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

第24章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第24章

小说: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板,你吩咐的事情我已经做好了。我把那个人带到了你说的那家店,他在那边进了7000多元的货,我还拿到了30多元的提成呢。”

    女人在这个比自己年纪小很多的男孩面前,居然有一点拘束。她不清楚对方让自己这样做的目的,也不需要知道,反正在之前的岁月里,她天天干的就是这事儿。

    男孩给了她100元定金,说好事成之后还有100元给她。

    她现在来到了约定的地点,男孩并没有骗她,当场又塞给她一百元,并说道:“现在咱们两清了啊,总之,你今儿没见过我,我也没见过你。”

    萧白说完就转身离去,他从女人的嘴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心情自然很不错。他看见刘飞跃跟着女人进了那家店,随后只有女人一个人走了出来,就抄近路赶到了这里。

    为了掌握刘飞跃的行踪,事实上萧白已经花出去不少钱。比如,刘飞跃五一节要到省城进货的消息,就是他从刘飞跃的某个店员那里打听到的,为此,他给了对方200元。

    200元可不少,是那个店员好几个月的工资。那家伙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直接出卖了他的老板。

    萧白之前和刘飞跃没打过什么交道,但自从书报亭被人举报,他就开始留心这家伙。

    小县城就这么大,想了解一个人太简单不过。不说有多熟悉,但最起码知道对方长什么样。萧白其实和刘飞跃是坐同一趟班车到的星城,他坐在后面的座位,刘飞跃坐在前排,基本上也没照面。

    说实话,刘飞跃也从来没关注过萧白,他的竞争对手是梁玉琪夫妇,谁有闲心管那些七七八八的亲戚?

    不过,萧白一路上还是很小心,戴个蛤蟆镜装社会青年,一直跟到刘飞跃住的旅店,那家伙硬是没有任何反应。

    五一节一大早,萧白在旅店门外等到刘飞跃,远远跟着对方转了小半天,然后才花钱让那个女人把这家伙引进了老东西的店里。

    黄泥街及其周边,鱼龙混杂,做什么生意的人都有。有做正规生意的,就有做违规生意的,这些信息,萧白都是从焦阳那里听来的。

    刘飞跃在这之前,一直没怎么接触过这一行的灰色地带,结果在老东西的店里发现了好货,他觉得肯定能赚大钱。

    萧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而且他已经知道刘飞跃在老东西那里进了不少货,他此次的任务就已经完成。

    这件事,萧白没有跟任何人商量,他也不想把焦阳拉进来,毕竟焦阳是黄泥街的坐地户,有些事并不适合参与。

    看着时间已经过了中午,萧白就近找了一家饭馆吃了午饭,然后才慢悠悠的来到了焦阳的店里。

    “小表弟,你啥时候回来的?吃了晌午么得?”

    此时焦阳正和林芳在店里打字牌,突然看到萧白走了进来,就把手中牌往桌上一扣,笑着起身打了个招呼。

    “刚好有借口耍赖了?小表弟,你先坐,我给你们泡茶去。”

    林芳假意拍了焦阳一把,然后站起来去烧水泡茶去了。

    “表哥,这么闲?在店里打字牌啊。”

    萧白走过来坐下,顺手摘下了戴在鼻梁上的蛤蟆墨镜。

    焦阳一看就乐了,指着萧白笑道:“小表弟,你带上这玩意,再穿条喇叭裤,妥妥的一个街头小混混。我这不是没么子事做,才和你芳姐玩玩字牌打发时间嘛。”

    “嘿嘿,日头大,戴上墨镜免得晃眼睛。表哥,店里好像没什么货了,你也不进点?”

    萧白也不解释,转头打量了一下店里的情况,发现货物似乎少了很多,搞不清是啥原因。

    “最近懒的搞,从别人那里拿些二手货,没什么钱赚的。对了,咱们剩余的7000本剑皇传奇刚好都卖完了,我和你算算账。阿芳,把账本拿来”

    焦阳本来就是主打挂历、年画等货物,他往常也是忙半年闲半年。而且这次和萧白合作出版图书赚了一笔,就没什么心思再搞零打碎敲的生意。

    听到焦阳的喊叫,林芳在里面应了一句。不一会儿,她泡好茶水端出来,随即拿来了账本。

    “小表弟,最后的7000套书,一共回款23100元。再加上前一次结转的1365元,就是24465元,咱俩一人122325元。其中12000元我帮你存银行了,剩下的2325元,我拿给你。”

