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扇门当捕头这些年-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过往的岁月,黄裳对他的宠信,君臣相处之间的这一幕幕在他的脑海中闪过,蔡京便感到心中充满温暖。
黄裳亦是凄笑道:“你我君臣一场,朕没想到居然会是这种结局。。。。。。好好,黄泉路上朕也算有你这个伴了。”
蔡京苦笑道:“陛下,来世您继续当皇上,我继续当您的臣子,臣再也不造您的反。。。。。”
黄裳朗声大笑道:“好,好!朕等着。。。。。朕就再信你一次,仍然拜你为相。”
君臣二人相似而笑,笑声竟已没有先前的凄苦,却带着看穿一切的解脱。
“死到临头了,还能笑得如此洒脱,本王倒是敬你们二人是条汉子!”
安世耿说着,将吸元魔功运行到极致,加快吸收黄裳与蔡京的内功。
皇宫内的喊杀声逐渐平息,童贯带着三万禁卫军已经将皇室中所有成员全部斩杀殆尽。
唯一剩下的就是逃出宫去的明月公主黄玥。
杀完皇宫中所有皇室子孙之后,童贯带着数百名禁军亲卫一路搜寻来到武英殿。
“相爷!你。。。。。。安世耿?”
看到安世耿左右两掌吸着黄裳与蔡京的内功,童贯不由惊呆了!
这完全不是他预想中的画面。
预想中的画面不应该是蔡京联合安世耿杀了黄裳,此刻意气风发的准备召集百官进宫,登基称帝么?
可现在,怎么会这样?
蔡京居然和黄裳倒像是一伙,安世耿却一人单挑这两位九品大宗师,而且完全是吊打。
黄裳与蔡京这两位绝世高手居然毫无还手之力的任由安世耿吸去内功。
童贯顿时懵了,脑子根本转不过弯来。
就在此时,童贯身后的禁军副都统领李彦却突然一剑从后刺入童贯的身体,自他的前心贯穿而出。
童贯嘴角不停的溢出殷红的鲜血,他挣扎着回过头来,看向李彦:“为什么。。。。。。”
李彦冷笑道:“童贯,你勾结蔡京,里应外合,诛杀皇子,弑君篡位,罪该凌迟。我念在与你同僚多年的份上,一剑给你个痛快,你应该感谢我才是。”
说罢,一把将剑抽出。
童贯的胸口鲜血猛喷而出,高大的身体轰然倒下,双目圆睁,至死都不明白李彦为何杀他。
李彦是童贯的心腹,也是蔡京的心腹,此次跟随童贯进宫诛杀皇子李彦也是非常的卖力,可他为何却要突然杀了童贯,说出这番话来。
连蔡京都想不通这一点。
如果此刻是黄裳控制了局面,那么一切还说得过去,可以理解为见风使舵。
可现在的情况明明是黄裳已经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性了,李彦突然反水,还向黄裳表什么忠心?
李彦如果真是那么忠君之臣,那么他早就向黄裳告密了,又怎么会和童贯一起将黄裳的龙子龙孙全杀光之后,再向黄裳表个屁忠心?
黄裳瞪着李彦怒骂道:“李彦,你这个逆贼,想不到早就和安世耿勾结在一起了。”
安世耿哈哈大笑道:“皇上果然就是皇上,一眼就看出这事的真相。”
蔡京此刻方才顿时明悟,长叹一声:“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安世耿,你可真是好手段,本相阅人无数,自负从不会看走眼,可没想到与你相交十几年,竟连你的皮毛都没看穿。。。。。。”
安世耿嗤笑道:“蔡京,你自以为聪明绝顶,一直把本王当棋子养,却没想到你才是本王的棋子。”
“本王马上就可以对外宣称,你勾结禁军指挥使童贯,里应外合,诛杀皇子,意图弑君篡位,幸亏本王提到皇上飞鸽传书,令本王前来救驾,诛杀逆贼。”
“唉,只可惜本王还是来晚一步,让你们这些逆贼把皇子们都杀光了,皇上也被你们废了,但还没死。”
“皇上虽然没死,但却如同废人,加之皇子皇孙们都反贼杀死,他万念俱灰之下将皇位传于本王。本王也将皇上伺奉在宫中,颐养天年。”
安世耿说完之后,不由得意的放声大笑起来。
不得不说,这一切都合情合理。
蔡京听得连连叹道:“安世耿,你可真是好手段啊,本相自愧不如你,输得不冤。”
216章 京城变天
黄裳气得胆肝俱裂,双目似要喷火般怒喝道:“安世耿,你这阴险小人,朕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只是此刻他再愤怒又如何,他的全身功力都已经无法运行,只能任由安世耿快速的吸去。
半个时辰后,安世耿将黄裳与蔡京两人体内的功力全部吸收一空。
他缓缓收功,脸上露出极为满意的笑容。
