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 >

第60章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第60章

小说: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他们出去,我与二表哥商议道:“二表哥,你看这两人如何?”

    二表哥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道:“还算实在。女的看着要机灵一些。”

    “自抓了那刘三,司马府里如今便只剩下个帮佣的婆子。如今辰娘姐姐又有孕在身,需要多加照顾。我有心介绍他们去帮佣,也离谦儿近一些。不知是否合适。”

    二表哥垂眸瞧着我道:“我知你是一片好意,不过,未必结果便好。但你既然有意,我便也不拦着。不过依我之见,不妨先探探他们双方口风,看是否有此意。等皇上圣旨下来,再做定夺,你以为如何呢?”

    “倒也是。也不知皇上到底如何嘉奖你们二人。毕竟年纪还这么小,竟立如此奇功。实属难得。你说皇上究竟会怎样奖赏你们?”我好奇道。

    “不知道。”二表哥忽然问,“常庚是说黎睿恩参与康王谋逆一事了吗?”

    我点头笑道:“你还记得?”

    二表哥蹙眉道:“黎老国公是我朝以军功被封为异性公侯的第一个臣子,一向忠心耿耿。黎睿恩是他的嫡长孙,自小便带在身边亲自养育。其人我也曾见过,并不像是会行谋逆之事的人。”

    “可是,如此大罪,又有康王牵涉其中,谁人敢造假污蔑?”我道。

    “就是因为康王竟然牵涉其中,我才愈发觉得可疑。他更不像是那种人。”二表哥沉思片刻,缓缓道。

 一 嘉奖

    我对这二人完全不了解,也不好妄加评论,只是叹道:“皇家的家事便是国事。说起来,那黎睿恩还算是康王的堂妹夫呢。”

    说完,我瞧着二表哥,只怕他会因联想到固安郡主而不愉快。

    二表哥面色稍有不悦,不过,大约是因有康王谋逆这等大事在心,倒也未表现得过于明显,只皱着眉道:“否则皇上为何要为恭王府与定国公府赐婚呢?”

    傍晚时分,常庚与辰娘过来了。大约是睡了一下午酒醒了,常庚不似中午那般话唠了。一见面,便走到二表哥身边低声道:“仲泽,我中午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吧?”

    二表哥暼了他一眼,道:“不过分。只不过是在大街上扯着我的胳膊,大讲皇室秘闻而已。”

    常庚嘴角一抽,嘿嘿干笑几声,又问:“跟前没外人吧?”

    “有。”明知他是想求个心理安慰,二表哥却偏要吓他。

    “路过的人?老百姓?”常庚追问道。

    “于皇室而言,咱们不都是外人么?”二表哥笑。

    常庚松了口气:“就知道你不能任由我在外面胡说八道。”

    “我也醉了。是她们俩。”二表哥看看我,又看了站在一边的辰娘一眼,“你没问你夫人?”

    “她如今有孕在身,可是重点保护对象,哪能问这些让她担心?”常庚看着辰娘,笑着低语道。

    “快进去坐着说话吧,入秋了,天气还有些凉呢。”我上前挽着辰娘的胳膊,一边走,一边向她简单介绍了一下薛青夫妇的情况。

    辰娘想想道:“妹妹识人的眼光我还是相信的。我先与我夫君商议一下,等圣旨下来了,看如何安排他们再定。妹妹以为如何?”

    “我也就顺嘴一说,姐姐一会儿见了人先考虑着,万一日后需要了,我再与他们说。我还没问过他们的意思呢。就是看着姐姐这边缺人手,先帮你留意着。”

    ”妹妹有心了。”辰娘笑道。

    等见了薛青夫妇,辰娘果然还算满意。

    薛青夫妻俩在府里住了两日。这两日,李巧嘴不好意思坐着吃闲饭,总要帮着鲁妈干活。薛青也闲不住,跟在徐管事屁股后面找活干。我见了,连忙上前劝阻。

    “薛大嫂子你们是来探望益谦的,是府里的客人,哪有让客人干活的理?说出去还不得让人笑话我不懂礼数?快快陪陪益谦吧。”

    薛青两口子不自在地搓着手,不知如何是好。

    李巧嘴笑道:“我们庄户人,也不知府里有啥规矩,难免帮了倒忙。少夫人既如此说,我们听您的就是了。”

    “薛大嫂子多心了。好不容易见一面,我不过是想让你们多陪陪益谦而已。”说完,我顺便探听了一下二人的口风,看若有机会,是否有意留下来在隔壁府里帮佣。

    像薛青夫妇这种佃农,虽已拥有独立的户籍,但仍靠租种田地过活。收成好时,结余的粮食便多些,若遇上旱涝灾害,颗粒无收也需向主家交租,而且还需按官府规定服各种徭役及兵役。日子虽相对自由一些,但其实还是很紧张的。

    而他们若愿意出来帮佣,虽然不怎么自由,却是旱涝保收。相当于主家管吃管住还能按月领报酬,身份上却是自由身,完全与芸儿这种自幼卖身为奴的不同。不过,就是感觉是在伺候人,似乎低人一等。因此,我也不确定他们是否愿意。

    薛青听了似乎并不动心。李巧嘴看样子却是动了心思,低声与薛青商议着。

    我笑道:“不急,这边也还没定呢。我就是先打听好了,等到时你们双方若都有意,我便帮你们搭个桥。”

    李巧嘴谢过我,与薛青出去找益谦。

    又过了一天的中午,薛青呆不住了,正准备与李巧嘴一起辞别我们回留园去,忽然徐管事急匆匆来报:“禀老爷夫人!京城来人!”

