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强县令-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炼钢,想造大炮,没有铁怎么成。田十一正在想方设法搜集铁锭,连过往的商船都知道,只要送了铁锭到双屿岛,就能换到许多紧俏的商品,甚至还有香皂。童叟无欺,不坑不骗,双屿海盗经商的名头,竟是比第一舰队的战力还要闻名。
福州来的统制官当即表示,希望能给些优惠,而且只要官军不要海盗。
吴春夏代十一哥回答,官军与海盗是打包一起卖的,只批发,不零售。优惠是没有的,水师若是出不起价钱,双屿岛就派人去找那些个水师官军的家眷,相信他们会给出更高的价码来。
胖胖的统制官当场就冒了汗,若是双屿岛找到那些个家眷,整个福州水师的天就算塌了。
双屿岛开出的价码,福州水师确实是给不起的,胖统制立即与董小婉进行了会晤。被俘的有两千余海盗,总不能都让我们水师出钱吧。董小婉似乎权力不小,当场与胖统制商定,出些丝绸、瓷器、茶叶,还有海上来的一些珍奇舶来品,交付给福州水师。因为双屿岛要的东西,杀人麻一边也挺紧缺的。
杀人麻一方与水师一方迅速商定,并与双屿岛签定了契约,相约一旬半之内交付所有物资,一手交货一手交人。
第二百一十二章 莫非自己是正经人
两伙海盗一支水师,便这样签定了大宋朝最最奇特的一张契约。
胖统治又提了下战船的事情,那些个福船,可都是他们水师的。
双屿岛的答复很简单,先把人赎回去,之后若是还有东西来交换的话,大可以再来谈。胖统治想了想,觉得福州水师实在是出不起价码了,只好作罢。好在有“那位”大人在上面给扛着,只说是海难的话,到也不是应付不过去。
三方签定契约时已经过了未时,胖统治与董小婉的路程较远,所以决定次日一早动身回去筹备物资,交换战俘。
田十一这边却看着摆在面前的两封信在出神。
两个信封一大一小,小的只有普通信件大小,是杭州府衙高权高知府通过王少物送过来的。大的则有些像是包裹,里面鼓鼓囊囊不说,还颇为压手,也不知装了什么,是通过杭州会送来的。
打开小信封,发现是一份杭州府学的入学证明,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入学通知书。田十一看着入学通知书,脑子里懵的一批。好在里面还附了高知府的一封亲笔信。
信里没写什么实质的内容,只是夸赞了田公子一番,同时提出了恳切的希望,放言田公子定能高中状元。
除此外,高权还退还了西楼股份有限公司的干股,声称大家都是自已人,自不用像外人一般客气。还说有什么事情只管来找我老高,只要能做到的,必定竭力相助。
田十一脑子里更懵了,不知道杭州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高知府为何会对自己这般客气,自己凭什么就成了府学的学生。
大信封里面一层又一层,若不是因为不辣眼睛的话,还以为是在剥洋葱。剥到最后,一张纸都没看到,只有一块黄锃锃的铜牌,竟然是皇城司亲事官的身份铭牌。
这就更懵了,这是咋地了?又是府学生又是皇城司的,杭州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难道,这些都是加入摩尼教的“赠品”不成?
田十一屁股坐不住了,决定立即回杭州去看个究竟。
赎回战俘的事已经商定,后续具体的交换过程,交给小狗子去办就好了。
刚刚跑到码头,后面却有一人急急追了过来,竟是满脸大写了“美人”两个字的董小婉。
田十一跑得气喘吁吁,董小婉后来追上,跑得更是上气不接下气。
两个人对着吹了半天的气儿,一身男装的董小婉这才深吸口气,对着十一哥半蹲万福,随后这才说道:“公子之身份,妾身自会守口如瓶。妾身之来处,望公子亦能帮小婉保守秘密。”
董小婉说话时正正经经,未露半丝媚态,没有半点诱惑之意,但却较之前几日更加动人起来。
田十一心说,莫非自己是正经人,所以才会喜欢女子这种正经的样子?
人正不正经不知道,董小婉说的事到是件正经事,十一哥自然答应下来。
田十一说了几句客套话,让董小婉回杭州若有闲暇,可以去西楼坐坐,十一哥给打个对折。
董姑娘欣然一笑,“哗”的一声打开了折扇,风度翩翩。田十一一看就愣住了,正是前几日自己扔掉的那一把写了“杰克”的扇子,也不知这姑娘是在哪里找到的。
若是这扇子落到杀人麻手中,加勒比海盗也算是提前九百年在大宋登陆了。
方小六与梁小妞姗姗来迟,看了看董小婉手上的扇子,又看了看田无赖。那意思分明就是在问:说,是不是你送的?
