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 >

第51章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第51章

小说: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忙道:“两位婆婆先不必太激动。我先得看看我的主意究竟能否改善布庄经营情况才行啊。还有,具体用到多少人偶,也得看情况而定。要不先前我不敢和大伙儿吐露呢,就是怕白让大伙儿高兴半天,又没影儿了。”

    芸儿笑道:“就是呢,我们姑娘是好意,但具体将来能否用到大伙儿,一个月里又能用大伙儿几次,这可都说不好呢。”

    “还有就是万一将来真有机会给大家赚点外快,可不能因为所得不同而心生不满。”滴翠到底年纪大一些,又当了好几年大丫鬟,想的便更细致一些,“能力有大小,分工自然有所不同,所得酬劳自是不同。”

    我心道,看来都不用我仔细寻思了,这些原本就在府里因等级不同而导致分工月银各不相同的丫鬟婆子,对这些细枝末节心里可都门儿清。

    芸儿笑道:“是啊,绣春姐姐便比我手巧多了,那些细致活计就得她来做。我就是打打下手,干些粗活。我们两个得的报酬又怎能一样呢?”

    绣春是听着院中说话声,才刚从客房走了出来,手里还抓着一把做头发的黑丝线。闻言笑道:“芸儿妹妹言重了。我倒是无所谓的。再说咱们做奴婢的帮少夫人做些活都是应当应分的。能帮上少夫人的忙,奴婢就已经很开心了。”

    马婆子与严婆子垂着头,翻起眼睛白了绣春一眼。

    人老成精,物老成怪。他们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米还多。尤其是像马婆子她们这种自年轻时候起,就在大户人家帮拥的婆子,早熬成了老油条,比鬼还精。肚子里的弯弯肠子那是一个赛一个的多。

    只要她们不挑唆生事,后宅里一般也便清净许多。

    我不动声色地看着下面众人。

    “少夫人放心,滴翠姑娘与芸儿姑娘说得这些,奴婢们都懂哩。”马婆子笑着,嗡声嗡气地道。

    “是啊,滴翠姑娘放心好了。有府里现成的规矩做比照呢。”严婆子道。

    我敛去笑容,沉着脸朝下望去。

    书香墨香这两个小丫头不过十余岁,顿时便吓得将头低低地垂在胸前。

    滴翠流绯也赶紧绷直腰肢,面露谨慎之色。

    两个婆子忙规规矩矩地垂首而立,闭口不言。

    只有绣春低着头,目光仍停留在手中丝线上。

    我缓缓道:“我呢,是一心为着大伙儿考虑的,希望今后大伙儿也尽心做事,少生是非。咱们齐心协力将日子越过越好。好了,大家都散了吧。”

    芸儿看着众人散去,扭头看着我,满眼崇敬之情,冲我笑着竖起大拇指。

    “芸儿绣春,咱们去布庄一趟吧。”我道。

    “姑娘,奴婢这就去备车。您先回屋里歇会儿。”芸儿道。

    一走进云锦布庄,杨掌柜便眉开眼笑地迎上前来。

    “少东家,您来啦?”

    “这两日布庄买卖如何?”

    “托您的福,这几日买卖还真不错呢。说句不好听的,自从布庄开业以后,就从未见过这般好的买卖。”

    杨掌柜在前面带路,我们向里间走去。

    路过柜台时,我看了一眼货架上,两天前留下的五个小布偶已只剩下一个。

    此时,正有两个三十出头的妇人看着布偶低声商议道:“人家布庄是买够一匹布料才送一个小布偶。不过,如果同一块料子扯上一匹,若安排不好,恐怕会浪费。”

    “是啊,有点想要那个布偶回去给孩子玩,可是扯那么一大块布又有些不合适。”另一个女子道。

    杨掌柜笑着道:“夫人不必纠结,您分开扯几块料子也可以啊。只要总长够了一匹就可以啦。赶紧选吧,趁着现在铺子里人少,要不待会儿再有人来了,若是人家先买够了,这小布偶可就归人家啦。”

    两个妇人听了杨掌柜的话,暗自使了个眼色,便分别指着两款花色不同的绸子让小伙计往下拉。

    杨掌柜笑呵呵地对小伙计道:“记得多给留点缝头出来啊。”

    小伙计轻快地应了一声,手下并不耽搁,利落地拉好粉线,打好粉印,便拿起剪刀。

    我看着两个妇人满意地离去,与杨掌柜进了里间。

    杨掌柜对着一本崭新的账本,将算盘拨得噼啪作响。而后,笑道:“少东家,咱们这几日净赚将近一两银子啊。”

    芸儿绣春一听,不禁相视而笑。

    我心里长嘘一口气。还好,方才与一众丫鬟婆子说的话总算没有变成一句空话。

    让杨掌柜计算了一下每种布料大概的利润,我与他说明了我的打算。

    杨掌柜一拍大腿道:“少东家这主意甚妙!真是一举两得。府里下人们平白多了个赚私房钱的门道,又能保证了咱们布庄吸引客人的来源。妙极!妙极!”

