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锦衣玉令 >

第503章

锦衣玉令-第503章

小说: 锦衣玉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赶紧丢掉武器,站着,硬生生受了他一剑。”

    “皇后从看台站了起来,飞奔着朝我们跑过来。她很心痛、紧张……她走到了我们的面前,抱起了赵焕……看了看他的伤口,转过头来问我伤得如何?”

    “我不知他是我的娘。当时,我羡慕,赵焕有娘。”

    “赵胤……”时雍听得心头抽搐,难受地抱紧赵胤,情不自禁地放柔了声音,“皇后她不知情。不然,她会抱你,会像抱赵焕那么抱你。不,他会更喜欢你,因为你那么好。”

    “我没事。”赵胤抚摸她的头发,语气轻描淡写:“先帝夸了我,骂了赵焕。先帝说我小小年纪有大将之风,量可容人,意坚如铁。训斥赵焕心胸狭窄,非君子之道……皇后也训了赵焕,说他不该在我丢刀后再刺我一剑,还说,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说我是个好孩子,将来可拜相封侯为大晏建功立业……皇后痛骂赵焕,但她眼里的光,严厉、也温柔。”

    时雍垂下眼。

    她懂,她都懂。

    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情感,与外人是不同的。

    对儿子再是严厉再是狠心,那也是爱。

    对外人再是夸奖再是欣赏,也隔着深深的壁墙。

    时雍抱紧他,在马车的颠簸里,感受着同他共振的心跳。

    “所以,你便听进去了。成了一个量可容人,意坚如铁,有大将之风的男人,一辈子的追求,就是封侯拜相为大晏建功立业,是也不是?”

    赵胤没有回答,目光和熙而温暖。

    “那年我九岁,云圳那么大。我记得她的腕上有一个透绿的镯子。是热的。”

    他可能想到许多的往事,脸上有隐隐的笑容。

    那往事,应是美好。

    人的一生,不管走的是什么路,都会留在记忆里留下痕迹,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时雍无法去猜度赵胤内心对这段身世到底受到了何种伤害,只能陪着他,给他更多的笑容和温暖。她相信,爱可以弥补人生的遗憾。

    “赵胤,你看你成长得那么好。先帝和先皇后在天有灵,一定会很欣慰……”

    “阿拾。”赵胤突然问她,“真的有异时空吗?”

    时雍微怔,看着他的眼睛,捕捉到那一抹期待,静静地点头。

    “有。”

    “什么样子?”

    “有好。有坏。”

    时雍微微一笑,慢慢圈住他的脖子,低声道:“你的父母,可能就在那里,生活得很好。”

    赵胤嗯声,眼皮徐徐垂下。

    “我没有做错任何事。”

    时雍拥抱他。

    “我知道。他们也知道。从来没有人想过放弃。”

    赵胤沉默着,轻抚她的后背,有一搭,没一搭。

    两个人心跳平静。

    身影仿佛凝固在马车里,紧紧依偎。

    仿佛忘了要去到何处,以为这便是天荒地老。

    窗外的冷风,细碎的吹拂。

    庆寿寺的钟声,就那么不期然地撞入耳朵。

    “到了。”

    ……

    天寿山早已入冬。

    后山萧瑟一片,落叶铺在青石板的地面上,凉风拂过,冬意恰浓。

    咚!

    山寺钟声,响彻山谷。

    香火袅袅飘向天际,全寺僧众齐齐跪坐蒲团,吟唱佛经。

    庆寿寺今日闭门谢客,在后山设坛祭祀,为师尊进香,却全程有禁军参与。从山门到寺院,每一道门都有重兵把守,看上去如临大敌,不像是寻常法事。

 第809章 不情之请

    庆寿寺后山的路,很不好走。

    时雍摔过三生崖,赵胤也曾带人下三生崖搜索。去往道常法师“圆寂仙府”的路,丝毫不比这个轻松。时雍怀疑这道常法师可能亏心事做得多,怕自己故后肉身被毁,整个布局如同迷宫,寻常人别说找到洞口,能毫发无伤地走到地方都艰难。

    觉远带着众人转悠山中,许久,仍未停下。

    时雍纳闷了,“大师,你该不会,也找不到吧?”

    觉远身披的袈裟上沾满了山间枯萎的苍耳毛球和鬼针草,袖口也没有幸免,他抬袖擦了擦汗,脸上略显尴尬。

    “山中岁月漫长,草木生长茂盛,与当年大不一样。但也不必担心,贫僧找是能找到的,只是要费些工夫……”

    时雍哦声,说道辛苦,又问:“这些年,大师不曾来过吗?”

