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大佬的心尖宝-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谨之无语地看着一下子清减了许多的唐小囡,这胖丫头好像没以前圆了。
唐来金和唐爱国也呆了,身上穿这么多衣服,难怪唐来福说不让小囡自个走,就这还能走才怪呢!
“小叔,还要多久?”
就算一直背着,唐小囡也觉得累,山路颠得很。
“走一大半路了,先去你姑家,东西放了再逛。”唐来金说。
唐小囡点了点头,突然心跳了跳,书里这个姑姑出场并不多,作者只是提了几嘴,但唐小囡记得姑父的工作单位,是乌城工商部门的。
这个时候工商部门虽不吃香,可再过几年,乌城将建造小商品市场,那儿是未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汇聚了全世界的商人。
在乌城什么最值钱?
绝对不是房产,而是摊位。
小小的摊位看着不起眼,可动辄转让费就得百万以上,在乌城为了摊位朋友反目,夫妻成仇,争得头破血流的不在少数。
但在乌城的市场刚刚创办的头几年,摊位却是卖不出去的,还得负责市场的工商部门去奔走游说,求着人去买,那个时候也是购入摊位的最好时机。
唐小囡绞尽脑汁地回忆,乌城是哪年开始造市场来着?
三年后还是四年后?
她愣是想不起来了,但可以肯定就在这几年,因为沈玉竹就是靠在乌城购买了摊位,这才逐渐成长为一代女企业家的。
好像就是几年后的事,沈玉竹买第一个摊位时年纪并不大,才十四,之后陆陆续续买了好几个,财富值逐渐增长,日后成为福布斯排行榜上鼎鼎大名的女富豪,她丈夫顾云川也同样榜上有名,夫妻俩的资产合计的话,绝对能排在全国前十。
唐小囡心跳得更厉害了,沈玉竹今年十岁,四年后就是82年,第一代市场应该就是82年创办的,她得开始努力挣钱了,怎么也得抢几个摊位。
她不和沈玉竹争啥,女主光环太耀眼了,她争不过,只要买上五六个摊位,一个哥哥一个,自己再留两个,还有小叔和二叔各一个,以后只靠摊位费吃喝就不愁了。
她得和姑姑唐来凤多来往才行,姑父可是工商部门的,有内部消息啊。
不过唐小囡很奇怪,沈玉竹是打哪来的消息,第一批摊位可没多少人知道,这姑娘小小年纪,又远在越城,她是咋知道的?
作者给女主开的光环也太亮了些吧?
“小叔,姑父是干什么的?”唐小囡故意问,怕自己记错了。
“工商局。”唐来金不太瞧得上,工资那么一点,要不是他爹娘时常接济,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还拽得跟啥一样,瞧不起乡下人。
霍谨之本不想去唐来凤家,但听到工商局,不由心动了。
第69章 鸡毛换糖
“小叔,工商局是干啥的?”唐小囡有一句没一句地问。
“管市场的,闲职一个,天天喝茶看报纸。”唐来金嗤了声。
老娘天天骂他游手好闲,呵……他这姐夫才是真的无所事事呢,早上去上班看报纸喝茶,再跑几趟厕所,睡个午觉,下午继续看报纸喝茶,一天就混过去了,领那么点不死不活的工资,不是混日子是啥。
霍谨之更加心动了,他这次进城就是想了解市场情况,没想到唐家的女婿就是管这个的,一会儿可以趁机打听打听。
唐小囡听出了唐来金对姑父的轻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唐来金虽然游手好闲,可唐家人都有一个好处,就是护犊子。
他们对外人肯定不好,对亲人却是交心的,所以能让唐来金不满的原因,应该只有一个,这个姑父对姑姑唐来凤不太好。
不过也得见了本人才清楚,也许是有误会呢。
太阳爬得越来越高,已经翻过了山顶,准备下山了,只要下了山,就能到乌城。
前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一个挑着货郎担的中年男子,晃晃悠悠地出现在他们面前,扁担头挂着一双布鞋,男人脚上则是草鞋,走得飞快,地上尖利的石头,丝毫不影响男人的速度,如履平地一般。
担子挑了两只大箩筐,一头摆着一个淘箩,上面是一大块褐色的糖,盖着干净的布,风吹起了一角,唐小囡心又跳了起来。
莫非这就是著名的‘鸡毛换糖’?
“小叔,我要吃糖。”唐小囡撒娇。
中年男子立刻停了下来,笑眯眯地看着唐小囡,他走南闯北,练就了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唐小囡家境很不错,便笑道:“小丫头模样真俊,伯伯给你糖吃。”
他拿出榔头和钎子,叮叮当当地敲下一块小孩巴掌大的糖,拿桑麻纸包了递给唐小囡。
“伯伯,多少钱?”