 四 酬劳

    大概商议好了每赠出一个人偶,布庄便返还我一百文。至于用料,大多也来源于布庄的边角料,便未计入成本。但其中填充的棉花虽用得不多却是价格不菲,便与人工计在一起。

    这一百文,除去棉花成本十文,我自己留下二十文,剩余七十文,按分工分给缝制人偶的丫鬟婆子。

    回去的路上,我们几个坐在马车里,挤在一处,捧着荷包里的五百文钱,兴奋地讨论着如何花掉自己的劳动所得。

    芸儿道:“我明日便要去麦香村买它两盒一口酥吃吃。剩下的再买个银钗戴戴。”

    我忍不住笑道:“恐怕你只够买其中一样。绣春你呢?你打算怎么花?”

    绣春有些害羞地道:“奴婢说了不要就真不要。吃住都在府里,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我忍不住问:“你家离得远么?平时不用接济家里一下?”

    绣春垂下头低声道:“少夫人有所不知,奴婢本不是京中人氏。十岁那年,因家乡遭了洪灾,我爹与姐姐都因瘟疫死在家乡。没办法我娘带着我和弟弟一路讨饭,流落到京城。本以为到了京城日子能好过些,谁知照样是寻不到活路。又赶上天寒地冻的,没几天,弟弟便发起了烧。我娘用了各种土办法都不管用。无奈之中,为了救弟弟,我娘只好将我卖进了章府。一晃,已经七年啦。”

    绣春低低地叹了一声,望着远处发呆。

    芸儿听得黯然神伤。

    我把荷包搁在腿上,一边一个分别拍拍她们的手,一句话也没有说。

    马车快到府门口时,芸儿忍不住问道:“姐姐就没去找过么?也许他们还在京城呢。都是被逼无奈的啊。”

    绣春一愣,苦笑道:“芸儿妹妹是以为我记恨我娘将我卖了?”说着,绣春摇摇头,“弟弟是我们家唯一的独苗了。我不怨我娘。只是,他们好像都没能挺过那个冬天。”

    “对不起,姐姐。”芸儿忙道歉。

    绣春摇摇头:“没事。所以,奴婢以后便只跟着少夫人了。哪里都不去。”

    “我也是。绣春姐姐,我们今后便一起陪着少夫人吧。”

    “那么,这钱,便一分为二,绣春一份,我与芸儿一份。”我晃了晃手里的荷包道。

    芸儿笑:“姑娘,回去把奴婢那份给了奴婢吧?明日买些好吃的糕点来,奴婢请你和绣春姐姐一起吃。”

    “就会乱花钱!不给你!暂且由我替你保管着,等你出嫁时,给你做嫁妆用吧。”

    “可是奴婢好想尝尝麦香村的点心啊。要不然,您买来大家一起尝尝呗?”芸儿挤眉弄眼地道。

    “休想!这可是我第一笔私房钱呢。我可要好生攒起来,说不定将来有大用呢。”我紧紧抱着荷包道。

    芸儿绣春捂着嘴笑了。

    经绣春那么一说,我不禁想起益谦的亲生父母薛青与李巧嘴来。一转眼,益谦跟着我们离开留园已经近三个月了。一个不过四岁的孩子,嘴里不说,心里大约也是想念自己的爹娘的吧?

    回了堂屋,便叫芸儿研墨,当下给袁五爷修书一封,托他转告薛青夫妻,若是想念孩子了,可以趁他进京时一起进京看望。

    每年秋收之后,留园管事都会进京向姨妈禀告庄子里一年的收成等情况。薛青夫妇到时可以随他一起来。

    顺便我又在信中问了下那十来个流民的情况。齐州流寇作乱,而留园正处于齐州与京城交界处,闲下来每每念及,我心里便难免会有些忧虑。

    隔了几天,三婶的丫鬟妍红过府来,进得厅堂,笑着对我福了一福,双手捧着一个绣花荷包呈上,芸儿过去接了,转呈给我。

    荷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接过来时,顺手一颠,感觉比前几日杨掌柜那个荷包还沉上一些。

    “妍红姐姐,三婶这是——”我也不便一语道破其中隐秘,迟疑着问道。

    “少夫人,我们夫人说了,这是她特意酬谢您的。夫人担心她若亲自来,想必少夫人您不会收,定会极力推辞的。”

    我心里暗笑,极力推辞是必须的,但最终我却还是会收下这份酬劳的。否则,我辛辛苦苦起早贪黑为哪般?再退一步说,就算我可以不要,但芸儿绣春她们跟着我辛苦一番,总是得有所奖励才是。若真对三婶布庄买卖有所补益,那就更不能亏待她们这些辛苦付出之人。

    “三婶怎的如此客气?我也不是外人。都是一家人,荣辱与共。能帮上三叔三婶一些小忙,我不知有多高兴呢。至于这酬谢,”说着,我拿起搁在桌子上的荷包看看,“芸儿绣春辛苦一番,给她们少留下一些辛苦钱便是了。剩下的姐姐便拿回去交给三婶吧。”

    妍红一张白皙的圆脸上眉眼含笑,起身福了一福道:“这可使不得!少夫人,奴婢临出门时,我们夫人那可是拽着奴婢的耳朵千叮咛万嘱咐的,若少夫人不肯收,叫奴婢如何回去交差啊?还不得我们夫人打死了?”

