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他心有白月光-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道:“先歇着吧,累了一天了。明天去找黄大人问问再说吧。”
奔波一天,又无功而返,他从心里到身体确实是都疲惫极了,没多大功夫便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次日中午,二表哥与常庚一起回来,我与辰娘赶紧上前问道:“查出来是谁了吗?”
二人均垂头丧气的。
常庚道:“黄大人说昨日一整天,那三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什么可疑之人,他们接触的也都是府里的丫鬟仆妇。最关键的是,他们接触过的人连刺史府的门也未出过。”
“黄大人还让人将昨日一早到入夜前出过府里的人都叫过去问询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可疑之人。”二表哥眉头紧锁道。
辰娘沉思不语。过了好一阵子,才压低声音道:“既然不是黄大人身边的人走漏了风声,那便只有一种可能了。”
我们几个都看着她。我身上忽然就觉得一阵发冷。
“毕竟这几个人都不是咱们自己知根知底的。”辰娘小声道,“他们是一直都在长史府与司马府里做事的吗?”
常庚与二表哥对视一眼,表情有些凝重地点了点头:“好像有一年多了。从前的长史与司马在任时,他们便在府里帮佣了。”
“如此说来,他们并不是卖身为奴,而仅仅是临时雇来帮佣的了?”我问道。
“现在看来的确如此。”二表哥道。
“你那边一个大娘与老管事。我这边一个徐管事与鲁妈。”二表哥接着道,“与他们打交道的普通百姓可多了去了,一旦查其中一个,便极易打草惊蛇。”
“那怎么办?”常庚皱着眉想了想,“不如我们一起出去吃饭听戏吧?”
二表哥点点头。
既然可疑,便需防着些了。
听见我们忽然决定不在府里吃午饭了,鲁妈和徐管事很是诧异。连芸儿也有些意外,不过,自从来了齐州,她又要照顾益谦,又要伺候我,忙得脚不着地,趁着我们不在还能喘口气,便也没多问。
坐在聚贤楼的包间里,我们吃过饭便小声商议起来。对面的小戏台上正热热闹闹地唱着戏。董诚佑安与常庚的两个护卫及多福把守在门外。
“不妨先查查他们户籍。”二表哥道,“每年八月份全国各地都要案户比民,百姓无论老幼都必须集合到县城接受官吏的查验,以便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然后对其名字,籍贯,身份,家人等情况都要详细记录成册。这不刚查完不久吗?我们不妨私下调来户籍案卷,查看一下他们家人情况。看一下他们是否有家人在籍而寻不着人。”
“妙极!”常庚顿时眉开眼笑,“仲泽可真不愧是户部尚书的公子啊。竟能想到查户籍册子这一招。”
我与辰娘也不由得钦佩地看着二表哥。
二表哥身为齐州长史,查阅治下百姓户籍简直是天经地义之举。只不过一天时间,便有了结果。
这四人身份里,最可疑的居然是常庚府里的老管事。
此人名唤刘三。户籍册子显示,他老婆早年因病已亡故。另有一子也幼年早夭,现在只余长子刘富贵,现年三十。长媳徐氏及孙子也显示去年已去世。但奇怪的是,今年八月查验户籍时,负责查验的官吏却未见到刘富贵本人。刘三哭哭啼啼说他长子后来也因病死了,他老刘家已经绝了后了。
常庚好奇道:“人死不主动销户,他明年岂不还要多交一份赋税吗?”
“当时官吏就问了,他说当时悲伤过度,没精神去操这个心。负责查验的官吏对他家的情况印象挺深的,还在他儿子名字后面打了个勾做记号。当时才销的户。”二表哥道。
十四 试探2
“他户籍在哪里?”我问。
“安西道三里。”二表哥道,“做什么?”
“不如我们私下去打听打听?”我道。
“嫂夫人你怀疑他什么?”常庚问。
“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有些不对劲。”我想了想道,“常公子你们平日与这些普通百姓打交道少,可能不太清楚。我因为自幼跟随爹娘在县城长大,却是略有所知。这些平民百姓因担心多交赋税或被分派兵役劳役,家里一旦有人故去,那是马上便会去上报销户的。甚至于有的人家为了能少交赋税,还会绞尽脑汁假报人丁。”
“哦?如何假报?”二表哥奇道。
“有新出生的婴儿便晚些时候再报,或者将重病之人早早上报销户。”我叹了口气。
“五户一保,十保一连。若一家有罪,其余人家都要行连坐之罪。难道邻里之间不怕被牵连?也没有知情人向官府举报?”常庚诧异道。
“开始肯定是怕的。不过总有胆大的或被逼无奈铤而走险的。旁人瞧着没事,自然便有样学样了。”我苦笑道,“时间一长,有的人甚至有这样的心理,与其被别人无辜连累受罚,还不如自己去犯。一样被罚,总还是能沾些好处。”
“那妹妹是怀疑他为何不及时销户吗?”辰娘问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道。
“那咱们不如现在便去安西道三里打听一下吧?”常庚道。
“你我这身打扮就去,恐怕难免被人怀疑。不如分头行动?”我道。
“妹妹请讲。”辰娘急忙道。
“依我看,不如由常公子与二表哥他们去找当地里正问询。姐姐与我带着佑安多福私下找附近的邻居打听一下。然后我们再碰头商议。”我道,“常公子,二表哥,你们看呢?”
