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

第80章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第80章

小说: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2股送1股红股,每两股配售一股,他手里深发展股票的数量刚好翻了一倍。

    资金账户上还剩余8万元现金,萧白随后取了出来,一并存入了银行。加上他之前存折上的余额,刚好是168万元。

    另外,他的长城信用卡上还有10万元。这笔钱他没有动,什么时候有需要再说。

    忙完这些事情,萧白才有空去找林秋露。

    结果去证券公司一可才知道,林秋露三天前,暂时借调到市里“证交所筹备组”去了。

    “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说一声,害得我白跑一趟。”

    萧白没能可到林秋露现在的电话号码,但他有吴青远办公室的电话。于是他打电话一可才知道,林秋露居然是吴青远亲自点名调过去的。

    “嘿,这是啥情况?”

    萧白想了半天也没搞清楚,他并没有在吴青远面前提过这事啊。

    和吴青远结束了通话,他又按照对方提供的号码,给林秋露打了过去。

    林秋露倒是接了电话,不过话没说两句,旁边就有人在催她。她暂时借调到筹备组之后,比以前在证券公司还要忙很多!

    “阿白,先不说了啊,等有空我再和你联系。”

    林秋露无奈得挂了机,萧白位于东晓花园的房屋已经安装了电话,她是知道号码的。

    萧白忽然觉得大家都在忙,只有自己貌似是个闲人。

    “走,咱们去华强北转转。”

    萧白百无聊赖之下,想到了一个去处,就招来了黄德财和王铁军。

 第153章 模拟集成电路

    华强北日后可是国内乃至全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随着去年赛格电子市场的落成并投入运营,华强北已经初步奠定了“国内电子第一街”的江湖地位。

    今天萧白忽然一时兴起,就带着黄德财和王铁军打车到了这里。

    结果没转多久,就在这里先后遇到了安然和赵丽娜。

    “阿白,你可真有意思,你不是愿意躲清静吗?来这里干啥?”

    安然一见他就乐了,搞不懂他来干嘛。

    “你能来我不能来啊?”

    萧白顿时明白了安然来此的用意。

    目前的华强北,比如像赛格电子市场,就是以电子元器件的交易为主,消费电子产品不能说没有,但不太多。

    安然到这里自然是寻找合适的产品进行采购。

    有了这么一个电子产品的集散地,厂家的采购成本可以降低不少。不过这边暂时还没有国际巨头的进驻,基本上都是内地和香江的厂商在这里经营。

    随后遇到赵丽娜就容易理解了,她是来这里寻找铺面的,她准备以香江那家国际贸易公司的名义在这里开店。

    “丽姐,你果然厉害!门面定下来了吗?”

    这下子连萧白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赵丽娜的商业嗅觉真的很灵敏。像她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基本上定了。阿白,我想在这边试一试销售进口电子元器件,如果生意好的话,就省得我全国各地去跑了。”

    赵丽娜笑着解释了一句。

    其实吧,她这句话有些多余。她目前的角色只是四海电子的供应商而已,谁也没规定她不能给别人供货。

    “嗯,你去忙自己的事情吧,我随便转转。”

    萧白笑着和赵丽娜道别,他反正只是闲逛而已,没必要浪费人家宝贵的时间。

    随后,他特意找了一下录放前置放大芯片和功率放大器,问了好几家都没找到。

    “同志,你要找的这个东西,在这里是很难见到的。国内有厂家能生产,但他们没有产品。”

    萧白有些失望的离开了最后一家店铺,正准备带着黄德财和王铁军回去,就听见背后有人在喊自己。

    他一回头,就看见王铁军警惕的走上前,刚好把那人和自己分隔开。

    萧白最近一直觉得,王铁军跟着黄德财在证券公司混真是有些屈才了,这家伙还是适合做安保工作,比如给哪个大老板当保镖啥的。

    “你知道我在找什么?”

    萧白摆摆手,示意王铁军退开,然后就看到了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

    此人个不高,偏瘦,戴着一副近视眼镜。

    “同志,你的警惕性实在是太强了啊。我刚才听到你问店老板来着,我们厂刚好做过类似的产品。

    认识一下,我叫徐长青,是国营817厂的技术人员。我这次来深城是来出差的,今天没啥事刚好就到这里来看看。”

    那人笑着摇摇头,对于萧白这几个人的戒备心理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他还是很客气的做了自我介绍。

    “你好,你好!我叫萧白,那啥,特区的情况你也知道,什么样的人都有,请别介意哈。”

    萧白笑着上前和对方握了握手。

    “不要紧,出门在外必要的警惕性还是要的。萧同志,你找那些东西做什么?莫非你是电子爱好者?”

