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宋最强县令 >

第2章

大宋最强县令-第2章

小说: 大宋最强县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啥东西,看着怎么像是冰?”

    “这是冰吗?这时节怎么会有冰?”

    “天啊,这真的是冰啊……”

    围观的邻里和路人吃惊地叫嚷起来,一转眼瘦弱的田十一就被围得看不见人影。

    制冰在宋朝还是件稀罕事,没人相信能在夏日里如此轻易得到凉沁沁的冰。坊间一直有传闻,说是北方豪富人家都建有冰窖,冬日贮冰夏日享用,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至于杭州这等地方,就算再有钱的人家也不可能贮冰,能在冬日里看到薄薄的一层冰花就算造化了,又哪里能品尝到冰的味道。

    田十一觉得,二十文已经很贵了。一个包子三文钱,一碗加了水果的碎冰就要二十文,堪称黑心商贩。

    可围着他的吃冰客们却觉得,二十文吃到嘴里的,可绝不仅仅是一碗掺了碎果子的冰,而是一份堪比北方富豪的虚荣。

    如果田十一知道上帝们的心思,不知道会不会哀叹,卖的太便宜了。

    田十一连吆喝第六声的机会都没有,冰果就已经被抢购一空。周围没买到的人还在不停的追问还有没有。

    好言好语安抚好没买到冰果的可爱上帝们,田十一连忙赶回去继续制冰。

    ……

    天色渐晚,十一郎买了块熟驴肉,一坛子老酒,外加一条新鲜的大鱼和几样蔬果,撸胳膊挽袖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投桃报李不是美德,而是人际交往中的必备。没有谁是傻子,单方面的付出是有限度的。有来有往这个词儿,在朋友和仇人间都适用。

    五姑娘和刘氏不知为何同时回到家中,看着桌上丰盛的酒菜有些呆滞。

    这里可是宋朝,男人下厨这种事也许有,但仅限于厨子和单身狗这两种职业。若一定要选出第三个职业,那只会是,单身老狗。

    刘氏有些惶急地说道:“十一郎以后莫要再做这些了,这可是女人的活计,男人做不得。”

    五姑娘则是满脸的惊讶,看怪物一般怔怔地望着十一郎。

    田十一微笑回复二人的关怀,三个人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五姑娘怀着赴死的心情,尝了一口十一郎的手艺,随即眼睛一亮。男人做菜,竟也能如此好吃吗?

    瞪着那双明亮的大眼睛,盯着十一郎看了半晌,五姑娘心中的疑惑更浓了几分。心说:他该不会是,不想还钱了吧?

    见自己的手艺很受欢迎,十一似能看透五姑娘心思一般,从木头箱子里取了三十串铜钱放在桌子上。

    钱是田十一自己串的,一串一百文,刚好三千文。

    刘氏惊呆了,她一心只是想将十一郎当成儿子养着,哪里想到他真的能在一日间赚到如此多钱。

    五姑娘比起刘氏更加不堪,她看着十一推过来的一千三百文钱,眼睛里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嘴巴除了合不拢还在流口水。

    她实在想不明白,什么生意能在一天里将一贯钱变成三贯,而且还要除去这一桌丰盛的酒菜钱。

    五姑娘一瞬间转过千百个念头,她知道这十一郎是上天给她的一个机会,是一个让那些可怜人活命的机会,这种机会绝不容错过。

    “哗啦”一声,五姑娘将一千三百文钱推还给田十一道:“那一贯钱不是借给你的,是和你合伙做生意的。”

    说罢,不等田十一反应过来。五姑娘熟练地捡了十五串钱,连饭都顾不得吃,抱着钱向房内跑去。

    “我占五成,这一千五百文是我那份。”院子里,只留下五姑娘的声音回响着。

    田十一正夹了片驴肉,“啪嗒”一声掉在桌上,心中惊骇地想到:“这女人,莫非是藏在杭州城里的强盗?”

    刘氏美滋滋地喝着酒、吃着菜,对于小儿女们的事,她不打算干预。也许在她看来,大家都是一家人吧!

    随即,田十一明白过来,自己亏大了。明天还要买些原料,难道也要从自己这一千五百文里出?

    更重要的是,以后赚的钱,难道都要分给她一半?