常庚道:“我觉得可行。仲泽你看如何?”
二表哥点点头,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齐州城不大,从位于齐州城内中心位置的聚贤楼步行到靠近南城门的安西道三里,也不过两柱香的功夫。
临别之时,二表哥嘱咐我与辰娘道:“小心一些,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切见机行事。”又扭头交待佑安多福,“你们要好生保护两位夫人。佑安,若少夫人有事,小心你的狗头。”
常庚看看二表哥,不由笑道:“仲泽何时也变得这般婆婆妈妈了?”
二表哥没搭理他。
多福道:“章公子莫担心,我们少夫人那一身武艺可不是拿来做摆设的。”
佑安有些不服气,马上接着道:“我们少夫人也是身怀绝技的。”
“佑安住口!”我不禁汗颜,赶紧出言阻止他继续吹嘘下去。
常庚与辰娘好奇地看了我一眼,幸亏大家要忙着去打听刘三的家庭情况,便也没有再追问。
辰娘郑重地对二表哥道:“章公子放心吧,我保证,一定把寒烟妹妹安全给你带回来。放心吧,城里应该还是安全的。”
我冲二表哥道:“没事的。放心吧。”
我们四个一路溜溜哒哒,边走边打听,不一会儿,便到了安西道三里。只见一条长长的巷子贯通东西,两侧绿柳如荫,使得巷子看起来幽深而寂静。
我们走进巷子,走了没几步远,我便打发佑安多福前去敲靠近巷口的一户人家的大门。我与辰娘隐在一棵粗壮的柳树后。
低矮的老旧木门油漆剥落大半,显得破旧不堪。多福是个胖乎乎的少年,我看着他咣咣的扣着木门上的铁环,真担心他会捣坏人家的大门。
“谁啊?”一个老妇人的声音由远而近,听着有些恼火。
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开了,露出一张沟壑丛生的面孔。一双无神的眼睛警惕地打量着多福与佑安:“敲门做什么?!”
佑安忙赔笑道:“婆婆,麻烦跟您打听户人家呗。”
“打听什么?我一个老婆子,什么都不知道。”老太婆丝毫没有因为佑安是个小孩子便放松警惕性。
多福有些不高兴,道:“还没说跟您打听什么呢,您就一口咬定不知道?”
佑安忙道:“婆婆,我们只不过是想跟您打听一下刘富贵家是哪一户罢了。”
“刘富贵?”老太婆的声音听着竟有几分颤抖,“不知道。而且看在你们两个是小孩子的份上,老婆子便多一句嘴,你们最好别再继续打听了。”
“为什么?”佑安与多福齐声问道。
“你们若听劝,便不要去也不要再打听了。若不听劝,那便由着你们去自寻死路,没人会拦着你们。”老太婆不耐烦地道,说着便要关门。
“婆婆请慢!”佑安忙道,“您好人做到底罢,便给我们说说那刘富贵家怎么回事,我们明白了,自然也就不去他家了。”
老太婆迟疑片刻,不知小声对佑安与多福说了句什么,我与辰娘离得有些远,却是未听清楚。
不一会儿,木门“吱呀”一声响,又紧紧关上了。佑安多福转身飞快地向着我们藏身的柳树疾行而来。
“怎么啦?”辰娘问多福。
多福一张白白胖胖的脸上显得有些许紧张,额上不知是热的还是怎么的,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用袖子抹了一把汗,正要回话,佑安已指着刚刚那扇门道:“回两位少夫人,小的们都打听清楚了。刘三家是从这里挨着往里数第九户,也就是倒数第二户人家。这个巷子里总共有二十户人家,一边各住十户。”
佑安伶牙利齿的,多福一时也插不上嘴,只是道:“嗯,嗯,是倒数第二户。”
我好笑地问他:“多福,你很热吗?”