梁红玉看了眼扇子却奇怪说道:“咦,不是扔掉了嘛,怎么会在这里。”
董小婉脸上一红,捡垃圾的行径被人识破,总是有些尴尬的。
对着田公子拱了拱手,董小婉出声告辞,说是最不喜欢看着海上的船渐渐远去,总有种今生再难相见的悲凉感。
眼见着董小婉渐行渐远,十一哥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这女人说的话似乎都是真的,例如去西楼偷偷看自己……
与十一哥一同出海的共有十条战船,他们将会护送盟主与亮剑特种作战队到达明州港,然后分成五队奔赴各个方向。他们的任务是,打开商路。
如今的天赐盟实际上是没什么东西可卖的,香皂等物供不应求,根本就卖不到海上来。玻璃虽是见了一点点成效,但距离烧成具体的形状还有些差距。但只是带着大宋的普通货物出海,其中的利润便已经大到惊人了。
这些战船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任务,沟通几条固定的收购粮食渠道。
天赐盟的人越来越多,但却没有自己的产粮地,这是最大的软肋。无论是出兵桃花岛,还是将整个昌国发展成大后方,足够的粮食都是必备的。
此时的天下,有好多地方的粮食都是天种天收,但因为太过偏僻,当地的人们便坐视粮食烂在地里,实在是太浪费了。天赐军的舰船只需随便带些大宋的货物,便能换回大批大批的粮食。
更何况刚刚打败杀人麻,没有谁敢不开眼的来找双屿岛的麻烦,那些船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借此时机多储备些粮食的好。等到金人南攻的时候,全大宋都会缺粮,没有固定的粮食供给渠道怎么能行。
智真与毛大海也是一同乘船回明州的,但是却不会与十一哥一路回杭州去,而是要去四处“游方”。田十一觉得,智真老和尚是打算拿自己的钱去公费旅游。
胡饼很是厉害,竟然在船上呆了这么多天没下去过,此时还是生龙活虎的样子。
回程海路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唯有田十一与许叔微老老实实找了个安稳的地方靠着。晕船这种事,还真特么是既痛苦又无奈。
老许仍就吐得一塌糊涂,十一哥在有了足够的心里准备之后,虽是也难受的够呛,但却没有吐出来,也算是进步不小。用老许含糊的话来说就是,年轻真好……
一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群人顺顺利利回到杭州城,第一时间从方百花口中得知了皇城司事件的起因。
第二百一十三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化名冯喜的方七佛已经将田十一看作自家人,自不会有半点隐瞒,将所有的事情向堂妹方百花和盘托出。
方百花有些挠头,既不想向十一郎隐瞒事情,又不能说出堂兄的身份,也不知该如何向十一郎解释才好。
田十一听闻自己已经被梁师成梁大太监给注意上了,一瞬间便明白了事情的大概。
皇城司亲事官的身份铭牌,还有府学生的身份,自然都和梁师成有关。看来西楼开张时写的那几首诗的副作用,终于渐渐展露出来了。
十一郎自是听出百花丫头话里面隐藏了一个人,但却不会去追问。摩尼教为谋反筹备了好几代人了,在朝廷里藏有几根重要的钉子再正常不过了。田十一觉得一定是那个身穿铜钱纹饰袍子的胖子,而且那胖子还是方家知近的族人,不然百花也不会帮其隐瞒身份了。
这种隐秘事田十一不想去探听,但听闻让自己去参加解试,立即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连字都写不明白,还考什么试啊。原本的田十一到是考中过贡生,可大宋朝的贡生是有时间限制的,如今早已经过期了,必须要重考。
田十一没有得到传承记忆神马的,铁定考不过去啊。
方百花自然知道十一郎的情况,也是有些发愁,觉得有时间还得去与堂兄方七佛沟通一番。
皇城司与府学生的身份自有好处,但同样有些麻烦。麻烦这东西,田十一还真就不缺,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所以很快就被他抛到脑后去了。反正自己就是不去考试,梁师成有本事让他来杭州咬自己啊。
听说十一哥回来了,王少物第一时间跑到别院,好一番述说思念之苦,搞得跟情侣是的。随后却又说起,高知府给弄了个府学生的身份,总要去府上感谢一番的,这是礼数。同时暗示,希望十一哥能三元及第,他老王也能跟着水涨船高沾沾光。
不要说三元及第,以田十一的情况,一元都圆不下来。不过高权这一面却是要去见的,正如王少物所说,这是礼数。
宋人最重礼数,若是被人说成是不通礼数,连生意都会受到影响的。
头一日送上拜帖约好时间,第二日便来到高权府上。