    剑皇传奇最后剩余的7000套已经销售一空,因为成本已经全部分摊完毕,所以回款多少都是纯利。

    焦阳说着话,进小屋拿出来一张存折递给了萧白,同时让林芳把2325元的现金也一并交给了他。

 第051章 我真的想当个好人

    萧白瞟了眼存折,上面的余额不多不少正是12000元。不过看到现金就有点无语:“表哥,你也不嫌麻烦,连五角钱都要给我。”

    “生意就是生意,每一分钱都要算清楚。”

    焦阳难得的严肃了一回,亲兄弟明算账,这不仅是他的态度,同时也是家里人的态度。

    这年月的个体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合伙做生意的伙伴,为了钱而闹翻脸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我就是开个玩笑,表哥你还当真了?那啥,卫风大哥目前正在创作一部以香江为背景的,进展还蛮快的。等他那边完稿了你好好看看,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比照前一次一起合作吧。”

    萧白打个哈哈,便转移了话题。

    卫风在前期写大纲的时候比较痛苦,因为新书牵扯到豪门恩怨、商战等内容,他驾驭起来比较困难。

    可一旦迈过了门槛,卫风的写作速度陡然加快,有时候写的高兴,经常半夜两三点还不睡觉。

    萧白估计,新书大概在六月份就能完稿,到时候还得和焦阳合作出版发行。

    “哈哈,那可太好了,我现在真的是闲得发慌。小表弟,啥都不用说,这次还是老规矩,书号和手续我来办,你搞定书稿和印刷的事情。

    哎,真希望卫风那小子的动作能再快一点,我都有一点迫不及待了呢”

    卫风去了新屯县这么久,焦阳知道萧白在让对方在写新书。不过,他不好直接打听,因为书稿完全是是萧白个人的事情,费用也是人家自行负责,自己若是表现的太热切反而不好。

    现在萧白主动介绍了新书的进展,焦阳知道赚钱的机会又来了,他怎能不激动呢?

    这段时间,林芳也怂恿过焦阳,看能否自己购买书稿或者和某个作家合作。焦阳试了一下,结果却不怎么好。

    一方面符合市场潮流的书稿并不容易遇到,另一方面,他也找不到合适的作家合作。

    说到底,焦阳在黄泥街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书商:人脉有一些、资金有一点,有实力的个人或单位,还真不见得能瞧上他。

    试过几回以后焦阳也想明白了,和小表弟的合作才是最可靠的。先不说亲戚不亲戚的,就人家能拿出来不错的书稿,还能让印刷厂垫资印刷,仅仅这两条就值得长期合作下去。

    所以到了最后,就连林芳都在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小表弟一样妖孽,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等着和人家合作吧。

    这不,焦阳和林芳一起当起了咸鱼,就等着萧白的好消息呢。

    焦阳的态度在萧白的预料之中,现在的人或许说不清楚什么叫做内容为王,但经历过信息轰炸、泛娱乐化洗礼的萧白却明白这一点。

    要不然,他从来都不担心和焦阳之间的合作呢?他本人才是掐住合作命脉的那一方。

    晚上,萧白买了一些礼品去看望了表姨,并在表姨家里吃了晚饭。回去以后早早睡下,第二天一大早就乘坐早班车返回了县城。

    他这一趟出来,悄无声息。所做的事儿看似寻常,有朝一日却会形成巨大的杀伤力。刘飞跃仗着刘三保的势力,居然敢动手打萧白的小姨,那就用这家伙下半辈子的时间去慢慢赎罪吧。

    真的,经历过前世的风云动荡之后,这一世的萧白原本只想过舒适安宁的日子:有一些钱财、有一个爱人或者几个也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世界那么大可以到处去看看。

    但是

    “我这一辈子还真的想做个好人,可现实咋就这么难呢?”

    在长途班车上,萧白在心里发出了这句感叹之后,就安然入睡。其实,他自己也很清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种田园式的、与世无争的生活,只可能存在于梦境中。

    有些东西是刻在萧白骨头里的,不是他想改变就能改变。当这一次他意识到自己的亲人受到了人身威胁之后,他采取的貌似润物细无声的手段,其实却狠辣无比。

    曾经的大佬,虽然只是偶尔露出了峥嵘,但却秉承了其前世做事一贯的风格:要就不动手,动手就会让对手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当然,到目前为止还没人能看透萧白布的局,可结局早已注定,并会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刘飞跃同样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跳入了别人挖好的大坑,或者说,哪怕他明知道搞这些违禁的东西有很大的风险,他也同样会被利润所驱使!