“他不是热的,恐怕是被那老太婆给吓唬的。”佑安有些不屑地笑道。
多福结结巴巴地道:“少夫人,闹鬼。刘三家好像闹鬼。”
“是刚才那老太婆说的。”佑安道。
“是吗?还闹鬼?有意思。”辰娘好奇道,“走吧,妹妹,不如先回去与公子他们汇合后再细说吧。咱们几个陌生人总站在这儿太显眼了。”
我点点头,牵着她的手一起原路返回。
十五 捉鬼1
我们依旧在聚贤楼汇合。小戏台上轮番上演着一出出才子佳人的悲喜人生。
“二表哥,你们与里正打听到什么了么?”我端起茶盏轻轻啜了口。
“里正说当初刘三就没去报他儿子刘富贵已经死了。是今年八月份查验户籍时才补录的讯息。”二表哥喝了一口茶道。
“问及刘三当初为何不去给他儿子销户,里正说,就算刘三去了,也不是说销便能销的。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他就与刘三家同住在一条街上,就算走过场,肯定也是要过去看一眼的。否则万一出了事,他不仅是身为里正失职,作为邻里,也会被连坐。”
辰娘笑道:“这个里正还挺认真的。那怎么今年又给补录了呢?”
“补录是专管户籍的州郡官员补录的。一来时间已久,那刘富贵确实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二来,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二表哥道。
我们都瞪大眼睛看着他。
“其实户籍册子上的在册人口少了,不仅是对户主有利,对州郡官员也有好处。这样的话,他们催收赋税时的压力也便轻一些。况且他们并不是直接管理这些百姓户籍的基层小吏,即便事后发现差错,追责也肯定先从里正这些小吏开始,又有邻里连坐,到他们头上,顶多判个失察之责而已。”
二表哥极少说这么多话,尤其是这种句句诛心的话。
常庚呆了半响,笑道:“不愧是户部尚书的公子啊。”
我忽然想起件事来,忙问:“有没有听里正说起别的什么?比如有些奇怪的事?”
常庚道:“没有啊,里正讲的最多的就是他有一年多没见过刘富贵了,也不知他是死是活,可不要连累了邻里。怎么?莫非你们打听到什么了么?”
辰娘道:“有人说刘三家闹鬼。”
这下,连二表哥也大为意外:“闹鬼?详细说来听听。”
我招手换过佑安与多福来:“还是让他们两个直接讲吧。”
佑安绘声绘色地将老太婆的话复述了一遍,道:“她还叫我们千万别去他家附近呢。”
二表哥冷哼一声:“无稽之谈!那刘三家左右邻居怎么办?莫非便不要回家了么?”
“哇呀呀——俺便是那钟馗再世!专管捉鬼!”常庚弯着桃花眼,摩拳擦掌,学着戏腔道。
辰娘一双杏眼里也熠熠生辉。
“鬼?”二表哥沉思道,“他们看见的是谁呢?”
多福结巴着道:“不知道。没,没细说。”
“有意思。”二表哥嘴角浮起一丝笑,“不如我们今日便去捉鬼去?”
“正中我意。”常庚笑道,“奶奶的,最近被忽悠了几回,正手痒呢。”
辰娘低下头,无声地笑了。
“是否需要先将那刘三看管起来?”二表哥与常庚商议道。
“且派人盯着他。看看他每天到底都接触些什么人。如果他真是内鬼,那估计是拨出萝卜带出泥,恐怕会牵扯出一大拨人呢。要抓便一网打尽,切忌打草惊蛇。”常庚一双桃花眼微微眯着,里面精光四射。
一回了府里,常庚便令手下人持他令牌传来几个兵士,挑了个武艺高的护卫带领着,二话不说便将那慈眉善目的刘三在后院里看管了起来。
吃过晚饭,我嘱咐芸儿仔细看护好益谦。二表哥留章凤带着两个兵士在府里巡守。其余人都随我们前往安西道三里。
临出门路过立在院子里的鲁妈身边时,我听见她对徐管事悄悄嘀咕道:“都这么晚了,大人们这是要做什么去啊?”
徐管事将食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小声道:“好好干活,切勿多言。大人们干的都是大事,岂是咱们这些小民可以猜度的?”
鲁妈“哦”了一声,又咕哝一句:“今日还没见着刘三呢。”
我心里一动,停下脚步,扭头问道:“你们每天都见面么?”
鲁妈那张肥肉横溢的圆盘大脸上一双小眼睛眨巴几下,闪烁其辞道:“没有没有,夫人,我们只是闲暇时偶尔在一起闲聊会儿罢了。”
“没关系,横竖做完手头上的事,闲着也是闲着。”我柔声道。
出了门,辰娘问道:“妹妹,怎么了?可是有何可疑之处?”
我道:“之前我还一直在想,就算那刘三户籍册子上有些可疑之处,那常公子他们这次临时决定去剿匪揪出内鬼,可是在我们府里商议的,他又怎会知道这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