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须考虑钱,让自己和家人以及朋友,轻松悠闲的生活,顺便好好地谈场恋爱,这才是他今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铃玲”清脆的铃声在校园里响起。
“同学们最后检查一下,可以交卷了。”林老师对大家说:“交完卷休息10分钟,还有一节兴趣小组课,同学们去自己报的兴趣小组上课,下了课回班里,统一放学。”
在这里介绍一下:首都第一实验小学是全国重点小学,从1979年开始,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进行小学教育改革试点,一是学制从五年改为六年;二是课程设置为主课语文、数学、副课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美术、自然等。
此外,在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安排1节课时间,组织兴趣小组的活动。因为每周上六天课双休日制度是1995年5月1日起才开始实行的,所以每名学生要报3个兴趣小组,一周两次循环,每学期可以选择不同的兴趣小组参加。
期中和期末考试只考两门主课,每门考试满分100分;副课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评分;兴趣小组只打表现分。学生参加3个兴趣小组是必须的,但是,兴趣班的学习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现在的孩儿奴们,是不是各种羡慕妒忌恨呀!
孙大海等大家都交了卷,才最后一个走到讲台前,把自己的卷子放到最上面,然后很狗腿的捧起这一摞考卷,跟着林老师走进了一年级教师办公室。
林老师走回自己的办公桌,拿起水杯喝水。孙大海抱着卷子,直接走到数学周老师的桌子前,把卷子放在桌上,然后拿起最上面自己的试卷,摆在周老师面前,谄媚地说:“周老师,您受累,先帮我看一眼。”
周老师扶了扶眼镜,接过卷子,拿起笔,一边低头阅卷,一边问孙大海:“大海呀,你估摸能得多少分?”
“肯定是一百分呀,谁让这卷子只有100分呢!”孙大海小小地嚣张了一把。
“你这小子,”周老师乐了,“虽然你这笔字儿写得一般,可名字写的是真漂亮,没事时你专门练过吧?”
“上幼儿园画画时练的。名字是幼儿园的一位老师专门教我写的。”孙大海心里说,这名字的写法,是前世自己花钱找人设计的。整天用电脑,除了名字这三个字经常签字用,其它的字越写越难看,狗爬一样。
好在现在是小学生,字一笔一划写就可以,自己兴趣小组报的课程中就有书法,反正这时代没手机没电脑,锻炼身体和练字,就成了这个阶段最好的消遣方式。古代文人为什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那么出色,就是整天宅在家里,没事儿闲的!
“好了,还不错,没粗心大意。”周老师在卷子右上角写了100,然后冲林老师点了点头。
“大海,这次考试算你过关了。”林老师是语文老师兼任二班的班主任,语文考试是上午进行的。考完后林老师已经把孙大海的试卷批阅了,是满分100分。“为了下学期不写作业,你也是够拼的。”
“反正王校长的要求,我都做到了,下学期我就自由了。”孙大海嘟囔着。
“怎么回事?”办公室里自然课赵老师问了一句。
“刚开学一个来月,孙大海就拉着我去找了校长,唐诗、宋词,还有太祖的诗词,串起来背了20多首,又让校长考他100以内的加减计算,就为了不写作业。”
“还有,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可以看课外书。”孙大海赶紧补充。
“记着呢。”林老师瞪了孙大海一眼,继续对赵老师说:“他跟个小大人儿似的,跟校长那白话儿,说什么自己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又什么天资聪颖,智慧过人。如果按照普通学生的上学方式,上课、做作业、考试,只会暴殄天物,让他泯然众人矣,会毁了他这个能成为栋梁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办公室里的老师都笑了起来。赵老师边笑边摇头:“人不大,词不少,胆子可不小,随口就给校长扣大帽子。”
孙大海挺委屈。“不说严重点,谁理睬一个7岁的小屁孩呀。”
“就你道理多。”周老师插口。“校长被他忽悠得答应了?”
”没有,校长的经验多老到呀。”林老师说。“校长就回了他一句,能好好说话吗?他就老实了。”
随着林老师的话,孙大海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天发生在校长办公室的事情。
第3章 我和校长有个约
孙大海的气势,被校长的一句话就打了下去。没有办法,从首都解放后就进入学校工作的王校长,面对小学的皮孩子,可以说是身经百战。孙大海虽说是两世为人,却也自愧不如,甘拜下风,“老实”地交代了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理由。
“咱学校二年级一班的梁晶晶,是我的邻居。一年级的课本,我在她那里看了,很容易的,还不如我爸爸妈妈教我的难。现在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我全会了。有这功夫,我还想多学点别的知识呢。”好学生想偷懒孙大海,仿佛怀着对知识无尽的渴望,努力地说服校长和班主任。
“林老师,你拿套上学期一年级的试卷来,让这位同学做一下。”王校长看着孙大海:“你想学什么呢?”