这一刻,他的内功修为暴涨到三千年以上。
以他现在的功力,举手投足都可以轻易灭杀成千上万军队。
安世耿看了一眼倒在地上毫无血色的蔡京,挥了挥手,慵懒道:“把蔡京这个反贼押入大牢,以谋逆罪明日午门问斩。”
“是。”几名禁军上前,架起地上的蔡京出殿而去。
“哦,对了。”安世耿转身看向李彦:“你速带一万禁军前去将蔡府包围,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是,陛下。”李彦拱手领命,他竟现在就直接称呼安世耿为陛下,随即领着禁军前去抄斩蔡京府邸。
安世耿又回头看向地上的气息微弱的黄裳,踱步上前,嘿嘿一笑:“至于你嘛,本王暂时还不会杀你,明日召集百官,你就陪本王一起到朝堂宣布禅让皇位。。。。。”
“你。。。。。。休想。。。。。”黄裳全身哆嗦,费尽气力吐出这几个字。
安世耿哈哈大笑:“到时就由不得你了,你只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人而已。”
说罢,他伸指一弹,两道劲风射在黄裳身上,封住了他的两位穴道,令黄裳无法动弹,也无法说话。
次日,安世耿以黄裳的圣旨召集文武百官上朝议事,宣读蔡京勾结童贯诛杀皇子谋反罪名,同时将皇位禅让于安世耿。
黄裳被人扶着坐在大殿龙椅上,面无表情,不能言语。
众文武百官虽然震惊无比,可此时此刻,谁又敢反抗?
三日之后,安世耿正式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魏,自称魏武帝。
。。。。。。
黄玥出宫之后,在集市上买了一匹骏马,一路向台州疾驰而去。
十日之后黄玥到达台州。
纵马来到台州海边,望着一眼无际的碧波大海,黄玥不由傻眼了。
她虽贵为公主,却从未见过大海,虽从书藉中偶尔看到过关于海的描述,可当她来到海边,亲眼目睹大海的壮阔,还是不由被深深的震憾到了。
宽广无垠的海面上,带着盐味的海风吹乱着她的秀发,海涛阵阵,波浪卷起一层层巨浪汹涌的拍打着岸边。
“我该如何渡过这大海,去东瀛寻找凌云?”黄玥喃喃自语。
看着不远处海岸边停泊着几艘渔船,她不由眸子一亮:“对了,本公主可以租艘渔船去东瀛。”
她当即纵马来到那几艘渔船前,下马上船。
可当渔夫们听她说要去东瀛,一个个不由把脑袋摇得像拨鼓一般。
“不行不行,去东瀛可不是我们这些小渔船去得了,再说了,东瀛的倭寇这么厉害,我们去了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无论黄玥提出多少银子,这些渔民始终没有一个人敢答应。
银子虽然让人喜欢,可毕竟还是没有命重要。
黄玥无奈,漫无目的的在海滩边走着。
就这样,一直走到太阳快要西沉之时,她蓦然发现远处的海面上驶来了数十艘巨大的舰船。
“这不会是凌云回来了吧!”
黄玥双掌合什于胸,心情激动的暗自祈祷。
那些巨型战舰向着海岸边驶来,半个时辰后,已离海岸边不足二里。
船舰上旌旗招展,黄玥可以清晰的看清旌旗上的凌字。
“果然是凌云率领大军归来了!”
黄玥芳心狂喜,忍不住在沙滩上跳跃起来,挥手朝着逐渐驶进的战舰大喊。
“凌云。。。。。。凌云。。。。。。”
最前面的那艘楼舰甲板之上,身披战袍的凌云负手眺望着海岸边,心情略有一丝激动和喜悦。
终于回到武朝了。
虽说离开武朝,征服东瀛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他却感觉如同过了一年般的漫长。
想到马上可以回到京城,他的脑中便不由浮现出几个绝世佳人的面容。
姬无花两姐妹一定等他等得很寂寞心急了吧!
他不在京城这段时间,明月公主这个小妮子也一定在皇宫内憋坏了吧?
叶峰不知官复原职没有,叶雨竹还住在他的府上吗?
蓦然,他听到远处海岸传来了呼喊他的声音。
凌云运目望去,但见海岸边一名身穿撒花软烟裙的绝色少女,正挥手向他欢呼叫喊。
“黄玥?”凌云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果然如他所料,这小妮子已经在宫中憋不住了,竟又偷偷溜溜出宫来找他来了。
凌云身形一纵,如同谪仙般身姿飘逸向海岸边的黄玥飞掠而去。
“凌云,真的是你回来了!”
黄玥喜悦万分的扑入到飞掠到她面前的凌云怀中。
凌云一手搂着她的纤腰,一手抚摸着她的秀发,笑道:“怎么又偷溜出宫来了?你不怕你父皇责罚你?”
