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拼搏年代 >

第63章

拼搏年代-第63章

小说: 拼搏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冬又说道:“我提前恭喜赵哥也进步。”

    赵干事摆手,笑:“没影的事。”

    这小孩,怪不得领导欣赏,他看了都喜欢。

    吕冬骑上摩托车,准备回家吃饭,忽然想到件事,车子好像应该加油了。

    小嘉陵车最好加混合油,大加油站不用去,需要找私人加油的地方。

    吕冬记得,火车站附近有,赶紧翻口袋,零钱今早都留给乔卫国和杜小兵,好在裤兜里还有俩五块钱。

    往前走,不远处有个偌大的门面,门前摆着花篮,上面贴着开业大吉。

    再看招牌程立峰肉食店!

    吕冬这才想起来,今天是程立峰县城新店开业的日子。

    这两天忙,快把这事忘干净了。

    “哎,冬子!”

    站在门口迎客的程立峰一眼看到吕冬,招呼道:“来了啊!”

    说话间,人就到了吕冬车前。

    吕冬没想着去,但人都过来迎接了,一个村的不好推辞,当即笑着说道:“程叔,开业大吉,生意兴隆!”

    有人过来接吕冬车,推到路边停下,程立峰热情往里迎:“谢谢!谢谢!快点进去!咱庄人来得不少。”

    吕冬笑着进门,看到门口放着张红桌子,上面摆着礼薄。

    摸摸口袋,就十块钱,还有五块钱要加油,吕冬只能掏五块钱出来。

    收钱的人不认识,看到五块钱,有点皱眉。

    但他没说什么,收下五块钱,记上吕冬的名字和礼金数目。

    吕冬往里走,参观下新店,进后面院子,看到自个村里不少人,坐在院子中的长凳上闲聊。

    堂屋那边,有人进进出出,从衣着气派来看,像是些公家单位的人,接待人的里面,吕冬就看到了程立峰本家兄弟程立刚。

    这也是吕家村走出来的人,很早就搬出村,基本不回去,据说在卫生食品监管这一块权力挺大。

    公家单位来了十几口子人。

    想来也是,程立峰能给县里镇上那么多单位供过年和中秋福利,没关系绝对不成。

    看了会,进进出出的人,吕冬没认识的。

    估计他的交际圈,与程立峰完全不重合。

    “冬子,你也来了?”李越他爹李山找了过来。

    吕冬打招呼:“山叔。”

    同街上的一个人过来,看了眼堂屋,说道:“老程这交际够广,怪不得生意做大了。”

    有人这时过来招呼,中午准备开饭,吃饭的地方在斜对面饭店。

    饭店不算大,分上下两层,人来的有点多,比较乱。

    程立峰抢在头头脑脑过来之前,进入饭店里面安排就坐。

    他大声说道:“企事业单位领导们都上二楼!”

    一群人呼啦啦上二楼去。

    程立峰笑着说道:“咱这些社会闲杂人员,在一楼入座。”

    这种情况在青照很常见,不会有人反对,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大都留在一楼。

    程立峰也很热情,亲自安排人入座,面子礼数没得说。

    酒席上菜,青照的主流,连酒和饮料在内,一桌100左右的标准。

    期间,程立峰过来挨桌敬酒,话也说得敞亮:“今天父老乡亲能过来捧场,我老程高兴!谢谢!谢谢大伙!”

    他一口干掉杯子里的酒。

    这幅痛快样,很给人好感,李山也一口喝光酒,说道:“不管以前有啥,那一页咱都掀过去了,咱一切向前看!有啥事,回村打个招呼,咱都吕家村的人,没得说!”

    程立峰笑的憨厚,真心实意说道:“对,咱一切向钱看!”

    酒席结束,吕家村的人纷纷告辞,程立峰一直送到门外。

    众人去斜对面取自行车摩托车,吕冬先去加了五块钱油,很快追上村里骑自行车的一帮。

    忽然,有人说道:“不对!咱来贺老程开业,随了礼金,老程咋连回礼都没有?”

    按照青照这边的规矩,不管回啥东西,多少都会意思一下。

    “老程这家伙!”有人察觉不对味:“话说得漂亮,事做得不地道。”

    李山说道:“多年邻居,咱礼数尽到了,其他别计较了。”

    前面那人说道:“卖完十五这两天卤煮,老程集街上店就关门,说不定以后都不回村了。”

    下午,吕冬又去趟建筑三公司,给五爷爷吕振飞送了些卤煮。

    进三公司大院时,遇到来送货的程立峰,程立峰看了眼他装卤煮的盒子,笑着说了几句,各自分开。

 第89章 食物中毒(求推荐票)

