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

第51章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第51章

小说: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这个微博账号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7万多。

    半天时间,涨了2万多,接近一半。

    然后私信多了99。

    杜采歌仔细检查,才发现有几条自己的微博,是昨天那几个音乐人发的,这些粉丝也大多是他们带来的。

    夏苹:“以前有个说法,说是音乐圈的才气共一石,林可独占八斗。以前只以为这说法太夸张了,直到认识林可本人,才发现那句话太保守了,林可应该占了九斗。e,话说林可写的那些新歌真好听。”

    后面是一串。

    了“海明威”,和十几个别的微博号,估计都是音乐圈的。

    还有那个叫袁因的也发了条微博。

    因缘际会:“林可,欢迎回来。没有你,这个圈子很寂寞。”

    此人的微博名没用真名。

    看这句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和林可关系多好了。

    实际上,之前在吃饭时杜采歌就感觉到了,这人和原主应该认识,但是关系不好,多次和自己别苗头。

    别的几位音乐人也各有表示。

    有的简单地说“欢迎回来”。

    有人说“林可兄,期待你的新歌上市。”

    还有人很捧场地说:“今天遇到了我的偶像林可。没有失望,他正是我一直幻想的那个样子,才华横溢,妙语连珠,非常可爱的大男孩。最关键的是,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让人高山仰止。”

    这些人都是著名的音乐人,都有各自的粉丝。

    少的数千,多的几十万。

    这就是林可微博粉丝暴涨的原因,很多这些音乐人的粉丝顺手关注了他。

    杜采歌的“微光”微博一直还算热闹,经常有书粉在这催更、讨论剧情、恳请杜采歌对书里的某个角色手下留情。

    在碧瑶死的那天,杜采歌的微博惨遭蹂躏,愤怒的书迷甚至留下数千条留言,把杜采歌骂得狗血淋头。

    可见他的粉丝大部分都是活粉,活跃程度还相当高。

    而今天,他的微博上也相当活跃,大量新涌入的粉丝用各种方式来问候。

    “你真的是林可?我太喜欢你写的歌了。”

    “林可大大,什么时候给我们的段天后再写几首好歌啊!”

    “粟睿粉丝前来报道,请林可大大和粟睿继续合作!”

    “你还有脸写歌?请你立刻原地去世!”

    “离我们家苏天后远一点!癞蛤蟆就别想着吃天鹅肉!”

    然后杜采歌的书迷们懵逼了。

    这信息量有点大啊!

    这个写死碧瑶的王八蛋,似乎还在音乐圈混过,有着偌大的名气?

    借助“百灵搜索”,书迷们很快就明白了林可曾经的事迹,写出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卧槽,长城是我最喜欢的歌,无数次循环播放,没想到是我们的海大写的!”

    “我最喜欢的是爱如潮水,当时一听就泪目了。”

    书迷们一般称呼杜采歌为“海大”,来源于他的笔名“海明威”。

    “我今天才知道,我最喜欢的几首歌,原来全是海大写的!海大牛哔!”

    “怪不得诛仙写得这么好看,原来海大以前是音乐天才,能写出那么优美的歌词。海大,什么时候把诛仙拍电视剧啊?你会亲自给诛仙电视剧写主题曲么!”

    但更多的书迷则是:“林可是谁?很有名么?”

    马上有人给他科普:“你是年纪太小了吧,几年前那个摄影丑闻,知道吧?”

    “楼上的说得对。话说你有没有收藏?借一部说话。”

    还有人说:“长城?无地自容?这都是行者乐队唱的啊,爱如潮水是粟睿唱的,跟林可有什么关系?”

    “麻烦你看看这几首歌的词曲作者。”

    “林可”这个名字,在音乐圈子里,自然是鼎鼎有名。

    唱过林可写的歌的人,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没人会关心一个幕后的音乐人。

    可以说,有999的大华国人听过至少一首以上,由林可词曲的歌。

    可是,熟知“林可”这个名字的,恐怕500万人口都不到。

    而这500万人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看到过关于林可和某些女星的绯闻,或是通过“林可摄影丑闻”这件事,才知道林可这个人。

    追星的人有很多,可人们没兴趣去了解一个词曲作者。

    狗仔队也没兴趣去深挖一个群众不感兴趣的角色。

    杜采歌曾经觉得,原主的摄影丑闻相当于地球上冠希哥的艳造门。

    可事实上,“林可”的人气连冠希哥的零头都不到。

    哪怕在爆发了摄影丑闻后,人们更关心的,还是涉事的女星、名媛,没人去关心一个名叫“林可”的连明星都算不上的男人。

    再加上,林可活跃的年代,互联网还不发达,许多论坛甚至都还没有上传图片的功能,手机要么没摄像头,有摄像头的也基本上是摆设。

    所以“林可”的身份一直保密得很好。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林可”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杜采歌的微博成为粉丝们狂欢的舞台。