    刘飞跃在星城呆了几天之后,也返回了新屯。他在老东西那里进的货,已经开始销售。这批货刚一上架,就受到不少客户的追捧。

    大部分做书刊杂志零售生意的人,胆子都不小。非法出版物他们又不是没卖过,带一些少儿不宜内容的出版物也常常偷偷的卖。

    也有比较谨慎的客户发现了别的问题,那些照抄香江各种刊物的杂志,里面的内容好像已经触碰了原则底线吧?如此这般公开贩卖,真的不会出事?

    但不管怎么说,刘飞跃批发书店的生意开始快速的反弹,营业额直线上升。他大喜之余,又跑了几趟省城,进货量也越来越大。

    这部分货物销售的火爆,连带着刘飞跃店里其他品种的书刊杂志都跟着沾了光。有不少之前流失到梁玉琪那边的客户,也开始逐渐回流。

    谁让梁玉琪的书报亭没这些能赚钱的“地下杂志”呢?

    梁玉琪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最直观的体验就是书报亭的利润开始下滑,从每月2500元左右,下降到1500元左右。

    不过,这件事梁玉琪没有对萧白说。她觉得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外甥崽的高考,不管什么事儿都不能让外甥崽分心。

    六月12日,萧白很低调的过了自己18岁的生日。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礼物、甚至连生日蛋糕都没有。生日那天早上,梁玉琪特意喊萧白去家里吃早饭。家里不管谁过生日,两个荷包蛋、一碗长寿面都是必须要有的。

    晚上,萧白和外婆以及小姨一家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就匆匆赶回学校上晚自习。

    六月下旬,学校组织了最后的预考。所有高三年级的学生,在预考成绩出来之后,都进行了高考志愿的预填报。

    “阿白,你的成绩那么好,准备报哪一所学校?”

    刘小玲和田春秀在预考中发挥出色,小玲妹子考了585分,田春秀考了561分。

    而萧白考了633分,位列全年级理科班总分第一。因此,田春秀很好奇萧白会如何预填报志愿。

 第052章 估分填志愿

    “我第一志愿报的是湘南工业大学,剩下的两个志愿随便填就是了。”

    1987年高考,填报志愿和高考改革以后并不相同。每个人填3个志愿,一个重点大学本科、一个普通大学本科、一个专科,而不是四个平行志愿。

    其实,班主任张昌发和其他的任课老师,都希望萧白的第一志愿能报燕京大学或者水木大学。毕竟如果学校里能出哪怕是一个这样的学生,所有人都会与有荣焉。

    张昌发有种预感,萧白在正式高考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比预考发挥的更好。他的成绩,完全有把握被国内顶尖的大学所录取。

    没想到萧白居然填报了一家排名不是很靠前的重点大学,而且还没出省。真不知道这家伙为什么会这么迷恋省城?

    听到萧白的回答,田春秀和刘小玲都感到不可思议。不过,这要看个人的选择,她们也提不出太好的建议。

    岳桐在一旁听的眼热,他这次预考只考了527分,估计正式考试的时候,也就是勉强能过录取分数线。所以,他的侧重点是普通本科,重本肯定是没希望了。

    至于老实孩子姜伟,高三这一年来的进步非常大。他这次预考的成绩,已经快赶上岳桐了,总分是503分。因此,他的目标是争取考上一个专科,别的就不想了。

    “好了,大家静一静,都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我再说说高考的一些注意事项。”

    还没等萧白问田春秀等人的志愿填报,班主任走了进来开始训话。高考有太多的问题的需要注意了,他需要多强调几次。

    张昌发不厌其烦的讲了一节课的时间,然后才宣布放学。

    从今天开始,整个高三年级就不上课了,全部回家自主复习。然后提前看考场,再然后就是正式上考场了。

    如今,萧白的心情很放松,他可能是全年级高三毕业生当中最没有压力的一个。优异的成绩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他压根就没打算报考国内最顶尖的大学。

    他前世毕业于燕京大学,早已领略过国内数一数二大学的风采。再者,他目前上大学只是为了完善这一世的人生经历,而不是为了就业或者未来发展什么的。

    以后几年,他会继续在书刊出版这一行混下去,从而让自己积累一些财富。因此,在星城读大学就是最优的选择了。

    湘南工业大学虽然也是重点大学,但和国内那些名校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体现在录取分数线上会低不少。按照萧白的成绩,他闭着眼睛都能考上,哪来的压力?

    于是,剩下的一周时间里,萧白干脆也不看书了,反正没有意义。他每天按部就班的锻炼身体,再抽时间陪着老实孩子临阵磨磨枪,时间就到了万众瞩目的七月七。

    1987年的高考,湘南省采用的是全国统考卷,理科生要考7门功课:数理化、语、英语、政治以及生物。其中数学和语满分是120分,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的满分是100分,生物满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