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西游县令 >

第98章

西游县令-第98章

小说: 西游县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哪吒就带着沈行知等人朝南天门走去,刚走出灵霄宝殿,哪吒就很兴奋的对沈行知说道:“这次我可又要感谢你了,以后有什么事告诉我一声,帮你撑撑场子什么的绝不在话下。”

    沈行知听得一脸懵逼,这哪吒说话总是痞里痞气的。

    “谢我?我没做什么啊?”沈行知下意识的问道。

    “你们弄坏了那家伙的金塔,从此小爷就自由了,刚才大天尊让我送你们离开天庭,便是我最后的差事。以后小爷也不干了,这天庭与小爷没关系了!”哪吒兴奋的不行,看那样子很的不直接跳起来。

    沈行知这才想起,上次哪吒和他说过,哪吒与杨戬这种是和天庭有因果纠缠的,类似签了临时合同的,只要合同期限一到,或者满足了解除合同的条件,他们就能完全恢复自由之身,从此不必听命与天庭。

    “呵,那恭喜你了。不知离开天庭后,你想去干什么?若是没地方去,我那都护府中还有先锋大将之位,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来试试?”沈行知先是恭喜哪吒,不过他随即抛出橄榄枝,竟然直接想挖了天庭的墙角。

    可惜哪吒真不看上一个凡间的将军,只见哪吒一脸憧憬的说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还有更重要的是要去做,我得去找到我娘亲和舅舅。”

    “啥?你还有舅舅?你舅舅是谁?”沈行知也是无比好奇的问道。

    “我怎么就不能有舅舅了?至于我舅舅是谁我也不清楚,不过娘亲有次说漏嘴时提到过,舅舅是这洪荒世界最了不起的存在。”哪吒无比自豪的说着,只是他这话说得像绕口令一般,听得沈行知都是一愣一愣的。

 第183章 李治的难题(1600均加更)

    “不知令堂如何称呼?若我发现令堂行踪,也好告诉你。”沈行知对哪吒的母亲和舅舅还有了点兴趣,也不知为什么他总感觉殷夫人的这位兄长不简单。

    哪吒也是很爽快的说道:“我娘亲叫殷素知,想来我舅舅也是姓殷的,不过名字却不知道。当年我娘就是去找舅舅来救我,只是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从此再无她的音讯。”

    沈行知点了点头,这倒还是他第一次知道殷夫人的全名。

    当年哪吒被逼削肉剔骨,殷夫人抱着哪吒残尸痛苦不已,先是为哪吒修了一座小庙暂时存放元神,而后便不知所踪。

    很明显在殷夫人眼中哪吒的舅舅是有能力救哪吒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殷夫人一去不复返,幸亏后来太乙真人为哪吒做了莲藕身。

    哪吒的故事家喻户晓,连带着李天王和金吒木吒都被人熟知,偏偏哪吒的母亲殷夫人少有认知,如果不是哪吒自己说出来,更没人知道他还有个疑似很强大的舅舅。

    说着说着沈行知等人就来到了南天门外,那红尘天梯还和南天门连接着,沈行知带着三藏和百花羞公主母子踏上天梯。

    上了天梯沈行知从衣袖中拿出一柄自己炼制的飞剑,他将飞剑递给哪吒说道:“这是我随手炼制的,只能用来传讯所用,若不嫌弃就收下,若我有殷夫人的消息也好通知你。”

    哪吒感激的接过飞剑,作为一个武装到牙齿的狗大户,哪吒确实看不起沈行知这种飞剑,但这是沈行知的心意,哪吒再不识趣也会欣然收下。

    “那便祝你早日寻得令堂和舅舅,告辞了!”沈行知最后说了一句,而后念头一动,那红尘天梯便自行向四大部洲缩回。

    哪吒也朝沈行知挥了挥手,随后脚下风火轮转动,直接离开了天庭,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很快沈行知和三藏等人再次回到宝象城,三藏停留了一日继续西行,而百花羞公主也选择了前往碎叶城定居,或许她确实想带着孩子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因为宝象国王最后是主动向大唐投降的,所以沈行知在上书朝廷的时候,也为老国王求了封爵,但是这爵位注定不会太高,沈行知估计李治最多也就给个县侯的爵位。

    设立宝象郡后,沈行知没有继续向西进军,他竟然一改往日厉兵秣马的姿态,开始让安西都护府休养生息了。

    得了宝象国,安西都护府如今真可谓幅员辽阔,治下疆域横跨两大部州,一个安西都护府就有整个大唐近一半的疆域。

    安西都护府虽然治下辽阔,但人口相比整个大唐就少了许多,即便加上宝象郡的人口,安西都护府也才堪堪突破千万。

    要治理这样大的疆域,那怕只有千万人口,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即便有裴行俭等一众能文能武的得力干将,许多事情还是要沈行知亲力亲为。

    在宝象城停留了几日后,沈行知便亲自带着大军返回了碎叶城,至于三藏西行之事,短时间内应该也不会再出什么状况了。

    按照原本的剧情,下一次三藏遇难就该是金角银角大王了,现在沈行知不确定这两个老君的童子还会不会下界?

