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

第18章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第18章

小说: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是区区三十几个守捉城,二十多万守捉郎和妇孺,就是上百个守捉城,上百万守捉郎和妇孺,我裴绍卿也养活得起。”

    “吹牛。”青玄撇了撇小嘴说道。

    青玄完全忽略了裴绍卿的语言陷阱。

    “不信?”裴绍卿笑道,“要不然再打个赌?”

    “又来。”青玄没好气道,“你是赌鬼投胎吗?就知道赌。”

    “赌?”裴绍卿眼前一亮,说道,“这个你倒是提醒我了。”

    对啊,开赌场来钱才快啊,而且这个营生最适合他们不过。

    所以对于穿越者来说,大唐真是遍地是黄金,就等你去捡。

    你看,盘炕能够赚钱,刊印销售书籍能赚钱,开设赌场更能赚大钱。

    等将来他的排面大了,把宵禁制度给取消了,再把长安城内十几条主干大街的铺面整体租赁下来,今后他就什么都不用做,坐着都能赚到花不完的钱。

    养活一百万守捉郎和老幼妇孺,还真就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赚钱的事不能急。

    现在要做的,是先把这几十个守捉郎安顿好,然后再去平康坊。

    “大郎?大郎!”走前面的崔二郎看到裴绍卿落在后面,便开始喊。

    “来了,催什么催,谈个恋爱也不得安生。”裴绍卿一催马腹追上去。

    “登徒子,谁跟你恋爱了?”青玄轻啐一口,然后也赶紧催马追了上去。

    还没等回到长乐坊,承天门上便响起了第一通暮鼓,紧接着,全长安所有望楼上的街鼓便次第敲响:咚咚咚咚……

    这是在提醒街上行人,赶紧回家。

    要不然,坊门关闭之后还在街上,武侯就要抓人了。

    好在时间还是足够,幕鼓要敲够五通,总计八百响。

    当敲到第四通鼓时,裴绍卿一行就已经回到长乐坊,坊正已经在等着。

    不仅如此,坊正甚至还特地叫来了两个武侯,守在裴绍卿的宅第门前。

    “裴司丞,木炭、粮食还有疏菜已经买来了,就放在后宅仓库,您要不要清点一下?”坊正殷勤的道。

    “不必了。”裴绍卿道,“麻烦坊正了。”

    “不麻烦。”坊正忙道,“不过只是举手之劳。”

    “还有一事要麻烦坊正。”裴绍卿倒也不客气。

    坊正闻言顿时脸色一僵:“不知裴司丞还有何吩咐?”

    裴绍卿道:“不知坊正能否让坊里的澡堂还有酒肆延长营业时间?你看,我这些弟兄刚从大牢里出来,想泡个澡去去身上的晦气,再吃顿好的。”

    坊正嗨了一声说道:“我还道是什么事,这都不用说,各里坊的澡堂子、食铺还有酒肆原本就会营业到后半夜,有些还会通宵达旦的营业。”

    “噢是吗?”裴绍卿心说,看来宵禁也没想象中严格?

    当下又道:“还有一事,右卫将军约了我在平康坊吃酒,你看……”

    “嗨,这些也都是小事。”坊正摆手道,“裴司丞只管放心前去,到时小老吩咐武侯一声给你留门就是。”

    这样也行的?

    看来这宵禁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了。

    似乎禁的只是平头百姓,官员已经完全不受宵禁的限制。

    不过这也正常,不管多好的制度,执行到后来肯定走样。

    就说盛极一时的府兵制,到了武周年间就完全沦为鸡肋,要不然也不会阴差阳错弄出守捉郎这个暗杀组织。

    当下裴绍卿从青玄那把剩下的一贯多钱一股脑全取出来。

    把钱交给崔九,然后让崔九带着三十几个守捉郎去泡澡,他自己则带着青玄前去平康坊南曲赴武三思的约。

 第39章 红灯区

    裴绍卿原本是不想带青玄的。

    带着个女冠诳青楼,这算啥?

    奈何青玄极其忠于自己职守,非要去。

    裴绍卿无奈,最后只能带上青玄。

    很快两人来到长乐坊南坊门。

    把门的武侯已得了坊正叮嘱,赶紧把门打开。

    两人从南坊门出来,只见街上已经空无一人。

    热闹了三个昼夜的长安城骤然之间安静下来,尤其是从上元节的灯火通明,突然之间变得大街上也是乌漆麻黑,这让裴绍卿有些不适应。

    好在才是正月十七,月色还是很亮,不至于看不清路。

    要不然撞上街边的榆树槐树,或者干脆一头栽进水沟,就尴尬。

    两人趁月色走到望仙门大街,然后一直往南,走了三坊之地就到了平康坊。

    “喏,前面那坊便是平康坊。”青玄一指前方,没好气的道,“你说的南曲就在平康坊的北街东边。”

    裴绍卿放眼望去,

    只见平康坊的方向一片黑暗。

    居然连一盏大红灯笼都没有。

    当下裴绍卿心下便有些失望,这也叫红灯区?

