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开天图-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天龙八部中,天山童姥死于九十六岁,即耶元一零九三年,离如今还有二十四年,天山童姥这个时候,已经是七十二岁的高龄老妇了。
第十五章 神念如海惊魂飞
当夜,风允吃了十多斤豹肉,这才停下,开始观想修炼。
命令天蝎子安静不言,风允就自行修炼起来,任由天蝎子在数丈外看着。一个时辰后,风允修炼完毕,天蝎子还在等候,不敢先行睡去。
“我修炼之际,头顶之上是不是有什么异像?”风允眯着眼,和颜悦色问道。
天蝎子疑惑摇头,他什么也没看到。
风允深深看了天蝎子一眼,天蝎子没有撒谎。风允觉得,当是天蝎子实力太低,因此看不到他的莲子灵魂和混沌观想图。
“你去睡吧,我却用不着睡觉。”
得了风允的话,天蝎子这才卧倒躺下,心中想着,原来仙人都不用睡觉的。数个呼吸间,天蝎子陷入酣睡。
风允阖上眼,重又开始修行。
从第二日开始,风允每日都奔行一千多里。到得第四日,未至午时,风允已到了天山缥缈峰百里之外,远远就看到不少山峰巍峨矗立。
天蝎子忍受着狂风灌嘴,恭敬呼道:“大仙,丁春秋只对小的言及缥缈峰周边百里区域,告诫小的不可踏入。缥缈峰具体是哪座山峰,小的却不知,还请大仙恕罪!”
“无妨,你只管领我到这百里区域的中心,那时我自会分辨。”
又前行数十里,风允开启法眼,远望诸峰,右前方一座山峰云锁雾罩,其山巅隐约有一片宫殿楼阁。风允猜想,这许就是天山缥缈峰了。
风允调转方向,直奔疑似缥缈峰的山峰。来到山峰近处,他已能看到山上一处险要,那处险要有人把守,这山峰是缥缈峰无疑了。
风允放下天蝎子,微微一笑:“劳累了你几天,却不可不给你些好处。你且说说,你内力运行路线是怎样的。”
天蝎子知无不言,风允却尴尬了,他对天蝎子说的穴位名称一窍不通。好在以他的修为,控制面上表情不难,他还是那个高深莫测的大仙。
让天蝎子对着他自己的身子比划,风允终是弄清楚天蝎子的内功。他随即就是一掌,按在天蝎子肩头,按照天蝎子内功的运行路线,将天蝎子十二正经打通。天蝎子往后修行内功,少了打通十二正经的过程,那自是事半功倍,快速无比。
天蝎子激动不已,咚得一声跪下,连连谢恩:“多谢大仙,多谢大仙,大仙但有吩咐,我天蝎子结草衔环以报。”
风允一脸淡漠:“你将金银留下一半给我,就离开吧。”
天蝎子大惊,连连磕头:“大仙,大仙,小的愿追随大仙,为大仙鞍前马后……”
风允轻轻一挥长春法剑,剑气划过,在天蝎子额头前的地面,豁然撕裂开一道深米许,长一丈的剑痕。
风允目光如冰:“再不走,是嫌我长剑不利乎?”
天蝎子为风允气机所摄,竟瘫软在地,大小失禁!
风云一愣,看着天蝎子目光呆滞,魂不守舍的样子,醒悟到他方才不自觉放出了些微神念。武功三流的天蝎子,哪能经受神念的震慑?风允心中提醒自己,往后不可因此误杀他人。
天蝎子好一会才缓过精神,他这时深感恐惧,慌慌张张从钱袋中取出一半金银揣入怀中,他将钱袋双手捧起,却不敢递给风允,只放在剑痕边上,他人则趴伏于地,脑袋深埋,身子还在微微颤抖。
伸手一招,已是钱袋在握,风允转身就向上山道路走去,走了几步,也不回头,他一句话朝天蝎子飘过去:
“丁春秋作恶多端,为我不喜,来日遇到,定斩不饶。”
身后传来天蝎子的声音,是他大声表明心迹:“小的今后弃恶从善,不再回星宿海,也绝不再追随星宿老贼!”
风允淡淡一笑,天蝎子此人倒也聪明,若能弃恶从善,也不枉费风允对他一番提点。
身形如电而上,风允不多时就站定在缥缈峰第一处险关下,将白蛇皮和豹尸扔在山道边,发出了不小的声响。两个身穿黄色斗篷,胸口部位绣着一头黑鹫的守关女子,这才发现了风允。
两人一惊之下,高声喝道:“来者何人,竟敢擅闯灵鹫宫!”
风允拱手抱拳,一派彬彬有礼模样:“我乃天山童姥的师弟风允,烦请两位姑娘,向我师姐天山童姥通禀。”
守关女子闻言大怒,当即抢下关来,大声呵斥:“贼人无礼,尊主哪来的师弟!”
