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想见见鱼皮衣什么样呀。”曹月惋惜地叹了口气,端着菜出去了。
张国政和李建他们几个也来帮忙。厨房一下子人满为患。
曹大厨赶紧撵人:“你们女孩去饭堂收拾桌子,摆碗筷。小建你和小亮去我屋,还有你姑的屋,把煤炉上的蒸锅送饭堂去,小心别烫着。国政你在大海这盯着。”
厨房门口有冒出两个小脑袋,张玉洁拉着孙圆圆也来凑热闹。
“让一让,让一让。”李亮端着热气腾腾的蒸锅,往厨房走,后面是同样端着锅的李建。
张玉洁看了一下,连忙帮他们开打饭堂的门。等两人进去后,张玉洁关上饭堂的门,拉着孙圆圆走到厨房门口,问:“曹爷爷,厨房这么大,干嘛还要在屋里做饭呀,屋里做了饭菜,味道好长时间都散不出去。”看来,她是有切身体会的。
曹大厨笑着说:“咱们今天主食吃米饭,这么多人吃,同时还要做菜,所以只能做水捞饭。我把米饭用大锅煮到半熟,然后分成两锅,拿到房间里的炉子上蒸。这样就不用占火了。”
曹大厨边说边脱下围裙,带她们俩走回饭堂。
孙大海不管他们,自己专心地忙着自己手里的活。
孙大海点火做锅,等锅热以后,倒油,开始炸鱼鳞。
裹着白色薄芡的鱼鳞,被孙大海分批下到锅里。出锅时已经变成金黄色,而且卷曲起来,很吸引人。
张国政羡慕地说:“大海呀,你这么小就会做饭了,比我可强多了。”
“我嘴馋,外加曹爷爷又是大厨师,自然就学会做饭了。国政哥,你喜欢什么呢?”
“我我也不知道。”张国政迷茫地挠了挠头:“我学习成绩一般,自己也不是很愿意学。我想等初中毕业了,学点技术,找个活干。我早点工作,可以让玉洁好好念书,如果她能考上大学就好了。”
“等过完年以后,国政哥你每天早上早起一个小时,跟我一起锻炼身体吧。不管你以后干什么,身体都是最重要的。我来教你打拳,我会太极拳,还会长拳。”孙大海本想说军体拳的,后来想到,军体拳89年才被军委列入训练大纲,他会的第三套军体拳,出现得更晚。所以改称为长拳。
“好呀,那到时候我跟你学。”张国政心动了。
对于张国政这样的好朋友,孙大海无论如何,也是要努力改变他命运的。不过,现在不能急,要慢慢来。
菜做好了,孙大海将炸好的鱼鳞,与拌好的鱼皮,每个菜都分装成两个盘了,和张国政一起端到了饭堂。
饭堂里的几张桌子,被拼凑成一条长桌,长辈们坐在一端,小辈们坐在另一端。小月姑姑不算,她历来是要扎在孩子堆里的。
孙大海摆好盘,拉着张国政坐了下来。饭桌上所有的菜都分装了两份,在长桌两头各自摆放,这样大家都吃着方便。
今天的午饭,很是丰盛。水煮鱼、大蒜烧黑鱼、酸辣土豆丝,蒜薹炒肉,醋溜白菜、炝拌萝卜皮,再加上孙大海做的凉拌鱼皮和酥炸鱼鳞,最后还有鱼头豆腐汤。
色味俱佳的菜品摆在桌上,浓香四溢,大家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姜秀萍简单说了几句,大家便齐刷刷地开始下筷子。
孙大海帮张国政布菜,他多少还有点腼腆,不如他妹妹放得开。张玉洁可是不管不顾,吃得那叫一个凶猛。其他人都是常来常往的亲戚,吃饭时不会客气。孙圆圆则被妈妈安排在身边,照顾她吃饭。
“大海,你这两菜做得不错。”曹大厨做出了权威鉴定。
“好吃,而且有点粤菜的味道。”郑子芸也在夸奖他。
“郑奶奶,我这俩菜里,都加了一点点您最喜欢的蚝油。我觉得做鱼、羊这样腥气比较大的菜时,加点蚝油,用蚝油自身的腥味,去中和肉里的腥味,这样能去腥提鲜。”
其他长辈也都点了头。就连孙圆圆,也是吃得兴高采烈。看来,凉拌鱼皮的清爽,与酥炸鱼鳞的酥脆,已经征服了他们的味蕾。
李家四人和张家兄妹,平时吃肉不多,所以就着米饭大口的吃鱼,李建爱吃辣的,还从水煮鱼盆中,捞出做菜码的豆芽拌在米饭中。
张玉洁左一口烧黑鱼,右一口水煮鱼,吃得那叫香甜。孙大海赶紧告诉她,水煮鱼用的是草鱼,里面刺多,小心别吃下去扎着。
不一会,轮流再次添饭的他们,就快吃饱了。一个个的放慢了速度,开始品尝别的菜肴。
结果,孙大海做的两道菜,肉眼可见的减少了。曹月甚至要求孙大海,每次她回家时,都要做这两道菜。
除了孙大海的两道菜受到追捧,曹大厨做的黑鱼头豆腐汤,也不知不觉的被喝光了。就连饭量不太的两个奶奶与孙圆圆,每人也都喝了好几碗。孙圆圆的小肚子,被撑得鼓鼓的。
饭桌上,除了开始被争抢得很厉害的两种鱼,略微有一点剩余,其它的菜和汤,全部光盘了。
今天的午餐。宣告圆满结束。
人多力量大,洗碗刷锅,收拾饭堂,大家很快就做完了全部工作。休息了一会后,李翠凤和孙卫国,带着李家兄妹,去百货大楼购物。孙卫国在和他们约好,春节去姥爷家继续玩之后,送走了表哥表姐们。
张玉洁还不想回家,就央求哥哥继续陪她。张国政觉得在这玩得很久了,怕影响孙家人午休,有点犹豫。
孙大海对张国政说:“国政哥,你会骑自行车吗?”