“作为中国人,我最想学习国学。国学的启蒙书籍三、百、千和弟子规,我只会三字经。那还是我三岁时,爸爸在家里教的,其它都没有学过。我想学外语,将来我一定要到世界各地去看看。我还想学习武术,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我还要学”
“好了,好了,我明白了。”王校长头疼了。
这时,林老师拿了两张试卷走了进来。
“你先把卷子做一下。”王校长站了起来:“林老师,你跟我来一下。”
在王校长和林老师走出去后,孙大海拿着卷子,一屁股坐在办公桌前的会客椅上。他环视四周,仔细地打量这间办公室。
狭窄逼仄的房间不足10平米,将近整面墙大小的书柜格外醒目,一张不大的旧木桌,前后各有一张同样木制的旧靠背椅,为一主一客。对面是一组简易的双人木沙发,坐垫的布看起来是崭新的,但扶手却已经磨得油亮。门后立着一个挂着毛巾的铁制脸盆架,一个白色搪瓷脸盆放在上面。墙上挂着的几幅书法,对面书柜里满满的书,再加上中间书桌上,随意摆放的文房四宝,构出了一幅文化的静景。而窗台上那一盆文竹,与另一盆不知名的绿植,则为这里带来一丝生动的气息。
这就是1981年,国家级重点小学的校长办公室。刘禹锡先生所描述的,是不是这样的景象?孙大海撇了撇嘴,再过二三十年,幼儿园的传达室都比这儿强
他看了眼卷子,太简单了。这个年代小学一年级的考试,语文无非是汉语拼音、笔画笔顺、简单的数量词搭配和形容词使用,数学就更简单了,看图填数以及20以内的加减法。唉,没办法,谁让现在自己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学生呢。他从办公桌上的笔筒里找了支铅笔,开始做题。
过了一会儿,校长和林老师回来了。孙大海也懒得继续写了。他对校长和林老师说:“我写了一半,剩下的口述吧。”
王校长和林老师现在已经确认,孙大海基本掌握了一年级学习的知识点。
王校长说:“孙大海同学,你的情况刚才林老师向我介绍了。你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上学前你就已经受到很好的教育,因此你参加的入学考试还有面试,成绩都是第一。通过刚才的测试,一年级课本上的知识你也掌握了。你希望怎么样呢?”
“首先,上课如果讲到我已经会了的内容,那时我去看点别的书,这可以吧?还有就是作业就别收我的了,其实有的作业我自己也做了,就好像上周,林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要描两篇红模子。我也在练毛笔字,但我现在已经开始临帖了。这和老师布置的不一样,所以我就没有交作业。”
“他带来给我看了。”林老师插了一嘴,向王校长解释:“班里现在刚教到撇和捺的写法,进度差太多了,所以我这几天没有收他作业。”
“因材施教,至圣先师2500年前提出的教育原则,现在还是做不到呀。”校长心有所感,叹息了一声,“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却任重而道远。”
孙大海随即小马屁奉上:“校长,您说的太对了。”心中却暗自吐槽:如果您看到30年后,教育变成产业了;学校变成平台了;老师变成职业了;因材施教变成因钱施教了,不知道您做何感想?
王校长最终拍板:“作为一个特例,我原则上同意你的要求。但有几个先决条件,你必须要做到。如果做不到,那一切免谈。”
孙大海立刻化身为啄米的小鸡,一边狂点头,一边说:“没问题,我保证做到。”
王校长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拿满分最好,最低不能低于年级前三。这样的话,下一个学期你可以不交作业;第二,不能影响老师教学和其他同学学习;第三,学校今后会组织许多课外活动,需要你的时候,你要积极参加。”
王校长转头对林老师说:“林老师,最近抓紧时间,对孙大海同学进行一次家访。和他父母交流一下,一定要争取取得他们的支持。孩子的教育,学校、老师和家长配合一致,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说着话,王校长站起来,走到孙大海的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很快就要退休了。希望现在这个决定,能让你在以后,真的成为国家的栋梁。”
“谢谢您,校长。”孙大海对着两鬓如霜的校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铃铃”,铃声再一次在校园里响起,也唤醒了回忆中的孙大海。
这时,一年级教师办公室内,几个老师都在快速地收拾东西,陆续走出办公室,准备上课。
林老师也站了起来,示意孙大海跟上,变走边问:“你上什么课?”
