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了!”裴绍卿沉声道,“狄寺正,能让我考虑一个晚上吗?”
“当然。”狄仁杰道,“此事不急,别说一晚上,三晚上都没问题。”
说话间,黑夫已经从天街买了蒸饼回来,又有一只烧鸡一坛葡萄酒。
“黑夫,送裴小郎君回监舍。”狄仁杰直接让裴绍卿把吃食带回牢房。
崔二郎和狄光昭刚刚还睡得跟死猪似的,但是一闻着酒香立刻就醒了。
“有酒?还有烧鸡?”狄光昭两眼一亮,兴奋的说道,“大半夜的有美酒喝,还有烧鸡吃,人生之乐莫过于此。”
狄光昭和崔二开始大快朵颐。
裴绍卿却连半点食欲都没有。
命根都快保不住了,还有心情吃?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叫人算不如天算。
费尽心思,好不容易破解掉地狱级开局,
结果却又来了个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呀?
而且,现在的局面比刚开始时还要麻烦。
刚开始时虽然凶险,但是他手里好歹还握着太平公主,只要能保证太平公主的安全,逆转局面的机会还是很大。
现在却什么底牌都没有了,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从大理寺天牢越狱?再然后到刑部劫狱、把崔九他们救出来?然后顶着大唐十二卫府兵的搜山捡海逃到吐蕃去?别逗了。
还真是让人绝望啊,没活路了。
想到这,裴绍卿不由得长叹一声。
“大哥,你咋不吃?”狄光昭一边啃着口中的烧鸡腿,一边含糊不清的问道,“你是不是有啥心事?”
“这你都看出来了?”裴绍卿没好气道。
“咳咳。”狄光昭轻咳一声道,“有心事就更应该喝酒。”
“也对。”裴绍卿释然一笑道,“有道是,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失意需淡然,又有诗云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说到这,裴绍卿突然之间顿住。
崔二郎只顾着埋头吃,丝毫没察觉异常。
狄光昭却咬着根鸡腿,整个人已经傻在了那里。
崔二郎只是个守捉郎,打小就没有正经上过学,只是在合川守捉城的蒙学勉强认了几个字,但狄光昭可是弘文馆的太学生。
狄光昭自然品得出这两句诗的不凡之处。
好半晌,看到裴绍卿不往下念,狄光昭才心痒难耐的问道:“大哥,下面呢?”
“闭嘴!下什么面下面,老子下面都快不保了!”裴绍卿哼声说道,“狄三,昨天刚进来天牢时,你跟我说什么了?”
裴绍卿感觉就快要抓到要点了。
“昨天我说什么了吗?”狄光昭茫然道。
“你说了。”裴绍卿道,“就是喝酒的时候。”
“噢,这个啊。”狄光昭道,“我说你我兄弟三人乃天作之合……”
“不是这一句。”裴绍卿一挥手打断道,“这句的后面,另外一句。”
这时候,旁边的崔二郎忽然之间插话道:“狄三他还说,如果不能像武承嗣那样有个好出身,就出不了头,所以他打算跟着我们当守捉郎快意恩仇。”
“就是这一句!”裴绍卿顿时眼前一亮,“武承嗣?武承嗣!”
武承嗣这二货别的本事没有,唯独讨好武则天献祥瑞是一把好手。
说到这里一顿,裴绍卿旋又仰天大笑道:“这就叫天无绝人之路,哈哈哈!”
小爷献的祥瑞可比武承嗣的要硬扎得多,武则天,这回看你还敢不敢再给我净身?
而且这个祥瑞一出,小爷立刻就成了天的代言人,今天能够把你武则天捧上神坛,明天就能把你一脚踢下神坛。
反正,你想切我命根子这个仇已经记下。
古人云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夺我子孙也是大仇!
看着裴绍卿在那里一会大笑,一会又是咬牙切齿,崔二郎和狄光昭两人面面相觑,崔二郎甚至担心的摸了下裴绍卿额头,看看他有没有发热。
人发热的时候,经常说胡话,就像裴绍卿现在这样。
“起开!”裴绍卿却一把拍开崔二郎的手,旋即又道,“拿纸笔来!”
崔二郎还在那里发愣,狄光昭却反应过来,还道裴绍卿准备要写诗。
当下狄光昭一口就将嘴里咬的鸡腿咽下去,冲上前扶着铁栏大吼道:“黑伯?黑伯!我大哥要写诗,快拿纸笔来!”