    灯呢?没有大红灯笼的红灯区是没有灵魂的。

    青楼难道不应该是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高楼?

    然后斗拱飞檐下悬挂着一排排醒目的大红灯笼,十里外就能看见?

    可这平康坊倒好,没有高楼,而且乌漆麻黑的一盏灯笼都看不见,就这排面,这杨六家的姑娘质量估计堪忧。

    裴绍卿的兴致当场去了大半。

    他对姑娘质量还是很挑剔的。

    小费一千以下是不予考虑的。

    不过来都来了,还是先康康。

    当下两人转到平康坊的北坊门。

    坊门自然是关着,还有武侯把守着。

    看到是一个绿袍小官外加一个道姑,守门的武候就有些神情不善。

    因为平康坊内有十几个州的进奏院,就是地方州府设在长安的接待办事处,所以每日里往来的绿袍、青袍官员不知凡几。

    但这些绿袍、青袍见了他们,也得恭恭敬敬的。

    不给好处还想大大咧咧的进平康坊,想什么呢?

    官员有特权不假,但也不是什么官员都有特权,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就是五品以上服紫或着绯的大官才有特权。

    六品以下小官是不享有特权的。

    裴绍卿的脸便垮下来,这特么就尴尬了。

    最后还是青玄小声道:“你不是有紫金鱼袋吗?”

    裴绍卿这才如梦方醒,亮出了腰间佩着的紫金鱼袋。

    看到紫金鱼袋,守门武侯顿时脸色大变,赶紧开门放行。

    进了坊门之后,裴绍卿终于听到丝竹声、女子的娇笑声,也终于看到灯光,终于感受到一丢丢的脂粉气息。

    走没多远,便看到一个男子迎上来。

    待走近了,才发现来的人有些眼熟。

    “裴司丞。”那人却径直上前招呼。

    裴绍卿挠头道:“敢问足下是……”

    那人便笑着说:“小人武六。”

    裴绍卿恍然道:“原来是武管家。”

    裴绍卿这才想起来这人是武三思的管家。

    武六笑道:“我家阿郎说裴司丞这会也该到了,特地让小人来迎接,以免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作难。”

    裴绍卿道:“麻烦武管家了。”

    “不麻烦。”武六道,“这有啥。”

    当下武六牵着裴绍卿的马往南边走。

    “裴司丞应该是头一回来平康坊吧?”

    “那小人可得给裴司丞您说道说道啦。”

    “您看北边靠近坊墙的这一排平房,叫北曲。”

    “住北曲的都是些廉价的土娼,没什么才艺,姿色也平常,许多娼妓年岁也不轻了,也就是从贩夫走卒身上赚几个皮肉钱。”

    “您再看中间的这一溜的阁楼,这里叫中曲。”

    “住这里的大多是年轻的小娘,姿色也尚可。”

    “来这里寻乐子的大多都是国子监里的学生以及进京来走动的地方官员。”

    “您再看南边的这十几个庭院,有山有水还有亭台楼阁的,这就是南曲。”

    “这南曲可是长安城内有名的销金窟,若非饱学之士或者坐拥万贯家财,那是轻易不敢进南曲消谴的。”

    裴绍卿道:“饱学之士?诳个青楼还要有学问?”

    武六又道:“当然,不过一分钱一分货,价钱上去了,服务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南曲的小娘不仅要有姿色,还要有才艺,吹拉弹唱必须得样样皆精,关键还得知书达礼、会赋诗。”

    “就比如说杨六家的盼儿姑娘。”

    “不仅人长得美,诗才也出众。”

    “堪称平康坊艳压群芳的花魁!”

    在武管家嘚吧嘚的叙说中,裴绍卿对平康坊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总体来说,大唐朝的风俗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基本都是个体户,还没有进化到规模化经营的高级阶段。

    就比如说杨六家。

    加上头牌薛盼儿,居然总共也只有五个姑娘。

    这样怎么能行呢?这样一个晚上最多也就接待一拨客人,要是多来几拨客人,还得临时到别家找姑娘来救场。

    很快来到杨六家,是个三开间的院子。

    大门略显得土气,既没有高耸的悬山,更没有雕梁画栋。

    进了门就是前院,有龟奴过来把裴绍卿和青玄的坐骑牵进充当马厩的倒座房,武六领着两人径直进了垂花门。

    垂花门两侧有抄手游廊通往东西厢房。

    但是武六带着两人径直从庭院中穿过。

    武六走到正房门口就停下,青玄也跟着停下,只有裴绍卿昂然直入。

    大厅内灯火通明,中间摆了张四方桌,桌上摆了些糕点、果脯还有热菜冷盘,然后八九个男女围着桌子而坐,说说笑笑甚是热闹。

    居于对门主位的,自然是武三思无疑。

    看到裴绍卿进来,武三思便立刻起身,笑着说道:“裴司丞,你可是来迟了!”

