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我在大宋斩妖除魔 >

第33章

我在大宋斩妖除魔-第33章

小说: 我在大宋斩妖除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天顺对罗宗浩说道:“主持大人,斗法已经结束,宣布结果吧!”

    罗宗浩咬紧牙关,目光看着众多宋国人,拳头紧握。

    “本官宣布……仙会获胜方为……宋国……”

    说完这句话后,罗宗浩感觉体内一股气血上涌,身体颤抖。

    紧接着,全场欢腾。

    “赢了!我们赢了!我们宋国赢了!”

    “这么多年来,我们宋国屡战屡败,饱受辽国的羞辱,如今总算是扬眉吐气了!”,有人热泪盈眶。

    “从今以后,我们宋国的老百姓可以在辽国人面前抬起头来了!”

    每一个宋国人的心情都无比激动。

    “奇耻大辱!我们辽国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一败,今日败给大宋,我们有何面目去见辽国众乡亲?”

    “十多万兵马已经枕戈待旦,我们今日之败,恐怕要让这么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我们……完了……”

    辽国修士虽然颇有胜绩,可一旦失败一次,将会遭受无数辽国人的痛骂。

    若是留下心里阴影的话,更会埋藏下一个心魔,对以后的修炼造成一定的影响。

    叶天顺已经迫不及待,将这个捷报编辑成文书,快速传达给了朝廷。

    “扑通”一声,这一次换成罗宗浩怒急攻心,当众晕了过去。

    “凌岳!凌岳!凌岳!”,无数人激动的高喊。

    “多谢各位!多谢!”

    凌岳接受着众人的喝彩,回到了自己的位子,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稍作休息。

    杜昌云激动道:“凌道友,能够跟你并肩作战,何其荣幸!”

    “罗宗浩那个狗官实在无耻,今日若是没有凌道兄的话,我们不可能赢得如此酣畅淋漓,甚至有可能会背负无数骂名。”,柳如梦佩服道。

    “诸位都是大宋同道,不必如此客气。”,凌岳谦虚道。

    。

 第七十一章 辽军退兵

    “叶大人,今日斗法我们辽国认输,告辞了!”

    “今年辽国败了,但明年我们一定会再赢回来!”

    “明年,我辽国一定会将今日之耻辱十倍还之!”

    辽国众修士感到已经没有颜面再留在这里,于是一个个相继离开。

    叶天顺没有挽留,任由他们离去。

    没过多久,罗宗浩也被衙役叫醒。

    见到辽国人已经不在,吓得急忙拔腿就跑,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按照仙会规矩,胜者可以获得仙会的彩头宝物作为奖励,现在,本官就将宝物分发给众道友。”

    叶天顺将仙会上的宝物发了下去,参与斗法的修真者一人一件。

    凌岳也因此获得了一件新的法宝——金啸盾。

    这是一件防身宝物,而且品质极佳,在众多头彩中也是最好的防御类宝物。

    斗法结束后,大家并没有散场,而是聚集在一起吃月饼。

    接下来还有歌舞节目,共庆佳节。

    …………

    靖门关外。

    辽军主帅营中,一群武道高手聚集在此议事。

    在得知辽国修士在仙会上输给宋国的消息后,众将领一个个勃然大怒。

    “什么!他们居然败了!而且还是败给了一个年轻的宋国人!”

    “这帮废物是干什么吃的!”

    “我大辽准备多年,就是为了找准时机攻入大宋,开疆扩土,难道这么多年的努力都要白费了吗!”

    众人脸色难看,心有不甘。

    “郭帅!我们不能这么轻易放弃!也许是宋国使了什么阴谋诡计,所以才会侥幸获胜。”,一个将军沉声道。

    “我们离靖门关已经近在咫尺,若是因此撤军,岂不是被宋国人耻笑?”

    “郭帅,请下令攻宋,我们有信心一鼓作气攻破靖门关!”

    许多将军纷纷请命,目光看着一个身材魁拔的中年男子,他就是辽国大军的统帅——郭长林。

    “各位将军,按照原定计划,当我大辽修士轻松击败宋国修士,取得斗法仙会上的胜利时,我们就打入靖门关开疆扩土,然而情况有变,我们可能过于低估了宋国人的实力。”

    郭长林很是严肃的说道:“在这场斗法仙会上,我辽国原本占据着极大的优势,但却被一个年轻的宋国修真者力挽狂澜,他的修为深不可测。”

    “他是谁?”,有人追问道。

    “此人名叫凌岳,道号东临居士,是个散修。”

    “不可能!”

    一个将军大声道:“我们辽国派出的修真者无一不是世家宗门中挑选出来的顶级高手,唐家的唐卫华更是兼修武道,怎么可能不会是散修的对手!”

