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在大明当暴君 >

第78章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78章

小说: 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爷又踹了一脚徐老汉,踹在他的胸口,用力踩起来,对旁边的人说道:“把钱扔给他,进去他家办粮食,今天这正常买卖,咱们王家那是遵纪守法的,今天谁敢不答应,老子就打断谁的腿!”

    旁边一个手下扔了几百文钱,然后几个人便冲了徐老汉的屋子里。

    徐老汉痛苦挣扎,拼命挣扎,因为那屋子里的粮食真的是他们全家人的命。

    要是今天,粮食被拿走了,他们全家很难熬过这个残酷的冬天。

    但是有两个人过来将他的双臂擒住,又将他的头摁在雪地里。

    无论徐老汉如何挣扎,都没有办法,他拼命咆哮,声音流出眼泪:“胡爷!胡爷!把粮食留给我们吧!胡爷!胡爷!求求你!你让我们做什么都可以,不要拿走粮食!”

    胡爷用力踩了徐老汉一脚,啐了一口:“那粮食是你们的吗!那粮食是王少爷申请下来的,若是没有王少爷,你们有粮食吗!别给脸不要脸,现在咱是除了钱找你们买!已经对得起你们了!”

    屋子里的小孩子哭起来了。

    突然,村口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胡爷回头一看,大约看见二十几个骑着马的军士朝这边走来。

    崇祯可是把刚才的话都听得一清二楚了,他走上前,俯视那胡爷,冷声道:“你这光天化日之下大人,是认为大明朝没有王法了么?”

    胡爷看了一眼崇祯,见这些人都着铠甲,穿着军服,便知道来头不小,也不敢得罪,抱了抱拳道:“这位军爷,咱是王家的家丁,今天是来做买卖的,改日再请军爷喝个酒,军爷有什么吩咐,小人瞻前马后,在所不辞。”

    说完,他给一个手下使了个眼色。

    那手下掏出一些银两,大约十来两,笑呵呵呈递过去。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十来两虽然不多,但也算心意,一般情况下都收了,然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改天再坐下来喝酒收剩下来的。

    这是大明官场的规矩。

    但崇祯可没有接这钱,他手中的鞭子抽出去了,直接抽在那家丁脸上,留下一道血痕。

    家丁惨叫一声,银两都散了一地,散落在雪地里。

    所有人面色一变,齐刷刷朝崇祯看来。

    胡爷将踩在徐老汉身上的脚挪开,道:“这位军爷,咱不知哪里得罪了您,您说个明亮话,咱赔礼道歉,只是今天确实有王少爷交代的事情在身,不方便孝敬您,毕竟咱们王少爷,是知府大人的女婿,他的话,咱不敢不听。”

    胡爷这话听起来好听,但每一句都透露出淡淡的威胁,拿少爷的身份出来威胁。

    崇祯却是全然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又一鞭子抽过去,抽在胡爷的脸上,直接撕开了一条口子,胡爷惨叫一声往后退了好几步。

    他没有想到这少年看起来眉清目秀,动起手来一点也不含糊。

    “好小子!咱们好歹也是王少爷的家丁,您现在是真定府,王少爷可是真定府的大人物,知府曹程曹大人您听说过吧,您打了我们,那就是打王少爷的脸,您确定要和知府曹大人交恶?”

    崇祯却不回答他的话,而是淡淡道:“我问你答。”

    “你说!”

    “这大明律法规定擅自打人,是不是要见官的?”

    那胡爷冷道:“是又如何?”

    一边的家丁退到一边,跟着笑道:“你去这真定府问问,哪个官敢管咱们胡爷!胡爷那可是王少爷的人!”

    崇祯道:“如此说来,你们不怕见官?”

    胡爷发狠道:“大明律法是用来管这些小老百姓的,可管不着我们,这位军爷,您这几鞭子,咱是记住了,这事可没完!”

    “你们为何不怕见官?”

    那些个家丁笑道:“你这人脑子有问题,刚才不就跟你说了么,咱们王少爷是曹知府的女婿,哪个官敢管?”

    崇祯继续道:“如此说来,这个王少爷在真定府只手遮天?”

    “是又如何!”

    “是曹知府给他撑腰?”

    “是有如何!”

    崇祯继续问道:“所以已经胆子大到了打朝廷赈灾粮食的主意了?”

    胡爷道:“那些粮食,都是王少爷开恩,他们才能领到,要不然哪里轮得到他们!现在王少爷来买粮食回去,还给他们钱,像王少爷这种大善人,哪里去找!”

    他冷冷瞥了徐老汉一眼:“不但不感恩,还装疯卖可怜!”

    崇祯冷笑起来:“那粮食是朝廷赈灾的粮食,何时成了他王少爷的粮食了?”