    我与二表哥急忙率众人迎出去。到门口一看,果然是京里来人了,忙道:“大人一路辛苦了。”

    正欲跪下接旨,年约三十余岁的翰林承旨却笑着看了二表哥一眼,道:“长史大人果然年轻有为啊,不愧是人中俊杰。”

    二表哥只道:“大人过誉。”

    翰林承旨笑笑,道:“还烦长史大人稍候片刻,等我遣人请了司马大人过来,再一起听旨如何?”

    二表哥笑着应了。

    片刻之后,常庚与辰娘便带着护卫小厮一起过来了,才。一见了翰林承旨,常庚便笑道:“这一路山高水长的,可是辛苦大人了。”

    翰林承旨笑眯眯地道:“司马大人是兵部常侍郎的二公子吧?若我记得没错,您夫人还是皇上亲自赐婚的呢。应该是安阳侯的爱女吧?”说着,有意无意地扭头看了辰娘一眼。

    辰娘忙上前一步,裣衽为礼道:“大人真好记性。正是妾身。”

    寒暄几句,连薛青夫妇在内,一帮人在长史府内跪倒一片。

    圣旨里先是好好夸奖了二表哥与常庚一番。最后,言归正传,说到重点。升原齐州司马常庚为正五品上阶奋威将军,接旨后即刻回京,驻守京畿重地。升原齐州长史章璇为正五品上阶吴郡太守。

    我心中不由得一阵失落,这就要与辰娘分别了吗?悄悄扭头看她,她也正看向我这边。两人目光相遇,皆是黯然。

    时近午时正,刚好我们正准备用午饭,翰林承旨宣旨完毕,常庚便热情挽留他留下用个便饭。二表哥也客气几句。

    翰林承旨义正言辞拒绝道:“我奉旨出京为圣上办事,哪里敢耽搁?二位大人接旨后还需尽快前往交接,早日为皇上分忧才是。”

    二表哥淡淡一笑,一拱手,算是应了。

    常庚笑着道:“大人如此高风亮节,当真令人钦佩。下官有幸听您教诲,真乃三生有幸啊。大人辛苦啦。”说着,伸出双手,亲热地将翰林承旨的双手一把捉在手里,寒暄道,“大人一路好走。”

    翰林承旨抽出一只被常庚捉着的手,反过来轻轻拍着常庚的手背,笑眯眯地道:“司马大人真是客气。这不都是我分内之事么?”

    两个大男人如此亲热,实在是令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二 分离

    一群人恭送翰林承旨离去,这才转回府里。

    午饭时间也已到,原本鲁妈与芸儿就备得差不多了,我们几人便坐着闲聊打发时间。

    二表哥冲常庚笑着道:“子骏与那传旨的翰林真是情深意重,依依惜别啊。若不看脸,还只以为是一对才子佳人被棒打鸳鸯,正经历一番生离死别呢。”

    常庚面色如常,似完全听不出二表哥话中的讥讽之意,一本正经地道:“人在官场混,便不得不得遵守官场的潜规则。”

    二表哥撇撇嘴,无言以对。

    辰娘垂头浅笑。

    我心想,你们俩就看谁比谁更能恶心人吧。

    等了不长时间,饭便端了上来。大家低头吃饭,一时间,厅堂里静悄悄的,只听得到轻微的吞咽声。常庚的目光始终围着辰娘转,又时不时地替她夹一筷子菜放入碗里。

    我与二表哥相视而笑。

    饭后,大家闲聊,不知怎么,话题就由常庚与二表哥赴任聊到了康王谋逆一事。

    “那康王如今被关押在哪里?”二表哥问。

    常庚道:“据说是被关押在宗人府待审。其余党羽一律收押在刑部大牢待审。”

    “黎家与恭王府都未出面么?”辰娘皱着眉头问道。

    “谋逆一事,若一经查证,轻则嫌犯人头落地或被流放,重则株连九族。若无十分把握,谁敢出面?”常庚叹道。

    “旁人可以视而不见,可自己家人……”辰娘道。

    “问题是除了他们这些被牵涉其中的嫌犯,哪家不是老老小小一大堆人呢?还是那句话,若无十分把握便仓促上书求情,极有可能弄巧成拙,惹得龙颜大怒。到那时,事情恐怕更加难以挽回。”常庚皱着眉叹了口气。

