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激荡年华 >

第70章

重生之激荡年华-第70章

小说: 重生之激荡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问题问的。

    “当然有信心了,不然我就不会开始了。”

    正说着,他的手机忽然响了。

    “喂?怎么了?”

    是温晓晓,她刚睡醒,声音糯糯的挤在一起,“你去哪儿了呀?”

    “我在一楼,你要吃早饭吗?给你带上去。”

    陈北收拾了一下,最后握手道别了。

    在今天的旅行日志中,他这样写道:2009年的春节,我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最多不会超过二十岁,却已经是成功的创业者,我欣赏他在谈话中超越年龄的成熟睿智和澎湃自信,某种程度上这比他对行业的犀利判断要重要的多。我有一束花、开在彼岸天,他坚信自己能达到彼岸。

    温晓光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姐姐从床上坐起来,可怜巴巴的说道,“我一睁眼发现你人没了,我以为你走了呢。”

    “没有,”他坐下来,“今天下午我们去拉市海,雪山就不爬了,我怕你高原反应,明天再去泸沽湖待上三天,之后我们就回家。”

    “好吧”她没睡醒,有气无力的,眼皮一抬,“你头发乱了,过来我给你理一下。”

 第129章 此间的少年

    2009年的2月20日,寒假早已结束,开学都已经两周了。

    温晓光在这一天满了18周岁,没干别的,先尝试着在股市开了户,上半年的牛市已经开始了。

    其实如果想过好日子,直接买腾讯的港股的股票就行了,h股有一个50万的入门标准,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事,温晓光记得谁计算过,腾讯的股票翻的比房价还狠,尽管在2018跌的稀里哗啦。

    不过他志不在此,以后有了钱可以作为一种闲时投资。

    说起来沪深两股大大牛市是指大盘,具体到买哪一只股其实也需要选择,如果他过去研究过股票大概能记住09年的十大黄金股。

    现在的话,只能靠着脑海里看财经类新闻的碎片化记忆,最牛股记不住了,但好像是有个叫中天城投的,上过新闻。

    其实a股比较不太能看,有些莫名其妙的股票全年能涨600,完了次年又跌回去,你都不知道背后发生了多少故事。你要说房地产火热吧,中天城投能涨。荣丰却又能跌,所以看行业,也不太靠谱。

    总而言之,不太能指着这玩意儿,他要不是因为重生,a股市场连他的手续费都赚不到!

    现在也是没有办法,开创优客良品需要一定的资本金。

    首先写网站本身就需要钱,温晓光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至少人力成本是需要的,文案编辑、网站前端开发、网页美工和推广人员都需要招聘。

    其次采购商品需要预付定金、快递物流费用需要支出。

    最为重要的是推广宣传费用会比较昂贵。

    如果推广的好,随之而来的租赁服务器费用可能会高达百万一年,如果推广的不好那就血亏,

    剩下钱买点腾讯股票混吃等死好了。

    从西南回来之后,温晓光没有急着去做这件事,与之前开个网店小打小闹不同,这次再开始必定需要他有比较多的时间。

    然而高中的时间空隙大家都明白。

    另外,钱也都在股市之中,增值的速度相当快,哪有多余的部分再来做那些事。

    所以他暂时慢下来了,

    张刚年在等他

    刘以琦在等他,

    甚至温晓晓也在等他

    但她是最不急的,她在等着弟弟参加高考。

    温晓晓: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弟弟能成为一名大学生。

    温晓光暂时没有和她在这方面有所争论,主要矛盾不是这个。

    若有多余时间不如把自己要做的网站思量的更细一点,为了这个事,他给陈北打过电话,

    这个秃头男已经国内国外逛了一圈了。

    真有钱。

    就羡慕这种,上班上累了,一甩手半年不干活还是那么潇洒。正常来说,30多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个叫做房贷的鬼屎东西,别说半年了,丢掉工作的第一个晚上就会失眠。

    2009年6月6号,高考就是明天的事儿。

    其实8班没有这种氛围,对于他们来说等着放假回家玩儿就行了。

    只有温晓光自己准备好准考证、以及相关的工具。

    羡州在7号这天,几所中学门口的路都封了,全城出租车免费载学生,家长门倾巢而出将各个考点的门口堵的水泄不通。

    天气炎热根本就挡不住他们。

    温晓晓一大早也跟着他起来了,她一路上都没有说话因为紧张

    比温晓光还紧张

    “回家做顿好吃的,不需要在这里等我。”温晓光嘱咐着,“我要吃大虾,快去买。”

    温晓晓把文件袋放到他手里,“放轻松,反正考不上明年再来。你还有一次机会。”

    温晓光:“”

    你比我还紧张,你劝我放轻松。

    姑娘看着人群里少年的背影,手握的紧紧的。

    身旁则尽是家长们,

    “天天,加油!妈妈在这里等你!”