    “可事实上,就是这个散修以一己之力连续击败我辽国的修士,而且一鼓作气逆转局势,独霸全场,无人能敌。”,郭长林严肃地说。

    “这怎么可能呢……”

    众将军面面相觑,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郭长林分析道:“如果此人真是个散修,那他一定天赋异禀,必为我辽国祸患,可如果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势力,我们就更不能在这个时候侵宋。”

    “郭帅言之有理。”,众将军纷纷点头。

    “传本帅命令,拔寨撤军。”

    “是!”

    命令传达下去后,辽国大军迅速撤离。

    …………

    日薄西山,南郡府中秋仙会接近帷幕。

    叶天顺的官印突然响动,收到了一封传书。

    片刻后,叶天顺脸色狂喜,忍不住拍案起来:“好!好啊!”

    杜昌云问道:“叶大人,什么事情如此高兴?”

    叶天顺说道:“前线传书,靖门关外十多万辽国大军已不战而退。”

    众人闻言纷纷大喜。

    少数人的表情却非常严肃,辽国大军撤退,显然也暴露了他们的侵宋动机。

    可想而知,一旦南郡府的修真者输给辽国修士,那么辽国大军可以随时打入靖门关。

    大宋朝廷腐败,本就不愿与辽国开战,经不起也耗不起。

    现在辽国修士惨败,使得辽国大军提前锐气受挫,而宋国大军也因此士气高昂,在这种情况,辽国大军敢迈入宋国半步,宋国大军就敢和他们拼命。

    士气旺盛,无所畏惧!

    此消彼长,辽国大军才会撤退。

    柳如梦对凌岳说道:“凌道友,你今天可为我们大宋立了一件大功啊!”

    “不敢当,不敢当。”

    凌岳今天只是应邀参加仙会与辽国修士斗法,本以为只是罗宗浩和叶天顺的党争,却想不到这个中秋仙会如此重要,背后竟然牵扯出了两国争斗。

    阴差阳错,居然做了一件好事,也算是一件功德了。

    叶天顺快步走到凌岳面前说道:“凌道友,今日一战你力挽狂澜,扬我大宋国威,一雪多年来辽国给予宋国的耻辱,又让辽国大军不敢进犯边疆,使我大宋避免了一场战争,叶某无以为报,请受我一拜。”

    说完之后就对凌岳下拜,其他人见此也纷纷起立,一同对作揖表示感激。

    凌岳扶起叶天顺说道:“我只是做了一件身为宋国人应该做的事情,叶大人不必客气。”

    “凌道友虽是一介散修,但也为我们南郡百姓斩狗官,杀妖僧,诛长生教主,叶某一定会将此事启奏皇上,定不辱没你的功勋。”,叶天顺说道。

    “叶大人好意在下心领,在下身为修真之人,理应为百姓们做点力所能及之事,就不必烦劳上奏皇帝了。”

    “凌道友为大宋做了贡献,就理应受到朝廷的褒奖,否则如何彰显皇恩浩荡?如何激励更多人为大宋建功立业呢?凌道友应该为南郡人做个表率才是。”

    众人纷纷点头,一致赞成叶天顺。

    凌岳见难以推辞,只好谢过。

    “叶大人,您刚才说已经用声像法宝记录了今天的斗法情景,以此作为证据参罗宗浩,这么说来,您早就料到罗宗浩会来搅合这件事了?”,凌岳好奇地问。

    “哈哈……”

    叶天顺大笑道:“我哪里会有那个未卜先知的本事,我之所以那样说,是想让罗宗浩做贼心虚,自己去向皇上请罪。”

    凌岳佩服道:“叶大人英明,在下佩服。”

    “不敢,不敢。”,叶天顺连连摆手。

 第七十二章 不打自招

    八月十六。

    京城,金銮殿。

    罗宗浩担心叶天顺提前参奏,为了能够减免罪责,于是就跪在皇帝面前,呈上了一份奏折,并主动请罪。

    “卑劣!为了找机会参倒叶天顺,居然用这种手段,罗大人,你的书都读到狗的身上去了吗!”

    “罗宗浩,你和叶大人的党争恩怨,难道还不比不过我们大宋朝的尊严吗!”

    “简直就是丢尽了我们读书人的脸!”

    许多官员忍无可忍,指着罗宗浩破口大骂。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罗爱卿,你知不知道你差点酿成大祸!”

    宋帝生气道:“昨日,就在靖门关外,辽国十多万的兵马差点攻打进来!朕如此信任你,让你担任仙会主持,你却如此行事,让朕大失所望!”