    阴历八月十四晚上,吕冬分别给宋娜、乔卫国和杜小兵送了点卤煮,宣布中秋节放假,明天暂时不再摆摊。

    他自个也身心俱疲,需要休息调整一下。

    中秋节还不是法定节日,大部分学生只能在学校过节,但离家近可以想点办法回去吃晚饭。

    吕冬这边,中秋节晚饭都是在吕建国那边吃。

    八月十五当天,生物钟作怪,吕冬一早就醒了,睡不着干脆起来去村里转,来到集街上往南去,看到程立峰店门口停着辆大头车,程涛正提着桶往里走。

    过了今天,这家店就要关门了。

    店里,程涛对老娘说道:“不够打电话,我一会就能送过来。”

    程立峰他老婆说道:“足够!咱村这些破落户,自个卤煮的不少,卖不了太多。我都跟你爸说了,直接把这店关掉,他就是不听,非要卖完今天。”

    程涛看看门口,见到没有人,说道:“最差的那点牛肉做的,今个处理掉,这店就不要了,我爸说了,连宅子一块卖掉。”

    “也好,省的回来闹心。”

    程涛放好东西,说道:“我走了。”

    天气不算热,程立峰他老婆开始往玻璃柜台里放各式卤煮,除了猪下水以外,还有扒鸡、凤爪和酱牛肉等等。

    牛肉价格高,农村消费能力低,最少。

    程立峰他老婆叉起块酱牛肉,仔细闻了闻,不仅没异味,还很香,放了心。

    类似的东西以前没少卖,卤煮的时候老程专门放了止泻药,从没出啥事。

    “山叔!”吕冬看到出门去工地的李山,问道:“文越今天回来不?”

    李山回道:“回来!昨个他去工地,说4点多回来。”

    “行!我下午过来。”

    吕冬到村南头往回走,从大桥闸口上河堤,青照河如同一滩死水,岸边堆积着黄色泡沫,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

    这条河,短时间内就是臭水沟了。

    至于差点冲毁的河堤,据说枯水期可能返修。

    具体还没定。

    吕冬沿着河岸往西北走,路过一颗酸枣树时,仔细找了找,一条痒辣子都没找到。

    入秋,酸枣熟了,痒辣子也少了。

    上一次,痒辣子用在外省通缉犯身上,一直没来得及补充。

    吕冬也不知道为啥,没有痒辣子,总缺乏安全感。

    到三角大坝附近,只抓到四条,随着天气变凉,这东西越来越少。

    以后得省着点用。

    相比痒辣子,吕冬抓到几个大蚂蚱,最大一个近十公分,全身呈翠绿色,成熟的双腿长满锯齿。

    吕冬让它蹬到手指头一下,皮都破了。

    这东西外号蹬倒山,同样是种美食。

    吕冬拽了根结实的狗尾巴草,把脖子全都串起来,在果园吃过早饭,专门跑树林杂草上找,摘掉内脏,过油一炸,不比知了猴差。

    吕建国很喜欢这一口,正好晚上要过去吃饭。

    蹬倒山在蚂蚱中出名的懒,加上早晨有露水飞不动,抓起来很容易。

    下午四点多,吕冬拿着摘好的蹬倒山,胡春兰提着卤煮下水,出果园去村南。

    经过程立峰肉食店,皮帘子从里面掀开,有人出来。

    “七婶。”吕冬打招呼。

    胡春兰笑着问道:“老七家,买啥了?”

    七婶笑:“买点牛肉,老七好这一口,今早去工地,特地嘱咐了。”

    吕冬问道:“七叔最近没逮着东西?”

    七婶想了想,说道:“他新收的俩徒弟,送来一些,我今晚做,冬子,要不你过来。”

    吕冬指指南边:“今晚就不过去了。”

    七婶明白,跟胡春兰说了一声,回老街。

    吕冬把蚂蚱给胡春兰:“我去看文越回来没。”

    “行。”胡春兰提醒:“别太晚。”

    李文越家跟肉食店紧挨着,吕冬进大门,就看到李文越在扒蒜皮。

    “冬子。”他看到吕冬。

    “最近去哪了?”吕冬问道:“好久没见你。”

    李文越笑着说道:“军训完,有门课要跑城区老校上,在那住了一段时间。”

    吕冬随口说道:“大学生活咋样?”

    “挺好。”李文越扒好的蒜放在碗里:“进大学,发现需要学习的更多了。”

    吕冬知道他是学霸类型,不会因为上大学就松懈。

    李文越换了话题:“听说三爷爷跟着八叔去海南旅游,他们关系缓和了。”

    吕冬听说过:“三爷爷能放下大队事,出去转转也好。

    俩人聊了会,吕冬看时间不早,离开去大伯家。

    吕建国已经回来了,正坐在院子里喝茶,招手让他过去:“我听你妈说,生意不错。”

    “还行。”吕冬拿个马扎,坐在旁边,端茶壶给大伯倒水,又给自个倒了一碗。

    吕建国说道:“在社会上闯了有段时间,想不想进公家单位?化肥厂招人,想去我托人。”他把条件列出来,供吕冬选择:“有正式编制,交4000块钱集资款,开始工资有点低,200块钱左右,后面会慢慢涨上来。”

    吕冬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大伯,我干的这个挺好。”

    吕建国明白了:“行,先干着,啥时候想进,跟我说。还有,该说的就说,咱是一家人。”

    吕冬还真有事要问:“我听说工地开发商资金紧张?”