“会,我用我爸爸的车练了好多次了。”
“那太好了。下午,我要出去办点事,不远,就在我们学校边上。我家里有车,你骑车带我去吧。”
孙圆圆这时已经睡眼朦胧了,奶奶叫曹月带着孙圆圆和张玉洁,去她屋里睡午觉。然后让孙大海和张国政在自己屋里休息。
房间里暖暖的,吃饱喝足的两人,躺在软乎乎的床上,身上搭着被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就进入了梦乡。
第19章 筒子楼之行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午睡醒来的孙大海,觉得浑身爽利。
孙大海伸了个懒腰,见身边的张国政还在熟睡,便悄悄下了床,穿好外衣和鞋,走出门去。
院子中,两位奶奶坐在阳光下正在小声地说话。孙大海走过去一听,原来她们在商量,准备为孙卫红和曹月这两个老姑娘介绍对象的事。
孙大海听明白了以后,立刻闪人。这种事他可不搀和。
孙大海进了厨房,从柜子中找出上午曹大厨煎过的黑鱼,从中拿出几块,大概有两斤,还有自己特意留出来的鱼皮、鱼鳞,开始忙乎起来。
过了一会,凉拌鱼皮、酥炸鱼鳞和红烧黑鱼块就新鲜出锅了。和中午略有区别,孙大海没做大蒜烧黑鱼,这个菜口味重,他怕李老师家吃不惯,所以就做了家常的红烧黑鱼块。孙大海把菜装进了四个饭盒中红烧黑鱼块连汤带肉,装了两盒。
张国政走了进来:“怎么又做上菜了?咱们什么时候走?”
“这就走,等我把饭盒装好。”
孙大海跟奶奶说了一声,要奶奶等张玉洁睡醒后告诉她一声,就让张国政骑着孙卫国放在院子里的自行车,自己抱着饭盒坐在后车架上,俩人出发了。
很快,他俩到了学校斜对面的区教育局宿舍楼下。
“国政哥,你等我一会。我很快就出来。”
“你有事就去办,我不急的。”
孙大海拿着饭盒,走进了宿舍楼。
这是去教育局为优秀教师提供的宿舍楼。楼高两层,楼道在中间,两侧是房间。每户都是一个小开间,有暖气,厕所和水房公用。在长长的楼道两端,采光、通风的窗户。楼道中堆满了各家的杂物,显得黑漆漆的。
这,就是七、八十年代有名的建筑赫鲁晓夫楼,又称“筒子楼”。
孙大海上到二楼,小心地避开的楼道中的障碍物,走到了李老师家门口。
笃笃笃!
“哪位?”屋里传来了李老师的声音
“李老师,我是孙大海呀。”
“大海?”李老师打开了房门。
“李老师,下午好。”孙大海很有礼貌地献上了微笑。
“来,快进来。”李老师让进了孙大海。
孙大海走进房间。
房间很是方正,有十多平方,门对面就是窗户。房间里左右摆着一大一小两张床,一侧是煤气灶和煤气罐。,另一侧则是一张堆满书的书桌,两个人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好奇地看着他。
孙大海连忙一鞠躬,嘴里叫着“师公好,姐姐好。”
两个人都笑了。
师公站起来:“你好!师公这个称谓,现在很少听到了。我姓周,你叫我周叔叔或者周大夫吧。”
“那我叫您周叔叔吧。”孙大海打蛇随棍上,开始套近乎。
“大海,你怎么来了?”李老师问。
“我表哥捞了鱼,上午送到我家。我试着做了几个菜,送来给您尝尝。您看,还是热乎的呢。”说着。孙大海把手中的饭盒,放在书桌上。
“谢谢你,你有心了。可我不能收你的东西呀。”李老师拒腐蚀永不沾,是个好同志。
“李老师,这是自家人打上来野生鱼,不花钱的。再说,这还是您的学生我,亲手做的,您怎么也要尝尝呀。”
孙大海打开饭盒,给李老师一家三口展示。“您看,这两盒是红烧黑鱼块,连汤带水的,没有多少肉。这是酥炸鱼鳞,那盒是凉拌鱼皮,都是不值钱的东西。我是贪嘴,所以学着做出来,吃着玩的。”
“你还真会做饭呀。怪不得考试时,你说带张玉洁吃好的。”
“是么,我不记得了。”李老师记性可真好,孙大海自己都不记得了。“张玉洁也去吃了,现在撑得走不动路,和我妹在家睡觉呢。”
“这是鱼皮?看着麻飕飕的。鱼皮、鱼鳞也能吃?”周姐姐问。
“这是黑鱼的鱼皮,黑鱼身上是黑白纹,所以看起来麻飕飕的。不光鱼皮、鱼鳞能吃,其实只要会处理,鱼眼、鱼鳃、鱼骨都可以吃的。”
孙大海停顿了一下,开始带动话题:“姐姐你一会尝尝,真挺好吃的,我家人都觉得好吃。周叔叔是医生,这鱼皮和鱼鳞,应该是有营养的吧?”
