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仕途红人 >

第93章

仕途红人-第93章

小说: 仕途红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其实是党委扩大会议,除了党委委员外,有下属单位的局领导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另一方面王义高为了打猴惊鸡,树立绝对的权威。

    此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坐在那里,张峰是最后第二个到的。

    最后一个进来的当然是党委书记王义高。

    王义高表情很淡然,照例坐到专属他的位置上,先放好笔记本、钢笔、茶杯,接着拿起茶杯,喝了一小口茶。

    这个时候,王义高不是因为口渴要喝水,而是他借助这个喝茶的动作,用目光扫视一下会议室里的所有人。

    与会人员当然知道为什么要召开这次紧急会议,为此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有些压抑。

    王义高咽下一口茶,咳了一声,大家都知道他准备开始说话:“各位,今天我们召开紧急会议,是为了云湖中心学校围墙倒塌的事故。”

    “我们要寻找事故原因、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同时要举一反三,加强安全管理。”

    王义高说完,会场一下子就冷场了。

    分管学校的陈如海局长和管委会张峰副主任坐在这里,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发言。

    再说,大家都不知道管委会主要领导心里是怎么想的,不方便立即发表意见。

    沉默了一会儿后,夏薇开口说道:“我来谈谈看法吧。”

    “围墙倒塌、导致人员受伤,这样的事故是让人痛心的。只是这次的水灾,谁也不能预料到如此厉害的程度,我看应该算是不可抗拒的天灾。”

    王义高眉头皱了皱,但他又不便阻止夏薇的发言。

    夏薇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把此次事故的原因直接认定为天灾,属于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么就无需有人承担责任。

    把原因归为天灾通常是回避责任的一种说法,再说这次水灾确实几十年也没有碰到一次。

    王义高此时看了看党委副书记吴文渊,与宋青峰一样,他提前与吴文渊打过招呼,现在他希望吴文渊出来表态发言。

    吴文渊是管委会党委副书记,说话份量自然比夏薇重的多,应该可以扭转夏薇的论调。

    吴文渊心领神会,便开口说道:“我来谈谈看法。对于夏主任的说法,我有同意的方面,也有不同意的方面。”

    “我同意的方面,就是这次水灾确实厉害,我们在天灾面前还是有些无能为力。”

    “我不同意的方面,如果我们分管领导平时多些检查、多些督促、多些预案,那么这次事故是不是能够避免?或者能不能做到没有人员受伤?”

    “我们不能一味以天灾为由来回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然,张峰同志年轻、经验不足、来云湖风景区的时间不长,我们在分析责任时也要考虑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

    吴文渊说的虽然委婉,但其意图就是要追究张峰的责任。

    夏薇冷着脸,但不好进行反驳,吴文渊说的也有道理。再说了,党委会上本来就是可以发表各自意见。

    王义高满意于会议导向的转变,但他还需要加深,于是开口说道:“今天召开扩大会议,各个局长也可以发表意见。云湖中心学校围墙发生倒塌,社会事务管理局陈局长谈谈看法吧。”

    陈如海看了看张峰、又看了看王义高,犹豫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说道:“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事故,最终还是发生了,我感到很痛心。”

    “张峰主任年轻、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于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把握不够、考虑不周。社会事务管理局负责的单位很多,人手有限,每天忙于具体事务,我们也没有及时进行请示。”

    张峰从东象县回来的路上,由于事情紧急,只能用电话进行通知,当然也就没有留下了布置检查的书面文件和通知。

    现在陈如海局长如此大言不惭地说张峰没有事先进行防控,张峰也无话可说,毕竟他现在也拿不出证据。

    他也知道陈如海此时把责任推给自己,就是想让自己背这个黑锅、当这个替罪羊,否则的话,就是陈如海来承担。

    王义高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感到满意的。

    他相信在坐的其他人听了吴文渊和陈如海的发言,应该看出了会议的论调,看出了形势发展,就算夏薇坚持为张峰说话,意义也不大。

    到了这个时候,王义高觉得需要自己发话,以便一锤定音。

    就在此时,纪委书记刘启海开口说道:“对于这次事故的追责,我来谈谈看法。”

    “建造才一年多的围墙发生倒塌,虽然有水灾的因素,但我认为更有质量问题。”

    “天宁城区许多小区的楼房已经浸泡在水里二三天了,如果按照这样推算,是不是这些房子都要倒塌了?只是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报道。”

    “既然要追责,我认为首先要查清建筑质量问题;至于张峰有没有尽到检查、督促的责任,我认为是次要的。”

    “大家想想看,如果建造一年多的建筑物就要进行检查,那么云湖风景区如此多的建筑物,在座的各位能不能拍胸脯说,保证都能每年检查一遍?”