    不过杜采歌本人没有兴趣参与进去。

    他想了想,先给李喆发了条信息,让他的团队不能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承认“林可”这个身份。

    然后更新了一条微博。

    “感谢捧场。最近我除了每天码字,还在给小姜写歌。可能大家还不认识他,姜佑曦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歌手。我希望通过我的音乐,让全世界认识他。”

    在最后了他全部的微博好友,包括新认识的这几位音乐人,姜佑曦,还有前几天关注的金诚明等人。

    姜佑曦的微博名就叫姜佑曦,是经过微博名人认证的。

    顺手给姜佑曦打了条小广告后,杜采歌就关掉了微博,不再关注。

    他现在只有7万多粉丝,看着粉丝数量不少,其实根本翻不起风浪。

    上一世,他作为十亿俱乐部导演,微博粉丝也只有十万多一点,和那些明星没法比,比那些年轻的流量更是差得太多。

    作为幕后的创作人,在人气方面本来就没法和明星比拟,杜采歌心态很好。

    他也根本不需要自己有多少粉丝。

    甚至不需要你知道我的名字。

    只要你愿意看我搬运来的书,喜欢听我搬运来的歌,愿意走进电影院看我的电影,让地球的化、地球的审美默默地影响着你,就足够了。

    这就是我重生于此世的意义。

 第103章 不承认,也不否认

    杜采歌盯着群聊天对话框,因为发言的人太多,刷新非常快,往往一句话还没看完就被顶到上面去了。

    他偶尔会打一两句话,选择性地回答某个书迷的问题。

    “碧瑶会复活么?”

    “万事皆有可能。”

    “海大你不会把小凡给写死吧?”

    “这是个好主意,我考虑一下。”

    “小凡最后会和雪琪在一起么?”

    “不管我最后怎么写,你们都可以自己写一个同人:小凡和雪琪篇。”

    “海大你真的是林可?以前给那些歌王歌后写歌的林可?”

    “无可奉告。”

    “海大,我是姜佑曦的粉丝!你给他写了什么歌,能提前透露一下么?”

    “请等待惊喜。”

    杜采歌很少会和粉丝互动。

    他又不是明星,不擅长这个。

    但是这次没办法,李喆强烈要求他配合一下,毕竟3月份诛仙拿到了总月票榜第三、仙侠分类月票榜第一。

    这不但是一种荣誉,同时也能让杜采歌的稿费增加一点,既有面子,又有实利。

    “必须给粉丝一点回馈,毕竟冲上月票榜是很多粉丝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要单独和几个贡献最大的粉丝聊几句,给予一些奖励。另外再组织一次抽奖,所有加入VIP群的全订读者都能参与抽奖”

    杜采歌不懂运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既然他把运营交给了李喆,那么对李喆的提议,他就必须给出足够的重视。