    五姑娘收好钱,磨蹭了半天才从房里出来。

    做为一个姑娘家,她如何不知道这样做很丢人。可是,她真的很需要钱。一文钱很少,但若换成麸皮,也许就是一条命。

    田十一的担忧五姑娘同样想到了,但她实在没有脸皮每天都去十一那里分钱,所以她想到一个长久的办法,既不愧对田十一,又能赚很多钱的办法。

    此时,十一已经调好了两碗冰果。刘氏看到十一郎制冰的过程,惊讶得合不拢嘴。

    五姑娘震惊了好一会儿,突然一拳砸到桌上怒道:“什么?只卖二十文?你应该卖三十文。”

    刘氏美美地吃了口冰果,这才说道:“我相公在世时,曾经在汴京喝过加了冰的酸梅汤。他说啊,那滋味儿,一辈子都没忘过。那一碗酸梅汤啊,整整花了一百文。”

    田十一和五姑娘互视一眼,随即低下了头,两个土包子一齐为自己的没见识自卑起来。

    刘氏吃了酒菜、品了冰果,便将院子留给了年轻人,一个人回屋休息去了。

    眼见刘氏不在,院子里猛地扬起一股凛冽的铜臭味。

    五姑娘道:“合伙开个冰果铺子,我出钱,你经营。”

    田十一道:“不干,要开铺子我自己就行。”

    五姑娘冷笑道:“你自己开?哼哼!没有我,你知道每天要应付多少花胳膊的敲诈吗?你知道衙门里的差官、街头上的泼皮、地方上的税吏、黑地里的帮派,一个月要刮走你多少钱吗?你知道在杭州府盘个铺子要多少钱吗?你知不知道,没有保人私自经营,是要被杖三十、徒三百里的!”

    田十一:“我……”

    五姑娘:“我七你三。”

    田十一:“不行,我七你三。”

    五姑娘:“我七……”

    田十一:“我七……”

    ……

 第四章 菩萨说很圆满

    太阳老头懒洋洋地爬了出来,睡眼朦胧的田十一脸都没来得及洗,就被五姑娘拉着去看铺面。

    星光下的争论以平手结束,依然是五五分。经营之外的事情由五姑娘摆平,经营上的问题由田十一决定。

    一对儿注定要将杭州府搅得天翻地覆的伙伴,齐齐站在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前,一家书画店。

    既然只管经营,田十一也没兴趣和书画店掌柜讨价还价,只是随意查看着周围的环境。

    店铺前门临街,后面是厨房和一个不大的起居室,后门连通着一个小院子。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就是铺面小了点,好在吃一碗冰果用不了多少时间,到是足够用了。

    “掌柜的,三百贯真的已经很公允了。”五姑娘说道。

    掌柜道:“这位小娘子,这可是我家的祖产,哪里能如此低价售卖?”

    五姑娘:“三百一十贯。”

    掌柜:“这可是祖产。”

    五姑娘:“三百一十五贯。”

    掌柜:“想当年我家祖上初来杭州……”

    五姑娘:“三百一十七……”

    田十一接连叹气,觉得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一口价,两百贯,不卖就算了。”田十一插嘴道。

    “什么?”掌柜暴跳如雷。“这可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

    “哗啦!”

    田十一扯下一副山水画,尘土飞扬。

    “你这铺子有三四个月没打扫过了吧?”十一捂着口鼻说道:“看看这满屋的灰尘,连个手指印都没有,很久没来过客人了吧?风水这么差,要是盘过来没生意怎么办?要不,一百五十贯?”

    五姑娘本还恼怒于田十一的捣乱,一听说风水不好,连忙扯了扯十一的袖子。“你会看风水?怎么不早说,那咱们不要了,换一家吧。”

    那掌柜果然傻眼了,连忙拦住两人。“风水哪能不好呢,这不是最近没开门嘛。要不,三百贯?”

    十一摇头,五姑娘拼命摇头。

    “两百九十贯?”掌柜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哭腔。

    ……

    “两百三十贯,说定了。”田十一最后拍板,示意五姑娘交钱。

    “不行。”五姑娘拼命摇头。“你都说了,这里风水不好?”

    田十一瞬间抓狂,这特么还真是个猪队友啊。

    事实证明,憨人有憨福。在五姑娘的反对下,最终以一百九十贯盘下了这间铺子。

    五姑娘极其不舍地付了钱引,那掌柜连铺子里的书画都不要了,在契约上按了指印转眼就消失在街头的人流之中。

    见五姑娘依然紧皱眉头,田十一无奈开解道:“你看这街上的人流络绎不绝,生意一定会很兴旺的。”

    “可这书画店……”

    五姑娘指着满屋的灰尘欲言又止。

    “呵呵……”

    十一被五姑娘蠢萌蠢萌的样子逗得笑出声来。

    “你仔细看,来来往往的除了贩夫走卒就是商贾匠户,哪里有一个读书人?在这里开书画店风水当然不好,若是卖冰果,那自然是风水上佳之所。”

    看了看街人如水的人流,又看了看满是灰尘的书画,五姑娘终于明白过来,敢情是这书画店开错了位置。

    随即,五姑娘转过头来,诧异地望了田十一一眼。她实在是不明白,这十一郎的年纪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小些,可这份见识和手段,却比那些人老成精的老怪物也不遑多让。

    “嗯!有空一定要查探一下这田十一的底细,看看他到底是什么人。”五姑娘暗自想到。

    既然这里风水上佳,五姑娘欢喜起来,立即开始清扫铺面。

    钱引是此时宋朝发行的纸币,用于大宗交易,早于会子而晚于交子。两百余贯钱绝不是小数目,如今听说自己的钱不仅没有白花,反而买到一处位置上佳的商铺,五姑娘心中自然高兴,连带着干活都麻利起来。

    其实,田十一心中很是疑惑。看刘氏和五姑娘不过是普通人家,怎么会有如此丰厚的身家呢?