    张峰听了,心里感慨不已。

    吴文渊表面看上去温文尔雅,实际上笑里藏刀;刘启海平时对自己爱理不理,上次还对夏薇的提议直接进行反对,但在今天,他却站出来仗义直言。

    王义高、吴文渊明知道这段围墙新建才一年多,却不去追究质量问题,而想把责任推向检查、督促方面,其意图太明显了。

    王义高大概没有想到刘启海会在这个时候出来发言,而且他的发言更接近于事故的真相。

    宋青峰脸色铁青,本来已经找好了事故的替罪羊,可以完全掩盖质量问题,现在被刘启海这么一搅和,事故的性质完全就变了。

    况且纪委书记说的话,比一般人更有震摄力。

    现在如何来收场?这个问题摆在了王义高和宋青峰面前。??

 第211章河水倒灌的疑问

    王义高开始点名:“梁书记,说说你的看法。”

    这个梁书记指的是管委会党委委员、云湖镇党委书记梁飞。除了管委会主任宋青峰、副主任张峰外,就是他没有发言了。

    王义高当然要看看梁飞的态度,如果梁飞坚决支持他追责张峰,那么他就可以发动投票,以多数票通过决议。

    梁飞抽了一口烟后,缓慢地说道:“云湖中心学校由社会事务管理局和云湖镇共同管理,我受管委会宋主任的委托,刚去过云湖医院。”

    “二位轻伤人员已经出院;重伤人员由于救治及时,现在已经转入普通病房,再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

    “我与这三名受伤人员都交谈过,他们在收下管委会和云湖镇的慰问费后,都表示天灾难防。”

    “我之所以说这么多,主要是想说发生这样事故还是不幸中的万幸。既然受伤人员不再追究,我们是不是就直接认定为天灾影响?”

    “一家之言,供领导们考虑。”

    原先宋青峰与梁飞一起在云湖镇共事。宋青峰是镇委书记、梁飞是副书记。二人关系一直不错。

    后来宋青峰晋升为云湖风景区管委会主任,便推荐梁飞担任云湖镇党委书记,

    二人关系更加密切。

    会前,宋青峰便与梁飞通过气,如果大家一致认定需要张峰承担责任,那么二人都表示支持态度。

    如果发生意外,那么一定要坚持天灾的原因。

    王义高看了看宋青峰,心想我都与你事先谈好了,你都不与你的铁杆梁飞打招呼?是忘记了还是存心的?

    宋青峰轻声说道:“王书记,是不是再议?”

    罢了、罢了,今天已经失算,王义高便不再坚持自己原先的意见:“各位,事情是越讨论越清楚。现在对于云湖中心学校围墙倒塌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责任追查,已经明晰。至于如何处理,为慎重起见,进一步研究后再作决定。”

    与会人员都傻眼了,召集这么多人开会,却没有一个结果,但没有人当场会提出疑义,只要不管自己的事情,何必多说。

    张峰回到办公室后,心情倒是没有轻松,这次由于刘启海和梁飞的搅局,最终没有通过责任认定和处分决定,但他知道王义高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张峰回想起刘启海刚才的话,立即打电话给夏薇,让她悄悄带领建设局相关人员迅速赶往围墙倒塌现场,对于还没有倒塌的围墙进行拍照、录像、材料鉴定等事项。

    如果最终查清是建筑材料以次充好,施工过程偷工减料,那么自己的责任会轻很多。

    同时还要查清围墙工程是谁决定承包的?哪家公司承建的?也许这里面有猫腻。

    当然,张峰又让秦丰派出工程人员秘密对清理出来的围墙建筑材料进行鉴定,他不是不相信夏薇,而是担心万一建设局有人暗中搞鬼。

    这些情况的查清都需要时间。

    二天后,随着雨水的渐渐变小,直至完全停止,天上来水的威胁没有了。

    随着河流堤岸的加高加固,河水和海水的倒灌威胁也解除了。

    水库的水很快就放的差不多,也关闭了闸门。

    同时泄洪区的使用,终于使得天宁城区内的水位开始慢慢降低,一天一夜后,主城区内基本上没有了积水。

    居民生活逐渐开始恢复正常。单位上班、学校开学、商场营业。

    唐辉书记特意叫张峰和孟晓来家里相聚。一是他想感谢张峰,如果不是张峰事先让二家公司准备如此多的救灾物资,后果不堪设想。二是他想好好吃餐饭,毕竟这几天都是匆忙对付的,有张峰和孟晓陪着,就不会过于冷清。

    在吃饭的时候,唐辉讲起了自己的一个疑惑。

    年年进行清淤的云江和温江,怎么会如此快速地进行河水倒灌?

