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昌府呢?按察司知道这些么?”
刘春全喉咙有些发干,他知道,皇帝要追问的是按察司和布政使司对长沙府的情况是否了解。
崇祯静静看着他:“你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大胆地说,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有功于社稷,朕绝不会让有功于社稷的人受到半分伤害。”
刘春全当然不是忠臣,他不过是为了临时保命罢了。
崇祯心中也知道,但举报就是有功,就是要提拔,提拔给其他人看,鼓励这种行为。
刘春全心头微微安定,继续说道:“武昌府是否知道,臣不得而知,臣不敢冒险。”
他不敢随便指责布政使司和按察司,毕竟那是统管整个湖广省的高级官员,万一这一次没有倒台,走漏了风声,自己以后就惨了。
所以,他就只把矛头对着王应功和胡凤翔就够了。
崇祯沉默片刻,说道:“朕知道你心中是怎么想的,长沙府若真是你说的这种情况,武昌没有任何交代,布政使和按察使那也是失责,还有都指挥司,也是失责,长沙卫都烂成这个样子了,都指挥司在干什么!朕养了一群废物!”
“你先起来。”
“谢陛下。”
不多时,长沙知府王应功急匆匆赶来。
他一进来,看见崇祯后,立刻跪在地上:“臣参加陛下,恭迎圣驾来迟,死罪!”
崇祯道:“王大人日理万机啊,请王大人来一趟不容易。”
王应功额头冷汗直冒:“陛下恕罪,臣……”
“一边站着。”
“是!”见皇帝似乎没有追究,王应功心头一缓,老老实实站在一边。
他偷偷瞄了一眼旁边的刘春全,心中虽是有诸多疑惑,但不敢乱说话。
知府衙门现在格外安静,其他官员都老老实实恭候在外面,一动不敢动。
皇帝也不说话了,大家都不知道皇帝要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那胡凤翔回来了。
胡凤翔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态?
一路双腿都在发软,心是放在嗓子眼处的,全身上下都被冷汗打湿。
去找四大地主的时候,说话牙齿都在发颤。
他心里一直在想着接下来怎么赎罪,怎么让皇帝相信自己。
通常这个时候,甩锅就是最好的办法。
他先不乱说话,看皇帝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
长沙府的四大地主分别是郭家、陆家、刘家和高家。
听说天子御驾前来,要见他们,当然是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草民参加天子,万岁万万岁!”
崇祯脸色平静,语气也很平静:“都起来吧。”
“谢天子!”
崇祯扫了一眼这四人,最小的差不多三十几岁,年长的已经须发皆白。
骆养性给崇祯上了一杯茶,崇祯喝了两口,道:“诸位知道朕为什么找你们来吗?”
众人道:“草民不知,请天子明示。”
崇祯放下茶杯,道:“胡凤翔,你来说说,朕为何要让你叫他们几人前来?”
胡凤翔怔了怔,心思如电:皇帝在益阳因为一些贱民的纠纷,杀了我儿子,想必那些贱民都在皇帝面前嚼了舌头,皇帝应该是知道什么了。
他又想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态度?到底想做什么?若是发现所有人都在贪,想必不会贸然动手。
深谙官场之道的胡凤翔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了:找人背锅吧!
他出列道:“罪臣以为,大约是与去年的秋税有些关联。”
第56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第二更)
他这话一出口,气氛瞬间就变了。
变得紧张起来了。
这完全是胡凤翔在想最后的办法自保。
为什么这么说?
故意把话题转移到税收上面,税收是知府文官的事,跟他这个卫所指挥使没关系。
这四大地主老爷也是一瞬间都紧张起来。
都怒气冲冲瞪了一眼胡凤翔。
崇祯继续道:“有什么关联,说清楚。”
胡凤翔硬着头皮道:“长沙府还有欠税的情况,据罪臣了解,这四位都有漏税的嫌疑。”
郭怀安说道:“胡大人这话草民可是听不懂,胡大人可否有证据?”
地主老爷也不是白当的,你说我漏税,你拿出证据来,你敢不敢?你要是敢拿出证据来,那漏税的证据上就有你胡凤翔的名字!
高顺林说道:“胡大人,咱们都是陛下的子民,心中无时无刻不感念天恩晃荡,恩泽长沙,漏税这种卑鄙龌龊的事情,咱们怎么会干呢!”
“启禀天子,若是陛下需要草民做点什么,草民愿意倾家荡产,以报君恩!”
“陛下,您是天下的共主,整个天下都是您的,您想要什么,草民等人绝不敢有二心。”
这叫什么?
