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环球挖土党 >

第76章

环球挖土党-第76章

小说: 环球挖土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最终还是很快便察觉到了飞机调转了方向并没有如他预期的那样飞往目的地!”

    “对!”

    石泉俯身用手指头点了点那座被圈起来的山原,“他很可能最终用枪或者爆炸物逼问出了当时飞机所在的真实位置,做过周密计划的保管员很快便通过地图察觉到,他必须在飞机飞越斯塔诺夫山原之前跳伞逃生,不然等着他的就是军事机场里的持枪士兵或者山原上根本没办法活下去的生存条件。”

    大伊万眼睛越来越亮,接过石泉的分析继续说道,“而最好的目标就是勒拿河,在跳伞时辨识度高容易找到,而且只要熬过冬天他就可以顺着勒拿河逃到雅库茨克。”

    “他也只能逃到雅库茨克,如果逆流而上的话因为沿途军事基地的存在,他势必会受到严格审查,但如果顺流而下往边疆走的话,随便拿出一颗小石头就有无数货船的船长排着队想搭他一程,甚至顺便买个新的身份都不是太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他把钻石藏在了降落点附近?”

    大伊万说完就自己否定了自己的猜测,“不对,他在雅库茨克等了两年的时间,足够他买条船把那些钻石取回来了。”

    “所以说这就涉及到了两种可能。”

    石泉指着被画的乱七八糟的地图,“根据当时的审讯记录,他是冬天的时候从雅库茨克搭乘货运汽车一路往南,然后在乌鲁沙搭乘西伯利亚铁路回到的欧洲。

    换句话说,他极有可能沿途找机会藏匿了那些钻石,而他之所以选择在乌鲁沙换乘铁路而不是在刚刚你说的更靠近雅库茨克的别尔卡基,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是在别尔卡茨和乌鲁沙这段路途上把钻石藏起来的,当然,雅库茨克城内也不是不可能。”

    不等大伊万开口,石泉继续说道,“第二种猜测,刚刚的疑点很可能是他故布疑阵,钻石很可能还在勒拿河沿岸的某个地方藏着。佐证这一点的是那张直到94年他都还带在身上的地图。”

    大伊万瞪大了眼睛盯着石泉看了好一会儿,最终心服口服的说道,“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能挖到这么多宝贝了,本来我还以为你只是运气好,现在看来你的分析能力才是你和其他同行最大的区别。”

    “咱们两个就不用相互恭维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线,你来决定吧,咱们先去哪找?”

    “当然是勒拿河!”

    大伊万想都不想的说道,“我宁愿在零下50度的冻土里冒着随时被冻死的危险找钻石也不愿意在夏天的时候和烂泥坑打交道。而且夏天的勒拿河沿岸风景可非常漂亮。”

    “也就是说这次我们要乘船去探险了?”石泉笑着问道。

    “三天之内我会找到一条船,争取一周之内咱们就出发!”大伊万拍板说道。

    石泉稍稍盘算了一番,一周的时间也不知道自己那雷达站能不能装修好,不过眼下既然有正事儿要做,总不能被装修这种事儿耽误了。

    “那准备工作就交给你了。”

    石泉指着窗外的国立大学,笑着补充了一句,“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咱们的股东出出力。”

    “和我想的一样!”大伊万露出标志性的狰狞笑容。

    “既然这样我就先回雷达站了,那边今天开始装修,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在咱们出发之前完工。”

    “你要相信你的华夏朋友,只有给不够的工资没有无法提前完成的工作。”

    大伊万说完将车钥匙丢给石泉,“被警察当偷车贼抓住的话就给我打电话。”

    石泉哭笑不得的接过车钥匙,按理说这大伊万如果放在国内绝对算得上官二代,可这货的行事风格是真对不起他的出身。

    看看大伊万的日常就知道,当初为了经营古董店起早贪黑的跑挖掘现场几乎是常态。

    别说在混的风生水起的斯摩棱斯克,哪怕在伊尔库茨克的家门口,这货也常常不修边幅穿着他那身标志性的海魂衫迷彩裤大皮靴,而他的座驾如今虽然已经换成了招摇的太脱拉,但平时这货最喜欢开的仍旧是连安全带都没有的UAZ452面包车。

    不止大伊万,甚至就连娜莎这个真正的富家千金不也自己在莫斯科找了份学校老师的工作吗?

