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县令-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个地方终究属于世界的一部分,每当天地大劫出现的时候,天外天裂缝也会随之产生,到了封神之战时,天外天再次出现裂缝,好在裂缝一直处在可控的范围,便有了紫微大帝统帅群星镇守天外天。
紫微大帝坐在星辰御座之上,南斗六星君分左右而立站在殿中,他忽然大袖一甩,从衣袖中飞出12柄星光熠熠的神剑来。
下一刻紫微大帝说道:“益算,你这个凡间弟子倒还不错,至少有情有义,不像天庭那些仙神般虚伪,也不像佛门中人假仁假义。我观他法术尚可,但还缺护身神兵,找个机会将‘十二元辰剑’赐给他。”
十二元辰剑悬浮在一个星君之前,那人抬起头来,仔细看去相貌与虞世南竟有七八分相似,正是南斗六星君中号称算无遗策的益算星君,也是紫微大帝的首席谋士。
“臣代小徒谢帝君赏赐,只是这十二元辰剑赐下,佛门会认定帝君有意插手西行,到时候恐怕会惹来不少麻烦。”益算星君虽然高兴,但职责所在他还是提醒了紫微大帝。
不过紫微大帝对此却不以为然,很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西游大劫只是开始,此番大劫恐怕还要胜过封神与巫妖之劫,让你徒弟应劫也只是开始,或许要不了多久我等皆会深陷其中。要知道劫数是躲不掉的,正所谓你不惹事,事也会找上门,本帝可不想像通天教主那般憋屈。”
紫微大帝说的随意,不过南斗六星君一个个却是听得心有惊涛骇浪,而且这话他们也没法接,几位星君虽然也有太乙玄仙的修为,可不敢像紫微大帝这般随意评论一位圣人。
在紫微大帝走后,玉帝直接下令退朝,一个人颓废的坐在天帝的宝座上,自从五百年前猴子大闹天宫后,玉帝在群仙心中的地位就越来越低。
不过当所有人都走后,唯有太白金星还侍立在侧,不过也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都走了啊?太白陪朕去书房下盘棋吧。”玉帝感觉总是没睡醒的样子,看着空荡荡的灵霄宝殿好一会才说道。
“臣遵旨。”太白金星还是一丝不苟的领命,跟着玉帝去了灵霄宝殿后面的御书房。
“陛下,棋盘备好,可以开始了。”进入书房太白金星便熟练的备好棋盘棋子,恭敬的对着玉帝说道。
然而下一刻玉帝身上气息忽然大变,同时他手掌一翻,竟然托着一个酒壶,他神采奕奕的对太白金星说道:“今日朕高兴,咱们不下棋了,你我君臣畅饮一番。”
此刻的玉帝再无先前那种浑浑噩噩的样子,他身子提拔巍峨,更是无比的豪迈,他的眼眸清澈,眸子里更是一种洞悉一切的大智慧。
“陛下准备动手了?”太白金星见到玉帝如此模样,也是面露激动之色,同时无比期待的问道。
“动手尚需时日,只是朕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玉帝笑着摇了摇头,而后自己斟上一杯酒一饮而尽。
接着玉帝又亲自为太白金星将就被斟满,同时继续说道:“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地发杀机,龙蛇起陆;天发杀机,移星易宿。今次乃是移星易宿之劫,可谋圣人之位,朕隐忍万载,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臣愿肝脑涂地,助大天尊完成宏图伟业!”太白金星对着玉帝躬身一拜,此刻这位老仙也是激动不已,似乎他等这一天也等了许久。
玉帝伸手扶起太白金星,神情认真的说道:“这灵霄宝殿之中有无数仙神,可这些人多为三教弟子,关系盘根错节,他们从未将朕视作三界共主,唯有爱卿待朕始终如一。如今西游将起,朕正好趁此机会肃清天庭,朕定要让爱卿看到一个真正秩序井然的三界。”
“陛下乃道祖亲封的三界共主,臣亦知陛下有大志,臣是心甘情愿追随陛下的,纵然万死亦无悔。”太白金星情真意切的说道,他确实是整个天庭最忠心玉帝的仙神。
“快快起来,你我君臣不必说这些话,接下来西游将要开始,你我还需好好谋划一番。”玉帝拍了拍太白金星的肩膀,一副君臣之心的样子说道。
“陛下,其实天庭众仙中还有一位可为陛下所用。”太白金星迟疑了一下说道。
“哦,是谁?”玉帝连忙问道,他现在最缺的就是值得信任的人,太白金星这话无异于雪中送炭。
“都天大灵官王善。”太白金星答道。
玉帝想了一下,而后颇为意外的说道:“崇恩真君萨天师的弟子,这可是正经的老君门下啊!”
