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薛家的人。
当下裴绍卿喊道:“我出一百贯又一文!”
“谁?谁在喊价?”薛克构有些不高兴。
“我,不可以吗?”裴绍卿上前一步道。
“我道是谁,原来是裴司丞。”薛克构脸色微变,又道,“裴司丞,竞价哪有你这样一文一文加的?不合规矩。”
裴绍卿冷然:“你在教我做事?”
薛克构皱眉说道:“老夫痴长你几岁……”
不等薛克构说完,裴绍卿就直接打断:“你说你都一把年纪了,居然还想祸害人家小娘子,真是个无齿之徒。”
薛克构闻言怒道:“你怎么骂人?”
“我何曾骂过人?”裴绍卿反问道。
薛克构道:“你方才骂老夫无耻之徒。”
说此一顿,又环顾众人道:“众人可以做证。”
“薛郎中,这可是你自己骂的你自己,我方才说的无齿之徒,是牙齿的齿。”裴绍卿说完也对众人道,“刚才大伙想必也听见了吧?”
“听见了。”众人轰然大笑,“是牙齿的齿。”
“薛郎中,你牙齿都掉光了,可不是无齿之徒。”
“薛郎中,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无齿之徒,哈哈哈哈。”
薛克构顿时羞得老脸通红,却又无从发作,谁让他听岔了呢?
不过这个新罗婢他是势在必得,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与裴绍卿。
当下薛克构又道:“老夫再出价一百零五贯!”
裴绍卿哂然一笑,又道:“一贯零五贯一文。”
“你?!”薛克构大怒,“一百二十贯!”
薛绍卿道:“一百二十贯一文!”
看着裴绍卿这样,薛克构便不敢再加。
因为一百二十贯已经是他的极限,要知道他只是从五品上的度中郎中,一年的薪俸也就四十二贯,这几乎是他三年的薪俸了。
虽说他们薛家还有别的大宗进项,
但一个新罗婢不值得花这么多钱。
第105章 失算了
新罗婢的竞价尘埃落定,
思政殿的朝议也终于进入到了正题。
武则天道:“除了开源节流,就没别的法子了吗?”
在场的五个宰相尽皆默然,包括裴炎也是一声不吭。
办法当然还是有的,而且还是从根本上解决的良法,关键是不能说啊。
这个法子就是让关中的世家大族把兼并的土地都吐出来,重新分给失地的逃户,但这不是从从他们身上剜肉么?
因为这些逃户现在大多都成了各个世家的佃农。
包括在场五个宰相,名下的庄子里也是养了大量的逃户。
所以让他们吐出吃进的土地,再分给失地的逃户,那是决计办不到的。
千里做官只为财,辛辛苦苦替你们李氏武氏卖命,不就是为封妻荫子,能让后世儿孙过上优渥的生活?
现在却要我们把好处吐出来,凭什么?
对于五个宰相的心思,武则天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心说得亏有裴绍卿向孤提了一个良法,要不然没准真就只有这条路。
等了片刻,武则天才面无表情的说道:“倒是有人向孤献了一个法子,几位爱卿不妨议议,看看这个法子是否可行?”
刘仁轨和薛元超便心头一凛。
什么法子?不会真让我们剜肉吧?
旋即便有一个小太监呈上来五封卷书。
趁刘仁轨等人阅读卷书时,武则天道:“此法名曰开中法,分为两步,第一步为盐法改革,禁止民间私采私卖,改由朝廷专营专卖!”
“盐商由朝廷指定,凭盐引到指定盐场兑盐、贩盐。”
“盐引不白给,需输送粮食到关中或者北境,方可换取相应数目盐引,粮商为盐引而输粮,积极性会变高,就不会故意迁延时日……”
武则天话还没说完,几个宰相已经变了脸色。
薛元超更是按捺不住,直接就持着牙笏出列。
“老臣抖胆请问天后,此开中法是何人所献?”
对天后提议一否再否,确实很犯忌讳,但此时已顾不上了。
因为这开中法太凶残,这已经不是往他们身上剜肉,而是直接要命!
武则天皱眉道:“此开中法是谁所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法是否可行?”
“断然不可行!”薛元超忿然说道,“老臣抖胆,请斩此人,因为此人居心叵测,意欲扰乱我大唐江山社稷!”
武则天心头便一沉。
这可是有些出乎预料。
不过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薛阁老此话怎讲?此法如何就扰乱江山社稷?”
“天后容禀。”薛元超正义凛然道,“商人逐利,古来如此,如若强迫盐商从淮南、江南输送粮食到关中、北境,则必然导致盐商将成本转嫁至食盐中,如此一来则必然导致盐价飞涨,而食盐又是百姓不可或缺之调味品。”
“那么最终,输粮的成本还是要由百姓来承担。”
“盐价飞涨,必然会导致民怨沸腾,盗贼蜂起。”
“噢,是吗?”武则天道,“由朝廷限定盐价也是不行吗?”