    因为老君都出现在灵霄宝殿了,如果这两个家伙下界了的话,应该早就被发现了,而现在再让金角银角抓三藏吃肉,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除非老君想在这里与沈行知做个了断,否则根本没有必要让金角银角继续待在平顶山莲花洞。

    原着中三藏遇难总是猴子去搬救兵,而后那些神佛发现自己走了宠物坐骑再去收回,现在沈行知可以肯定,以这些家伙的神通,根本不可能没发现童子坐骑下界,说到底都是在演这出西游大戏。

    现在的西游已经不同与原本的西游了,有些势力在继续演下去的意义也不大了,所以沈行知相信三藏后面遇到的会与原着有很大不同。

    其中一些原着中的妖魔鬼怪可能不会再出来了,同样的一些原着中没有出现的妖魔鬼怪反而有可能出现,甚至他们的目的也与原着大不相同了。

    回到碎叶城后,沈行知照例给姜璃写了家书,又给晋阳公主写了一封信。当他下意识的打算将宝象国之战写下来告诉武媚时,沈行知才意识到,武媚已经入宫许久了,以后他都不可能给对方写私信了。

    目前武媚的身份还是昭仪,属于后宫中地位中等的嫔妃,虽然比起才人来要高一些,但依旧连妃都算不上,所以外朝根本不可能有关于武媚的消息,这半年来沈行知也是连一点武媚的消息都没有听到过。

    当安西都护府尽得宝象国之地,宝象国变成宝象郡的好消息还没传到长安,李治还没因此而欣喜若狂时,大明宫中已经有一个好消息先让李治高兴了起来。

    此时已是永徽元年的十月,长安城已经略有秋意,李治正在书房批阅着公文,忽有小太监匆匆来报,说武昭仪临盆马上就要生了。

    李治闻言一喜,连忙起身走向武媚住的地方。

    等李治来到武媚住处时,宫中稳婆已经为武媚接生完毕,顺利诞下了一个女婴。

    李治此时已经几个子女了,但是这还是他与武媚的第一个孩子,虽是个女孩,李治也极为高兴。

    就在李治因为爱女降生而高兴时,那个更大的惊喜也正巧在此时送到了长安。

    随即长安沸腾普天同庆,李治更是在御花园大宴群臣,庆祝安西都护府尽得宝象国之地,从此大唐疆域再此扩大,这是任何帝王都无法拒绝的功绩。

    再大宴群臣后,李治又回到了武媚的寝宫,他对这个今日刚降生的公主是越看越喜欢,连带着对武媚也是越发满意。

    “今日朕双喜临门,好久没有如此高兴了,媚娘可有什么心愿?说与朕来,朕定会满足你。”李治高兴的为武媚许诺。

    武媚刚生产完毕,看起来脸色还有些苍白,身子也还很虚弱。

    不过她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仿佛是在为李治而高兴。

    然而武媚没有向李治提出任何要求,而是非常巧妙的将话题引到其它地方:“见陛下欢喜,臣妾便也欢喜了,臣妾没什么想要的,只求陛下多赏赐那些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将士,他们才是大唐的中流砥柱。”

    “媚娘说的有道理,其实朕现在也在为此事发愁,什么赏赐朕都不吝惜,为难的却是沈都护该如何赏赐,他已经是正三品的都护,爵位也到了广陵郡公。现在要么让他入朝为相,要么就只能晋封国公了,可他今年才满二十四岁啊!”李治有些无奈的说道。

    在起初的兴奋和高兴后,如何封赏沈行知又成了一个难题。

 第184章 二品大都护(1700均加更)

    武媚拉着李治的手,她的脸上忽然露出明媚的笑容,一时间竟让李治都看的痴了。

    下一刻只听武媚意味深长的对李治说道:“世人皆知沈都护乃陛下心腹,都护越发位高权重,朝臣便明白陛下赏罚分明,那几位往后也会更加收敛一些。”

    武媚明显意有所指,她口中的那几位,指的就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

    这也是每位新皇登基后必然出现的结果,李治虽然现在号称永徽之治,但他的权利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制约。

    一开始李治还觉得没什么,但现在他自认也是有文治武功的,如何还受得了朝臣随时对自己指指点点,那怕长孙无忌是自己舅舅也不行,所以李治心中早就有了罢黜长孙无忌等人的心思。