    “辰娘你还是别想这些了,只管专心养胎便是。”常庚拍拍辰娘的手背,温柔地劝道。

    辰娘点点头。

    二表哥始终蹙眉不语。

    我见气氛沉闷,忙打岔道:“枉费我一番心思,还打算介绍人去司马府伺候姐姐,谁知姐姐你们这便要回京了。回去府里丫鬟婆子多,倒也好照应。”

    辰娘略带歉意道:“白让妹妹操心了。”

    “我也就随口问问,也不费力。不过想着以后便不能时常见着姐姐了,倒真是让人心里郁闷。”我看着辰娘打趣道,“只怕再见着姐姐,便是抱着我的小外甥了。”

    辰娘性子虽直爽,却是极易害羞,话音未落,脸颊上已微微泛红。

    常庚瞧着笑道:“日后不能再来你这里蹭饭还真是遗憾呢。不过,听说吴郡风景不错,改日有机会倒该一游。”

    二表哥道:“子骏升任奋威将军,日后拱卫京师,可是责任重大。”

    常庚笑嘻嘻地道:“是啊,哪里比得上仲泽你,吴郡风光秀丽,想想你与嫂夫人可以终日悠哉游哉的四处闲逛,而我这牙门军却苦哈哈地整日守在城外,心里便憋屈。”

    “你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二表哥暼了他一眼,“谁不知你们武威、宣威、明威、奋威四大营镇守京师重地,成日里耀武扬威的?”

    常庚放声大笑道:“这才说明皇上他老人家真正是知人善任啊。知道仲泽你素来淡泊名利,更喜寄情于山水间,便打发你去了吴郡。而常某人呢,一向便是俗物一个,自然得扔到重名利的人堆里去。”

    又坐了一小会儿,辰娘该回去歇着了,我与二表哥也有些犯困,大家便就此散了。

    次日,司马府里便开始忙着整理行装,预备回京。

    虽然吴郡只是齐州辖下一郡,所去不远,只需半个时辰,但既然圣旨已下,二表哥自是不敢无故耽搁,便也开始收拾东西。

    大家来齐州时,除了必需之物,原本也未多带什么东西,收拾起来倒也很快。只不过,常庚为了避免辰娘旅途颠簸,倒是费了一番心思。而我这边,则是为了如何安排薛青夫妇俩颇费思量。

    当初说的是个活话,按道理既然常庚他们回京用不着帮佣之人了,他们夫妇一起启程回留园便是,刚好与常庚他们还顺路。但我见这几日益谦与李巧嘴在一处开心的样子,不忍再让他们骨肉分离,便与二表哥商议,是否带他们一起去吴郡。

    二表哥道:“烟儿,你一向很看的开,怎么在此事上偏偏如此执着?要知道,世间本无双全法。你既一心希望谦儿得到好的家世与教育,便必定要舍去原有的骨肉亲情。”

    我沉默许久。

    “你自己想想看,谦儿的亲生父母在咱们府里帮佣,于他而言,似乎是享受到了双重的爱,但若长远的看呢?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我仍沉默。我明白他说得在理,只是要坦然面对却是很难。当初从留园带走益谦时,我完全没有为人父母的体会,所以并未多想。如今将他养在身边半年,才渐渐体会到了为人父母者的复杂心理。

    去东厢房看望益谦时,李巧嘴与薛青刚好也在。

    见我进来,他们似乎有一些不自在,见过礼,便束手束脚地立在一边。我心里暗自感慨,若日后每日叫益谦见着亲生父母在我们这义父母面前毕恭毕敬的,于他幼小的心灵,当真是没任何好处。

    “薛大嫂子,圣旨已下,我们也不敢再做耽搁,预备明日便启程前往吴郡。”

    “哦,小妇人明白。少夫人,您可方便借一步说几句话?”李巧嘴看看益谦,又看着我道。

    “嗯,方便。我们不如去厅堂坐着说话。”我笑着道。

    李巧嘴看看薛青:“孩子他爹?”

    薛青摇摇头道:“你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李巧嘴似乎无声地叹了口气,蹲下身子,伸出双手扶着益谦的肩膀叮嘱道:“儿子,娘与你——”说到此处,她顿了一顿,改口道,“娘与少夫人去说几句话,你和你爹先在这边呆会儿。好么?”

    益谦看看她,又看看我,点了点头。

    进了厅堂坐下,我抱歉地道:“本想着你们若能留在隔壁府里那是最好了,可是没想到常公子他们这么快要回京了。我们又要走,这……”

    “少夫人不必为难。”李巧嘴笑道,“您一片苦心,小妇人哪能不懂呢?我们也商议过了,就算司马大人没有回京,我们也不会留下来的。毕竟身份悬殊,有我们在,反而会影响孩子。”说着,有些黯然失色。

    我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三 上任

    隔日,常庚与二表哥先去辞别了黄刺史,便各自回府,准备前去赴任。

    出了齐州城,我们眼瞅着便要各奔东西了。我与辰娘依依惜别,又托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