    哪怕他其实很咸鱼,宁愿去看一场电影,也不想去和粉丝互动2小时。

    但既然吃着这碗饭,拿着读者的订阅和打赏分成,那就要尊重这个职业,尊重粉丝的付出。

    和那些在线的白银大盟都聊了几句后黄金总盟“等你忘了我是谁”今天不在线,筋疲力尽的杜采歌让自己的LL软件进入隐身状态。

    而李喆则开始了抽奖活动,并将中奖名单公布在各个群里。

    这次杜采歌并没下太大的本钱,送的奖品主要是签名版实体书、普通版实体书以上两种要等到出版后才会邮寄、订制的模型手办、精美书签、人物插画、创世币充值等。

    等到以后,这样的活动肯定还会继续,奖品也会升级。

    李喆团队的开支其实不小,不仅仅是李喆团队三个人的工资和将近开销,还有他们请水军、请托的开销,不过以杜采歌目前的收入,自然是负担得起。

    杜采歌甚至已经做好了运营团队扩张的准备,李喆已经向他提了好几次,说人手有点捉襟见肘。

    如果杜采歌想实现自己的小目标,横跨网络、实体出版两个领域,现在的团队人数肯定是不够的。

    码字的生活过得很充实,时间也过得很快。

    杜采歌总觉得,自己还没做什么,一天就过完了。

    回顾这些天的经历,除了每天搬运两三万字之外,好像并没有做什么重要的事情。

    每天就是听听歌,看看电影,再就是和人聊天。

    自己的编辑钟意,段晓晨,妹妹杜媃琦,都是经常聊天的对象。

    有时刘梓菲也会给他发几条短信,讨论电影,或是聊点日常。

    杜采歌本来担心刘梓菲和段晓晨会在聊天中表达爱意,那样他会很尴尬。

    不过还好,她们都很克制。

    刘梓菲是完全把他当成良师益友那样地交谈,似乎完全忘了当初的那点小暧昧。

    而段晓晨在聊天中,难免会表现出对他的情意和思念,有时也会开玩笑般地撩他几句,但不会直接到让他下不了台。

    杜采歌不想和段晓晨保持这种暧昧的关系,几次有心想要把话说清楚。但他说清楚后,段晓晨并没有退缩;而他也不想太绝情了,毕竟,原主是把人家给吃了,他心怀歉疚,所以也只能这样含糊下去。

    杜采歌有时会反思,自己身边的朋友是不是太阴盛阳衰了?为什么经常聊天的几个对象全是女性?

    仔细一想并不是阴盛阳衰的原因。

    毕竟他的男性好友,也有姜若曦、唐业执等人。

    只不过,男人和男人之间,如果想要聊天,那得出来坐坐,再有点小酒、炒两个小菜,至少得有一盘花生米吧。

    否则怎么聊?发短信互相问候?

    “你在做什么?”

    “我在想你。”

    那也太gay里gay气了。

    这几天,有不少业内人士打电话来,有想找他约歌的,也有如金总监杜采歌到现在还不知道他是什么总监那样,说想约他出来坐坐,和几个圈里人聚一聚的。

    也有人在微博上留言:你到底是不是林可?。

    杜采歌一律模糊处理。

    既不承认自己是林可,也不否认。

    这是由于那天晚上在停车场,唐业执对他说,说“林可”这个名字太惹人恨了,而且当初的“林可摄影丑闻”得罪了很多人,也败了路人缘。

    所以希望这次,让杜采歌以别的艺名署名那几首歌,也不要公开承认“林可”这个身份,模糊处理,以免被有心人针对。

    杜采歌其实不在乎,但是他既然有心想提携姜佑曦,就不得不考虑这一点,不能对姜佑曦的新歌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除非是在特别熟悉的人面前,否则他都会含糊其辞,不会承认自己就是“林可。”

    也有歌手找上来,想向他约歌。

    杜采歌都委婉地拒绝了。

    说自己最近比较忙,过阵子再说。

    当然这其实只是借口。

    他还没忙到那个地步。

    尽管再过几天,他就打算开始发鬼吹灯。

    但存稿已经有很多,根本不需担心更新速度。

    他只是想让事态再发酵一番,等到姜佑曦的专辑做出来,等大家看到效果,那个时候,他才会再去谈卖歌的事。

    至于和圈里人聚会,他现在也不太想聚。

    一方面是想淡化“林可”这个身份,而要以“海明威”的身份重新进入这个圈子。

    另一方面,他打算过阵子联系原主的心理咨询师“泉”,搜集一些关于原主的信息,再去面对那些或许是朋友、或许是敌人的家伙。

    几位和原主有过合作的歌手,有只合作过一两次的一线、二线歌手,还包括歌王粟睿、彭斯璋、张卓薇等,也都从各种渠道弄到了他现在的手机号码,打电话来问候。

    杜采歌都寡言少语地应付了。少说少错。

    这些歌手们都是人精,不会让杜采歌厌烦。既然杜采歌不想在电话里说话,他们就在微博上杜采歌,各种示好。

    这些知名歌手的频繁,吸引了诸多歌迷的好奇,也让杜采歌的微博粉丝逐渐地涨到了30多万。

    对于一位隐藏着幕后的创作型音乐人来说,这个粉丝数量已经很夸张了。

    虽然这个人气很虚,但如果杜采歌不断地有好作品问世,这人气也有可能由虚化实。

    时间平淡如水。

    有一天,杜采歌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新城监狱”的管教民警,分管杜爽。

    “请问你和杜爽的关系?”

    “他是我亲哥哥。”杜采歌说。

    “明白了。你是否同意,让杜爽将你的号码添加为亲情号码?这样以后他就可以通过我们监狱内的电话给你拨打亲情电话。”

    “我同意。”

    对方挂电话之前,杜采歌又询问了如何给杜爽上账。

    对方目前有两种上账方式,一种是到监狱来支付现金,另外一种是通过邮政汇款,注明杜爽的姓名、所在监区和编号。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杜采歌问道,“我哥哥究竟是犯了什么罪,刑期还有多久?我和他很久没联系了,对他的事情不太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