狱丞黑夫按着狄仁杰吩咐,一直在等着呢。
听到狄光昭在那里喊,当即便拿来了纸笔。
狄光昭倒酒进入砚台,卖力的替裴绍卿磨墨。
裴绍卿铺开纸,又拿毛笔饱醮墨汁,抬手就写下一字。
狄光昭的眼神跟着毛笔落在了纸上,但是下一秒,脸上的期待之色立刻就变成了便秘之色,大哥这一笔字……有些清新脱俗啊。
裴绍卿却是毫无察觉,继续往下写。
狄光昭便跟着念出来:“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好诗!”狄光昭忍不住赞道,“诚然好诗!”
裴绍卿继续奋笔疾书,狄光昭便也接着往下念。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15章 传世名篇
就在裴绍卿写诗时,狄仁杰的直房中迎来了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戴着幞头,穿着紫色窄袖圆领衫,白面无须,说话的声音又细又尖,就像是捏着嗓子的公鸭。
没错,这是个太监。
而且还是个从三品的内侍监。
太宗时期,太监可谓毫无存在感可言。
但是到了高宗年间,太监的地位就有了显著提高。
比如眼前这位内侍监王德胜,就很得唐高宗李治的器重。
所以狄仁杰不敢有一丝怠慢,恭声道:“王公公寅夜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王德胜斜了狄仁杰一眼,不阴不阳的道:“狄寺正一个时辰前才刚从紫宸殿回来,又何必明知故问?”
狄仁杰闻言皱了皱眉:“这么着急的么?”
王德胜道:“左右都是要挨这么一刀的,早一刻晚一刻有何区别?”
“那也得人家心甘情愿才行吧。”狄仁杰道,“不然岂非草菅人命?”
“那是狄寺正你的事。”王德胜阴恻恻的道,“咱家只负责替人净身。”
“如此下官想请问王公公一句。”狄仁杰脸色便垮下来,沉声说道,“这是天后的意思,还是天皇的意思?”
“有区别吗?”王德胜冷然道。
“有区别。”狄仁杰肃然说道,“因为天后明确说了,此事只可劝说不可用强,如果裴小郎君不愿净身,也不准因此为难他。”
王德胜道:“你走之后天后又改主意了。”
狄仁杰道:“如此,还请王公公稍待片刻,待下官进宫请来天后懿旨,然后替裴小郎君净身也是不迟。”
“你……”王德胜怒道,“好吧,这是天皇的意思。”
“那这事就难办了。”狄仁杰道,“没有天后的懿旨,恐怕不行。”
“狄寺正!”王德胜加重语气道,“现如今虽说是二圣临朝,但终究乾坤有别,天皇终究还是大过天后,是不是?”
“王公公此话不假,天皇当然大过天后。”狄仁杰点了点头,旋即又道,“但现在主理朝政的终究是天后,对吗?”
王德胜冷森森的道:“狄寺正,为了一个守捉郎,值吗?”
“值!”狄仁杰肃然道,“因为这个守捉郎的背后,是大唐永徽疏律!”
“圣人因一己之私戕害平民,就是违反永徽疏律,就是乱了我大唐法度!”
“按太宗遗训,圣人若违法,朝中大臣人人皆有劝谏之职责,如此下官当会同同僚直趋清思殿死谏于君前!”
“你!”王德胜顿时哑口无言。
两人正说话间,狱丞黑夫急匆匆的走进来。
“寺正!”黑夫拱手一揖,将手里拿着的纸卷递过来。
“这是……”狄仁杰接过纸卷展开,先是下意识眉头一皱,遂即目露精光,“这是裴小郎君的诗作?好诗!”
黑夫道:“寺正,裴小郎君还有话说。”
说完了,又附到狄仁杰耳畔说了番话。
狄仁杰勃然色变道:“他当真是这么说的?”
“当真是这么说的。”黑夫点头,又说道,“寺正可以去问。”
“不必了!我还信不过老黑你吗?”狄仁杰一摆手又说道,“事关重大,我必须得即刻进宫禀报天后!”
说完,狄仁杰转身就往直房外走。
“狄寺正。”王德胜叫道,“咱家只等你一个时辰。”
狄仁杰听了之后脚下微微一顿,旋即又加快了脚步。
一路疾行,半个时辰之后狄仁杰出现在了丹凤门外,然后拿出武则天特赐的金鱼符,监门卫验过鱼符,才肯放他入内。
……
“狄卿,再过两个时辰就天亮了。”武则天瞪着狄仁杰,一脸不悦的道,“有什么事不能天亮后再说,非得要这时候寅夜进宫?”
