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不但签署的保密协议严格的可以说是严酷,而且严令他们在铸造局中所见到的一切,哪怕是午饭吃的什么都不许对外人讲,做的工作就连老婆孩子都不许说。
否则老婆孩子将被管控在一定范围内,不许再四处走动,如果家人有人将他说的事情泄露了,那保密协议上写的很清楚,你们自己找死怪不得别人。
萧琦当初没想制定这样严酷的条款,但是赵构跟赵眘执意要这么办,说这种可以轻易颠覆一国利器的铸造工艺,制定怎么严酷的保密协议都不为过。
在二皇的强烈提议下,萧琦只好同意了二皇这种严厉的令人发指的保密条款。
只是他将那些条款修改了一下,二皇原本是规定那些工匠如果把在铸造局做的事情告诉家人,就诛杀全家,萧琦给改成了先把全家软禁,如果家人泄露了秘密再将泄密与知道秘密的人杀了。
因为萧琦觉得二皇制定的这保密协议有些太过,所以向二皇请命,说制度多严厉,这些人的待遇就要有多好。
不然谁愿意冒着一不小心就被砍脑袋的风险,去做自己平时辛苦一些就能得到的钱物。
二皇被萧琦说动,让萧琦写个对这帮人待遇的章程上来。
萧琦知道无论古今,人活着无非就是名利而已,他在奏折中请皇帝赵眘出任铸造局名誉上的老大,自己做负责具体工作的副手。
并且他还制定出了一些评级制度,请皇帝赵眘将那些达到条件的工匠,按照评级封赏一定的官职,这些官职从无品级的校尉,然后九品再到最高正六品。
当然萧琦这是参照了前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的职称弄得,而且这些官职也一样都是括号里虚职,只享受待遇并没有实权。
赵眘对萧琦的这个新奇的想法很是赞同,并且应萧琦的请求,亲自参加了‘大宋铸造局’的秘密成立仪式,并在成立仪式上让中官,当众宣读了给那些评定出各种级别匠人的官职和待遇。
在这个年代这样的事情是那些匠人想都不敢想的,不但做了官,竟然还是皇帝亲封!
而且自己这个铸造局的老大竟然是皇上,这让那些觉得签署的保密协议太过严酷的工匠们,顿时心中的不满烟消云散。
再加上那宣旨的中官,在宣旨之前代替皇帝讲话的时候,直接告诉他们,这个‘大宋铸造局’所做的事情关乎大宋国运,任何泄露这里事情的人都以叛国罪论处。
连皇帝都亲自来这里做他们老大,那这地方绝对是大宋非常重要的,不然皇上怎么能有闲工夫跑来给他们这些以前地位不高的工匠做老大。
加上萧琦后来宣布了评级标准,只要努力将自己的吃饭本事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还会被皇帝封赏官职,除了每日工钱,额外还有朝廷俸禄。
这种前所未有的好事情,把那些工匠们的工作热情一下就点燃了!
萧琦也很清楚关键技术不能泛滥的道理,铸造局中掌握最关键技术的那些人,都是当初跟着萧琦实验铸火炮的那十几名家丁。
现在这十几人都被赵眘封了现在最高的七品官职,掌握着铸造局中最核心的铸炮配比技术。
这是几人原本不想来这里做官,只想给萧琦做家丁。
萧琦给他们做工作,告诉他们这是自己非常看重的地方,希望他们在这里帮着自己看管好这里,这样的技术只有让他们掌管自己才放心。
这些人也都知道自己铸造技术跟那些真正的匠人差得多,他们只是知道了造青铜炮的比例而已。
所以他们将这萧琦看的非常重要的比例看管的非常严格,这些人分成两班,每次配比的时候都不许外人在场。
为此他们将那些常胜营挑选出来的工匠组织起来,在铸造军内部成立了内防队,再加上外面驻守的常胜营军兵,这‘大宋铸造局’成了大宋守卫最严密的地方。
铸炮的难关已经攻克,随着工匠们越来越熟练,从铸造局中造出的火炮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
后来萧琦直接找到赵眘,将火药的研制也并入‘大宋铸造局’。
当然,这两个部门是万万不能在一起的,因为一个到处是火,一个不能见到一点火星。
为此萧琦请皇帝赵眘,另批了一块地方,建立了很大一片生产制造火药的作坊群,这些作坊之间的距离都做了规定,为的就是防止一个作坊出了意外,连累别的作坊。
同样也给这些火药制作的匠人,制定了一套工匠等级制度,达到什么样的等级会被授予相对应的官职,谁能使得火药威力更大,那你就会被破格被封更高的官阶,和巨额奖励。
这些火药匠人之前还羡慕‘大宋铸造局’的工匠,因为人家技艺到了一定程度就能被封官!