“恐怕不行。”薛元超摇头,“若是盐价定低了,盐商无利可图便不愿意输粮,而若是要让盐商有利可图,则盐价至少也要在现有的价格再往上翻十倍。”
说到这一顿,薛元超又怫然作色道:“启禀天后,关中黎庶已然是生计艰难,若盐价再上涨十倍则必然民怨沸腾,天下大乱哪!”
武则天的脸色便彻底沉下来,这次大意了!
她原本以为,有女子坐监的铺垫,开中法的通过应该是毫无悬念,却没有想到薛元超的反应竟如此激烈!
还有另外几个宰相,
看他们表情,就知道跟薛元超一样,
怕是跟各地盐商也有着利益的牵扯。
也是怪自己此前对盐事太过忽视了。
目光扫向刘仁轨,沉声问道:“刘阁老的意思呢?”
刘仁轨颤巍巍的出列,答道:“老臣以为薛阁老言之在理,正所谓一动不如一静,眼下边境不靖,正值多事之秋,不如因循旧例。”
“臣等附议。”其他三人也是纷纷附和。
“孤知道了。”武则天面无表情的说道,“此事就暂且搁置。”
至此,武则天就知道开中法暂时搁浅了,五位宰相众口一词坚决反对,开中法已经完全不具备推行基础。
停顿了一下,武则天又说道:“今天就不留几位爱卿用膳了。”
“臣等告退。”刘仁轨等人向武则天叉手一礼,躬身退出殿外。
出了思政殿,薛元超便将裴炎等人召集到刘仁轨面前,沉声道:“刘阁老,此事你需说句话,该当如何?”
刘仁轨摆了摆手说道:“老夫年迈,精力已然大不如前,所以此事还是薛阁老以及诸公看着办吧,老夫附议便是。”
这意思就是我不掺和,但也不会使拌子。
“有刘阁老你这句话,我等便有了底气。”薛元超顿时精神一振,又说道,“诸位,天后是个什么性子你们都知道,她既然提出改革盐法,就绝不会善罢干休,接下来,她肯定还有后续手段,我等需早做筹划才是。”
“薛阁老所言极是。”李义琰深以为然道,“大唐已然折腾不起了。”
“盐法改革是要动摇国本的,不可不慎哪。”崔知温也是点头认同。
李义琰是陇西李氏出身,崔知温是清河崔氏出身,陇西李氏和清河崔氏都是五姓七望之一,都是顶级老牌世家之一,在关中、河东以及河北诸道的盐利中占据很大一块份额,所以他们俩都坚决反对改革盐法。
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薛元超的目光落在唯一没有吱声的裴炎身上,道:“裴阁老的意思呢?”
“啊?”裴炎闻言先是一愣,遂即噢了一声说道,“下官定然唯薛阁老马首是瞻。”
“好,那我等就这么说定了。”薛阁老一挥手说道,“到时无论天后使出什么手段,中书省都不予拟诏,门下省不予核准。”
“还有尚书省,也不予执行!”
“喏!”裴炎等三人齐声应喏。
刘仁轨看着却仿佛是睡着了。
薛元超也没在意。
第106章 金玉良言
人市。
高丽商人李义仁将新罗婢徐长矜带到裴绍卿跟前。
裴绍卿扫了眼徐长矜,问道:“会说咱们大唐的雅言吗?”
“会会会。”李义仁抢着回答,“她的雅言说的比咱大唐小娘都好。”
裴绍卿从马车里取出十二两重的马蹄金,随口又问道:“是处子吗?”
“那当然。”李义仁拍着胸脯说道,“新罗婢必须是处子,跟昆仑奴必须阉割,菩萨蛮必须会歌舞一样,这是新罗婢的金字招牌。”
一边的青玄忍不住又白了裴绍卿一眼。
“是就好。”裴绍卿将马蹄金递给李义仁。
李义仁接过马蹄金,又回去兜售他的新罗婢。
裴绍卿心愿已达成,便带着青玄和刚买的徐长矜上了车,崔二郎便带着十几个守捉郎赶车返回守捉司。
裴绍卿可不会遵守非礼勿视的规矩。
上了马车,就直勾勾盯着徐长矜看。
两个眼珠子恨不得嵌进徐长矜身上。
徐长矜的一颗螓首便便慢慢低下来,下巴几乎抵在胸口。
裴绍卿的目光便也跟着落下来,嗯,跟太平公主的E级不能比,但是比青玄的AA级就要强多了,至少有C级!