黄玥撅嘴道:“父皇说你最少还要一年半载才能回京,本公主才等不了这么久。。。。。”
言罢,她踮起脚来,仰脸香唇送上。
凌云微微俯身低头。
半晌,双唇分开。
“今晚先在胡总督府住一夜,明日启程回京吧!”
当天下午,胡大宗在总督府设宴为凌云及戚继光余大猷等众将军庆功接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名传令兵匆匆进入宴厅,来到浙直总督胡大宗前,将一封密信递给胡大宗:“总督大人,京城密报。”
胡大宗折开密信,当即看了起来,随即脸色大变。
“京城变天了!”
此言一出,满厅皆惊,众将全都停下饮酒猜拳,一脸惊愕的望向胡大宗。
凌云也不由神色一凛:“京城出何变故了?”
胡大宗长叹一声道:“蔡京勾结禁军指挥使童贯里应外合,包围皇宫,杀光所有皇子,废去陛下武功,逼迫陛下退位。平清王安世耿接到陛下飞鸽传书前来宫中击杀逆贼蔡京童贯,陛下万念俱灰,将皇位禅让于安世耿。。。。”
胡大宗的这一番话犹如晴天霹雳,震得大厅中众人呆若木鸡,如果泥塑。
217章 救出黄裳
“父皇,母后,皇兄。。。。。。”
坐在凌云身边的黄玥闻得此惊天噩耗,不由发出一声悲呼,当声悲痛过度晕倒在凌云的怀中。
“大将军,她难道是。。。。。。”
胡大宗一脸惊愕的望着晕倒在凌云怀中的黄玥,不由惊呆了。
凌云带着黄玥来参加酒宴,并没有透露她的公主身份。因而胡大宗与厅中的所有将士还以为她只是凌云的红粉知己而已。
凌云叹了声道:“她是明月公主。”
“什么,她是明月公主?”
胡大宗与众将都惊呆了。
“先把她送到房中去吧!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任谁听到自己全家被杀,都难以承受得住。
总督府的两名婢女将黄玥抬到房中去了。
“胡总督,依本将军看来,此事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啊!”
凌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重重的拍在桌上。
“是啊,下官也觉得此事很蹊跷,这安世耿虽是世袭平清王,但因他父亲安云山曾私自无故调动兵马,而被皇上罢去官职,且禁示安家世代子孙不得入朝为官。”
“可现在蔡京谋反,皇上怎么突然召安世耿来进宫护驾,并将皇位禅让于他,这一切实在是太不合情理了。”
凌云冷哼一声:“事实明摆着的,安世耿才是最大的逆贼!安世耿被皇上剥夺世代子孙入朝这官的权力,必定怀恨在心,此人野心极大,又岂会甘于当一个无权的虚名平清王?”
“据本将军推断,蔡京与童贯的谋反必有安世耿的参与,否则以蔡京和童贯的武功根本就对付不了皇上。安世耿与蔡京联手制服皇上,再突然反戈杀了蔡京,将所有罪名推给蔡京,再挟持天子假传诏书让陛下禅让皇位于他。”
凌云的一番推断虽说并非完全吻合,便也算是八九不离十。
实事上,朝中的很多大臣都有与凌云相同的推断,只是不敢揭露安世耿罢了。
安世耿武功惊世骇俗,天下无敌,又掌控了京城十万禁军,谁敢不听令于他?
胡大宗听了亦连连点头:“不错,下官也有此怀疑。。。。。大将军,此事该如何是好?”
凌云的双目迸射出两道骇人的杀机:“明日调集所有兵马,随本将军前往京城铲除安世耿这个谋反逆贼!”
胡大宗站起身来,双手向凌云一揖道:“下官唯大将军是从,征讨安世耿!”
戚继光余大猷等将领也都纷纷起身,神情激昂的向凌云抱拳一揖道:“我等愿意追随大将军,征讨逆贼安世耿!”
“好!”凌云一拍桌子,起身站立。
。。。。。
三日后,凌云率领胡大宗戚继光等众将士共三万兵马,高举讨伐安世耿名号一路杀奔京城。
一路之上,各地驻军纷纷响应,等到达京城之时,兵马已经超过十几万之多。
凌云率领大军在城外二十里处安营扎寨,召集众将议事。
戚继光出列抱拳道:“大将军,明日末将愿意带三万兵马前去叫阵,劝说守城将领开城投降。”
胡大宗捻须微微点头:“都是大武将士,若能兵不血刃进入城中是最好不过了,但守城主将恐怕不会开城投降。”
戚继光道:“安世耿道行逆施,挟持天子,人人当共讨之,守城将士难道还会为安世耿卖命不成?”
胡大宗摇头道:“正是因为安世耿挟持了天子,所以京城守军士才会无奈奉安世耿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