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 >

第42章

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第42章

小说: 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得把这事交给了新任左相虞允文,让他带领大理寺和刑部彻查此事。

    那些昨晚串联最后商议吃个哑巴亏的几个大臣,看到这个结果都偷偷擦了下冷汗,心说幸亏大家觉得这姓萧的是条疯狗,商议好了破财消灾。

    这舍不得浮财的二人绝对倒霉了,就跟通敌卖国的人搅和在一起这一条,别说继续做官,小命能不能保住还在两说。

    赵眘看下面没人再奏事情了,正打算说退朝,结果萧琦又站了出来。

    出班之后萧琦向上面坐着的赵眘行礼:

    “陛下,臣昨日查抄那吴永才家,发现此人家中浮财甚巨,臣已经将其分成了两千余份。

    恳请陛下降旨命臣派出几百军兵,将这这钱财送到保卫楚州城战死的,那两千多军士的家中。”

    赵眘听了心说:错怪这镇北侯了,他这是要给那些楚州城,本不该战死的军兵弄抚恤啊!

    当即传旨,让萧琦派出五百军兵,押送这些财货送到那些阵亡将士家人手中。

    看到赵眘答应了,萧琦趁热打铁,向皇帝请求那些查抄的田产农庄什么的,自己打算安置那些战场上伤残,家中已经没有亲人的军士,希望皇帝能恩准。

    萧琦小算盘打的精着呢,这皇上只说抄吴永才家里的财产给他,那些农庄和田产估计以后就会收归皇室,现在不要以后就没机会了。

    赵眘刚当上皇帝,正是要重振大宋声威,雄心勃勃的时候,当即就答应了萧琦的要求,还特批那些安置伤残军士的产业,不论城里还是城外的全都免了税赋。

    萧琦赶紧施礼,替这些军兵感谢皇恩,并且向皇帝保证,有了这么好的皇帝,那些军兵绝对会在战场上将生死置之度外,奋勇杀敌绝不让金人再猖狂。

    赵眘听得很是满意,他一直都想着自己大宋的军队,能够在跟金兵对上的时候,哪怕不能稳胜,只要不再畏惧金人敢和他们拼命就行。

    散了朝之后,萧琦马上赶回军营驻地,点了一百骑军和四百步军,雇了一百多辆大车连同他们带来的那些大车一起,拉着从那些店铺农庄查抄来的银钱出城而去。

 第八十二章 当兵要去常胜营 (求收藏)

    这次萧琦故意把阵仗弄得很大,专门把这两千人召集起来,宣布了这次为楚州城战死的那两千多军兵抚恤的事情。

    因为要弄两千多份,所以这两千人忙活了半天,才把那些从各处搜刮来的银子铜钱分别包好。

    那些碎银子和铜钱看着很多,不过那些根本不够用,萧琦把那些大锭的银子拉了几箱,让那些军兵都给切成小块。

    只是这一次就用了相当于一万多两银子的钱财,平均每人能再给大概五两银子左右的抚恤。

    萧琦在他们临行的时候,又给了带队的将官几千两银子,告诉他回来的时候路过各州府,尽量买些铜块,废旧铜制品也行。

    其实这时代货币还都是铜钱为主,真买不到的话就用银子换铜钱融了就行。

    只是这时候铜的价格跟铜钱差不多等价的,融铜钱还要费事费力,所以萧琦觉得能买到铜最好,自己得尽快把铜炮的事情抓紧办了,这玩意毕竟得多做试验才行。

    这五百人拉着拉着大车浩浩荡荡的出城之后,得到消息的百姓都炸锅了,萧琦故意把声势弄得很大,使得很多人都打听是怎么回事。

    最后得知是皇帝查抄了勾结金人的吴永才家产,镇北侯请旨皇帝,希望用这些财物抚恤在楚州城战死的常胜营军士,皇帝准了。

    消息从京城随着往来各处的商人口中,首先传了出去。

    没过多久就传遍了附近的州县,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官员暗中笑话萧琦,这么大张旗鼓的让人知道哪些大车中拉的都是银钱。

    肯定这一路要受那些落草为寇的匪人的骚扰,你常胜营再能打仗,这一路上总有人打你们的主意,累也能把你们累死。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五百军兵一路上都平安无事,甚至有些在他们所经的地方,有些名望的土匪,都传出话来不许在他们的地方,有打这些军士抚恤银钱的事情,不然不死不休。

