的连连摆手,口称不必;匆忙敬完酒,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刘弘也只能郁闷的摇摇头,目送朱虚侯刘章坐回座位,便开始考虑起日后诸侯王们的安排。
现在,没能登基的刘恒依旧是代王;刘恒的幼弟刘长为淮南王;刘邦的四弟、刘弘的叔祖刘交王楚地;刘邦的二哥刘仲之子刘濞王吴国;刘襄王齐国。
还有目前汉家仅存的一家异姓王:长沙王吴臣。
这些诸侯王国几乎都是高祖刘邦所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真的会如刘邦当初承诺那般“山河永固,与国同休”。
这也是历史上,景帝不惜掀起内战,也势必要削弱诸侯国的原因:这些宗室长辈在后生刘启的版图中,俨然一个个国中之国!
话虽如此,但还有一些诸侯国,是刘弘可以尝试运作的。
比如在过去十几年内,先后死了三个王爷的赵国,以及被吕后夺走、封给吕氏的燕国,连在一起就是一块老大不小的地盘几乎占据了大汉版图整个东北。
琅琊王刘泽,在刘襄前往长安的路上被褒挟,其王位实际上也名存实亡。
除此之外,还有吕后封给刘弘三个亲弟弟的封国:淮阳国、常山恒山国,以及梁国!
尤其是梁国,在刘弘心中的地位比其余所有诸侯国加在一起,还要重要千百倍!
在景帝朝,吴楚联合共计七个诸侯王,以杀晁错,清君侧的名义举起反旗时,汉版图超过8成的国土,都掌控在叛乱的诸侯王们手中!
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候,景帝甚至急病乱投医,听信了袁盎的劝说,将力主削藩的御史大夫晁错腰斩弃市,寄希望于判王们完成杀晁错的目标后,就能退兵
而刘启之所以依旧能在史书上成为汉景帝,而不是荒帝献帝,正是因为函谷关外的最后一道屏障梁国,将吴楚叛军主力死死咬在了首都睢阳城下!
直到周亚夫奇袭叛军粮道,作战人员高达四十万、对外号称一百二十万的吴楚叛军才灰飞烟灭。
所以,即便是拼着跟周勃陈平起冲突,刘弘也势必要将梁国掌握在自己手里。
ps:1俎,一种木制食器,类似于屠夫切肉用的案板。
2豆,一种木制食器,形状大致与电饭锅里的盛饭器差不多。
3殽,炙烤的、带骨架的肉。
4胾,不带骨架,并且被切成大块的肉
5醯酱,蘸料,酱料。
还有就是当时吃饭不是先吃主食,而是先把炙烤的完整肉切成片,再动筷子。
呃这章略微有点暴露本性,放飞自我了,以后会多做注梦意去的吧。!
第0023章 刘氏家宴(三)
虽然现在的梁王,就是刘弘年仅九岁,因年幼尚为就国的五弟刘太,但名义国王和实际掌控是不一样的。
且不说刘太连睢阳的城墙都没见过,刘弘今天都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便宜老弟,谈何让其替刘弘把守门户?
梁国,必须由一个成年皇族驻守,并且必须是在陈平和周勃之间,坚定不移的站在刘弘这边的刘氏宗亲。
而梁王,刘弘也没有第二个人选;符合刘弘条件的,依旧只有代王刘恒一人。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刘弘能从陈平周勃的严防死守下,想尽办法夺得梁国的掌控权,刘恒也不一定愿意做梁王。
在原本的历史上,吕后先后逼死三任刘姓赵王之后,不知是出于想杀第四个,还是想要平息一下舆论的原因,便派官员到代都平城传诏:移代王恒为赵王。
刘恒得到消息顿时陷入惶恐之中,茶饭不思,终于赶在传诏侍郎来到代地之前,成功把自己病倒;最后通过向吕后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以及誓死为国保卫边疆的决心,才躲过成为西汉第四任刘氏赵王的悲惨命运1。
这样一个谨慎至极的人,不太可能信任刘弘,答应刘弘去梁国做国之栋梁。
但身为穿越者的刘弘很清楚,历史上能让刘恒改变主意的人或许很多,但在这个时间点却只有一个刘恒的母亲,薄太后!
在原本的历史中,刘恒即便是贵为皇帝,在母亲薄氏病卧床榻时,亦是亲自伺候老人家起居,日夜不离老太后身边,直到其痊愈。
在这个亲尝汤药便能成为孝道典范的时代,刘恒无疑算得上是至孝之人;更令人敬佩的是,刘恒的孝顺完完全全是出自本心,毫无表演作戏的成份!