想到这,裴绍卿的目光就下意识扫向青玄。
“你往哪看呢?”青玄娇嗔道,“信不信我把你眼珠子挖出来啊?”
“嘁。”裴绍卿反唇相讥道,“我就是想看,你也得有啊,你有吗?”
“你?!”青玄被气个半死,却又无可奈何,总不能真把人打一顿吧。
裴绍卿又把目光转回徐长矜,问道:“长矜,你今年多大了?二十七?”
徐长矜低着头没吱声,眼神中流露出害怕的神色,就像一头被豺狼抓住的小鹿。
“你胡说什么呢?”青玄忍不住嗔道,“长矜哪有那么老的,她顶多也就十六岁。”
裴绍卿撇了撇嘴,接着问道:“从新罗一路来长安,那个姓李的真没有欺负过你?比如说偷看你洗澡什么的?”
徐长矜还是不吱声。
裴绍卿便立刻怒道:“特么的老子上了李义仁当了,买了个哑巴回来。”
“我不是哑巴。”这次徐长矜终于吱声了,不过声音轻得像蚊子叫似的,裴绍卿再问她时,却又不再吱声。
裴绍卿便火了,拿出徐长矜的卖身契说道:“喂,你现在可是我的婢女,现在主人问你话,你必须得回话。”
裴绍卿这句话,语气有些重,徐长矜的美目里便立刻沁出晶莹剔透的泪花,再然后就跟断了弦的珍珠叭嗒叭嗒的往下掉。
“不许凶长矜。”青玄见状立刻同情心泛滥。
看到徐长矜还在抽泣,青玄便索性把她搂入怀里。
裴绍卿觉得挺没意思,这小娘有些不经逗啊,至于么?
没过一会,马车就到了守捉司,没等裴绍卿下车,外面就传来武三思的声音:“裴兄弟你可算回来了!”
“你要是再不回来,”
“小兄就只能去西市找你了。”
掀开车帘,一眼就看到武三思。
武三思也同时看到了青玄和徐长矜。
不过武三思的目光只是在徐长矜身上略微一扫,注意力便又回到裴绍卿身上,对于现在的武三思来说,权势的诱惑远胜于美色。
“裴兄弟,你还真是诸葛武侯再世。”武三思道,“尚书省刚刚下了一道诏书,让我以礼部尚书衔兼任检校右卫大将军,再兼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又以薛公为行军副总管,北上定襄接替裴大将军。”
“没有坐上这个位置时只有期待。”
“但是当我真的坐上了这个位置,才觉得如坐针毡。”
“裴兄弟,你可得好人当到底,无论如何也要给我出几个金点子。”
裴绍卿道:“武兄,这你得问去问薛公,他老人家才是用兵的大家。”
“我说的不是这个,关于用兵,我当然是唯薛公马首是瞻。”武三思摆摆手,又道,“我说的是这次北上定襄道,我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还用我教你啊?”裴绍卿没好气的道。
武三思道:“你不说几句,我这心里不踏实。”
至少此刻,武三思真把裴绍卿当成了人生导师。
“那好吧。”裴绍卿没奈何的道,“那我就免费赠你一句金玉良言。”
武三思脸上露出难得的严肃之色,叉手说道:“小兄在此洗耳恭听。”
裴绍卿道:“一个人,无论多聪明,都做不好认知范围以外的事情!”
“比如武兄你不知兵,无论多聪明,都不可能带好兵,更加不可能打好仗,所以你必须倚重薛公还有麾下的那群郎将。”
“明白了。”武三思肃然道,“你的意思是说,临阵多听薛公的意见,遇敌多让麾下的那群郎将去厮杀,千万别自我膨胀,以为自己比薛公更知兵,更不要狂妄的认为自己能比麾下的郎将更加善于冲锋陷阵,是吧?”
裴绍卿道:“再就是一定要谦虚谦让。”
“你是天后的侄子,该是你的谁都抢夺不走。”
“所以你根本犯不着跟人争,更不必与手下的人争。”
“无论取得什么功勋,你都尽量让给薛公与麾下那群郎将。”
“小兄记下了。”武三思很认真的点头,又道,“裴兄弟还有要叮嘱的吗?”
裴绍卿想了想,接着问道:“这次出兵,除了薛仁贵公之外,你手下还有哪些人啊?”
武三思报了一长串的名字,但是裴绍卿几乎都没有什么印象,只有最后一个王方翼他在资治通鉴上看到过。
“这个王方翼,可以重用。”
“王方翼?”武三思愕然,“他可是太原王氏出身。”
太原王氏,五姓七望之一,也是关陇老牌世族之一。
只不过在太宗年间,太原王氏就背叛了老世族阵营,加入到了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代表的新贵阵营。
然后高宗年间遭到了打压。
关键太原王氏还是武则天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