    到底是这两个“传承几百年历史”的家族底蕴影响,还是在俄罗斯普遍如此石泉不得而知,但却不可否认至少大伊万和娜莎刷新了他对富人阶层的认知。

    这俩当然会借助父辈的能力行方便之门,比如娜莎的蒙古国之行,比如大伊万和斯摩棱斯克内务部的“警民一家亲”。

    但抛开来看至少这俩就没有一个胡闹的,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有非常清晰的目标的追求,至少从这一点来说,至少这俩狗男女真的甩了很多富二代官二代一条街。

    带着满腹的感慨,石泉开着破破烂烂的枪灰色面包车返回了贝加尔湖畔的雷达站。

    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不但盘山路上的那几处破损已经填上水泥碎石,就连那一圈囊括了整个平台在内的铁丝网围栏边上也种满了各种果树。

    从最常见的苹果、核桃到山楂、柿子以及各种石泉认不出的果树把整座平台包裹其中。

    石泉沿着围栏走了一圈,之间张守诚已经在雷达站门口等待多时了,“石老弟,工人发现了个地下室,您看要不要顺便一起收拾收拾?”

    “地下室?”

    石泉一愣,不管安德烈还是大伊万,当初可都没和他说过这雷达站底下还有地下室的。

 第19章 不靠谱的雷达兵

    “入口在哪?带我去看看!”

    “就在一楼大厨房的仓库里。”

    张守诚前面引路,带着石泉进入厨房的仓库,等看到那个挨着墙角的入口他才明白,怪不得之前不管安德烈还是大伊万都没发现这个入口,因为这入口竟然在地砖之下,要不是翻新的时候这里准备重新做防水还真发现不了。

    “回来了”

    何天雷站起身,将屁股底下的躺椅挪到一边。自从发现地下室入口之后他就一直在这儿坐着了。

    “我怕下面有危险,就没让他们打开。”何天雷指着地面上锈迹斑斑的铁门说道。

    石泉知道何天雷的意思,担心有危险那是给张守诚和他的工人留面子呢,他是怕地下室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让这位老乡看到然后起些不该有的心思。

    蹲下来仔细打量,这铁门上破损颇多,应该是上午的时候工人用电锤砸出来的,而铁门上星星点点残留的水泥痕迹和周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得出来,这应该是当初的雷达站士兵撤军前有准备填埋的。

    到底是什么宝贝值得雷达兵如此大费周章的在撤退前要把这个入口用水泥封死?

    石泉伸手拉着铁皮门上的把手向上用力,只听“嘎啦”一声,仅有一米长宽的铁皮门被顺利拉开并露出了长长的混凝土走廊。

    这走廊头顶还连着一排矿用防爆灯,墙壁上则有个老式的开关。试着拨动520 520开关,幽深的走廊竟然真的被昏黄的防爆灯点亮。

    在地下封存了这么久竟然还能用?

    石泉暗暗啧舌,从腰包里另外掏出头灯戴上,这通道里虽然还有照明系统,但是能亮的却根本没有几个。

    “雷子,你在这儿守着。”

    何天雷点点头,把目光看向了一边好奇等待的张守诚,“张大哥,我们昨天弄回来的那个野猪在冰水里泡了一天了,我看您工程队里有几个国内来的师傅是专门做饭的,您看是不是麻烦几位师傅咱中午弄个红烧肉吃?咱这工人也多,不行就把那头猪都做了。”

    “行,那你们先忙着,我这就去安排。”

    所谓听话听音,何天雷话里的意思张守诚听得出来。所以顿时打消了好奇心扭头就走去安排加餐。那头野猪昨天还是他支招领着几个以前在工地食堂当厨师的工人帮着宰杀干净的,按那几个从国内来的师傅的说法,这种野山猪,尤其还是公猪膻气大,要用冰水泡一天才好吃,眼下倒是刚刚好。

    这张守诚的施工队也是有意思,技术工人都是国内带出来的,干力气活儿的则是一群毛子,而这色香味俱全的华夏菜就是他笼络那些毛子的手段之一。

    可不要小看这点儿小恩小惠,在工资差不多的情况下,张守诚这种管两顿正餐而且还顿顿都是“外国菜”的施工队可就太受欢迎了。

    虽然每天最丰盛的那顿晚餐是在下班后一个小时才能吃上,但能免费吃一顿还啤酒敞开喝,多干一个小时似乎也没什么,至于加班费?爱干不干,不加班没资格吃晚饭。

    等精明的张守诚离开施工到一半的食堂,石泉这才拎着撬棍迈步往下走。这地下甬道的台阶足有个七八米长,深度也得有个四五米的样子。

    走下台阶往前没几步,甬道转了个九十度的弯,紧接着便是一组防爆缓冲墙。

    所谓防爆缓冲墙,其实就是在这种甬道里一左一右建造的直通头顶的混凝土墙,宽度只有甬道宽度的一半,样式可以参考国内很多景区门口限流以及防止自行车进去的那种铁栏杆,只不过这个是半米厚的混凝土,而且更高而已。

    它的作用是防止外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直接冲进里面的密闭空间,只看这些缓冲墙就知道,这地下室应该是跟雷达站配套的地下防空系统。

    “这苏联老毛子是真特么舍得花钱!”