“孤赐给你的金鱼符是用来办案的。”
“不是让你夜闯禁宫来打扰孤休息的。”
这两天因为担心太平的安危,武则天本来就没有休息好。
现在太平已经安全回宫,她好不容易能够睡一个好觉了,结果躺下还不到半个时辰,又被内侍叫醒,说狄仁杰寅夜求见。
这时候,武则天心情能好才怪了。
“天后,等天亮就迟了!”狄仁杰喘息着道。
“什么事等天亮就迟了?”武则天皱眉问道。
“天后还是先看看这几篇诗作吧。”狄仁杰说道。
“诗作?”武则天脸色越发难看,合着你寅夜闯宫见驾,就只是为了敬献几篇诗作?真是岂有此理!
“天后!”狄仁杰又道。
武则天便只好接过来纸卷,展开。
第一眼,武则天的眉头便蹙紧了。
这字简直不堪入目,蒙童都不如!
狄仁杰擦把汗说道:“天后别看字,看诗!”
武则天这会已经很不高兴,闷哼一声随口吟出声: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第一句诗还没念完,武则天的脸色就已经阴转多云。
第一首诗念完之后,武则天的心情就完全平复下来。
等五首诗全部念完,武则天脸上的愉悦已经溢于言表。
好的诗篇就如美酒,能让人忘掉一切烦恼,最是治愈。
“好诗,诚然好诗!”武则天由衷的赞叹道,“狄卿,此五首诗何人所作?”
“乃裴小郎君所书!”狄仁杰说的是书,不是作。
“裴绍卿?”武则天难以置信的道,“是他?”
狄仁杰道:“大理寺狱丞黑夫,犬子狄光昭亲眼所见,确系裴小郎君当场手书。”
“此事可就奇怪了。”武则天皱眉道,“据查,这个裴绍卿从六岁就随乃父发配合川守捉城,此后一直都在合川,了不起也就是在合川守捉城的蒙学认几个字,又怎么可能写得出如此华美的诗篇?会不会是盗取的他人诗作?”
狄仁杰吸一口气道:“天后容禀,裴小郎君还有话说。”
“哦?”武则天道,“快快道来。”
狄仁杰道:“裴小郎君说,这五首诗确实不是他所作。”
“孤就知道。”武则天道,“他一个守捉郎又怎么可能写得出样的诗作。”
狄仁杰又道:“裴小郎君说,这五首诗乃是文曲星君在梦中口授于他。”
第16章 刀下留根
文曲星君托梦之说,狄仁杰是不相信的。
正经读书人有谁会相信文曲星君托梦这样的事情?
他觉得这五首诗大概率是裴绍卿从别人那剽窃的。
但他知道武则天平生最在意也最喜欢这样的祥瑞,所以得报之后不敢怠慢,才会动用特赐的紫金鱼袋夜闯禁宫。
“你说什么?文曲星君梦中口授?”
武则天的反应正如狄仁杰所预料的那般惊喜。
如果仅仅只是五首好诗,武则天虽然会欣赏,但也只是欣赏。
但如果这五首诗乃是文曲星君托梦口授,性质立刻就不同了。
因为这是天意,是祥瑞,是虚无缥渺的“天”对执政者的最大肯定!
狄仁杰又说道:“裴小郎君还说了,文曲星君还在梦中亲口对他言道,天后执政凡二十载,致我大唐文运昌隆、四海升平,故托梦于彼口授诗作八百首以襄盛世!”
“八百首?”武则天霍然色变,疾声道,“八百首诗作都是这样的水准?”
说句实话,武则天其实也不相信文曲星君托梦之说,但这对她来说不重要。
对她来说,裴绍卿说的这句话才是重点,因为她执政二十年使得大唐文运昌降、四海升平,所以上天才会让文曲星君托梦给裴绍卿。
单凭这话,武则天就决定了要制造舆论。
但因为只有五首诗,所以只能小小的宣传一番。
但如果是八百首诗,那就可以大大的做篇文章,做一篇亘古未有的大文章!
事实就是明摆着的,如果只是五首好诗,还有可能是盗窃当世某个无名但却才华横溢的士子的作品,甚至也可能真是裴绍卿之偶得。
出身寒门、不学有术的诗家也不是没有。
但是如果有八百首这样的好诗,那就别当别论。
似这等水准的好诗,再是才华横溢者一生得之数篇就已经是极限,遑论八百?
所以,如果裴绍卿真能写出八百首这样的好诗,就只有一种解释,真乃天授!除了无所不能的天,谁还有能力写出八百首这样的传世之作?
当下武则天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