“体育。”孙大海随着林老师走出办公室。
“有个事情,你回家和你父母商量一下。”林老师在斟酌措词:“我听你平时运动后的呼吸声,还有上课偷偷睡觉时呼噜声,跟别人不一样。学校马上放寒假了,有时间的话,让你父母带着你,去医院检查一下。”
“谢谢老师。我知道的,我鼻子里长了块息肉,对呼吸有点影响。”他当然知道,前世就是在林老师提醒下,去医院检查发现的,并做了手术。这个毛病暂时没事,但如果不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影响呼吸,严重的会造成窒息。“家里准备让我在寒假里去做手术。”
“那就好,小毛病也要注意的。快去上课吧。”
第4章 没有秋千的操场上
操场上,参加体育兴趣班的同学们,正在排队,孙大海赶快加了进去。刚考完试,同学们都交头接耳、叽叽喳喳的小声说着什么。体育刘老师也不生气,面带微笑地看着大家。
“先安静一下。”刘老师站在队伍前面:“知道你们考完试,学校快放寒假了,一个个的心里都长草了吧?可这节课还是要上的。今天是这学期的最后一次兴趣小组的活动。这堂课照顾你们一次,大家自由活动。”
“好!”
“万岁!”
同学们欢呼起来。
刘老师等大家静下来,继续说:“这儿有跳绳、沙包、毽子,还可以打乒乓球。你们愿意几个人做游戏也可以。今天暖和,同学们不要回教室,都在操场上活动。怕冷的同学一会可以戴帽子和手套。现在跟我做热身,都活动起来。”
做完热身运动后,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散开,挑喜欢的项目各自玩去了。
几个小同学,很自然地聚集在了孙大海身边,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海子哥,你考得怎么样?”
“臭海子,考试时那么大声,害我出丑。”
“海子哥,咱们玩什么?”
“停停停,吵死了,一个一个轮着说。最后说一遍,都不许再叫我海子了,我还没有活够呢。”
“海子哥,为什么不能叫你海子呢?”姜朋同学弱弱地问道,挂着一脸的问号。
得,白说了。孙大海看到小伙伴们迷惑的眼神,知道自己在对牛弹琴。
“算了,随你们便吧。”孙大海无可奈何,反正海子只是那人的笔名,不计较了。怪不得书上总是说:“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这可真是经验之谈,哥们一不小心,又走到了时间的前头,步子太大,就是容易扯到蛋。孙大海的思维开始发散。
现在是81年,海子应该还在北大法律系念书呢。他开始写诗了吗?真搞不明白,一个要求细致严谨甚至刻板的专业里,居然能出了一个感情充沛,思维跳跃的诗人?他怎么毕业的?而且毕业后,他还跑到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去工作。不会真的是精分吧?孙大海继续胡思乱想中。
在所有艺术创造的群体中,诗人是最具精分特征的,越是顶尖的诗人越是如此。敏感,歇斯底里,还有他们身上莫名其妙就产生的自杀欲望孙大海决定,今后有了孩子,绝不让他她当诗人。话说,要是有了自己痛恨的人,可以考虑先虚与委蛇,麻痹对方,然后装成狂热的粉丝,鼓励甚至资助对方成为诗人,然后就等着,看对方如何玩死自己。嘿嘿孙大海觉得自己又开发出了一项技能。
要不要把海子未来写的诗,挑几首好的,先发出去?要知道,八十年代的华夏,那可是诗人的天堂。一诗在手,天下我有,叱咤风云,名利双收。
这些一点都不重要,快流出口水的孙大海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他只是在考虑,能否把那人的好诗先写出来,让他无诗可写,做不成诗人,这样是不是就能挽救一条才华出众的生命?
“啪。”孙大海后背挨了一巴掌。
“是谁?想打架吗?”神游中的孙大海怒了,转身寻找肇事者。
“海子,是你以前说过的一看见你发呆的时候,就叫醒你。”在孙大海怒视下瑟瑟发抖的张玉洁,低着头小声地解释,很是委屈。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