 第164章 发飙(第二更)

    “他们能拿到粮食,那都是王少爷在衙门里发了话的!”

    “区区一个地主少爷,竟然干涉到官府赈灾的头上来了。”崇祯的语气越来越冷,神色阴沉下来,“好得很啊!这真定府还是北直隶辖制,天子脚下,无视王法,光天化日欺压百姓,是谁给你们的胆子!”

    “这位军爷,您何必多管这闲事,您要多少钱,开个价。”

    崇祯又道:“我再问你,你们王少爷家里是缺粮食,还是他闲得没事干,为何要跑来收老百姓家里的粮食?”

    “这您就不要问了,事情闹大了,对大家都不好!”

    崇祯笑了笑,看了看骆养性,道:“他不愿意说,你教他说说话。”

    骆养性道:“是!”

    立刻就有五个锦衣卫翻身下马,二话不说就上前。

    其中一个家丁还撸起袖子想动手,他一拳打过来,还没有打到,就被一个锦衣卫一拳打中了右脸颊。

    砰的一声,那家丁笔直倒下去,挣扎都没有挣扎,就蜷缩在地上抽搐,想叫也叫不出来了。

    没有任何停顿,两个锦衣卫直接过去,一把将那胡爷给摁压在地上。

    刚才他们是如何将徐老汉的头压在雪地里的,现在锦衣卫便是如何将胡爷的头压在雪地里的。

    这胡爷平日里大鱼大肉,长得满脸横肉,肥得流油,力气应该很大才对,只是明显被酒色掏空了身体。

    再加上锦衣卫平日里都是严格训练的,要拿住他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他家丁都拿着武器,想动手。

    其他锦衣卫一看,全部翻身下马,直接拔出刀子,将这些人都围了起来。

    崇祯也翻身下马,走过去,将那徐老汉搀扶起来。

    徐老汉脸上的冰雪和泥土混在一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老泪纵横。

    胡爷语气软下来了:“军爷,咱只是来做买卖的,咱又不是不给他们钱,何必如此。”

    崇祯心中叹了口气,这个世界是很残酷的,普通人的生活是万分艰难的。

    胡爷这些生活在社会上层的人,怎么体会得到底层人的心酸和艰难呢?

    对于胡爷这种人来说,那是生活。

    但对于徐老汉这种人来说,只能叫活着。

    就像徐老汉自己说的,粮食被拿走了,他们一家就很难熬过今年的冬天。

    而现在,他们连人家活着的机会都要强行剥夺。

    人和人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命运差距实在太大。

    崇祯道:“我再问你一遍,你们王少爷家里是缺粮食,还是他闲得没事干,为何要跑来收老百姓家里的粮食?”

    “这……这不能说……”

    骆养性用腰间拿出锤子一锤子下去,砸得胡爷右手是血肉模糊,雪地都被染红了一小片。

    胡爷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本能疯狂挣扎,但被死死摁在地上。

    骆养性再一锤子下去,直接就把手骨全部砸碎了。

    空寂的村子里,就回荡着胡爷的惨叫。

    屋子里的小孩子都躲起来害怕得不敢作声。

    “现在可以说了么?”

    这大冷疼的,胡爷疼得全身冒冷汗。

    “是王少爷要屯粮,是王少爷要屯粮!”

    “为什么要屯粮?”

    “说是大同镇遭灾,朝廷急需粮食,屯粮卖给朝廷……”

    崇祯微微一怔,他着实有些吃惊。

    有意思啊!

    这特么的拿朕在镇定赈灾的粮食,再反手卖给朕,去大同镇赈灾?

    这操作,先是按规矩发给老百姓,然后再低价从老百姓手里买过来,再高价卖给朝廷。

    现在孙承宗15两每石在南方采购,某些人就在这里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了。

    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用出来了!

    “都滚!滚回去让你们的王少爷去衙门自首!滚!”

    胡爷爬起来,带着人连滚带爬就跑了。

    这些小虾米,还轮不到皇帝亲自来动手。

    崇祯对徐老汉道:“老丈,领了多少粮食?”

    那徐老汉还有些害怕,但是见崇祯也没有恶意,便跪下:“多谢军爷,咱们今年领了1石粮食(120斤)。”

    “够吃吗?”

    “够了,咱们自家还有一点点,这个冬天勉强能过去,过去后就好啦,朝廷新农政派下来的小伙子非常能干,甲里头都等着明年丰收呢!”