    “臣知罪!臣罪该万死!”,罗宗浩不断认错。

    “皇上,罗宗浩分明与辽国勾结,请治其欺君之罪!”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许多官员抓住机会,对罗宗浩各种参奏。

    秦魁出列道:“皇上,臣也有错,是臣用人不当,臣愿接受任何惩处。”

    罗宗浩恨不得一头撞死,秦魁没有为他求情,而是当众认错,说明秦魁已经放弃救他了。

    “秦相,您……您为下官说句话呀!秦相!”

    罗宗浩眼巴巴地看着秦魁,宋帝最听秦魁的意见,只要秦魁开口,宋帝一定可以网开一面。

    秦魁直接大声呵斥:“住口!你这个恶吏,枉你是个读书人,居然做出此等不忠不臣之事,还有脸求老夫吗!”

    “下官知错,还请秦相为下官说句好话,下官甘愿做牛做马报答……”

    罗宗浩磕头苦求,但秦魁还是一脸冷漠。

    他已经让秦魁失望了两次。

    “愚蠢!老夫瞎了眼,居然收你做门生!”

    秦魁走得远远的,和罗宗浩划清了界限。

    “罗爱卿,虽然你的做法不对,但幸运的是没有酿成大祸,罪不至死。”

    宋帝说道:“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还是要将你交给刑部会审,论罪惩罚。”

    听得此言,罗宗浩喜出望外,连忙叩首:“多谢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突然,一个官吏来到金銮殿说道:“皇上,吏部有收到一封苏州南郡知府叶天顺大人的传书。”

    “呈上来!”

    “是!”

    官吏将一份奏折呈上,然后退了出去。

    “一定是叶天顺参我的奏折!”

    罗宗浩心里想道:“我已经赶在他的前面主动请罪,而且皇上金口玉言已经免我死罪,纵然他口若悬河,我也能无恙了。”

    正这么想的时候,宋帝却没有太大的表情变化。

    “传旨,南郡府散修东临居士凌岳真人,与中秋仙会上力挽狂澜,击败辽国众修士,避免宋、辽两国开战,功不可没,朕封其为‘南郡侯’,赏银千两,赐郡侯府一座。”

    “什么?封侯?赐府?”

    听到这里的时候,罗宗浩脸色呆滞,不明所以。

    怎么回事?难道不是叶天顺参奏自己的奏折吗?这和预料中的完全不一样啊!怎么还对别人封赏起来了?

    下一刻,罗宗浩仿佛明白了什么,气得全身颤抖。

    “我上当了!我上当了!我居然不打自招!”

    罗宗浩怒急攻心,猛然一口鲜血喷出,晕倒在了金銮殿上。

    秦魁脸色一沉,上前踹了两脚,没有反应,便喊道:“来人!把罗宗浩拖下去,立刻转交刑部!”

    金銮殿士走进来,将罗宗浩带走。

    “众位爱卿,借着今日早朝,朕还得请你们看看另外一些人。”

    宋帝下令道:“带上来!”

    不多时,金銮殿士将若干名读书人押了上来。

    秦魁扫了那些人一眼,表情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这不是吏部的官员们?皇上怎么将他们给缉拿起来了?”

    “怎么会这样?到底怎么回事?”

    文武官员议论,不明所以。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那些人磕头求饶。

    “住嘴!朕没让你们说话!”

    宋帝一拍案桌,龙颜大怒。

    那些人只好闭上嘴巴,依旧保持着叩首的姿态。

    宋帝目光看向吏部另外一个官员,说道:“曹尚书,这可是你的手笔,来给大家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吧!”

    “臣遵旨!”

    这个曹尚书表面上也是吏部的奸臣,实际上,他一直潜伏在那群吏部官员之中韬光养晦,混得风生水起。

    也正是他利用自己的吏部官员身份,轻易向刑部举报吏部官员扣押前线传书的事情。

    “各位同僚,请听我细说……”

    曹尚书将那些吏部官员早已被辽国买通,扣押前线紧急传书的事情说了一遍。

    文武官员们听了也是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曹尚书没有及时举报,他们至今还不知道昨天曾有辽国大军向靖门关靠拢。

    朝廷最怕的是的什么?

    就是敌人已经挥师入关,而朝中却无人知晓,以至于江山沦陷。

    “各位爱卿,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宋帝目光扫视百官,说道:“这些恶吏居然卖国求荣,盼望着咱们大宋早日灭国,朕身为大宋天子,绝不能容忍!”

    此刻所有的官员,包括秦党的党羽,都像那些人投去了寒冷的目光,仿佛能够杀人。

    “皇……皇上……饶……饶命啊……”

    “好!既然你们认罪,朕就饶了你们的性命!”

    宋帝说道:“将你们发配靖门关充军戴罪立功,三代之内不得科举。”

    “扑通”一声,有人直接吓晕了过去。

    其他人则是瘫坐在地上,后悔莫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