    穿过缓冲墙的石泉拍打着厚重的防爆门感慨不已,这还只是个雷达站,但这建筑结构却齐全的吓人,就这么一栋建筑不管是当时还是现今,造价都低不了。

    这种防爆门可不像导弹发射井那种还带钥匙和锁,从外面只要转动圆形的齿轮盘就能轻易打开,它唯一的锁止机构在里面,换句话说,这门只能反锁。

    小心翼翼的推开防爆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货架和位于正中心的铁架子床。

    在门口的墙壁上找到电源开关,头顶亮起整整三排日光灯管。这东西的亮度可比刚刚地下甬道里那些矿用防爆灯要高的多。

    关掉头灯,石泉粗略的转了一圈便大概明白了这里被秘密封存的原因。

    这地下空间应该是位于雷达站的正中心,面积倒是不小,足有四五百平米,而且诸如浴室、洗手间、厨房、医务室等等一应俱全,挨着墙壁的铁架子上整齐的码放着各种早已过期且不太值钱的战争物资,比如成箱的防生化服、成箱的防毒面具、简易的充电式辐射检测棒,当然,还有各种口味的罐头和压缩干粮。

    不过这些肯定不是当初的雷达兵封存这里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正中心的那些铁架子床上还码放着上百箱的各类酒精饮品!

    各种牌子的伏特加占了一大半,剩下的还有一些石泉都叫不出名字的红酒甚至啤酒。

    “这特么哪是雷达兵?这就是一群酒囊饭袋吧?”

    他总算明白了这里为什么被藏的这么严实,别的不说,从那些上下铺的铁架床就能推算出这做雷达站当时的驻兵人数应该在60人以内。

    可再看看这里囤的酒有多少?别的不说,单单伏特加一人两箱可能不够,但一人一箱绝对有富裕,更别提那些红酒和啤酒了。

    看得出来,当年驻守这座雷达站的苏联士兵里唯一尽职尽责的也许只有负责后勤的军需官,否则的话绝难囤下这么多酒类。

    怪不得要把地下室的入口埋起来,这还真要藏好的,不然一旦被当时的军方高层知道国家花了大价钱部署的雷达站竟然养了一群酒囊饭袋,这些士兵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倒霉。

    而且按照毛子那嗜酒如命的尿性,这些酒带又带不回去,你让他们扔了肯定舍不得,那怎么办?当然是藏起来!

    石泉可记得清清楚楚,当初安德烈和自己说过,这座雷达站是91年之前就废弃的,那时候苏联可还能喘气儿呢!恐怕那些雷达兵也想不到在他们回到欧洲之后没几年不但雷达站成了废弃之地,甚至连苏联都撒手西归。

    也难保他们中是否有人曾回来过这里打那些物资的主意,尤其是解体后的那段物资紧张的时间,别的不说单单这里面的这些酒就能卖上天价。

    也许有人真的回来过,但那时候这里已经被安德烈和他的华夏生意伙伴买下用作走私仓库。

    用尾巴骨想想也知道,能拿来当走私仓库的会没有人把手?尤其还是安德烈这种人,那肯定把这里守的比当初那些雷达兵还严实。

    这就是个死循环,知道这藏着东西的进不来,占据这里的不知道藏着东西,这一来二去竟然便宜了二十多年后的石泉。

    这些东西放在苏联解体后那几年值钱,放在今天依旧不便宜。这一点从俄罗斯现存的那些国立或者私人博物馆就能看出来。

    很多人都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军事博物馆最多的国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世界上伏特加主题博物馆最多的国家。

    在这个贫富差距大到没边的联邦国家分布着上千个甚至更多的伏特加博物馆,而且这些博物馆很多都是私人建造的,其保存的伏特加根据生产年份、生产厂家甚至酒瓶子和瓶盖的样式有着详细的划分,同时每一种也都有对应的市场价格。

    虽然这伏特加喝起来其实都差不多一个味儿,但硬是被一小撮老毛子给玩出了高级红酒的档次感。

    这地方就这么放着!

    石泉犹豫没多久便做出了决定,这种地下防空系统再怎么翻新只要不经常用早晚还是一副破败样,倒不如就这么放着,至少这里足够干燥不返潮,贸然翻新石泉还真不放心张守诚他们的手艺会不会弄完还不如现在呢。

    而且再说了,这都什么年代了?对于石泉这种个人来说地下防空洞用处还真不大,顶多也就当个地下仓库用,既然这样就更不能让张守诚他们进来了。

    随意打开一箱伏特加从里面拿了三瓶,石泉关掉电源和防爆门一路返回了地上的厨房仓库。

    “下面是个仓库,有时间你自己下去看看,没什么危险,那里面的酒还有不少,省着点儿喝,藏了这么多年的酒可不好找。”

    嘱咐了一句,石泉又将一瓶带着尘土的伏特加递给何天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