    南中国的陈北在几个月之后的看世界后准备履行他当日的话,那日他们在丽江约定,他结束这趟旅程,会到羡州再找他。

    事先两个人已经通过电话取得联系,

    陈北是第一次来这个县级市,不大,但建设的也很漂亮,某些区域的现代化气息和大城市如出一辙。

    温晓光通过两天时间完成了自己的高考,今年有一个叫葛大爷的大爷对考生们下了毒手,数学题目难得一匹。

    虽然没有哪一道憋住了他,但让他感觉到今年的题目有难度,葛大爷厉害。

    基本上,数学扣分不会超过3分。

    理综大概不会低于270,语文和英语就不好估了,总而言之,他考的不会是个低分。

    8号的下午,他出了考场,感觉浑身都轻松了太多。

    因为终于没有什么人规定他一定要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地方。

    回来家他什么事也没干,先好好洗了个澡,大裤衩、凉拖鞋陪着姐姐特别放开的吃了一顿晚饭。

    正吃着戴唯毅给他打了个电话。

    “喂,晓光,你今天考的怎么样?”

    温晓光说:“600分应该没问题吧。”

    戴唯毅大喊,“我靠!那你不是就考上了吗?”

    “差不多,你好好学,也就还有365天,慢慢熬吧。”

    戴唯毅按下想要杀人的冲动。

    作为班长,出了个异类,这可怎么办?

    “晓光,我在班群里说一说,到时候你走我们一起送送你。”

    温晓光:“”

    “不用了,别激动,通知书还没拿到呢。”

    温晓晓那边,刘以琦也打来电话,最近这几个月她不在羡州,这也是有几十万存款的女人。

    前段时间她先去了趟国外,回来后一直缠着温晓光说以后发展的事儿,针对她本来的技能,美工方面也有需求。

    于是她出去报班儿去了,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学有所成。

    本来温晓晓也可以去,那些软件啥的,又不需要什么文凭门槛,给钱就有人教,她也不是不想去,只不过考虑到温晓光最后一个学期很关键,她留了下来了,洗衣做饭考了驾照跟老婆子一样。

    “晓晓,他考完了吗?”

    “刚刚结束呢。”

    “好,我最多还有20天就回去了。你叫他等我!一定要等我!不准自己偷偷去发财!”

    温晓晓干脆道:“行,我们等你呢!”

    这一次高考家里亲戚也都知道些,只有两个姑姑打来电话问问他的情况,绝大多数家庭里,高考是重要性非常高的事件,也算是正常。

    温晓光真正关心的其实是陈北的电话,

    8号晚上的8点钟,他打电话告诉自己已经下了火车了。

    “姐,陪我出个门接个朋友。”

    是的,这半年温晓晓除了照顾他,还在他强烈要求下把驾照给考来了,不然真的有些不方便。

    “什么朋友?你还有朋友?”

    温晓光起身去换衣服,“陈北,还记得么?”

    温晓晓一脸懵逼。

    “算了,等见到了你应该能想起来。”

    温晓晓去找了车钥匙,“很重要吗?”

    “算是吧,我的网站需要一个搞前端的。”温晓光心情不错。

    几分钟,一辆银色的轿车缓缓驶出香山小区,直奔火车站而去。

    羡州的少年,开始了自己期盼已经的征程。

 第130章 从域名开始(为山水DF盟主加更)

    这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进程,这两年是电商和直销最火爆的时间段,没有理由不去搞一搞。

    火车站外人流汹涌,两人通着电话花了好几分钟才最后相遇。

    “晓光!”最后还是陈北先认了出来。

    不是温晓光的眼神不好。

    是他太帅,在人群中更加显眼,所以陈北好找。

    “欢迎来到羡州!”温晓光见到他还是挺开心的,

    如果说几个月之前,他还在休息的状态,那么现在已经是一枝离弦之箭了,这次见到陈北,再不济也能经他介绍几个不错的人才。

    “没想到你还亲自来接。”陈北过来拍拍他的手臂,身垮单肩包,衬衫短袖,其实看着并不出奇。

    “难道让你出了车站举目无亲吗?”

    姐姐也过来也同他简单握手,“我路上还在想是谁呢,原来是你,欢迎欢迎。”

    如今再谈起之前的那次相遇,还真是缘分满满。

    车里头。

    陈北坐在后座,问道:“当时那一家三口和那个女大学生,你们还联系吗?”