也是在刘恒这般以身作则,为天下人做了示范之后,汉家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纲领才逐渐从理论落为现实,终两汉四百余年,都是雷打不动的国策。
甚至于到近两千年后满清入关,神州陆沉时,康熙雍正们的诏书还时不时提一声孝为先;其死后长达二十多个字的谥号中,也必然会出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孝xxx皇帝的字样2。
可以说,刘恒是华夏史上,第一位明令将孝作为国家政策施行的君王,也是汉人基因中孝元素的注入者。
所以,刘弘打算从薄太后身上下手,以此逼迫刘恒移封梁国。
自然不是绑架之类的下三滥手段,而是
正当刘弘暗自盘算时,刘恒便躬身端着酒樽,带着两个樽中同样盛有甜酒的幼子,来到了刘弘面前。
“陛下不罪,臣无以为报,唯日夜供奉太一神像,祈愿陛下千秋万代、万寿无疆”
到这个地步,刘恒也看出来了,刘弘没有想要整治他的意思。
或者说,暂时没有。
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刘恒很明白,刘弘就这么轻飘飘放过险些登基的自己,其图谋必然小不到哪里去。
就见刘弘淡笑着举起酒樽,道:“代王叔不必过于拘礼,此家宴也”
说着,趁机再一次伸出邪恶的双手,将刘恒身边更小一些的小正太狠狠揉搓了一番:“阿武也长大啦成大丈夫了呢”
意犹未尽的收回手,抬起头,却见刘恒目光中已尽是惊骇!
就连原本正闷头吃饭的其余宗亲,也向刘弘投来了复杂的目光
呆愣片刻,反应过来的刘弘轻咳两声,便对右侧靠近自己的方向道:“阿武,过来。”
就见一同样粉雕玉琢的小正太起身,儒儒道了一声:“诺”,便小心翼翼的来到刘弘身边。
刘弘轻轻扶上小正太的肩背,将其推到刘恒面前,淡笑道:“朕胞弟刘武,与王叔幼子同名;王叔何不将幼子留于长安,以做朕弟之伴读?”
嘴上说着,刘弘余光却忐忑的注意着殿内众人的反应。
若真让人传出县官好栾童的消息,那刘弘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看到殿内众人恍然大悟般低下头,继续消灭自己面前的食物,刘弘才暗自松了口气。
刘恒闻言却是毫不犹豫,面色如常拜道:“匐唯陛下作威作福”
答应的干净利落,惹得刘弘都不由暗自诧异起来刘弘也不过随口一说,只是想澄清误会而已,刘恒答不答应其实都无所谓的。
弟弟刘武才七岁,即便刘弘再怎么精心培养,将来也不过是一地之诸侯,没必要为了他,就把刘恒的幼子、历史上的梁孝王拉来做书童。
殊不知,正是刘弘这个举动,让刘恒数日以来高悬着的心安定了下来在刘恒看来,刘弘分明是想留质子于京!
这就说明刘弘虽然对他不放心,但也没有马上处置他的意图。
这倒是刘恒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哪怕刘弘真的想控制刘恒,也不至于用质子这种远古时期的手段。
更何况就算真要扣质子,那刘弘该留的,也应该是王太子刘启啊!
刘弘却没想太多,与刘恒对饮一樽,便顺势将刘恒摁坐在身边,拉着刘恒的手扯起了家常。
这一幕落在殿内其余人眼中,其意味就微妙了起来连曾经试图抢夺皇位的人,陛下也这般仁慈以待?
那以后,若是吾等犯了些许小罪过
尤其是末席的刘章看着这一幕,昏暗的目光都不由再度明亮了起来,那魔鬼的蛊惑声再度出现在脑海中:县官年幼,齐王兄为高祖诸孙之长,或可图谋久留长安,行周公伊尹事
而这一切,都被上首的刘弘尽收眼底。
或者说,这一切都是刘弘刻意为之。
事实上,对刘弘威胁最大的,从来都不是陈平、周勃。
而是刘氏宗亲!
军官士卒,刘弘可以赐予金钱;朝臣官员,刘弘可以许以官职;即便是陈平周勃,刘弘也可以暂时放权,做一段时间泥塑雕像。
再怎么样,这些人也没有夺位称帝的可能性。
但现在殿内坐着的众人,悉数姓刘!
光是身上流着的高祖皇帝血脉,就足以使得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在理论上具备了坐上皇位的可能性!
而对于近乎一盆如洗的刘弘来说,除非拿出皇位做筹码,不然这些富拥一整个诸侯王国的王二代甚至王一代们,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收买、拉拢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这一副仁弱的模样,令他们安下心来,以待将来。
看着殿内的亲戚们或轻松惬意、或激动难耐的面色,刘弘心中一直紧绷的线才微微松了些许直到此刻,刘弘才算暂时坐稳了皇位。
“也不知明年,在座的还能有几人存于人世”
皇帝羸弱,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非分之想。
那样的人只会有两种下场:要么位登九五至尊,号令天下;要么英年早逝,滚去地底见刘邦!
ps:1吕后移封代王刘恒为赵王,刘恒惶恐,以抱恙不朝长安,言称:愿以残躯固守边墙,谢绝赵王之位,吕后遂作罢。该事件引自史记:吕太后本纪。
2这个,清朝皇帝的谥号啊摇头扶额
我是这么认为的,在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