说话间,两女已经拔剑急刺,誓夺风允性命。风允立身不动,只将内力放出,就将刺来的两柄长剑提捏在空中,不得动弹。
两女大惊!一女弃剑后退,从怀中摸出个黑色短管,向天上弹去,一阵尖锐的哨声从短管中发出,显是在呼叫支援;另一女也丢弃长剑,却并不抽身后退,反而游走风允周身,出掌不停,只是都被风允的内力挡下,不能建功。
内力一震,将出掌女子震退,大袖一摆,将两柄长剑倒射而回,插在两女脚尖前的山道上,风允面色柔和,语气舒缓道:“两位姑娘,风某确是童姥巫行云的师弟,等童姥到来,风某自会解释。”
两女自知武功远不及风允,这时便不上前,只对着风允瞪目而视,显然并不相信风允说的话。
这处哨声响起,山上又有哨声接应,连绵不断,一共十八道哨声此起彼伏,直上山巅。
不一会,有两个紫衫女子到来,紧接着是两个黄衫女子,陆陆续续,一连来了好几对女子,不是黄衫就是紫衫。风允也不攻击,只是把这些女子震退。
风允抬头远望,一大波女子脚下生风,从山巅往半山腰赶来,数目近百,俱是黄衫和紫衫。
风允立知不对,天山童姥灵鹫宫的属下有九天九部,每一部都穿一种颜色的衣衫,共九种颜色。现在灵鹫宫众女认为强敌来犯,竟只出现黄衫和紫衫两部,九天九部其余七部显然不在缥缈峰上。
天山童姥身为灵鹫宫主人,她的衣衫与属下又绝不相同,那近百黄衫紫衫的女子中并无杂色,天山童姥也必不在其中。闹出这么大动静,天山童姥却不来迎敌,想必也不在缥缈峰灵鹫宫中。
那近百女子还没来到近前,内中就有一女子远远喊道:“诸位姐妹,是何人敢在缥缈峰放肆?姐妹们没有受伤吧?”
与风允对峙的十数女子见到大队支援,喜上眉梢,纷纷笑道:“程姐妹和石姐妹带众位姐妹们支援来了!”
内有一个黄衫女子大声叫着回应:“程姐妹,这有个贼人口出妄言,称自己是尊主师弟。尊主何曾有过师弟了?这贼人居心叵测,咱们打不过,倒也没有受伤。”
风允心道,师姐这些属下成见在先,若不展露雷霆手段,震慑她们,她们只怕永远听不进自己说话。
风允主意既定,等那近百女子来到跟前,他忽然抬手一掌,向道旁一巨石劈空拍去。那巨石高七尺,宽两尺半,厚两尺,只这一掌,巨石就陡然炸裂,分成好多块。
灵鹫宫众女耸然一惊,慌乱不已,内中一个黄衫女子执剑在手,视死如归叫道:“童姥不在,我等守护灵鹫宫,今日贼人厉害,我等唯一死罢了!”听她声音,就是先前在远处发问的程姐妹。
其她女子闻言,武器纷纷高举,同喊:“誓死守护灵鹫宫!”跟着程姐妹就向风允蜂拥杀来。
第十六章 千里奔袭折辽夏
看到灵鹫宫众女视死如归,风允不禁感佩,厉声大喝:“住手!”声穿层云,直震得灵鹫宫众女手脚发软,身形不稳,再也没法攻向风允。
风允又软声问道:“师姐天山童姥想是不在宫里,诸位姑娘可知她去了何处?”
那程姐妹对着风允怒目而视,啐道:“你休想得知尊主行踪!”
风允叹了口气,从白蛇皮里拿出冰盒,从盒中取出逍遥子笔记。
“这是尊师逍遥子的遗物,烦请姑娘将它交给你们尊主,你们尊主看了,自会认我这个师弟。”
说话间,风允内力托着逍遥子的笔记,送到那程姐妹面前。
程姐妹和其他女子面面相觑。看了逍遥子笔记好几眼,她终是拿起了笔记:“此物我会拿给尊主一看,”又觉不能弱了气势,道,“你若敢骗我们尊主,定要把你大卸八块!”
觑了眼碎成一地的巨石,程姐妹目光微闪,显然对“把你大卸八块”并不自信。
见程姐妹接过逍遥子笔记,风允总算松了口气,师姐巫行云看到笔记,必会认他。
“程姑娘,你将我师尊遗物交到我师姐手上时,告诉她,师弟风允可治她身如孩童之症!”
听到风允可治童姥身如孩童之症,程姐妹大惊之下脱口问出:“此言当真!”其他女子也纷纷哗然。
微微一笑,风允点头:“这是师尊的心愿,我风允岂会拿此说笑?”
“去年冬,天水降世,神掌成湖,我将去往宋国天水巨湖边暂住,你等告知师姐,可到此处寻我。诸位,风允就此告辞。”
风允拱手道别,迅速转身,拾起白蛇皮和豹尸就向山下奔去,转眼不见了影踪。
风允身形一闪就是三十丈,其速之快骇人听闻,实在不类凡人,灵鹫宫众女相顾骇然,俱都震惊至极,说不出话来。
风允的身形消失了好一会,众女才缓过气来,议论纷纷:
“此人是人是鬼?”