周叔叔点头表示同意。
李老师看了丈夫和女儿对此的态度,对孙大海说:“那好吧,这次我就收下了。谢谢你,不过,下不为例。”
说着话,李老师转向周叔叔:“对了,老周,我以前听这孩子呼吸声不太正常,问他说是检查过,鼻腔有息肉,你给他看看?”
“成,等我给他检查一下。”周叔叔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额镜戴上,叫孙大海坐下,然后打开桌上的台灯,给他做了简单的检查。
“应该就是息肉,你们学校放假了吗?”周叔叔问。
“还没放假呢,不过已经考完试了,下周六放假。他怎么样?严重吗?”李老师关心地问。
“不是很严重,只不过为了防止它继续发展,如果发现了,一般情况就会做掉。你家里人知道吗?”
“知道的,那天李老师对我说完,我就告诉我妈妈了。我妈妈说随时都可以带我去做手术。”
“那成,明天吧,你叫你家人陪你去总院,到眼科找我,我再给你用仪器检查一下,没问题就住院做手术。别害怕,非常小的手术,住院3、4天就可以出院了。”
“眼科?”
“我们原来都是叫五官科,去年刚分了科,分成了眼科和耳鼻喉科。明天我帮你找耳鼻喉科的人看。你放心好了,都是过去一起工作的同事。还有,你明天早上别吃饭喝水,要抽血化验的。”
“谢谢周叔叔,那我和我妈明天去医院找您。李老师、周叔叔,还有姐姐,那我先走了。再见!“
张国政骑车带着孙大海回到家。
午睡的人都起来了。在小院里,曹月和张玉洁在比赛跳绳,拉拉队长兼队员孙圆圆同学,在旁边加油。
曹大厨也在院子里练功。这间院子里有棵香椿树,是曹大厨在73年栽下的,现在有小半米粗了。他前些日子不知道从哪里学的养生法子,用后背撞树。
孙大海一进院子,就听到“碰,碰,碰”有节奏的撞击声。看着那香椿树,随着胖胖的曹大厨地撞击,一颤一颤的,孙大海都为之心疼。至于说,后背撞树能起到什么养生功效?算了,他开心就好!
孙卫国俩口子也刚到家,他们带侄子侄女们买完东西,送他们上公交车后回来了。市区里有公交车路过钱家川村附近,最近的公交车站离村里2里路,非常方便的。
第20章 初识黄老
首都的冬天,到了下午五点以后,天就黑了下来。张家兄妹也玩尽兴了,准备告辞回去。孙圆圆不干了,哭着要玉洁姐姐陪她吃完饭再走,因为明天是星期一,她又要被关禁闭一个礼拜了孙圆圆语。
无奈下孙大海上前抱住妹妹安抚,并使眼色叫张家兄妹偷偷溜走。谁知道张玉洁立刻叛变,她开开心心地留下来,准备吃晚饭。已经走到门口了张国政,讪讪的又走了回来。
孙大海气得捏了圆圆的小胖脸一下,对张国政说了句“妹奴!”,并狠狠地瞪了张玉洁一眼。“有本事,从明天起,你和滚滚一起进幼儿园算了。”孙大海满怀恶意地期待着。
晚饭的菜不多,曹大厨把中午剩下的水煮鱼和大蒜烧黑鱼热了,新做了个凉拌拉皮,肉馅炒雪里红,还有一盘由孙大海提供秘方,两位奶奶亲手炮制的朝鲜辣白菜,主食是馒头。重头戏是经典粤菜,生滚黑鱼片粥,郑子芸指导,曹大厨制作。
晚饭比较简单。这是孙大海认为的,而张家兄妹却不同意。看他俩狼吞虎咽的样子,难道换人了?中午吃撑的不是他们?
熙熙攘攘的一天结束了。
晚饭后,张家兄妹走了。真实情况是,张国政强行把已经玩疯了,仍然不愿走的张玉洁拉走了。难道想在这里过夜?孙大海对八岁女性的想法,表示严重的不理解。
曹月也走了,因为明天一早学校有活动,宁愿晚上赶路,也不愿意早起的她,回学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