从社会地位不高的匠人变成官,那是他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现在他们也被并入了‘大宋铸造局’,那高兴劲就别提了,不过他们并没有一开始就有人获得官职。
负责火药制造的大人告诉他们,他们并入‘大宋铸造局’之前,每人的能力官长并不清楚,需要考察之后才能给他们定级,而且他们以前的等级只是参考,不会成为评级决定性的因素。
这一下子就把这些火药匠人们的热情燃起,纷纷开始向铸造局贡献出自己对制造火药的心得,还有一些改进建议。
萧琦得知以后非常高兴,马上挑出那些他觉得提出改进火药威力方法很靠谱的工匠,让他们各自带领用着顺手的人独自去一个制造作坊试制。
并且给出了承诺,只要试制成功,按照威力提高的程度,给以更高级别的官职和奖励。
这‘大宋铸造局’,不论是造炮的工匠,还是造火药的工匠,全都发狂了一样的整日忙碌手中的事情,那劲头让去巡视的萧琦看了都吓一跳。
这也让萧琦隐隐觉得,或许过不了多久火炮跟火药技术就能有一个大的跨越,人多力量大可不是说着玩的。
为了能使得自己的无敌舰队的梦想早日实现,萧琦把自己关在家里五天,写出了火药、火炮、以及新式能被发射出去爆炸弹丸的发展构想。
并且把这些发展方向分成了很多个阶段,每突破到一个新的阶段,发放了突破工匠的奖励之后,会把下一段的研究方向拿出来,让那些工匠们去攻关突破。
萧琦这么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前世的知识,自然知道这些东西需要怎么发展才是对的。
自己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方向,让这些工匠们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会让他们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不然,那些工匠们没有目标的胡乱研究,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最后发展出来的东西没什么大用就不好了。
萧琦制定出了研究方向,也使得那些很有经验的老工匠不再迷茫,这些老匠人大都没什么文化,以前全靠父子师徒传承。
让他们自己去想,想破脑袋他们也想不出怎么样研究新的发展方向,那绝对能难死百分之九十的人,剩下那百分之十还得是无头苍蝇一样的四处乱撞。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战舰试航(第二章求自动订阅)
有了萧琦给出的方向,‘大宋铸造局’中的那些老匠人,立即就朝着上面给出的方向开始研究实验。
铸造局中的工匠们都紧张忙碌着手上的工作之余,逐渐开始有新的发明和小突破出现,这让萧琦更加坚定了自己给出方向,让这些匠人一起努力的做法。
造船厂那边,因为萧琦有完整的图纸,他早把图纸重新换算成宋朝习惯用的丈量单位,换算成丈、尺、寸,重新画出了新的图纸。
由他挑选出的常胜营退役军官保管,并负责这些战船的建造工作。
而且还让签署了保密协议的那些高级别的造船老工匠,在学习了三桅帆船的建造优点后,进行楼船的改造升级。
毕竟这个时候大宋的楼船虽然已经建造的不错,可是几百年后才出现的三桅帆船,肯定有比现在建造楼船更先进的工艺值得学习借鉴。
经过第一艘三桅帆船一年多近两年的建造,那些造船工匠们,不但熟悉了三桅帆船的建造工艺,也学会了很多新的造船方法。
眼看第一艘三桅帆船已经进行了多次刷漆防腐,不日就能进行第一次下水试航。
萧琦下令,造船厂开始同时建造两艘战舰,一艘巨大的楼船和一艘三桅帆船同时开建。
不禁如此,萧琦还将自己设计,已经经过无数造船老工匠提议修改完成的新式楼船的图纸,发放到各个已经建好造船厂的军港,让他们同时开建。
话说这楼船的建造工艺更复杂,难度更高,虽然这些大楼船在航行速度与灵活性上,差了三桅帆船很多。
但是楼船在海上更抗风浪、更加平稳、运输量巨大,使得楼船绝对是这时代就牛叉的旗舰、运输船、以及运兵船的不二选择。
萧琦开始做大型舰队出海的各项准备工作,军队间的通讯联络是萧琦非常重视的。
他早早的就召集了大量的新水军士兵,培训水军通讯技能,找了不少老水军教授那些新兵水军旗语,号角联络技能。
萧琦还将很多水军中没有的,远洋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军令告诉那些老水军,让他们尽快研究制定新的旗语跟号角联络语。