“此人怎生如此厉害!”
“这人真是尊主师弟吗?”
……
程玉珏下意识捏紧逍遥子笔记,这时听众女议论,不由看向手中书册,书册颇为破旧,表面却看不出什么来。
程玉珏不敢翻看笔记,思量多时,心里有了决断,转头对身边一位紫衫女子道:“石姐妹,事关重大,我将带领一半钧天部的姐妹前去寻找尊主,将这本书册上承尊主过目,灵鹫宫安危就拜托你了。”
石姐妹应道:“你尽管去,灵鹫宫有我,但请放心。去见尊主,宜早不宜迟,你们这就准备坐骑行李,下山去吧。”
……
大宋雁门关外,十里连营,旌旗密布,只听得号角连声,营门大开,辽兵若潮水般涌了出来,列阵雁门关前,一眼望去,竟似无边无际。
辽军一将,突出阵前,高声叫骂:
“宋猪们都听着,宋帝失德,以致天神震怒,降洪水以罚,陷三州之地,致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终日惶惶。我主耶律洪基,今代天降罪,发兵十万,讨伐宋帝。尔等今日若开城归降,可保全家安康;若继续顽抗,破城之后,大屠三日,鸡犬不留!”
辽将正叫骂得起劲,雁门关城门楼上忽有一人飞身而下,尚在空中,已是一拳击出,一道晶莹拳影瞬间击中那辽将。
辽将全身炸裂,碎肉纷飞!
辽军大惊,那人在三十丈外出拳,竟能一拳将人轰成粉碎,武功之高,如神如魔!
辽军大将虽震惊不已,仍是反应迅速,当即传令放箭。辽军箭手劲弩齐发,万箭如若洪流,覆盖向那人。
那人一步踏出,迎着箭雨如电飞射,将射到他身上的所有箭枝都给撞得粉碎。待到脚步落地,那人已到辽军阵前,一拳挥出。密密麻麻的细小冰棱,在那人身体四周凝现而出,随着他挥拳,向辽军军阵铺天盖地射去。
只一拳,那人面前长达三十余丈的扇形区域内,所有辽军倒下身亡!
这些死去的辽军,伤口都没有鲜血流出,因为他们的血液已被冻结,空气中弥漫着森森的寒气。
辽军应该感到恐惧,然而他们只是茫然,只因那人动作太快,辽军的大脑还没反应过来。
一步三十丈,一步出一拳,一拳清空一片,一片就是辽兵两三千人被杀,那人连踏三步,连出三拳,飞身奔出九十丈,辽军就死亡近万了。
还活着的辽军终于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何等恐怖的存在,恐惧瞬间塞满了他们心胸。
极度的恐惧下,辽军浑身颤抖,逃跑都已不能。而且此时,恐惧的辽军也根本想不到逃跑,他们的身心,已经完全被恐惧支配了。
辽国北院大王耶律乙辛站在大纛之下,肝胆俱裂,两股战战。生死之间,他蓦然升起一股勇气,声嘶力竭大喊:
“好汉饶命啊!我等愿降!”
喊完,耶律乙辛整个人都跪了下去。喊话期间,那人又踏出了两步,出过了两拳,现在他踏出了第六步,站在了耶律乙辛身前一丈。听明白了耶律乙辛的话,那人第六拳就没有打出去。
有耶律乙辛做榜样,辽军们从恐惧中挣扎出来,纷纷下马扔下兵器,跪在地上大呼:“我等愿降!”
那人看向耶律乙辛,肃声问道:“你是何人,能替辽主耶律洪基做决定?”
耶律乙辛恭声回道:“我在辽国官拜北院枢密使,封魏王,此次出兵击宋,我主允我全权负责。”
那人道:“原来你就是辽国北院大王。回去告诉耶律洪基,大宋今有流民数百万,饥寒交迫,今后岁币是没有了,同时请大辽慷慨解囊,赠送两倍于岁币价值的牛羊马匹,以解大宋流民于倒悬。如若不从,我将亲去上京临潢府走一遭,取耶律洪基和尔等项上头颅!”
那人说完,转身就走,耶律乙辛在后大叫:“敢问好汉尊姓大名。”
“我乃大宋官家新封一品神将——杜感,杜怀之。”
耶律乙辛看着杜感杜怀之渐行渐远,瘫软在地,神不守舍。
雁门关守关将士看得目瞪口呆,好一会都没回过神。见杜怀之返回,跃上城门楼,守关将领赶忙迎了过去,他面带谄笑,好一阵恭维,要为杜怀之庆功,大摆筵席。
杜怀之摇头不允,雁门关守将还待劝说,就见杜感摆手道:“不必了,我尚需赶往宋夏边境,就此告辞。”
说罢,杜怀之纵身远去,把雁门关守将和军士丢在了身后。
第十七章 大宋神将杜怀之
宋辽边境雁门关发生的事情,风允自不知晓。
他下得缥缈峰来,便向东南而去,走得却并不快,之前只顾赶往缥缈峰,西域的风景他没来得及看,这会却可悠哉游哉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