    看到武三思起身,坐在武三思身边的小娘、还有两侧就坐的三男四女也纷纷跟着起身并转头向大门口看过来。

    裴绍卿一眼认出,三个男子就是杨炯、卢照邻及骆宾王三人。

    “嗳呀,让各位久等了。”裴绍卿连连致谦,“真是不好意思。”

    “久等倒是没有。”杨炯笑着说道,“但是裴司丞迟到了三刻,当罚酒三杯!”

 第40章 和尚浴

    其中一个小娘立刻倒了三杯葡萄酒。

    “没问题。”裴绍卿没有一丝推诿,很干脆的连干三杯。

    嗯,杨六家的葡萄酒品质相当不错,比上回在大理寺天牢喝的劣质葡萄酒强多了。

    杨炯等人还有几个小娘便连声叫好,裴绍卿的第一表现很容易就搏得了众人好感,武三思悬着的心也是落了肚。

    他原本还担心裴绍卿会放不开。

    毕竟是小地方来的,没见过大场面。

    裴绍卿也得以打量在座的一众男女。

    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都是见过的。

    再说几个饱穴之士也没有什么好看的。

    裴绍卿打量的是在座的那几个年轻小娘。

    这几个小娘的姿色虽然离绝色还差了一截,但也堪称是上等姿色。

    尤其是独自坐在右手边的这个小娘,美目盼兮,巧笑倩兮,更是堪称上佳,但跟太平公主和青玄相比却是差了一截。

    此女想来就是薛盼儿了。

    武三思这厮是真会做人。

    特意把杨六家的花魁留给他。

    薛盼儿的美目也看过来,嫣然一笑。

    姐儿爱俏,薛盼儿对裴绍卿的第一印象极好。

    武三思便笑道:“裴司丞,盼儿姑娘可是等你半天了,你是不是该有所表示?”

    在场几个小娘的眼神便立刻变得热烈起来,尤其是薛盼儿,显然,她们都已经听说了裴绍卿代文曲星君献祥诗的盛事。

    要是能得一句天诗就成名了。

    “好说。”裴绍卿微微一笑。

    遂即又背了句诗经中的名句。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听到是这首,薛盼儿美目里便难免露出失望之色。

    她“盼儿”的艺名就是从诗经中的这首硕人中来的。

    “这可不行。”武三思大笑道,“这一句盼儿姑娘哪天不听三五回?她都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不算,得重新来过。”

    裴绍卿笑道:“重新来啊?”

    “重来重来。”武三思道,“挑句好的。”

    杨炯接着说:“你的诗那么多,还挑不出一句好的?”

    “那就重来。”裴绍卿随口吟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平康粉黛无颜色。”

    “好句!”武三思等人齐声喝彩。

    薛盼儿也是目泛异彩。

    另外几个小娘则是目露羡慕之色。

    今天之后,盼儿妹妹的平康坊花魁之名怕是坐实了。

    众人落座,薛盼儿又给裴绍卿倒了杯酒,小声问道:“裴司丞,有全诗吗?”

    “你想听全诗?”裴绍卿凑过来咬着薛盼儿粉嫩的耳垂小声道,“这首诗很长呢,改天请你过府背给你听。”

    薛盼儿脸颊上便浮起一抹绯红色。

    不想武三思耳朵尖,居然听到了。

    当下武三思便笑道:“裴司丞唐突佳人了不是?”

    坐下首的杨炯也道:“盼儿姑娘还没有梳拢呢,只坐馆不出局。”

    “啥意思?”裴绍卿不禁愣了下,合着这薛盼儿还是个清倌人?

    正好假母杨六端着一盆热菜进来,便笑着说道:“我家盼儿定在今年七夕节梳拢,几位郎君若是有空,到时候还请务必捧场。”

    “必须的。”武三思道,“一定来。”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三人也纷纷附和。

    裴绍卿也是随口附和道:“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众人说笑几句,武三思又道:“继续方才的酒令。”

    说罢,又对薛盼儿说道:“你是席纠,快行令吧。”

    薛盼儿美目一转,说道:“方才咏的是山,现在咏泉吧。”

    说完抿了一小口葡萄酒,轻声吟道:“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薛盼儿吟完之后,第一个就轮到裴绍卿,裴绍卿心说不如来一个应景的。

    “方才不是说盼儿姑娘要在七夕梳拢么?我这里倒是有一句特别应景的。”裴绍卿抿了口酒又道,“洞内温泉和尚浴,房中玉砚小郎磨。”

    屋子里沉默了片刻,遂即武三思等人爆笑出声。

    坐在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