这叫以退为进。
嘴里故意这么说来表忠心,他们算准皇帝请他们来不会乱来。
偷税这种事,他们可以做了足够的文章的。
就说知府的文档记录,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记录着他们按照朝廷的规则缴税,没有欠一粒粮食。
没有证据,即便是天子也不能乱来。
所以他们也不担心。
崇祯道:“王知府。”
“臣在。”
崇祯似笑非笑看着王应功,一副现在该你说话了的表情。
王应功出列道:“陛下,长沙府的确有欠税,不过都是因为今年收成实在不好,陛下是圣明仁德的君主,百姓遭灾,朝廷当再缓一缓,圣人云民贵君轻。”
崇祯笑了笑,道:“说得好啊,民贵君轻,老百姓确实是受了灾。”
大家一看皇帝的语气都缓和下来了,明显是相信了这个借口,心头也舒缓了许多了。
“朕要问你,老百姓受的是什么灾?”
王应功答道:“自然是天灾,天灾影响了粮食的收成。”
“朕一路走来,眼看老百姓生活艰苦,心甚痛。”
“陛下不必担忧,陛下乃是旷古圣君,上天必会护佑大明,降下祥瑞,老百姓也会感念陛下的恩德!”
“好一个旷古圣君,这个高帽子朕戴不起!”崇祯的语气突然一变道,“老百姓确实受了灾,但此灾非天灾,而是人为的灾难!”
他的语气明显变得锋利起来:“王应功,你还敢说欠税是因为天灾!朕再你一次机会,把话说清楚!”
王应功心头一颤,道:“臣怎敢欺君,臣句句属实!”
眼见话题聊到这个份上,一边的胡凤翔连忙调油加醋道:“陛下圣明,臣早就觉得王知府有问题了!”
“你闭嘴!”崇祯抓起桌上的杯子就朝胡凤翔砸去,胡凤翔痛叫一声,茶水打湿了他一身,他连忙跪在地上把头埋起来。
崇祯站起来怒道:“你一个指挥使,敢私自调动卫所的军户,还敢接着军户横行霸道!若不是朕刚好路过,你儿子已经在乡下的甲里大开杀戒了!好大的威风!好气派的胡公子!朝廷的军户就是给你们胡家当私人武装的?”
“陛下息怒……”
崇祯越说越气,怒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谋反!朕能诛你九族!”
胡凤翔已经吓得在地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四大地主老爷也被皇帝突然的怒火吓到了,赶紧跪在地上。
崇祯将目光转移会王应功身上:“他调动卫所的军户,你一个知府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你该不会是合谋吧?”
皇帝这话一出,王应功头皮都要炸了。
“臣冤枉,臣与胡凤翔素无来往,他临时调动军户,臣也是刚刚才知晓。”
崇祯道:“好好好,你们一个个都伶牙俐齿,一个个都说得头头是道,责任都在别人,自己就是干净的!”
“接着说欠税的问题,王知府你认为是天灾,好一个天灾,你们已经将税收的账本都好了记录,是不是觉得朕要查也查不出来?”
“是不是朕现在问你们长沙府为何还有人头税,你王应功就会说冤枉,人头税早已废除了?”
“陛下,人头税确实已经废除了,臣都是按照您的旨意在办事!”
你看看,这大明朝的官员,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儿。
一个个私下贪得无厌,尸位素餐,到问责起来,一个个巧舌如簧,反正钱要拿,责任不背,事情不干!
实际上,正统历史上的崇祯朝,从崇祯继位的时候开始,各地的行政就已经接近崩塌。
经历了万历后期到天启的各种党争,中央朝廷忙着党争,几乎不对地方行使行政政令了。
既然朝廷不行使权力,权力这东西自然不会凭空消失。
于是地方官府开始放飞自我。
中央的政令要下达到地方,几乎已经很难很难再落地下去。
朝廷一般办不出来的都是什么呢?
加税!
因为辽东打仗,朝廷缺钱,其他的朝廷几乎不管了。
既然加税这政令一出来,地方就更是巧立名目,强取豪夺。
而朝廷几乎不管地方官府的行为,只要把该给的税交上去,只要看到银子就可以,你们随便在下面闹。
这就是历史上,明末为什么那么多人起义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也是穿越者崇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全国的地方官府几乎都有和地方乡绅地主联合起来捞钱。
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失去了司法的制衡和朝廷的管控,大家都在想着怎么吸血。
就说这长沙府,现在就是这般情况。
王应功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他就仗着把账做得漂亮,皇帝就算怀疑也没有证据,不能乱砍人吧。
账目上的人头税确实废了,没有上报上去,不就是没了么?