唐小囡在口袋里掏,她可是有小金库的,昨天唐百山还偷摸给她一角钱,唐来福也偷摸给了一角。
“不要钱,伯伯请你吃。”中年男人笑呵呵的,这小丫头模样俊还嘴甜,看着就招人喜欢。
“我有钱。”
唐小囡使劲摇头,现在的乌城人生活十分困难,否则也不会为了一亩田增产几十斤粮食,翻山越岭来换鸡毛了。
鸡毛换糖的初衷并不是生意经,而是为了增产。
乌城山多地少,每人分到的田地有限,但这难不倒聪明勤劳的乌城人,他们发现,将鸡毛沤进田里,每亩产量能增加几十斤,这才有了全世界人都知道的‘鸡毛换糖’的故事。
虽然初始是为了增加产量,但鸡毛换糖却是乌城人生意宏图的雏形,因为很多人换糖的同时,也会帮人带货,慢慢地生意就流动了,也造成了乌城人独有的生意经。
乌城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贸中心,并不是偶然,而是市场的选择。
唐来金从口袋里掏出些零钱,准备给钱,中年男人瞄到了唐来金口袋里的鸡蛋,便说道:“钱就别给了,要不给我两个鸡蛋当早饭吧。”
第70章 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女主
那两个鸡蛋是唐小囡的早饭,她肚子不饿,懒得吃了,没想到这个伯伯竟这个点还没吃早饭,走山路还飞快。
早就听说乌城人特别吃苦耐劳,挑货郎担赶路时,如果路况差,就会脱了鞋子,要么打赤脚,要么穿草鞋,怕弄坏了鞋子。
唐小囡朝担子上挂着的半新不旧的布鞋瞄了眼,再看一眼男人脚上的草鞋,和打赤脚真没啥区别,脚上有不少血口子,这么冷的天连袜子都不穿,她不禁有些心酸,这个时候的人真的太苦了。
唐来金犹豫了,鸡蛋可是小侄女的,他宁可给钱。
“给伯伯吧,我吃糖。”唐小囡说。
唐来金便把鸡蛋给男人了,男人眉开眼笑,“鸡蛋可是好东西,我再给小丫头些糖吧。”
“不要了,吃不完。”
唐小囡拒绝了,这麦芽糖好吃是好吃,就是粘牙,她缺了四个大牙,里面几颗的情况也不太妙,吃着实在费劲,这么些她都吃不下。
“别给了,我家小囡就是吃个新鲜,你今儿个咋去得这么晚?太阳都爬山了。”唐来金好奇地问。
这个时辰绝对不早,以前碰到的货郎,都是天不亮就出门,到越城时太阳也才刚出来呢。
“起得迟了些,路上又遇到个姑娘,说要买糖,拉着我问了半天,最后也没买糖,说忘带钱了,唉……”男人神情有些懊恼。
对方是小孩子,他一个大人也不好计较,但心里是真恼火,耽搁他挣钱呢!
“姑娘能问些啥?莫不是你瞧人家姑娘长得好看,故意和她消磨时间呢!”唐来金开玩笑,他以为男人说的是大姑娘。
“那姑娘才十来岁,比我女儿还小,我哪能对小孩子有歪想法,这话快莫说了。”男人不住摇手。
唐小囡心思一动,十来岁的小姑娘,还主动打听事情,难道?
“伯伯,那个姐姐问路吗?”
“说是问路,可东打听西打听,一会儿问现在有没有人摆摊,一会儿又问他们卖的啥,真当好笑,现在管得这么严,我卖点糖都要偷偷摸摸,哪有人敢摆摊,这小姑娘缠人得紧,问了老半天也不买。”
男人语气有些埋怨,对方要是个大人,他肯定要骂人了,可小孩子他也不能骂,只得自认倒霉。
唐小囡一听就确定,这个缠人的小姑娘,必然是沈玉竹无疑了。
不愧是女主,十岁就忧国忧民忧天下了,可她为了一己之私,耽搁人家伯伯卖糖,最后一分钱都不买,这也忒……
唐小囡说不出来哪里不好,但总觉得沈玉竹这样不太好。
“跟着小姑娘一道的后生仔还挺不错,怪难为情的,还说要买些糖,可被这小姑娘拉走了,哎……现在的小姑娘精的很。”男人叹了口气。
见太阳更高了,他匆忙告辞,挑起担子继续赶路,两个鸡蛋他只打算吃一个,还有一个留着中午吃,不把这担糖卖完,他是不打算回家的,在外面住几天没数,能省一点是一点。
“伯伯!”
唐小囡从小叔背上滑了下来,叫住了男人,塞给他一角钱,冲他笑了笑,小跑着离开了。
第71章 起了戒心
“哎……再给你些糖,小丫头别走!”
中年男人在后面叫,唐小囡朝他挥了挥手,没停下来,她是真不爱吃麦芽糖,那么些都吃不完,只是觉得这个伯伯怪可怜的,才动了恻隐之心。
“师傅,我姓莫,叫莫汉民,百里乡莫家村人,以后有机会来我家喝酒啊!”中年男人大声叫着。
唐来金也回道:“好咧,我唐来金,磨盘山村,你要是没处歇脚,就去我家,杀猪唐就是我大哥。”
他老娘算盘精得很,肯定不喜欢有人上门,还是大嫂大方些。
“多谢啦!”