    这些强人虽然各个脾气暴躁,但是大多都很重义,知道哪些钱是抚恤阵亡将士的,都不打那些银钱的主意。

    少数几伙想打这些银钱主意的,也都因为常胜营能战的名声响亮,再加上很多同行都说了不许打那些财物的主意。

    别说他们那点人根本就不是那几百常胜营军兵的对手,就算死了不少人,抢了几车财物,估计也会被同行们满世界追杀。

    这些人也都息了想偷机一把的念头。

    这常胜营的五百人,因为送过一次抚恤,制定了一条合理的线路,非常顺利的逐一将那些抚恤,送到了那些阵亡将士家属的手中。

    随着事情越传越广,很多常胜营镇北侯爱兵的事情也传开了。

    民间渐渐的传出了从军当去常胜营的说法,说活着能跟着镇北侯打胜仗,镇北侯每次奖励部下都很大方,死了还能被镇北侯惦记着发抚恤。

    不光这样,就是伤残了,都会得到重金安家费,那些伤残后家中没亲人的,镇北侯还恳请皇上给了几个农庄养活这些军兵。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始有人跑到楚州城和滁州城报名参加常胜营,甚至都有人跑京城找萧琦要参军。

    虽然这些要加入常胜营的青壮,大多都是从北边战乱地区逃往南方,如今没了生计才想要从军的。

    不过在武人地位低下,甚至当兵都会被人称作贼配军的宋朝,这已经非常罕见了。

    萧琦觉得应该趁热打铁,找了个借口萧琦来到皇宫请求觐见。

    正和赵构在唠嗑的赵眘,听说萧琦想要见他,直接就让人把萧琦带来到了他们唠嗑的那个偏殿。

    萧琦给这父子二人行礼之后,不等赵眘问,就直接说了现在百姓中的青壮积极参军,想杀金人夺回大宋被占土地的事情。

    赵构一听是这事,他就非常不乐意,因为这货早就被金人吓破了胆。

    赵眘倒是想打,不过看赵构非常不乐意,也没敢答应。

    萧琦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自己得费些口舌了,赵眘还好说,赵构这货现在可是一点锐气也没了。

    不得已他只好拿他们老赵家的祖坟说事,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大骂那些金人占了大宋先皇们的陵寝,现在还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破坏了先皇们的陵寝,惊扰了先皇。

    听到萧琦这么一说,不光赵眘腾一下子震了起来,就连赵构的满面愧色。

    赵眘问萧琦:“镇北候可是有什么好办法大败金兵,将我大宋的失地都夺回来么?”

    萧琦一听,有门!

    赶紧起身对着父子二人行礼:“臣可立下军令状,一定将金人赶过黄河之北!”

    顿了一下萧琦又拱手说道:“有一事,臣想报与两位陛下得知。”

    赵眘摆摆手:“镇北侯讲就是了,这里就我等三人。”

    “陛下,陈打算金人赶到黄河北面,就不再进攻,我大宋可尽快休养生息。

    将微臣前些日子说的那两点大力发展好,只要能将这两点做出好成绩。

    那以后无论是金人,还是蒙古人,我们就可以谁都不怕,甚至能打得他们退回他们的老家出不来。”

    赵眘惊喜不已:“镇北侯说的当真?只要那两点做好,我大宋就可以无敌天下了么?”

    萧琦郁闷心说:你想的美!除了我其他人那里会知道这些玩意怎么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不过想归想,说的时候还是要捡漂亮的说。

    “是的陛下,只要做好这两件事情,别的不说,就我常胜营就敢吾皇指到那里打到哪里!”

    赵眘惊喜的不行,刚要在问些其他的细节。

    旁边的赵构却说话了:“镇北侯说的是哪两件事情啊?”

    萧琦差点没把鼻子给气歪了,心说这老家伙整天都想啥呢?

    这江山可是你们老赵家的,那么重要的事情,你居然给忘了!

    但是萧琦还是耐心的再次讲解了一下,的当初说的那两条。

    一是大力发展火器,研制更好的火枪和火炮。

    二就是在大宋境内弄一个大养马场,专门培育新品种战马。

    说到这里萧琦向二人拱手道:“陛下,太上皇,微臣可用自己项上人头作保。

    这两件事只要都能做好,臣可保证大宋就能再添万里疆域!”

    赵眘惊呆了!

    就连早就没了斗志的赵构,听了萧琦的话都挺直了已经有些佝偻的脊背。

    两人目光灼灼的盯着萧琦,赵构的衣袖都已经有些颤抖。

    “镇北侯说的当真?千万不要跟朕开着样的玩笑啊!”

    萧琦拱手:“回太上皇,微臣说的句句是实,这样的大事臣怎敢胡言!”