    贫僧目光流露出黯然神态,微微阖眼叫声“阿弥陀佛”,低低叹息。

    “先师喜静,不愿被人打扰。圆寂前特地叮嘱贫僧,不必祭祀,不必礼拜,如非必要,不可前往仙府……”

    时雍唔声,有点明白了。

    喜静,不愿被打扰或许是理由之一,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不想被人找到地方吧。

    这个道常和尚,确实能作妖。圆寂了也这么折腾人。

    兜兜转转,头顶日头渐沉,觉远拭了拭额头的汗,这才抬头仰望面前一座奇形怪状如若一根倒插竹笋的小山峰。

    “到了。”

    整个地方全被草木覆盖,看不出有山门洞府。

    好在,这次有了参照物的觉远,准备地找到了地方。

    有凸起的山石在前,觉远让人铲开遮掩的草木,在石下找到一处铁环。

    铁环缓缓拉动——

    头上的泥土扑簌簌往下落,洒了前头的两名锦衣卫一头一脸。

    时雍和赵胤安静地站着,直到石门移开,恢复了安静,露出里面一条漆黑不见底的甬道,这才对视一眼。

    “走吧。”

    赵胤嗯声,“跟紧我。”

    时雍轻轻一笑,“阴山皇陵我们都闯过来了,这里不会比阴山皇陵更为奇巧吧?”

    赵胤没有说话,但神色冷峻,严肃异常。

    道常和尚就是一个行事古怪的人,谁能猜到他会做出什么事。

    众人鱼贯而入,经过甬道,到达一人石室。

    觉远就着火光观察一下,介绍道:“从仙间进入此间,名为沐尘室。”

    沐尘室,意为洗去尘埃。

    花样挺多。时雍刚刚腹诽一句,就听觉远接过一支风灯,走到漆黑的内室里面,在墙上一一抚过,回头对他们说道:

    “要进入师尊的仙府,需过六重门。诸位施主,请跟贫僧入内吧。”

    朱九忍不住好奇心,一边往前走,一边左右四顾,“大师,为何要设六重门那么多?这个有什么讲究吗?”

    觉远回头看了看众人,打个佛手,说道:“六重门,亦称六道门。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指众人轮回的六大去处。世间众生因所造诸业而有业报。业报不同,去处不同。却都将在六道中轮回生死。”

    时雍一笑。

    “六道分三善道,三恶道。道常法师在圆寂仙府外设上六道,意为六道皆要走一遍。我便好奇,道常法师对自己在世间所造诸业是如何评判,善哉?恶哉?”

    觉远哑然。

    赵胤看他一眼。

    “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且看后世如何批评也罢。”

    时雍看了觉远一眼,笑道:“也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赵胤没有再开口,默默握住她的手。

    时雍确有因为赵胤的身世而牵怒于道常和尚的意思,这才会问出方才那句话。但今天来是有要事,她并不想把气氛弄僵,更不想在一个死去多年的老和尚“墓里”横加指责。

    众人又往前走片刻,空气稀薄,赵胤吩咐来掉多余的风灯,只留一盏照明,呼吸仍是不畅,好不容易撑着走完六道,到了一间窄小的石室。

    风灯的光影照耀里,可以看到一条往下延伸的石阶,两侧是涂得漆黑的石墙。

    觉远道:“石阶共有十八级。下方便是仙府。”

    时雍勾了勾唇,“十八这个数字可不好。且石阶又是往下行,岂非是十八层地狱的意思?道常法师将自己法身置于十八层地狱里,看来他对自己世间业报,并不看好。”

    觉远垂目:“阿弥陀佛!”

    赵胤轻摇时雍的手,“走吧,仔细脚下。”

    这趟探索地底仙府之路,除了空气稀薄导致呼吸不畅以外,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觉远顺利地带着他们到达了十八级石阶下,站在“仙府”的石门前,停下。

    “大都督,贫僧有一个不情之请。”

    赵胤的脸在风灯里晦暗难明,“说。”

    觉远不敢直视他的目光,眼皮垂下些许。

    “当年先师在此圆寂,用了保存法身不败的药材,并嘱咐说不可见光,不可受风……如今启开仙门,难免会波及先师法身,贫僧想请郡主赐药,能否让先师安然如故?”

    赐药?

    真当时雍是观音灵童了?

    赵胤低头看着时雍,不言语。

    意思很明显,要看她的意思。

    于是,觉远恳切的视线又转了过来,眼巴巴看着时雍。

    这么一个老者瞧着自己,时雍再是对道常和尚拆散人家母子缘分有怨念,也是狠不下心来的。

    “没问题。”时雍道:“既然令师尊已然为自己安排好后事,有那么多药材保驾护航,短时间内是不会有问题,我们少些人进去便是。”

    顿了顿,她不待觉远致谢,便又轻勾唇角。

    “本郡主感念大师孝心,准备亲自为令师尊开膛破肚,尽量让刀口整齐美观一些。事毕,若有缝合条件,我会让他复原。”

    好端端一句话,因为开膛破肚,无端添了些压抑。

    可是,用开膛破肚形容,并没有错。

    要取出道常藏于腹中的先帝血书,就必然要这么做。

    觉远叹息一声,启开“仙室”机括,“请!”