    “好好好!够吃就好。”

    崇祯将徐老汉扶起来:“你们多保重。”

    崇祯翻身上马,也没有再这里多停留,飞快向外面奔去。

    回了大军驻扎的地方,便带着人一路向真定城去了。

    崇祯在思考两个问题:

    一、立刻解决这个王少爷的问题。

    二、是该加强地方司法民政司法建设了,要慢慢建立起完善的法治体系,不然地方有钱人这些人控制。

    很快,崇祯就到了真定城。

    自报了身份后,守城的当然不敢拦着,没等守城的下来迎接,崇祯已经带着人风风火火进了真定城,向衙门一路飞奔而去。

    曹程已经被提押到北京问审,现在真定府的知府是由同知张万高暂代。

    耿如杞也已经离开真定府,回山西主持大局。

    崇祯进了衙门,张万高听到禀报后,连忙带着衙门里的官员出来迎驾。

    “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都免礼,进去说。”

    众人让开一条道,跟着进了去。

    崇祯坐在上座,道:“张万高,真定府赈灾的手册拿来给朕看。”

    张万高立刻去拿赈灾的记录手册,呈递上来。

    崇祯仔细看完,道:“你可有核实?”

    张万高道:“臣却有核实,都发下去了,臣还带着大家伙亲自走了几个县。”

    看得出来,这家伙面色憔悴,盯着黑眼圈,睡肯定是没有睡好的。

    崇祯话题一转,道:“曹程是不是有个女婿姓王?”

    张万高微微错愕,不知皇帝为何突然提这么个事,连忙道:“曹大人的女婿叫王圭,王家的大少爷,三年前娶了曹大人的小女儿。”

    “你知道这个王圭?”

    “臣有见过。”

    “那你知不知道这个王圭最近在做什么?”

    “这个……臣不知……”

    崇祯扫了一眼其他官员,道:“你们有人知道王圭最近在做什么吗?”

    大家都摇头:“臣等不知。”

    崇祯突然怒拍桌案,站了起来:“你们这些父母官是怎么当的!”

 第165章 背后的人(第三更)

    众人全身一颤,立刻把头埋起来:“陛下息怒!”

    张万高是一头雾水,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且皇帝来的太突然了,说的话也莫名其妙。

    “朕问你,王圭找人去甲里强行低价收粮,你知不知情?”

    张万高全身一震,连忙道:“陛下,臣并不知情。”

    崇祯扫了一眼众人,道:“你们都不知情?”

    众人道:“陛下恕罪,臣等都不知情。”

    崇祯道:“张万高,你来告诉朕,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陛下,臣这就去王家去问个清楚。”

    “什么叫去王家问个清楚!”崇祯一把将桌子掀翻在地上,“去拿人!把人拿到衙门里来问话!”

    “你是代知府!替朝廷管理一个州府的!他王家不过是个地主,触犯了大明律法,就应该按照规矩办事!”

    “是是是!臣这就派人去拿人!”

    众人跪在地上,都在发抖,这大冷天,手心还在出汗,心口感觉好像有一座山压下来了一样。

    “现在就去!”

    此时,王家。

    王圭正诧异看着自己的手下,他看了看胡爷的手,道:“对方叫什么你没问?”

    “王少爷,这批人做事极其霸道,根本不给小人说话的机会。”

    “王少爷,您可要为咱们做主,这批人太不将您放在眼里了!”

    一边曹程的女儿曹月娥道:“夫君,这批军人来头十分蹊跷,最近大同镇的战事已经结束,妾身看来,大概是从大同镇那边回来的。”

    王圭面色阴沉:“怕什么,现在岳父大人的声望正高,再说了,咱又不是不给钱,咱是光明正大找他们买粮食!”

    “让本少爷去衙门去自首,本少爷现在就去,看知府衙门哪个敢拿了本少爷!”

    他说的没错,现在曹程虽然被抓到了北京,可声望却不是一般的高。

    为此,连当朝首辅都被人喷得不成人样了。

    耿如杞这种人更是被不少人贴上了“酷吏”的标签。

    现在真定府的知府衙门,谁都不敢得罪王少爷,因为大家都知道,曹程肯定安然无事,并且以后还会升官。

    谁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去得罪王圭。

    “走!去衙门去!”

    王圭披上了披风,便带着人出了去。

    他这架势哪像是去衙门自首的,倒是像去责问人的。

    外面还在下着小雪,路上行人不多。

    王圭刚走了不远,衙门的人便来了。

    来的是捕快李三。

    “王少爷,咱们正准备去王家去找您。”

    “哦,李捕快,你来找本少爷何事?”

    “张知府说找您有重要的事。”李三一脸谄媚。

    很多人以为捕快在古代相当于警察,其实不是。

    捕快是衙门聘请的非编制人员,属于贱籍,社会地位很低,收入很低。

    他们大多数为了生存,会和当地的地主、富商、有功名的人勾结在一起,趁机捞点钱。

    要让他们真的去维护社会的公道,就不要做梦了。

    所以,这也是崇祯在考虑尽快建立民政司法体系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