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40章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40章

小说: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食堂,对员工象征性收费,早餐和夜宵每人5分钱,午饭和晚饭是一角钱,自助餐形式,随吃随取,不许浪费和打包。

    还有澡堂和洗衣房,对职工24小时免费开放。热水是饲料厂与化肥厂生产后的残渣,经沼气池发酵形成的沼气加热的,冬天的办公区、厂房与猪舍的供暖,也是靠沼气池完成。

    厨房里,曹月和薛海天夫妇,正在把腌制好的羊肉穿串,陈锋和方林,被孙大海指派,在院子里用砖头搭了一排四个台,准备烤羊腿。

    大胖和二胖,各开了一辆游侠,送上午开会的人去逛街了。因为方颖下午要来,陈锋就没有出去,在家留守,结果被孙大海抓了壮丁。

    这个年代有个特点,所有的卡车,货斗里都可以站人的。皮卡也是货车,只是车斗比较平,人是要坐在里面的。只要人不闹腾,警察看到了也不会管。

    台子搭好了,孙大海在里面堆上报纸和干树枝,点着了火。等火充分烧起来,孙大海就让陈锋,往里面倒木炭。

    这个年代还是落后呀,如果有固体酒精,那就方便的多了。用报纸烧炭,最怕的就是有风,一有风,台子要是不够深的话,那满处都是碳灰。

    高纯度酒精倒也可以,但要开介绍信,去化工商店买,孙大海才懒得折腾呢。至于说煤油和汽油,烧炭当然没有问题。可是,这是要烤肉吃呀!谁爱吃汽油或煤油口味的烧烤呢。

 第79章 过小年了

    等木炭烧红,说明燃烧很充分,温度已经够了。

    孙大海把昨晚就已经用卤水腌好的羊腿拿了出来。穿上一个大签子,挂在特制的架子上,架到了炭火上。

    孙大海把食用油倒在一个小盆里,用油刷蘸了油,均匀地刷在羊腿上。

    如法炮制,四条羊腿都烤上了。

    这是最传统的做法,非常消耗时间和人力,但味道是最好的,比后来创造出的先煮后烤,或者高温烤箱快速烧烤等饭馆的做法,味道要好许多。

    时间够,孙大海又不着急,现在距离晚饭时间,还有三个小时呢,刚刚好。人手就更不缺了,这不,方林和陈锋,已经搬了凳子,坐在了台子边,一人负责两条羊腿,边聊天边干着活,不时要转动羊腿和刷油。

    孙大海看时间还早,就带着张家兄妹,两小,两狗,一起出去遛弯了。

    我这是在给这郎舅俩,创造互相了解的机会呢。毫无愧疚之情的孙大海,无耻地这么想着。

    他们一路闲逛,来到了不远处的黄老家。

    黄老还在外地巡视,人不在首都。不过,他家的家庭服务员老吴两口子在家,孙大海敲开门就进去了。

    孙圆圆和孙大河,带着张家兄妹,去看小乌龟。

    曹月从孙大河手里抢走了小乌龟,玩了没几天,因为要上学住校,所以又还给了孙大海。孙大海对乌龟无爱,于是又转给了孙圆圆。

    孙圆圆很喜欢,不过她也要上幼儿园,就委托奶奶帮着养。

    孙大河来了以后,姐姐孙圆圆豪爽地送了一只给弟弟。

    他俩的乌龟,从黄老搬进院子后,就养在后花园的池子里,这里空间大,食物多,不用人来管。

    在入冬前池子放水时,孙圆圆找到了两只小乌龟,并把已经准备冬眠的乌龟,留在了黄老家没有暖气的储藏室里。这里的温度,适合乌龟冬眠,这是小月姑姑特意查书后告诉孙圆圆的。

    孙大海是来邀请老吴两口子,去家里一起过小年的,结果事先没有说好,老吴他们已经和同乡约好,要一起过小年的。所以这次只能作罢。

    孙大海是当事人,自己没有意识到,黄老对他的态度,像是对亲孙子一样。老吴两口子看得明白,对他也是亲热有加。

    他们俩知道,黄老无儿无女,孑然一身,他最关心,最牵挂的人,就是孙大海。等他百年以后,他的一切,都会是孙大海的。

    这一点,从黄老在自己的新家里,给他们兄妹留固定房间,就能看出来。

    在后花园里玩了一会,茫然无知的孙大海,带着几个人和两条狗,告别了老吴夫妇,又溜达着回家了。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晚餐定的是7点开始,现在六点多,外出的人也都回来了,正在客厅里聊天。

    对于目前的工作岗位来说,在座的大多是新人菜鸟,要么是懂技术,要么是懂管理,合在一起就不懂了。更有那纯粹的萌新,还在一脸迷茫中,就被“食为天”这架大车裹挟着,沿着时代的脉搏,高速前行。