莫汉民笑着回了声,挑着担子走了,他当然不可能真去别人家留宿,不过唐来金叔侄的一片心意他领了,这个世界很大,但也很小,说不定啥时候就又再见了呢!
多个朋友多条出路嘛。
霍谨之朝唐小囡看了眼,这胖丫头心还怪软的,其实这些挑货担的人家境都还是不错的,至少比埋着头种地的过得好,只是他们向来勤俭节约惯了,舍不得吃喝享受,才会看起来比较可怜。
“那个小姑娘也真缺大德的,既说了买糖,好赖买几分钱呗,一分钱都不买,还不让人家买,不是玩意儿。”唐来金语气轻视,瞧不上这种行为。
“就是,还是咱家小囡好。”唐爱国冲正在和麦芽糖费劲战斗的唐小囡看过去,见她粘得嘴得张不开了,笑个不停。
霍谨之也瞧了过去,忍不住笑了,现在的唐小胖确实可爱得紧,嘴上糊满了糖,腮帮子还鼓鼓的,比起刚才货郎说的那个精明过头的女孩,缺心眼的唐小胖可爱多了。
唐小囡想张嘴说话,可糖把牙粘得紧紧的,根本张不开,粘乎乎的糖水还流了下来,下巴都是糖,愁死她了,这些人还笑她,都是坏人。
见妹妹真恼了,唐爱国这才过来替她擦嘴,剩下的糖也被他消灭了,他不嫌弃妹妹的口水。
好不容易才把嘴里的糖咽了,唐小囡长吐了口气,手上和下巴都粘乎乎的,难受得很,唐爱国安慰道:“前面有山泉水。”
快到山泉时,听到了说话声,是一男一女,还有些熟悉,霍谨之微微皱眉,他自小习武,已经听出了说话的人是谁,再联想到货郎之前说的话,他也知道那个精明过头的小姑娘是哪个了,十分意外。
他对沈玉竹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因为沈玉竹是村里唯一没有嘲笑过他的人,而且还十分好学,时常忙里偷闲和齐老爷子学习,平常对人也温柔大方,村里人一说起她都会竖大拇指。
可没想到风光霁月的沈玉竹,竟会做出这样的事,霍谨之虽不至于因一件事否定人,但失望却是有的,而且增加了戒心。
他最厌恶的就是两面派,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是小心些的好,回头也要和齐爷爷说一声,别再教沈玉竹英语了,万一惹来麻烦,倒霉的肯定是齐爷爷。
“玉竹,刚才那样不好,不应该骗人的。”顾云川语气不满。
但他向来说话慢条斯理,就算表达不满也是温温柔柔的。
第72章 叔侄俩的神同步
沈玉竹叹了口气,苦笑道:“你以为我想骗人吗?我真的没有钱,可外面的世界我太想知道了,云川,我……我知道这样做不对,可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是耽搁了些时间而已,不会有太大损失的。”
“可你不该阻止我给钱,他们挑着货担翻山越岭不容易。”顾云川俊秀的脸上还带着不满。
沈玉竹心里一咯噔,忙赔笑道:“我知道错了,可我就是担心你买书钱不够,那些也是你好不容易才攒下的钱,要是再买不到书,会影响你学习的,我……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只想着这个了,云川……我错了,你别怪我,以后……我挣了钱再赔给刚才的伯伯,好不好?”
最后几句声音多了些哽咽,沈玉竹眼眶泛红,擦眼睛的手红肿不堪,冻疮因为用力开裂了,泌出了血丝,顾云川心软了,轻叹了口气。
“以后别再这样了,不管多困难也不能骗人,这样不好。”
“嗯,以后不会了。”
沈玉竹松了口气,心里却不以为然,她和顾云川的想法完全不一样,顾云川太死板了,总是抱着一成不变的原则行事,君子之风固然好,可有时候也需要变通啊。
她只是想用最小的成本,去得到最大的利益而已,货郎耽搁半小时并没有损失,可她却能了解到很多乌城的信息。
她一分钱都没花,可却知道乌城现在还是不可以做小买卖,风声紧得很,明信片的进货渠道也不知道,沈玉竹心情又不好了。
她太想挣钱了,只要有了钱,她就可以改变目前的困境,就可以继续上学,走出这个穷困的山村了。
她也看到了报纸上那则消息,还在霍谨之之前,因为她妈黄凤仙是老师,会带回来一些报纸,沈玉竹时常从报纸上了解外面的世界,那则关于售卖明信片被抓的新闻,给沈玉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嗅到了商机。
昨天听到唐小囡说要进城,沈玉竹就动心了,她也得进城去打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