    因为每年的这笔清淤费非常可观,唐辉当然心中有数。

    他便下令清查原因。调查的结果是,每年确实清淤出数量巨大的淤泥,有专门的堆积场地做证。

    云江是城市内河,普遍宽度在50至150米之间,最宽处为250米,平均水深5米,但现在实际测量后,水深还不到3米。

    温江呈喇叭形,潮汐现象明显。平均江宽400米,平均水深6米,经仔细测量后,现在水深也只有3米左右。

    这些情况说明这二条江,一边在清淤,一边在倾倒泥土,而且清淤的速度还赶不上倾倒的速度,以致于这二条河流淤泥堆积非常严重。

    云江自源头至汇合点,全长80多公里,流域面积1900平方公里。温江全长30多公里,流域面积380平方公里。

    如果没有严重倾倒泥土的行为,这二条河流在汛期也是天然的蓄水池和泄洪区。

    为了防范于未然,当然要查清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偷偷地往江河里倾倒泥土?

    只是天宁市相关部门多天清查下来,没有发现任何迹象。

    张峰去秦丰那里翻看倒塌围墙建筑材料与施工技艺的鉴定报告时,顺便提起此事。秦丰敏锐地感觉到,这应该是城管部门与一些社会人员互相勾结在一起的行为。

    往江河里面进行倾倒废泥,不可能发生在岸边,而是需要通过船只开到江河里面,在旁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行倾倒。那么这些泥土从哪里来的?又是从哪里装进船里的?

    如果在热闹的地方,这样的行为肯定也要被怀疑,那么只能在江河偏僻的码头进行这样的行为。

    在一个双休日,张峰与秦丰二人相约去温江边上看看。

    云江是贯穿城市的内河,一路上很繁华热闹,没有人敢长期把大量的泥土倒入江中,而且在城市里面,如果一直有载重量很大的货车开入,肯定会引起市民们的警觉。

    温江离开天宁市的主城区后,直到入海口,中间有很长一段江面,并没有什么人烟。

    张峰与秦丰主要想去摸清这段江面的情况。

    由赵光开车,二人装作开车去郊外游玩的样子,慢慢地沿着温江边开去。

    汽车开出天宁城区一段路后,人烟逐渐稀少,后来就完全是荒芜的地方,路面也完全是土路。

    赵光慢慢地开着车,张峰与秦丰望着温江来往的船只,努力找寻可疑的地方。忽然从后面响起刺耳的喇叭声,张峰扭头一看,后面居然跟着一辆运输大卡车!??

 第212章瞒天过海的手段

    张峰和秦丰为了仔细查看,赵光把汽车开的很缓慢,大卡车可能跟的不耐烦了,便开始鸣喇叭进行催促。

    对于这种大卡车,能避开当然要避开,否则就是自己找不自在。

    赵光把汽车向路边靠拢,打算让这辆大卡车先过去。

    大卡车呼啸着开过去,带起了一片巨大的风尘。

    车辆经过时,让张峰明显感觉到地面传过来沉重的声响,想到这辆卡车的载重肯定不轻。

    大卡车虽然盖着篷布,但风吹过时,露出来的一角,还是让张峰看见了,车上装的是建筑渣土。

    张峰马上对赵光说道:“慢慢地跟上这辆大卡车,看看开到哪里去?我猜想这辆车上的渣土,就是要倒入温江。”

    大卡车由于载重的关系,开的并不是很快,赵光完全可以不紧不慢地跟着。

    开了约20分钟后,这辆大卡车转入了温江边的一个院子中。

    赵光为了不引起怀疑,只能再把车子往前开。

    开过二百米后,停下车,秦丰和张峰装作要进行方便的样子,朝那边的院子望去。

    河岸往江边呈倾斜式地势,站在附近,可以看见整个院子里面的情况。

    张峰看到院子内除了一排小平房外,只有一个巨大顶棚式的建筑。刚才转入的这辆大卡车也开进了这个建筑中。

    过了没有多久,这辆大卡车从这个建筑物里面开出来,可能是卸掉了这些渣土,开出来转到回去的路面时,速度明显比刚才来的时候快多了。

    而在这个建筑物另一边,还有一条传送带联结着停在江边的一艘船上。那么这艘船应该是装上这些渣土,开入江中,慢慢地进行倾倒。

    当秦丰开始对这些场面进行拍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