    而武媚为什么如此上心?因为她知道,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是自己登上皇后之位的最大障碍。

    武媚要取得皇后之位,王皇后都不是最大的障碍,真正的障碍就是这些朝中重臣和王皇后家族在朝中的势力。

    所以现在武媚和李治其实是站在一条船上的,她们都有相同的目标,就是铲除朝中这些旧势力。

    “媚娘说的有道理,朕知道怎么做了。媚娘放心,终有一日,朕会让你风风光光的成为大唐皇后。”李治轻抚着武媚的手,满目柔情的说道。

    就在第二日的朝会上,李治宣布了对安西都护府自上而下的赏赐。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自然就是关于对沈行知的赏赐,许多人都在事先猜测,这一次应该是会晋封沈行知为国公了。

    至于调沈行知入朝,再给他一个二品荣耀官衔,这在所有人看来反倒不可能。

    一来安西都护府还需要沈行知坐镇,二来朝中势力更加复杂,沈行知入朝势必与长孙无忌等旧势力冲突,目前他还不具备入朝的条件。

    在一系列无关紧要的事情后,终于到了宣布沈行知封赏的时候,此时太极殿中屏气凝神,满朝文武都在等着。

    “安西都护府治下有各族杂局情况复杂,加之幅员辽阔,朕决定升安西都护府为大都护府,安西都护升为从二品大都护。”李治威严的声音回荡在太极殿中,第一句话竟不是对沈行知的直接封赏,但也算是针对沈行知的封赏。

    只不过这一次升的不是沈行知个人,而是整个安西都护府的建制和都护的级别。

    这种升格衙署,从而达到晋升官员的方式,历来虽不常见,但也是有先例的,没想到今日被李治用到了沈行知身上。

    李治在宣布这个决定后略微做了停顿,似乎是在等朝臣们消化。

    其实对于这个决定,绝大部分朝臣都没什么意见,以如今安西都护府的情况,向上升一级也在情理之中。

    关键是安西都护府还是那个安西都护府,升一级也损害不了谁的利益,而这样一来,安西都护府会多出许多的职位,虽然这大部分都会被沈行知的心腹故吏占去,但他沈行知也不是孤家寡人,与他交好的朝臣也有不少,这对许多人来说也是个机会,至少以后家族子弟门生也多了个选择。

    能站到太极殿的哪一个不是人精,许多人甚至已经开始动起了心思,在心中谋划起如何搭上沈大都护这条线。

    又过了好一会,李治才再次开口说道:“安西大都护沈行知,有功于社稷,加之安西都护府远离长安,治下幅员辽阔情况复杂,所以朕还决定赐沈大都护开府建牙之权,另赐旌节假黄钺,可自行对外行征伐之事。”

    李治此话一出,太极殿中一片哗然,因为李治这一套赏赐下来,安西都护府将会非常自治,基本上与一个诸侯国无异了。

    开府建牙便是指沈行知可以自行设置府署任命官吏,这等于是拥有了人事权。

    旌节是皇帝特使出使他国时所持信物,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权。

    而黄钺也是皇帝仪仗中的礼器,是代表征伐的礼器,历来只赐给出征的重臣,意为可以代表皇帝行征讨之事。不仅拥有了直接对外发动战争的权利,也有了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募兵的权利。

    可以说这三大权利集于一身,沈行知已经成了大唐事实上除开皇帝外最有权势的人。

    “陛下请三思,历朝历代皆有前训,若藩镇势力过大,往往会尾大不掉,此举短期虽能让藩镇实力增长,可长久下去却是隐患。。。。。。”很快就有心直口快的朝臣直接反对,当然也不算反对,只是提醒李治。

    “开府建牙已是莫大殊荣,赐旌节假黄钺乃是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举,如今大唐威加四海,万国来朝,臣以为无需行此非常之举,望陛下三思!”到后面连长孙无忌都出来劝言了。

    其实一开始有反对,李治脸色都还正常,可是随着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这些人也一副说教的嘴脸来劝他,反倒让李治面色难看起来。

    这人啊就是这样,即便有时候说的是对的,可只要让人觉得是说教,让人心生反感了,那基本上就是听不进去的,甚至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果然下一刻李治不满的冷哼一声,而后以质问的语气说道:“什么威加四海万国来朝?那高句丽可灭了?新罗百济可心悦诚服了?乌鸡国车迟国可有称臣?诸位高居朝堂,只见长安繁华,却不知我大唐依旧是危机四伏。。。。。。”

    李治说出这番话,太极殿中顿时安静起来。

    关键是李治说的也没错,大唐虽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可到现在连一个高句丽都还没灭,先前长孙无忌那些话确实又有些太过乐观了。

    看到朝臣的反应,李治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