从穿越至今,一直在高知府的一亩三分地上混,竟还是第一次见面。西楼开张之日高知府到是去了的,可惜十一哥却是躲在湖上,两人并没有见过面。
登门拜访自是要带些礼物,高知府先是说了受之有愧,随即对田公子的诸篇诗词一一夸赞了一番,之后又说了对田公子的希望,同样提了三元及第这句话出来。
对于田十一再度送来的西楼公司干股,高权坚决不肯收,同时再次表示,田公子有何难解之事随时可以来寻他,定当竭力相助。
整个见面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搞得田十一像参加了一场军训那么累。
官面上的应酬实在是太过乏味,让田十一腻歪透顶,心中打定主意不去当官。若是一辈子都要与人虚情假意这般说来说去,还不如过那种“农妇、山泉、有点田”的日子让人舒心。
送走了田十一,高权心中暗暗称奇。明明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却没有半点少年人的青涩,从内向外透出一股从容,全身上下有着股难以言说的味道,果真不是凡人。这等人物,又怎么可能被梁师成收卖?这里面,看来还有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虽是不知道,却也没有必要去知道。自己只需交好这少年,想必总不会错的,将来能从这少年身上借些雨露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高权的心情突然好了起来,觉得与这少年郎说话,竟是让自己生出一种舒坦的感觉来。
可惜好心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府衙的主簿此时急急赶了过来,将苏杭应奉局的消息汇报给了知府大人。
听说朱勔的老爹花园子朱冲,又寻到了一块重达七八万斤的花石纲,吓得高知府直接就跳了起来。
七八万斤呢,那得花多少钱死多少人才能运到汴梁去?
虽然那形如巨龟的大石头是在明州昌国县的偏远小岛上,可毕竟是要经钱塘过杭州的啊。
哪次运送花石纲不是如临大敌?哪次运送花石纲不是如履薄冰?就怕一不小心弄出民变来,可这朱勔父子两个怎么就不能消停一点呢?
高知府一瞬间便生出想要弄死那父子俩的冲动来,可是弄不动。
在东南这块地盘上,朱勔的权利大到吓人,几乎所有的官吏都要以朱勔为尊,这里面自然包括高权。更有人将东南地区称为东南小朝廷,可见朱勔的权利之大。
百姓们都传说,半个江南都是朱家的花园,可见朱勔圈地之广,害人之深。
宋朝一斤是六百四十克,七八万斤就相当于近五十吨了。如此大的石头要从海岛运到汴梁,期间自是耗费无数,各地加在一起,起码要动用百万役夫。路上病死的,官府不给提供粮食饿死的,出劳役没人赚钱养家饿死的,路上出意外而死的,一路上不知会死多少人。
这其中受害最深,死人最多的自然是冒国县,而那些受害的人,却都是三乡会的人。
巨龟石所处的位置颇为荒僻,朱冲自是不可能知道的,但刘选作为土生土长的昌国人,又怎么会不知道。
刘选之所以暴出昌国县有奇石的事情来,主要还是为了借此事晋身。只要立下功劳,朱老爷自然便会器重他刘选。当然,在刘选的心底深处,也不乏有一些报复三乡会的小心思在里面。
背后是刘选在捣鬼这件事,田十一等人自然不会知道,否则以田十一的性子,说不得会昧良心搞上一次暗杀活动的。不杀人不是不敢杀,而是不愿杀。做为一名现代人,田十一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但若踏过他的底线,杀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动动嘴皮子就会有人去做了。
高知府自不会将花石纲的事讲给田十一听,但苏杭应奉局本就是为了搜集花石纲所设,得到消息的方七佛,又怎么可能不告诉方百花。所以,明州府还不知道此事的时候,方百花便已经知道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送十一哥去上学
田十一刚回别院,便听说方百花在哭。这还了得,十一哥连忙跑着去看看是谁欺负了自家的丫头。这可是自己认定的老婆,自己欺负可以,别人谁都不行。
听百花说完花石纲的事,田十一也开始挠头,这事实在是不太好办。
方七佛到是也为堂妹想了条解决的办法来,方百花此时向十一郎讲了出来。
若想让朱冲放弃昌国小岛上的巨龟石,除非能有一件更好的东西来代替,同时再送上一笔钱到朱府。那时朱冲既得了更好的花石纲,又得了钱,自会放弃昌国那巨龟石了。
只是更好的花石纲又哪是那么好寻的,而且在寻找的过程中,巨龟石就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