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如同明朝那些朱氏皇亲一般,朝廷的策略就是养猪,他们不能当官不能科举,但若是有人要主动欺负这些人,那就是打大明皇室的脸,锦衣卫不会看着不管,很多事就这么矛盾。
“高伯逸本身无罪,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无罪释放即可,他本来就不是驿站的人员不是么?”
高洋摆摆手,暗示毕云义想得太多。
其实这位酷吏大人是真想把高伯逸弄进自己门下,但高德政这个名字,不能忽视。
毕竟那位老哥,在高洋没发达以前,两人就是穿一条裤子的。劝说大佬杨愔倒戈,也是高德政亲自出马的。这份从龙之功,毕云义比不了。
他是酷吏不假,但也有自知之明。
“去吧,把案子查清楚。”
高洋打发毕云义滚蛋,然后兴致勃勃的参观戒律房的刑具,甚至拿到手里比划,眼中满是压抑的兴奋癫狂
高伯逸自然是不知道高洋偷听他跟毕义云谈话这种事情。他回到自己的特殊牢房还不到一个时辰,外面就有狱卒敲门说有人要来探监。
高伯逸把藏在靴子里短刀拢进袖口,两手拢起来对着门冷静的说道:“进来吧。”
他在邺城举目无亲的,会有人来探监?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如果是毕义云这种办事的人,肯定无需通报,想进来就进来。这次却是有狱卒通报,很显然这个人不是监狱系统的人,搞不好是来杀人灭口的。
高伯逸忐忑的看着牢房的大门被推开,进来一个男生女相的十四五岁俊逸少年,平静的看着他。
“怎么是你?”
高伯逸脱口而出问道。
“为何不能是我?当日我就说,过两日把弩还给你,现在那东西就在大理寺狱外面。我是来还东西的,不过看你现在的样子,似乎用不上了。”
那少年忍住脸上的笑意,看起来似乎心情不错。
“哦哦,知道了,谢谢你。”
高伯逸懒洋洋的坐到胡床上,没兴趣再搭理对方了。
他又不搞基,对这种比女人还漂亮的帅哥没兴趣。
“高伯逸,其父是右仆射,侍中高德政,其母为歌姬,已亡故。
你常常自称陈二狗,和舅父住在邺城驿站,寄人篱下,我说得可对?”
“行啦行啦,知道你们这些肉食者厉害。”
人家把他老底都摸清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叫我二狗就行,我真不介意。”
“嗯,二狗,你可以叫我四郎。”
那少年淡淡的说道,但看得出来,他还是很高兴的。
“邺城今日戒严,你可知有多少因为驿站大火人家被查?”
“那我哪里知道。”高伯逸撇撇嘴,这少年说的话题好没意思。
“罢了,其实这事与我无关。”四郎轻叹一口气。
两人又把话说死了。
“你觉得当今天下三分,谁有可能笑到最后?”
高伯逸随口打哈哈的问了一句,主要是对方太严肃,说的话题又不能太轻佻。看对方的样子非富即贵,应该对这种话题有想法。
“当然是我大齐国。”
那少年不假思索的答道。
“为何?”高伯逸一脸懵逼,这少年看起来人不坏,但也太要知道最后赢的是北周啊!
“因为齐国有我,只要有我在,齐国就不会亡。”
四郎十分笃定的说道。
这已经不是自大了,这完全是毫无根据的自恋啊!
兄弟,我虽然没上过战场,但我知道那不是在选美啊。你长得帅有毛用!长得帅不代表会打仗啊!
似乎看到高伯逸不信,那个叫四郎的少年不甘心说道:“我自幼熟读兵书,弓马娴熟,你凭什么以为我做不到战必胜,攻必取?”
“是是是,赵括赵大人,连他老爹都难不住他呢,想来你应该比赵括厉害点。”
高伯逸眼珠朝上,言不由衷的说道。
“你欺人太甚!我要跟你比较武艺!”
四郎被高伯逸鄙视,涨红了脸要跟他决斗。
“项羽初学文,不成,学剑又不成,项梁大怒问奈何为之。项羽曰:学文写名字即可,学剑一人敌,吾要学万人敌。遂读兵书,大喜,又不肯竟学。”
高伯逸不紧不慢的说出《项羽本纪》里面的一段。
“我读了兵书啊!”
“但你要跟我比剑,比一人敌有什么意思?就算赢了,不就阵前一莽夫么?”
这叫如何说?
四郎顿时无言以对。
他总不能帮高伯逸找一支军队来,两人在沙场上练练吧?