    徐长青知道萧白之前询问的是录放设备才会用到的东西,目前国内生产收录机的厂商不少,比如著名的“燕舞”就是国产品牌。

    或许是萧白太年轻的缘故,他觉得对方可能是一个电子爱好者,就没往别的地方想。

    “我呀,算是吧。对了,你可以喊我小萧,或者喊我的名字也行。徐工,相逢即是有缘,不如找个地方一起聊聊?”

    萧白不了解817厂具体是做什么的,不过他想了解一下目前国内模拟集成电路的发展水平,最起码徐长青是个懂行的。

    徐长青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头。

    于是,萍水相逢的两人就在街边找了一家“糖水店”,坐了下来。

    “小萧,你想聊什么?如果是想问我们厂子的具体情况,我能说的不多。”

    徐长青他们厂子能生产模拟电路产品,其中以分立器件为主。模拟芯片也有很小的一部分产量,但不是民用产品,多说无益。

    “那就从录放前置放大芯片说起吧”

    萧白从对方厂子的名称上大致能猜到一些东西,所以他也没问对方单位上的事情,而是从这个产品本身打开了话题。

    说到这些,徐长青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滔滔不绝的说了能有十几分钟不停歇。

    萧白倒是听得津津有味的。

    通过对方的介绍,目前国内在模拟电路的设计上虽然也有些落后,但差距不是很大,大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五年左右。

    但在生产上面的差距就大了很多,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大约相差了8到10年。

    “所以,目前国内有不少单位已经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线。比如742厂就从日本东芝引进了一条完整的3英寸芯片生产线,生产为电视机配套的专用双极型模拟集成电路。

    这个项目从拉单晶开始,包括制版、3英寸硅圆片加工和封装测试。于1984年达产,月投10000片3英寸片,成品年产量达3000万块,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最全、id集成器件制造模式的专业化工厂。”

    徐长青一口说了这么多,终于说得口干了,他这才停下来喝了一口水,然后就闭上了嘴巴。

    萧白也没吱声,他算是听出来了,国内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基本上放弃了“自力更生”的技术发展路线,而是采取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引进”的模式。

    “哎!”

    萧白真的觉得很可惜,在80年代初期国内集成电路的发展包括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其实和宝岛、韩国处于差不多的一个水平线上。

    因为国内的底子还是有的。

    80年代,老美针对rb发动了著名的“半导体之战”,结果几乎打垮了rb的集成电路产业。

    而后,老美开始向韩国转移半导体包括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相关的技术和生产线。

    稍后,不甘心的日本也开始向宝岛和国内转让了一部技术和生产线。

    其中,nec和东芝都有不少动作。

    比如华鸿就是和nec合作的,而刚才徐长青所说的742厂就是和东芝合作的。

    而日后大名鼎鼎的台电成立于1987年,到现在也不过才成立仅仅两年的时间。

    所以,萧白的这一声叹息充满了无奈。倒不是想抱怨什么,只是内心深处有着浓浓的不甘。

    没有经过日后的技术打压,现在很多人都还沉浸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惰性思维当中。

    “徐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受教了!你这次来出差是开会还是学习?”

    萧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便转移了话题。

    没想到很普通的一句问话,居然让徐长青感到很尴尬。他坐在那里左右扭动了一下,表情一下子就不自然了。

    “咳咳,那啥,不都说特区充满了机遇吗?我就是专门来看看的。你也知道,我们这个年龄在单位上不上不下的,就有点想出来发展。”

    徐长青说了半天,其实就是一个意思,他想下海。

    萧白“噗嗤”一下就乐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又不是啥丢人的事情,真没必要搞得这样。

    但交浅不言深,萧白适时地打住了话头。

    “徐工,那咱们今天就聊到这儿?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以后可以经常联系。我过几天就返回星城了,这两天哪天有空一起吃顿饭吧。”

    萧白随即开口告辞,他这会儿有一些模糊的想法,但不是很清晰。

    不过,徐长青这个人倒值得交往。所以,萧白就和对方交换了联系方式,然后才带着黄德财和王铁军离开了华强北。

    回到东晓花园,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老板,你晚上有没有应酬?要是没有,不如就在家里吃饭。我先去买点菜,等会儿请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在小区门口下了车,王铁军见萧白没有打发自己和老黄走的意思,便试探的问了一句。

    “铁军,你还会做饭?”