    打扫商铺、置办桌椅器具和原料,连带着找木匠将厨房重新布置了一番,一天的时间竟是全部准备完毕。五姑娘办事的能力让田十一很是吃惊了一把,放在后世妥妥的女强人。

    最后,在商铺名字的问题上,两人再次争执不下。

    田记和方记这两个名字,无论怎么投票都是一比一。最后两人以二比零通过,决定叫刘记冰果铺子。

    五姑娘在这一带很有几分面子,那制匾的匠人一看方小娘子上门,拍着胸脯保证连夜赶制出牌匾,并许诺第二天起早直接把牌匾给挂上去。

    终于筹备好所有的事情,田十一和五姑娘累得像两条死狗一样,踏着月光,摇摇晃晃向家中走去。

    院子里用过的硝石还没有干透。硝石这东西是可以反复用的,只是要晒干了才行。新买的硝石已经在刘氏冰果铺子里躺着了,明日就可以正式开张。

    古人都讲究吉日良辰,五姑娘却不同,连黄历都没有看,就坚持着要明早立即开门做生意,这让十一有些惊讶。

    十一哪里知道,五姑娘早就和粮商签好了契约。等到粮商交货时她若是拿不出钱来,被人告到官府还算小事,没有那些最粗鄙的粮食,不知会是多少条性命。

    昏暗的油灯将窗纸染成黄色,五姑娘手执毛笔,坐在窗口下的桌子上写着什么,时而拨弄几下算盘。十一从院子里望去,像是在看高清版的皮影戏。

    看着昏黄背景下的五姑娘,十一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五姑娘时而高冷大气、时而娇憨可爱、时而呆傻气人,也不知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而且白日里累得够呛,她不抓紧时间休息,也不知是在算些什么。

    听到十一郎回房了,刘氏这才悄悄向五姑娘提起她的打算。

    “乳娘要收十一郎做养子?”五姑娘诧异地问道。

    养子可不是义子。有的人收义子做心腹,有的人收义子做死士,有的人视义子如子侄,也有的人拿义子当奴仆。而养子却是实实在在的儿子,是可以继承刘氏家产的。虽然刘氏除了这破院子就没什么家产,这想法仍是吓了五姑娘一跳。

    担心五姑娘反对,刘氏连忙说起她昨天去拜了菩萨。菩萨不仅同意,而且还做了个很圆满的手势。

    五姑娘听得云里雾里,待她想起观音菩萨单掌竖起的手式,不禁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她没想到乳娘收十一郎做养子的想法如此迫切,连菩萨都搬了出来。

 第五章 护食小狗

    细细想来,那十一郎若是身家清白,乳娘能收其做养子到是一件好事,起码有个送终的人。

    沉思半晌,五姑娘向乳娘说起十一郎颇多神异之处,说是要查探一下十一郎的出身,免得收了个贼人做儿子。

    刘氏心中不悦,心说贼人又如何?那花石纲不知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我十一儿若是造反,便随他一起反了又怎样。大不了一起死了便是,黄泉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虽是这般想,但刘氏却知道五姑娘是为自己好,说的也都是实情,只好答应下来,只是催促五姑娘快些去办。

    当朝皇帝赵佶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为他收集运送花石纲。数万斤的大石头,用人力从杭州府运到汴梁城,就为了这石头长的有灵气儿。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百姓要供应钱谷和劳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

    刘氏的儿子,就是死在运送花石纲的路上。

    田十一起了个大早,拿起刘氏买来的马尾牙刷,一边沾着白盐刷牙一边想着:有空一定要扎个舒坦些的牙刷,还有枕头,若是再能弄出个淋浴喷头就好了。

    五姑娘出了房不禁吓了一跳,那田十一不仅用的是马尾牙刷,沾得竟然还是白盐。

    马尾牙刷也就算了,那东西能用很久,可白盐绝不是一般人家用得起的。

    大宋朝盐井产的盐既苦又涩,唯有西夏的青白二盐品质最佳。出于经济目的,大宋从西夏买的青盐白盐很少,市面上的价格不是一般的贵。

    一见乳娘竟然买了白盐给田十一刷牙,五姑娘心中难免像护食的小狗般,起了浓浓的酸意,连带着看田十一的眼神都不善起来。

    田十一哪里知道这白盐的价格,一见五姑娘脸色难看,还以为她是亲戚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