别说是高伯逸,就是自己现在手下也都是家奴门客,连一兵一卒都没有。
看到对方被怼得说不出话来,高伯逸哈哈大笑道:“要比试倒也不是没有办法,且听我慢慢道来。”
高伯逸坐到书桌前,拿出一张纸,看着四郎问道:“还不笔墨伺候?”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四郎险些要暴起痛殴高伯逸,想想对方似乎有新主意,还是硬生生的把气忍下来了。
磨好墨,递上毛笔,高伯逸就在纸上写画起来。
“这个游戏呢,你我一人掌管一队,手下各十人。”
“嗯,十夫长,理当如此。”四郎点点头,隐约觉得高伯逸说的东西,很有意思。
“再配羊皮球一枚,充气,人头大小,球门两座,宽两丈。
比斗以一个时辰为限,哪一队将皮球射入对方大门次数多,就算赢。球门前配守门员一人,可以用手扑球,但其他队员只能用足踢球”
高伯逸将后世足球的规则大体上跟这个叫四郎的少年解释了一番,对方的眼睛越睁越大!
虽然还不是很明白,但总感觉有点厉害啊!不,是相当厉害!
“这是不是像蹴鞠?”四郎兴奋的问道。
“别打岔,听我继续说。”
蹴鞠不是什么新鲜东西,甚至球场都不是。东汉李尤的《鞠城铭》有所说明:“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
说的就是“足球场”的样子。
只是北朝战乱频繁,谁还有心思建球场踢球啊。更别说蹴鞠和现代足球差得不是一星半点。鞠城这种东西,四郎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哪怕一次。
“哦,对了,还需要一片草场。”高伯逸滔滔不绝的说了半天,却看见四郎呆呆的看着自己。
不会吧,难道这少年是个基佬?哥不好这一口啊,麻烦了。
“我今日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四郎自大了,在这里给伯逸兄道歉。”
四郎对着高伯逸深深一拜。
“嗨,那么客气干嘛,叫我二狗不就好了。”高伯逸对二狗这个名字怨念深重。
“好吧。二狗,我这就回去准备,等你出了大理寺狱以后,我再来找你,一起玩这个什么嗯,足球。”
四郎兴匆匆的走了,留下呆若木鸡的高伯逸在牢房里发愣。
北朝求生实录
第19章 大理寺狱三日游(授之以渔)
和那个叫四郎的俊美少年拼足球的事情,很快就被高伯逸抛诸脑后。不是因为他贵人多忘事,而是……又来了一位重量级大佬。
这次“探监”的地方不再是戒律房,而是就在高伯逸住的那间“豪华”牢房里。说明对方的身份,确实不属于监狱系统,就是来“探监”的,纯粹是为了私务而来。
“陈二狗,老夫还没感谢你救命之恩呢,为何你现在对我畏之如虎?”
当日高伯逸掀棺材板救的那个胖胖大肚子中年人,笑眯眯看着一脸呆滞的高伯逸问道。
“当日我好心救你,结果没两日你就把我送进大理寺狱,你觉得我应该要怎么想?”高伯逸翻翻白眼,已然无力吐槽。
这胖子做事太不地道了。
“所以我才说你是个不知好歹的竖子呀。”
那胖胖中年人一点也不着脑,自来熟的找了个胡凳坐了下来。
比起毕云义中规中矩的北齐官服打扮,这位胖胖中年人就比较偏重于秦汉古风了。
他身上穿着绛色长袍,衣料边缘绣着寓意长寿的鹤纹,袍内衬出皂色中衣,头戴“林宗折巾”,显得儒雅异常。
汉恒帝时,一个叫郭泰(字林宗)的名士,社会声望很高。有次他在途中避雨,头上戴的巾被雨淋湿,一只角折下来,半面高半面低。士人仰慕其风度,纷纷模仿,所以林宗折巾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有点类似汉代的网红帽。
“小子不解,请大人解惑。”高伯逸平静的问道。
“那些贼人,还是有漏网之鱼的。若是你不被抓,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找到你,然后……”胖胖中年人做了一个手掌抹脖子的动作。
呃,确实没想到这一茬。若是真发生这样的事情,没了舅父的保护,还真不见得能对付得了那些贼人。
高伯逸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驿站大火那一夜,被高伯逸舅父砍死的,都是邺北城的青皮,也就是所谓的“临时工”。
真正厉害的是那些召集他们的黑衣人,虽然只有寥寥数人而已,但却在舅父刀下走了十几个回合,最后逃之夭夭,想来功夫是不弱的。
高伯逸有些后怕的想道。那一夜自己挑了几个软柿子,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杀了三人,居然一点都不紧张。若是运气不好对上那几个高手,只怕不死也得脱层皮。
只不过你抓我应该主要是为了审讯出什么有用情报吧?