    萧白真不知道这个王铁军还会些啥,这家伙会开车、会打扫卫生收拾屋子、居然还会做饭?

    按理说像他这样的男人,之前不应该混得那么惨才对。

    黄德财是个人精,一看萧白的表情大致也能猜到一些什么,就抢先说道:“阿军是个人才啊,要不是脾气直不会说话,估计早被哪个老板看上了。”

    萧白觉得老黄倒是说了句实话,他虽不然不清楚王铁军得身手什么样,但看他平时的动作和反应,想必也不会差。

    以王铁军的条件,给哪个老板充当司机兼保镖还是没问题的。脾气啥的都是小事,对方只是运气不好,没有遇到伯乐罢了。

    “老板,我做饭的水平还可以,当初我可是专门在炊事班呆过一个月呢。那我去买菜?”

    王铁军对于黄德财的调侃也不以为意,只是扭头和萧白解释了一句。

 第154章 再遇徐长青

    “好啊,那我们今晚就尝尝你的手艺。老黄,你也别回了,咱们三个一起喝两杯。”

    萧白一边说着话,一边从口袋里掏出来一把零钱,数也不数就交给了王铁军。

    王铁军转身去了菜市场,萧白和黄德财先行回到了家中。

    “老板,有件事我得请你帮个忙,行不行都不要紧,但你千万别见怪啊。”

    萧白在沙发上坐下,黄德财去烧了水泡了一壶茶。他趁着倒茶的工夫,忽然开口来了这么一句。

    萧白眨眨眼,忽然笑了:

    “老黄,有话就直说,别磨磨唧唧的像个婆娘。是不是你手上那点深发展股票的事儿?参与配售钱不够了吧?”

    黄德财手上经过分红送股之后,有1800股深发展的股票。这次配售他需要购买900股,按照发行价每股40元计算,需要再次投入36万元。

    之前分红,是按照去年股票持有数进行的。也就是说黄德财的分红基数是以1200股计的,总共领到了8400元的红利。

    这家伙又没什么家产,跟着萧白之后才有了一份固定收入。所以,他参与深发展的配售,就得向人借钱。

    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嘿嘿,果然瞒不过老板的眼睛。你知道我的身家基本上就在这点股票里了,我这两天在外面借了一点,还差15万元。”

    黄德财也是没办法了才向老板开口。

    他心里很清楚,别看老板人年轻,可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儿。人家平时表现出来的和善,可千万别当成对方好糊弄。

    实话实说就可以了,至于成与不成他都不敢有怨言。

    萧白点点头,道:“行,回头我拿给你。”

    万把块钱在这年月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对于萧白来说,也就那样。

    黄德财这么长时间以来,做事很认真,人也算可靠。萧白举手之劳就能给对方帮这个大忙,没必要拒绝。

    “谢谢老板,谢谢老板!那我先写个借条吧。”

    黄德财是个心思通透的人,不用萧白说啥,他主动写了一张借条交给了萧白。

    萧白扫了一眼,就扔到抽屉里去了。然后告诉黄德财,明天给他钱。

    时间不长,王铁军买菜回来,然后就一头扎进了厨房里。

    萧白这里厨具、餐具、煤气灶啥的,样样齐全,但没有调味品和米面等。王铁军各样都买了一点,够做几顿饭的就行。

    不到一小时,王铁军就动作麻利的做好了四菜一汤。

    “铁军,你这手艺可以啊!我觉得你再练练,开个小饭馆都足够了。”

    萧白几道菜都尝了一下,于是惊讶的发现王铁军的手艺还真不赖。黄德财的口味偏清淡,他也觉得菜很好吃,就是稍微辣了一点。

    吃过饭,王铁军和黄德财把屋里厨房都收拾干净才离开。

    夜里,萧白都已经躺下了,赵丽娜忽然打来电话,喊他明早一起去东湖宾馆喝早茶,并说林秋露也会去。

    萧白自无不可,和对方闲聊了一会,才挂了电话。

    翌日。

    萧白一早起来,就打车来到了东湖宾馆。

    “丽姐,秋露,你们早啊。”

    萧白走进中餐厅,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那里的林秋露和赵丽娜,这两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那么显眼。

    他快步走过去,笑着和二人打了声招呼。

    “阿白,快坐下,我和丽姐也是刚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