    门开了。

    仙府里的陈设简陋得让时雍诧异。

    没有陪葬品,只有一个靠着石壁的蒲团,上面盘腿坐着一个白眉长须宝相端庄的老和尚。

    室内有一股浓烈的药味。

    道常法身未腐,僧袍袈裟,手捻佛珠执佛礼,看上去栩栩如生,仿若熟睡。肉眼看去,脸上肌肤尚有弹性,根本不像一个已经死去二十多年的人。

    “师尊——”

    觉远跪拜在地。

    “徒儿来看你了。”

    蒲团上的老和尚阖目端坐,纹丝不动。

    时雍看觉远悲痛欲绝,上前叹息,“大师,咱们还是不要担搁时间为要。”

    又转头看赵胤,“我们开始吧。”

    赵胤来前,并没有想到要让时雍亲自抄刀。可是,刚刚进入墓室,时雍一句“还有人比我更合适吗?”,就生生问住了他。

    顺天府第一仵作的女儿,做这些确是拿手之事。

    “相信我。”时雍瞥一眼赵胤微拧的眉头,又低下嗓音,“我便有不悦,也不会对死者不敬。我是一个专业的死者,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是不信。”赵胤握住她的手,抬起,看看她白皙的掌心,轻慢摩挲。

    尚未说话,便听时雍道:“没事,我戴手套。之后也不会影响你的手感。”

    “……”

    赵胤突然就说不出话了。

    因为“圆寂仙府”里空气不够流通,赵胤没有允许觉远带香烛纸钱祭拜,因此,在时雍为道常开刀取物的时候,觉远便直挺挺盘腿坐在道常圆寂的法身跟前,轻响木鱼,吟唱经文。

    谁能想到?

    一代高僧,算天算地算国运算人间……

    最后,竟免不了法身被开膛破肚的下场。

 第810章 真实非虚

    四周寂静无声,时雍低垂着头,口念“阿弥陀佛”划开了第一刀。

    实际证明,时雍是执刀取物最合适的人选。

    她没有破坏道常和尚原本的位置,甚至连身体的姿态都不曾改变,只是让两个锦衣卫一左一右扶好道常法身,便很快取出了腹中之物。

    时雍熟悉人体结构,下刀不偏不倚,没有伤及他处。

    没有想到最先取出来的全是药材,最后才在一个角色里摸到一个细条的铁器。

    这和尚死前曾多日辟谷,不吃不喝,只狂吞防腐药材。

    为了保存法身,也是受了老罪了。

    时雍依照事先对觉远的承诺,将药材推回去,又在蒲团基座和石壁下方找出许多用以防腐的药材,塞入道常的腹中,然后拿了针钱,细细缝合回去,再为他穿好僧衣披上袈裟,这才抬头看向道常的脸。

    “法师,多有得罪。我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望你原谅则个。”

    对这个道常和尚,时雍是有恼,也有些隐隐的惧。

    对奉天殿上听来的故事,时雍半信半疑。但是,不论如何,这个和尚也算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她和赵胤的命运,让他们蹉跎了这么多年。

    对这种有本事的人,还是勿要得罪为好。

    哪怕他已经死了。

    因此,时雍又双手合十,对道常法身拜了拜,这才将那个铁器放到谢放摊开的手上。

    “取开看看。”

    ……

    铁器并不好启开,这是一个精致的鲁班锁。

    谢放一头雾水地看了半晌,不得其法,只能求助地看着觉远。

    “大师。”

    觉远还盘跪在地,敲着木鱼念着经,仿佛沉浸其中……

    赵胤看他一眼,从谢放手上接地那铁器,端详片刻,也不知怎么摆弄的,几个旋转扭动,只听得轻微的“嚓”了一声。

    铁器开了。

    赵胤道:“风灯。”

    谢放屏紧呼吸将风灯拎近,时雍也凑近了些许。

    赵胤平静从铁器里抽出了一张用油纸包裹的书信,慢慢展开……

    风灯忽地闪烁,众人猛地色变。

    那是一张明黄色的纸。

    纸上,有陈旧的压痕和斑驳的印迹,却无一个字。

    但是在页末,却明晃晃地盖着两个印鉴。

    一个是大晏玺宝,一个是永禄帝私印。

    千辛万苦找到的东西是空白的。时雍和赵胤想了各种办法,想让书信还原,都没有结果。

    回到庆寿寺的禅房,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

    赵胤派了人速往京城传信,自己带着时雍在庆寿寺借宿今晚。

    从山上回来,他神色便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