    平时大家都很忙,忙着熟悉业务,忙着学习管理,忙着磨合队伍,忙着处理突发事件。

    不管怎样,去年的工作,大家都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今天过小年,大家都放松下来。大家坐在客厅里,喝着茶,互相交流着。

    孙卫国也特意请假回来了。

    作为孙氏投资公司和孙氏家族基金的真正掌舵人,他很自觉地出席了今晚的聚餐,并且提早回家,在客厅与大家交谈。

    厨房里,行政主厨兼厨师长孙大海,开始分配工作。薛海天两口子负责主食,也就是拉条子和炒面片的制作。

    姜秀萍和李翠凤负责凉菜和素菜。方颖居然也会做菜,但今天要做的是北疆菜,她一个姑苏人算了,还是让她去帮姜秀萍打下手吧。

    方颖既然在厨房帮助,那陈锋也别想跑了。

    陈锋是陕北人,就算小时候穷,没有吃过羊肉串,但总见过羊吧,孙大海如是想到。于是乎孙大海无视了他幽怨的目光,把烤羊肉串的工作,交给了他和张国政。

    张国政是个好同志,别看才十三岁,这一年来,跟孙大海学了不少厨房的手艺。烤串这样的小活儿,他早就驾轻就熟。有他指点着,陈锋那个棒槌,应该问题不大。

    张国政年纪不大,但很是沉稳。孙大海重生以后,有事没事的,总叫张国政一起参与。前世,他最终成了爸爸孙卫国的司机,这辈子,孙大海想试一下,看能不能帮他走上更高的台阶。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的吃货妹妹张玉洁,怎么就长不大呢?即使不能像自己这样成熟,但女孩成熟早,最少也要跟她哥哥张国政差不多才成。

    重生者孙大海浑然忘记了自己的真实心理年龄,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指责九岁小女孩不成熟,他也是够够的了。

    看着张玉洁带着二小和二狗,在院里玩得不亦乐乎,孙大海长叹一声,放弃了对她的高标准、严要求。

    羊腿快烤好了,台子里的碳都已经加了两次。烤羊腿的人,现在也换成了曹月和方林。

    说曹月在烤羊腿,有点昧着良心。她主要负责和方林说话,没看见方林已经是手忙脚乱了。

    厨师长孙大海开始做主菜。

    他把化冻的羊排切成小段,放入锅中焯水。随手撇了几下沫后,就放入高压锅中,再加入葱、姜、盐、糖和料酒,随后放入几粒花椒后开始炖,这道菜就齐活了。

    这道菜有三个诀窍的,首先是羊要好,一定要选用北方散养的羊;其次焯水要轻,不要撇出羊油;最后是尽量少放甚至不放香料与调味品,吃得就是鲜味。

    这次的羊,只能算一般,所以孙大海还是放了葱姜和料酒,要去除羊腥味。如果是北疆的好羊,那孙大海只要放点沙葱和盐,就足够了。

    羊排炖上了,孙大海开始做大盘鸡。

    他把鸡洗净切块,下锅爆炒。等火候差不多了,放入调料和土豆块,继续翻炒。最后加水慢炖,干锅前放入青椒翻炒后,就出锅了。

    颜色鲜艳,气味浓香的大盘鸡,再配上为此专门抻好的宽面,实在是让人食欲大开。

    孙大海顺手又做了两道菜,炒烤肉和炸羊尾。

    奶奶她们准备的四道凉菜也好了,有老虎菜、大拌菜、麻辣羊蹄和白水羊头肉。

    妈妈李翠凤也做了两个家常的炒青菜,并把提前炖好的牛肉热好了。

    晚餐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

    大家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孙卫国向每个人都敬了酒,感谢他们在去年为公司做的努力,并预祝今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苦逼的孙大海,却一个人留在院里,为大家继续烤着羊肉串。羊腿也在继续烤,外面的肉熟了,已经切下装盘送到桌上,里面贴骨的肉还没有熟透,还要继续。

    孙大海把想要帮忙的方颖、张国政等人,全都撵回了饭桌上,自己一个人,就能干好。

    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想着各个企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再和前世记忆中家人、朋友的情状,做个对比,孙大海满心欢喜。这才是我重生回来,最大的收获呀!