可是那之上没有上报到朝廷,并不意味这没有收。
若不是崇祯亲口听到那些老百姓说这事,还真是一位人头税都已经废掉了。
崇祯将刘春全的账本随手拿过来,扔到王应功面前:“自己看,看完再看着朕,将你刚才的话一个字一个字重新再说一遍!”
【作者题外话】:这几天在重庆有事,更新时间有点晚,但不会不更,各位见谅哈。
第57章 屠氏的账!(第三更)
刘春全把头埋在袖口,一动不动。
而王应功则颤颤惊惊捡起那账本,飞快看了几页,连忙道:“陛下,这是冤枉,这是有人要陷害臣,陛下……”
“你还敢狡辩!来人!立刻将王应功拖到城外斩首示众!”
王应功一听,全身都炸了,大声哭出来:“陛下饶命!臣是冤枉的陛下饶命!”
几个锦衣卫立刻上前,抓住王应功就往外面拖。
那四个地主老爷吓得把头埋在长袖里不停颤抖,全身冷汗如瀑,一颗心是狂跳不止,那绝对不是恋爱的感觉,而是恐惧。
“陛下,都是这四个人蛊惑臣的,他们欺骗臣,都是他们,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王应功叫得撕心裂肺。
那四个地主老爷连忙道:“陛下明察,草民等人都是冤枉的。”
崇祯冷哼一声:“冤枉?这上面可都有你们的名字,你们拿了多少亩惠泽田,漏了多少税,写得一清二楚,还敢在朕面前张口胡话,当朕是傻子么!”
“陛下饶命,草民等也是受人所托,非草民所愿意!”
“受谁所托?”
“是浙江省的屠家,是他们委托我们把惠泽田拿到手,他们愿意高价购买。”
崇祯微微蹙起眉头来了,又是屠家!
荆州府的账单上面就有屠家!
不仅如此,前宣化府总督沈棨和屠家是联姻,沈棨的女儿就嫁给了屠家!
还没完呢!
这个屠家背景可不简单,在大明朝,一共出了四个进士!
屠勋,成化年间的进士,官至部堂大臣,刑部尚书。
屠应埈,嘉靖五年进士,官至翰林,天子近臣。
屠仲律,嘉靖年间进士,湖广御史。
屠叔方,万历年间的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就是在湖广做监察御史,而且是在武昌府。
这些都是历史名人。
这就操蛋了。
湖广道监察御史本来有弹劾、监察官员的职责,但现在明显是监守自盗了起来。
湖广的惠泽田太诱人,屠家在浙江,竟然把手伸到了湖广来。
这里面没有屠叔方协助,崇祯是绝对不信的!
他甚至可以联想到,屠家和沈棨联姻,也是有利益目的在里面的。
一个边陲总督,而且还是宣化府的总督,长有张家口那样最大的边贸地,自然是肥得流油的。
此时,四大地主都跪在地上,不停颤抖。
他们哪里知道皇帝手里竟然已经有了账本。
他们猛然想起来,跪在一边的同知刘春全似乎无恙,便知道是谁出卖了他们了。
心中恨不得将刘春全剥皮抽筋。
崇祯对骆养性道:“口供都录好。”
“是!”
郭怀安道:“陛下,草民那里有账本,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草民愿意拿过来,是屠家跟草民做的交易!”
其他几个也连忙道:“陛下,草民那里也有账本,草民愿意拿出来!只求陛下饶了草民一命!”
“骆养性,你派人跟着他们回去拿账本!”
“是!”
四人便出了知府衙门,回去乖乖拿账本,能保住小命才是最重要的,现在还心疼什么账本,先活下来再说。
可他们不知道,崇祯的条件哪里有那么好谈?
那四个地主老爷走了,崇祯大袖一挥:“王应功的人头挂在城墙上!”
王应功不停叫喊:“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他的声音越来越远,跪在地上的刘春全全身都是冷汗。
一边的胡凤翔一动不敢动。
崇祯道:“去长沙府找个刀法好的来,朕要将胡凤翔凌迟处死!”
胡凤翔一听,吓得当场晕死过去了。
一边的刘春全更是吓得呼吸都不敢用力。
为什么要凌迟处死胡凤翔?
文官多管闲事或者越权倒还好说,顶多降级处理。
可武将那是万万不能的,丫的私自调动卫所军户,这可是僭越了军权,这是最敏感的一块。
宋明都讲究以文御武,就是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