    “你消息挺灵通。”吕建国简单的说道:“同时在好几个城市搞开发,盘子搞得有点大,资金周转困难,也不算啥大事,搞工程哪有资金不困难的,很多楼建好了,正在办手续,办好就能开卖,资金回笼就能动起来。”

    吕冬问道:“小区楼房啥时候开卖?外围的二层商铺预售不?”

    吕建国一眼看透吕冬心思:“你想买?”

    吕冬认真说道:“我最近赚了点钱,想开个店,摆地摊不是长久之计。”

    吕建国微微点头,认可吕冬说法:“行,开卖我叫人通知你,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消息。”

    “商铺啥时候建成?”吕冬又问一句。

    吕建国就在那片工地上,了解的很清楚:“二层的小楼,建得快,地基已经完成了,年前就能建好主体。”他提醒道:“你耐心点,就算能接受预定,也要等他们办好手续。”

    吕冬买过房子,当过房奴,知道预售制度九十年代中期就有了。

    说实话,没有正规手续的预售他也不敢定,能搞房地产开发的,哪个都不是吃素的,私下定房黑钱不给房的事,这年头不少。

    中秋团圆夜,吕春执行任务不能对外联系,吕夏长期待在部队,只有吕冬能陪吕建国喝酒。

    俩人不免多喝了几杯。

    吕冬也提了让吕建国和吕春去买房子的事,吕建国兴趣不大,不愿多说,他只能以后找机会再说。

    回去的时候,吕冬也没再去别的地方,晕乎乎回家睡觉。

    第二天,吕冬正蹲在院子里刷牙,忽然听到熟悉的小嘉陵声音,然后胡春兰几乎冲进来,一脸焦急。

    “你七叔出事了!”胡春兰语速极快:“人一早送县医院了!”

    吕冬一口水吐出来,扔下牙缸牙刷,随手抹了把嘴,急急问道:“咋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想到了明兰姑,心突然就噗通噗通跳了起来。

    不心惊那是出事的人关系不深!

    胡春兰说道:“食物中毒!从凌晨一点就上吐下泻,卫生室没招,不到四点,红星开车送县医院了!不止你七叔,还有你山叔和其他俩人。”

    吕冬赶紧跑回屋里拿上银行卡,骑着小嘉陵载上胡春兰直奔县城。

    “咋食物中毒?”他问道。

    胡春兰说道:“不太清楚,我刚听说,就过来了。”

    吕冬嘀咕:“吃脏东西了?”

    七叔乱七八糟啥都敢吃,真吃出问题来倒也不奇怪,问题山叔是本分人……

    小嘉陵一路冲到县城,县医院就在县城中心,与青照最著名的景区墨泉公园几乎面对面。

    吕冬门诊部问一声,进急救的病房,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吕建仁。

    他躺在病床上,手上扎着输液管,嘴唇发青,脸色惨白,眼睛紧闭。

    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人非常虚弱。

    吕冬莫名难受,七叔那是铁打的汉子!

    洪水冲不夸,贫穷打不倒,仗义敢出头!

    哼哈二将和八大金刚之上,单论的那个座山雕!

    吕冬转头去看,病房另外三张床上,躺着的全是熟人。

    李山,李光,吕建设……

    四个人全都睡着了。

    还有,坐在李山床边的李文越。

    吕冬先去看吕建仁和李山,接着问李文越:“医生咋说?”

    李文越很气愤,额头上的青筋在跳:“医生说吃了变质的食物,可能是肉类,不算很严重,情况都稳定住了。”

    “变质的肉?”胡春兰问道。

    李文越恨恨说道:“来时问过,都吃了从程立峰肉食店买的牛肉!我妈前几天在菜地地头捡到一块沥青,跟我爸说程立峰家用沥青除毛,他就是不听,非得买。”

    胡春兰皱眉:“沥青不至于。”

    牛肉用不着沥青,以前吕家村兴过一阵沥青脱毛,简单省事,吃了也没啥大反应,后来还是程立峰他爹阻止了这阵风。

    有医生进来,吕冬连忙去询问情况,问过之后,多少放了心。

    问题不算严重,吃变质食物引起的,就是上吐下泻把人折腾的厉害。

    像七叔,还伴有发烧症状。

    输的液里有助安眠的药,四个人刚睡着没多大会。

    医生专门提醒,不要大声说话,让病人好好休息,睡眠有助于恢复。

    吕冬忽然想到件事,压低声音问道:“文越,七婶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