 第80章 被压岁钱吓跑的孙大海

    1982年2月1日,星期一,农历大年初八,上午8点50分。

    在长安街上的首都电影院里,孙大海正在和小伙伴们,坐在座位上,等着观看电影少林寺。

    今天,是少林寺在国内的上映日。大款孙大海通过妈妈李翠凤的关系,从首都电影院,订到了20张早上第一场的票。

    因为刚过完年,各单位仿佛还没有从节日的慵懒中恢复过来,学校又在放寒假,所以,孙大海才能买到这么多的票。除了这一场,其它场次基本都被各单位订满了。

    孙大海还是下手的早提前十几天,托的关系又硬李翠凤是华夏青年报文体版副主编,所以才能得手。

    说到大款这个词,现在还没有被糟蹋掉。但孙大海有钱了,却是毋庸置疑的。

    不是分红钱,那笔钱直接进了家里给他们新开的银行账户,谁都没看到现金。

    孙大海的钱,全是他收到压岁钱。

    还记得前年,就是孙大海刚刚重生的那一年,为了准备买猴票,他是卖萌、卖脸、卖天真,节操都掉到地下了,才得到两块多钱的压岁钱,把自己以前的积蓄都搭上,左后买到了大半版的猴票详情请看本书第15章。

    而现在,刚刚得到了两千块分红的孙大海,根本就不愿意收压岁钱。可是没有办法。

    他给家里人出了个主意,大年初一一早,就由奶奶姜秀萍代表家里,去几个企业都转了一圈。只要在公司的人,见面就是一张一元新票,这叫开门红。

    结果大家都学会了这一招,人人兜里都装着几张一元钱,一下子就把压岁钱的行情,给提高了许多。

    压岁钱有讲究,人家当面给了,你就不能不收,要不然好像是看不起人家。

    初一还好一点,孙大海兄妹在家待着,上门拜年来的,都是几个企业的中高级领导。他们收入高,一块钱的红包,收了也就收了。他们三个小的,无非是收三元钱而已。

    至于家里人的朋友,还有以前的邻居,上门拜年给的压岁钱,还是和以前一样,一毛两毛的,图个喜庆。

    大高潮出现在了大年初二,孙大海全家去姥爷家过年的时候。

    姥爷家这一年变化非常大。

    随着孙家几个企业,相继成立。姥爷家在村里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现在村里,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人为几家企业工作,即便不是正式员工,也会成为登记后的临时工,只要稍微勤快一点,就能为家里挣不少钱。

    姥爷和姥姥,为人和善,女儿和女婿,又都是国家干部,村里人和他们家关系都不错。

    现在,女婿家引来的外国企业,能让村里人挣到钱,大家对姥爷家,就更看高一眼了。关键是,姥爷家的人,都还算争气。

    老大李大龙,为人老实,当了化肥厂副厂长后,勤勤恳恳,真是替家里看住了厂子。

    老二李二龙,也逐渐显示出能力,现在都准备要到外省开分厂了。

    女儿女婿就不用说了,那不是村里人能评论的。

    老幺复原回来,直接就当了厂长。听说生意都做到国外去了。

    几个孙子辈的,除了最小的李亮,刚上高中,剩下的都工作了,一个比一个强。

    姥爷家人都发展的好,关键还是能让村里人挣钱。

    在几个企业里工作或打短工就不用提了。去年开始,有胆子大的村民,申请了贷款,养了三五头猪。

    几个月后,在入冬后没了青饲料,无法继续放养时,直接把猪买给了育肥场,还清贷款后,轻轻松松就落下几十块钱。

    这几十块钱,都能赶上往年一年全家的现金收入了。

    这不,村里许多家都决定,只要家里有个腿脚利落的老人,或者大点的孩子,就能每天放猪。等开了春就去买仔猪,没钱就贷款。

    大年初二,是回门的日子。姥爷家这几年的传统,都是开门摆流水席。

    今年姥爷家还多准备了许多菜,谁知道来的人是源源不断。11点开的席,没到12点,就感觉东西不够了,而且是桌椅碗筷肉菜粮,全方位的不够。还多亏几个儿子,到企业的食堂,拉来了各种存货才救了急。

    来的人太多了,有企业的员工和家属,有临时工或希望以后当临时工的人,还有准备今年开始当家庭养殖户的。

    不光是自己村里的人,西北旺乡公社,甚至其他公社的人都来了许多。他们倒没有空手,都或多或少拿着礼物。

    最先给孙大海他们压岁钱的,是自家企业的职工。他们和孙家的关系,还没有到能直接登门拜年的地步,所以都来到姥爷家,给孙家人拜年,同时送上压岁钱,以此表达对孙家人的感谢。

    孙家企业里的正式员工,收入高,福利好,其中又有昨天收到一元红包的人。他们有学有样的,给孙大海兄妹三个和还在上学的李亮,也是每人一个一元钱的压岁钱。

    其他不知底细的人,以为是这里的传统,所以,一元压岁钱,成了这里的新规矩。

    孙大海他们四个,真是收压岁钱收到手软。可人家当面说着拜年的吉利话,递上了压岁钱,周围一大群人看着。你不收的话,那才真是往死里得罪人。

    最后,孙大海实在是受不了了,估计收到的压岁钱,开始奔着二百去了。无奈之下,祭出屎尿遁大法,和李亮一人抱起一个小的,狼狈而逃。

    最后一数钱,光这小半天的功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