    果真不愧是三婶身边的人,若再假以时日,这嘴皮子与三婶有的一拼。

    芸儿立在我一侧,忍不住轻轻笑出了声。

    “这事弄的,唉。我若再推辞下去,倒有些难为姐姐了。恭敬不如从命。三婶如此盛情,我便只好收下便是了。”我回头示意芸儿过来打开荷包,伸手从中随便捏了十余个铜板出来,放到芸儿手中,让她给妍红送过去。

    妍红眉开眼笑,推辞一二,便收到袖中。又客气了几句,说三婶还在布庄等着,便告辞而去。

    “姑娘,好多铜板呐。比杨掌柜前几日给的还多呢。”

    妍红前脚刚出了涤松苑的大门,芸儿便迫不及待地倒出荷包里的铜板数了起来。

    “不过才是些个铜板就把你高兴的,没出息。”我暼了她一眼嗔道。

    “姑娘您不开心啊?”芸儿笑得一脸春光,看着我问,“这可是奴婢拼本事赚的第一笔外快呢。简直要开心死啦。”

    我看着欢喜的芸儿,不禁沉思起来。

 五 在商言商

    如果说我帮锦绣布庄画图并缝制新款衣裳纯属帮忙,但是这回却不同。这一个个人偶都是大家一针一线辛苦缝制出来的,获得自己辛苦劳动所得,是天经地义。若是三婶心思再通透一些,能将这个酬劳以报酬的形式明确下来,那今后便不用如此虚情假意地推来让去的了。

    又过了几日,三婶果真来了。一见我的面,便兴致勃勃地说起了布庄的生意。

    我忙让芸儿上茶,请她坐下慢慢讲。

    原来,先前以一睹锦绣布庄那名叫无愁的人偶为乐事的人们,时间一长,猎奇心逐渐淡去,便自然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她身上的衣裳之上。再加上前些日子,柳掌柜又将之前做的那身衣裳给换上,近日到铺子里要求照这个样子定做的人们纷纷多了起来。

    “不过,就是有个小问题,有两个客人问,能否换成别的颜色的料子来做,因为不想与别人穿一模一样的衣裳。”三婶喝了几口茶,笑着问。

    “那自然是可以的。”我含笑应道。

    “不过,她们又担心换成其它颜色,万一不如现在的好看怎么办?”

    “这样啊。”我沉吟片刻,有了主意,“三婶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不是正好有买布料送小人偶的优惠么?依我看,小人偶的衣裳式样可以照着无愁身上的来做,不过呢,就是换作别的颜色搭配。这样的话,咱们成本不会提高,还能让顾客有个直观的感受,再决定是否换色,换什么色。”

    三婶一拍手笑了起来:“妙!妙!妙!烟儿,你不去打理布庄生意真是天大的浪费啊!不过,你这样全力帮着锦绣,大嫂该不会有意见吧?”

    我笑着摇摇头道:“母亲岂是那般小肚鸡肠之人?”

    “听说,大嫂已将她名下的云锦布庄交给你来打理了?”三婶试探的语气似乎是在确定此事的真实性。

    我点点头:“正是。”

    三婶皱皱眉,犹豫着道:“那么,烟儿你不怕锦绣分走了你本来该得的利润吗?”

    “三婶不必介意。云锦这边以后专门针对特殊体型的顾客定制衣裳,再加上同样有买衣料送人偶的优惠,生意也会好些的。”

    三婶沉默好一阵子,字斟句酌地道:“烟儿,三婶知道你虽然是真心帮三叔三婶的忙,不过既然你也接手了大嫂的布庄,那三婶若不站在你的立场上替你考虑,却是太不地道了。”她看着我,认真地道,“在商言商。不如这样。今后,锦绣这边便以分成的形式给你酬劳。不知你意下如何?”

    “三婶,您太客气啦。”我礼貌性的推辞着。

    三婶笑道:“尖商奸商。烟儿你知道么?我们米店卖米时,称够份量后会额外给客人再加点。这就是所谓的尖头。卖布的时候足尺放三、加三放尺,这叫做舔头。只为多让点利,让人家下次还来光顾罢了。只不过民间误传,再加上商人都只做有利可图之事,慢慢的便成了人们嘴里的奸商。三婶与你讲这些典故,并非为了卖弄。还是那句话,在商言商。你我日后便是合作关系。至于酬劳具体如何划定,我回去与你三叔商议一下。你也抽空好好想想。”

    “三婶。”

    三婶摇摇头笑道:“只有这样,你不管于上于下,才都能有个交代。你也才能继续名正言顺的帮三叔三婶的忙。”

    话说到此处,我也不再推辞。三婶又坐了一会儿,见绣春芸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