这些事情忙得萧琦一个脑袋两个大,现在他根本连那三个矿藏挖掘,跟已经新建好马场的事宜都顾不上管。
好在那些矿藏跟马场的负责人与军兵,都是常胜营派去的将官,领着少量常胜营军兵跟大批的常胜营因伤退役的老兵在管理。
萧琦在委派这些人去管理那里事宜的时候,都给了每一步需要怎么办的章程。
这些人对萧琦的军令那绝对执行的不折不扣,那几个矿藏跟那个新建的马场,在萧琦顾不上过问的情况下,依然按照萧琦制定的章程稳步发展,一点乱子也没有。
新建的马场弄去的第一批近千马匹,全是战场上受伤不能再征战的战马,这些伤马虽然无法在作为战马用,但是作为种马用还是没问题的。
萧琦还特别给负责马场的那名将官下了密令,让他悄悄的购买大量的吐蕃高原战马,跟这些北方战马进行杂交,培养新型的战马出来。
对于这样的命令,那名将官一到新马场就开始执行,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匹母马怀了这样的马驹。想必过不了多久,在马场有意制造杂交小马的情况下,这新马场将来肯定遍地跑的都将是新品种的,那种萧大帅说的耐力更好的战马。
这一日,萧琦得到造船厂的报告,新战舰已经下水,那几百模拟训练了大半年的军兵已经登舰,开始熟悉实物的日常操作。
不日将会进行短距离的航行操练。
萧琦暂时没时间去过,只是命军兵给他委任的第一任舰长传令,让他带领军兵尽快熟悉舰船操作,以后好培养新的舰长跟教导新的远洋水军。
经过萧琦的提议,新造的舰船储藏火药的船舱,全都加装了很多结实的可以一层层组装拆卸的木架子。
这些木架子底部粗壮,固定在船舱底部,每一层木架上都能放置五十个小木桶,每舱五层,共两个这样的舱室。
木架上的凹槽正好是木桶粗细,可以将木桶牢牢卡住,即便遇上大风浪,也能使的这些小木桶不会剧烈晃动和翻滚。
这些小木桶都被里外都刷了桐油防潮,每个小木桶能装三十斤火药,另外还有两个小点的舱室,存放弹丸跟药焾。
萧琦可以说把以前知道不是道的事情全想了个遍,每想到一个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就召集工匠一起研究,最终才算把他所不放心的事情全都处理完。
对于现在的萧琦来说,只要稳步发展就好,千万不能操之过急,结果弄得出了大问题。
如今他这里的发展早已领先世界几百年,操之过急出了大意外,那才叫得不偿失。
交代铸造局负责各项工作的那十几名家丁,让他们认真看管好各自的工作不要出事情,萧琦这才离开京城临安,动身来到了最早兴建被他命名为上海港的港口。
这里有那艘已经下水,被新水军操练了十来天的第一艘三桅帆船,这艘战船被萧琦命名无敌级上海号。
以后这样的三桅帆船统一称作无敌级战舰,舰名则取用各大城的名字。
虽然现在的上海还只是一个小县城,不过萧琦还是以这艘船在这里建造的为由,命名上海号。
来到马头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萧琦就被他任命的第一位无敌级战舰的舰长龙永胜,请上了上海号。
萧琦任命这龙永胜为第一艘三桅帆船的舰长,也有华夏人图吉祥寓意那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在其中,龙是海洋霸主,永胜就更不用解释了。
萧琦当初看到候选名单中,龙永胜的这个名字的时候,自己都乐了,只接就选他做了这第一艘战舰的舰长。
开船不久龙永胜就请萧琦在驾驶舱室安坐,开始下令水兵进行各种海战的动作演练,当然只是意思一下做出战术动作就好了。
一是因为军兵对新船还不是非常熟悉,再一个真把这位来视察的大元帅给晃晕船就不美了。
好在萧琦现在虽然一次没有出过海,但是不知道是练习系统给的那些功夫原因,还是其他原因,他几乎对无论陆地还是海上的一切环境都能非常快的适应。
萧琦看到这些水军,在龙永胜一道道命令下达后,将这艘大船操控的如行云流水般顺畅,非常满意。
舰船行驶到一座小型无人岛礁附近的时候,萧琦心血来潮,下令让龙永胜指挥战船,用最快的速度使左右舷的火炮各齐射一次。
龙永胜得了军令,赶紧下令下面炮舱的军士装填弹药,目标前方无人小岛礁。
然后命舵手行进至岛礁外四十丈开始右转,同时下令左舷炮手准备齐射。
不大会儿,萧琦就感觉战船一阵抖动伴随着几十声轰鸣,从左舷飞出的三十枚弹丸,全都击中了那个方圆一里左右的岛礁。
接着战船继续右转,将右舷也调整到了朝向小岛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