高伯逸心中了然,却没有说破,只是激动的拱手表示感谢。
人要知道好歹,不要去纠结别人做事的动机是否单纯。
“对了,老夫叫杨愔,当朝宰辅。你是高德政家的小崽子,也不是什么二狗。
你要避祸嘛,这个我懂,高家现在倒也未必肯认你。
反正只要你不回去认亲,在这邺城一亩三分地,老夫保你无事。这点薄面,崔娘子还是肯给的。”
崔娘子就是高德政的正妻,来自清河崔氏的女人,一直打压高伯逸的罪魁祸首。
“高家的那些事情,离我越远越好,我又没想继承家业。倒是您老,都当宰辅的人了,为何会被人埋在棺材里?不是说宰辅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么?”
高伯逸不解的问道。
神他喵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文宣帝高洋在,在齐国,其他人再牛都是渣渣!
千言万语,化为一声叹息。
杨愔苦笑摇头道:“这些事情你不需要知道太多,反正你只要知道,当今陛下虽然天纵之才,英明神武,但也有些……不同寻常之处。
总之你离他越远越好,最好不要让他知道你这个人就对了。”
杨愔这个人后世很多人不熟,毕竟北齐存在的时间也就二十多年而已。
但他却是成语“铜盘重肉”的本尊。旧时一些家长教育子女说“如果你好好读书就给你肉吃”,这个话的主人翁最先就是出自杨愔。
感受到对方的善意,高伯逸连忙表示自己记住了。
文宣帝高洋什么的,凶名在外,他高伯逸惹不起还是躲得起的。
“老夫当日从驿站的废墟里救出一些酒曲,现在已经放在一个带酒窖的院落里,连带城东街面上酒肆,奴仆十数人,全都送你吧。
你出狱之后会有人带你去的,奴契地契一并交给你。”
这就是要报答救命之恩了啊。
高伯逸不动声色的想道。
很显然,就算对你有善意的权贵,也不可能见面就送房子送铺子。接受了这些东西,以后再求杨愔办事,可就不容易了。
虽然比起救命之恩来,杨愔这点东西算是比较小气,甚至可以说是吝啬。
但结合高伯逸的情况来说,却是最合适的。
怀璧其罪,送的礼太重,等于是把高伯逸推入火坑。就如同后世的拆二代,陡然暴富,膨胀得忘乎所以,数年时间就败尽家产。
让高伯逸当个官很容易(北齐官制九品中正制,当官全靠“举荐”,有宰辅举荐,自然不缺门路),但却会让高德政以及崔夫人产生不必要的联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愔送一个宅子让其安身,送个铺子让其立业,算是考虑很周全了。
他派人打听了下高伯逸的为人,这小子以前好赌,又喜欢斗狠,不过自从两个月前被人推下水井差点淹死以后,似乎性情大变。
怎么说呢,这家伙为人低调了很多。吃一堑,长一智,杨愔觉得高伯逸还是可以提携一下的,如果他能把酒肆经营好的话。
他杨愔这辈子提携了无数后辈,也不缺高伯逸一人,更何况还是救命恩人。
“行了,今日来只是跟你碰个面,等你出狱了以后谨言慎行吧。你舅父马上要充军到郢城,没人能贴身保护你了。
邺城里最近不太安生,听说你自幼习武,出狱以后要更勤勉才是了。”
杨愔的话语好像在暗示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见对方要走,高伯逸讪讪告辞,等杨愔离开了许久,他才恍然大悟。
“可恨,居然要把我当诱饵!”
高伯逸恨恨的锤了下桌子。
毕云义真是老奸巨猾,蔫坏蔫坏的!
北朝求生实录
第20章 大理寺狱三日游(出狱)
“砰!”
大理寺狱的门关上了。
高伯逸抬头看了看天上漂浮的白云,又回头看了看背后那扇褐红色的木质大门,不敢相信自己“坐牢”了才仅仅三天,就出狱了。
这也太快了吧!我还没有好好体验过大理寺狱的生活呢!
此刻他的心情是复杂的,矫情的。
“小郎,这边请。”
一个白发苍苍的健仆来到高伯逸面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他指了指大理寺狱对面停着的一辆牛车,示意高伯逸上车。
这种牛车叫“犊车”,本来是汉代地位低微但又薄有资材的人所乘,后来就发展成为社会上层人士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牛车就是出行主力,马车并不普及,这年头官员出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牛车)
犊车的种类很多,有皇帝特许才能乘坐的“云母车”;也有诸王三公乘坐的皂轮车(皂漆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