    赵构跟赵眘对视一眼,萧琦明显从这两人的目光中看到了亮光。

    这亮光有着对未来的期许,有对身为老赵家子孙的如释重负。

    赵眘还想说什么,赵构却对萧琦说道:“镇北侯,先回去将你说的这两条好生计划一下。

    我与皇帝两人好好商议一下。”

    萧琦知道这两人绝对动心了,也不再多说,起身向这父子二人行礼告辞,回了自己的驻地。

    不提这皇宫里的父子二人在那片点激动莫名,一起聊了好久,憧憬着有朝一日夺回被大金战区的土地,在祖宗坟前扬眉吐气。

    萧琦回到军营自己的驻地,马上拿出纸笔,开始一边回忆自己前世记忆中,为数不多的各种矿藏的所在地。

    一边赶紧书写下来,生怕过段时间自己忘了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张秀看到萧琦在那里又开始写写画画,知道自己男人又有重要的事情了,就没有打扰他,而是径直跑去伙房,给萧琦亲自做饭去了。

 第八十三章 改造武器向皇帝要矿区 (求收藏)

    萧琦一连在住处写写画画了两天,为此他还专门向皇帝赵眘请了假。

    说要为将来大宋开疆扩土做准备,完事之后马上进宫向皇上汇报。

    赵眘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就准了,而且还催促那些给萧琦修缮镇北侯府的工匠加紧施工,尽快给萧琦造好侯府。

    好叫萧琦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在军营中还是太嘈杂。

    那些大臣这两天没见萧琦上朝,虽然觉得皇帝赵眘对这货太娇纵,但是没了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闹事的二百五,他们倒是每天早朝轻松不少。

    只是在第一天的时候,有人问了下那二百五怎么不见了,然后就再也没人关心他的事情了,也没人主动跟皇帝赵眘提起,更不要说参奏他旷工不上朝了。

    这些人巴不得皇帝赶紧把这个祸害忘了,一辈子不在朝堂上看到他才好。

    萧琦这两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喝拉撒就一直在努力的回忆着,前世知道的长江以南,南宋所辖疆域哪里有铁矿和铜矿,还有煤矿这些目前急需的矿藏。

    另外就是利用前世学的杠杆原理,改进现在的投石机。

    对于改进投石机的想法,是萧琦灵光一闪想到的。

    在前些日子萧琦发愁火炮铸造不易,需要长久的时间进行实验,而自己又时间紧迫,无意间想到了改进投石机。

    既然火炮还无法马上造出来,那先造出类似炮弹的爆炸物,用改进的投石机扔出去也是个很不错的办法。

    而且现在的投石机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技术已经成熟,会造的工匠众多。

    更重要的是以前造的投石机,为了追求最大杀伤力,越是粗大坚固才能投射出去更大更重的石块。

    那样巨大的投石机,虽然属于让敌人胆寒的军械,可是因为体型巨大,每次运输的时候必须拆卸,到了目的地再组装使用。

    更离谱的是,因为这玩意不便运输,拆装又费工费时,只能用在城中守城用,一旦在城外使用,碰上骑兵或者被人杀到了跟前,那玩意基本就没用了。

    而且打败了之后,那东西就变成了敌人的战利品。

    所以现在的军队将领,对投石机那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这玩意如果用好了,无论攻城还是对战,都是一件大杀器。

    恨的是这玩意运输太费力了,即便运到了目的地,组装起来又非常费时。

    只有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他们才敢在平原上用这玩意。

    哪怕你占据了优势,但优势不怎么明显的时候,敌人看到你这边有了这玩意,人家只要玩命的冲过来,即便投石车不好运输抢不走,只要人家放一把火,你也没有这种大杀器可用了!

    所以萧琦觉得自己在没有造出火炮之前,造些中型投石车就非常不错,因为不需要抛射沉重的巨石,造的中型投石车完全可以把十几斤中的爆炸物抛出几百米外。

    至于爆炸物就好办了,这里是南宋啊,大小陶瓷作坊遍地,花钱让他们给烧制口小些的陶罐就可以了。

    到时候那些陶罐中放些火药铁钉之类,用的时候只需要用木质的封口,把罐口封严,木质的封口中间留个小孔插上一根药焾,至于长短就需要试验了。

    为了能使陶罐被顺利炸开,萧琦还按照前世手雷的样子,设计了像菠萝皮一样的罐体。

    忙活完了之后,萧琦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依然没有去早朝。

    他派人去皇宫门口等着,早朝一散马上来通知他。

    得到早朝散了的消息之后,萧琦马上带着自己画的一张地图和几张设计图纸就去了皇宫。

    赵眘依照惯例,每天散了早朝都会找他的便宜老爹赵构,两人聊聊朝中的事情,或者其他的事情。

    得知萧琦求见,赵眘马上命人把萧琦带到了两人所在的地方。

    见面行礼之后,萧琦也不绕弯子,直接就把把几张纸拿了出来,跟着父子两人说起了每张图都是做什么用的。

    因为知道这父子两人最想知道的,就是能打胜仗的东西,萧琦首先跟他讲的就是投石车,还有就是陶罐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要求皇帝对自己常胜营,放开火药限制,找工匠打造投石车还有按照图上的样子定制陶罐。

    最后萧琦拿出的是一张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