    “虽然留了联系方式,但几乎没有联系。”温晓光摇头,这都不重要,“陈大哥,你这段时间都去了哪儿?”

    “瞎跑呗,先去了趟旧金山,又去了迪拜。”

    “很有收获?”

    “算是吧,东西方都看了看,也真是眼见为实,以前我对阿拉伯和多少有些偏见,这次去了迪拜发现,文明成为三大宗教之一,自有其原因。”

    温晓晓耳朵刮了刮,这都说什么呢。

    文化人都聊这种天吗?

    我是不是读书很少。

    “在东西方的宣传都有些失真,尤其在西方,谁能想象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力完全不输于大唐文化,所以一个初始印象实在太过重要了。”

    陈北点点头,“你呢,现在还在创业?”

    温晓光笑着讲,“刚结束了高考,要说创业,是从今晚开始的。”

    “高考??你到底多大?真的像网上说的18岁?”

    “嗯,他们没有瞎写。”

    陈北咽了咽口水,无奈的笑了笑,自己这是在干什么,跑那么远来见一个刚刚高考完的学生?

    “你要早说我不来了。”他开着玩笑道。

    “哈哈,”温晓光知他是玩笑话,“你不来我要去找你了。”

    “找我做什么?”

    这个问题先没有说。

    “陈大哥,你应该听说过凡客吧?这是一家刚刚成立两年的企业。”

    “嗯,”他推了推眼镜,“有所耳闻,有雷军投资,雷军又认识很多投资人,所以这家公司不缺钱,发展很快。你对它有兴趣?”

    “服装这一行,看的就是一个品牌,靠的也是一个品牌,但只有一个品牌就有些无聊了。”

    “你要想清楚,这两年,凡客发展的挺好的,资金、人才都很充足。”

    温晓光断言,“它就是融资太过容易,钱太多了,买够888元衬衫送一个飞科剃须刀,不说那些衬衫,剃须刀就值600多块,有钱,造的。”

    凡客的创始人,陈年也有些一点不够理性。

    2010年凡客体火爆网络之后,凡客终于化茧成蝶,完成了20亿元的销售目标,于是他喊出要在2011年实现100亿元的销售额,

    吹牛皮不打草稿,阿里巴巴在当年也就这个数。

    大概是之前成长太快脑子发热,而且起于营销之后也依赖于营销,

    经历“凡客体”之后又大搞营销,

    但是2010年的凡客体广告是可遇不可求,稀罕程度就跟我为自己代言一样。

    凡客不服气,又搞了个奇奇怪怪的生于1984。

    其实文青一点不可怕,但自嗨就比较恐怖了。

    生于1984到底是几个意思?

    1984年发生了什么吗?在广大老百姓的记忆中并不深刻,实在是想不起来。

    好,就算是有一些特殊好了,

    但1985年出生的人就很懵逼,什么意思?我生晚了?

    陈北听到此处大概是明白了。

    “你想做一个这样的b2c网站?”

    语气中含着不感兴趣,这玩意儿他有了解。

    但温晓光则讲:“准确的说是定位于80后草根群体气质和态度的品牌特征,至于衬衫,羡州满大街的衬衫,质量的差距并不大。”

    陈北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你前半句说的很有意思。”

    温晓光展开道:“80后这个词说很久了,这个群体数量超过2亿,作为一个国家来讲也是人口大国了。”

    “数量还是其次,关键是年龄,大量的80后开始走出大学校园、进入社会、成家立业,总得来说开始进入而立之年了,这个年纪的人说老了太丧,说年轻装嫩,还保留着20多岁的记忆,却已经没了激情,从目前网络上来看,基本上有一定程度的集体怀旧情怀现象。”

    这不是瞎侃,

    在电影界也有致青春这一主题的大火作为例证。

    一个时代的特征,会在各个方面展现出来。

    问题是陈北也给他说的心有戚戚焉

    差点都要流出老男人的热泪。

    “你打算卖情怀?”

    温晓光自信道:“不能这么说,我希望他们都能从都能从我的品牌中找到自己。”

    陈北不禁感叹,“你是90后吧?怎么会对80后如此了解?!”

    “因为常常在贴吧里看到一群人对着一个很普通的玩具激情四射,后来知道那是童年;也常常感受到他们对于香江那一代影视明星的推崇,对于魂斗罗、任天堂nds的满满回忆。”

    温晓光通过中央后视镜盯着他说道:“凡客似乎在模糊摸索这一定位,但他们扩充太快,一开始还只是衬衫,随后鞋子、化妆品、羽绒服都开始卖,这与那一个定位其实是有些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