“陛下,王灵官虽是老君门下,但确实是一位恪尽职守忠于天庭的仙神,您还记不记得五百年前妖猴大闹天宫时?”太白金星继续说道,而且提到了五百年前猴子闹天宫之事。
玉帝再次沉吟,过了片刻才说道:“想起来了,那日九曜星官闭门不出,四大天王不知所终,妖猴一路从南天门打来,眼看就要到灵霄宝殿了,唯有王灵官出手与妖猴大战。”
“这就对了,王灵官虽然是萨天师弟子,但因其相貌丑陋,并不为道门所喜,如此忠义之士,合该为陛下所用。”太白金星胸有成竹的说道,显然他关注王灵官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玉帝神情已是大喜过望,立刻对太白金星说道:“好,爱卿先去与王灵官接触,待时机成熟,朕便亲自见他,只要他真心向着朕,朕绝不亏待他。”
天庭之中,看似浑浑噩噩的玉帝,也在悄然间开始了他谋划万年的计划。
第28章 宁远将军
碎叶城外乌云消散,天空变得异常晴朗,而且今夜天象也有些奇怪,明明没有皓月当空,偏偏夜空分外明亮,那漫天星斗布满苍穹,有种说不出的浩瀚。
沈行知回头看向受伤的真龙,他正欲开口询问真龙伤势,却不经意的与真龙双目对视,这一看沈行知竟有种无比熟悉的感觉,一时间也不知道开口了。
“这眼神好熟悉,怎么那么像姜璃?”沈行知下意识的想到。
下一刻还不等沈行知反应,真龙扭动龙躯,竟然转身就飞走了。
沈行知楞在空中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也不知道灵霄宝殿上发生的一幕,只以为天罚就这样结束了。
握着剑飘然落下,沈行知徒步向碎叶城走去,一路上还在会想天罚之下的事,脑海中也不断浮现出真龙受伤的样子,心中还在担心对方。
“刚才我挡在天罚之下好像有些中二啊?哈哈,不过怼天确实很爽呢,最后保护我不被雷劈的究竟是什么力量?好像那雷霆后面有人说是什么民意,难道这就是老师要我一心为民做个好官的原因?”沈行知一边走一边想着,不知不觉的就回到了碎叶城。
碎叶城中县衙是最先修好的,他和姜璃也提前搬到了县衙后院居住,他才刚一推开门,就看到院中站着一人,不是姜璃又是谁。
“夫人还没睡。。。。。。”沈行知随口一说,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就见姜璃朝自己飞奔而来。
下一刻姜璃一下扑在沈行知怀里,紧紧的抱着沈行知,还无比悲伤的哭道:“夫君你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啥?我不就离开几天吗?怎么就见不到了?夫人你怎么了?”沈行知一头雾水,他实在不明白姜璃为什么突然如此激动,那样子简直就是生离死别。
“你知道这几天我有多担心吗?在你看来只是短短几天,可在我感觉简直就是千万年,以后不要你再离开我了,我们一刻也不分开好不好?”沈行知的安慰没有让姜璃平复,反而变得越发激动。
沈行知越发的懵逼,他感觉姜璃突然就变了个人,以前感觉还挺活泼开朗的一姑娘,怎么突然就变成了琼瑶风。
“嗯?夫人你身体怎么这么冰冷?不对,脸色也这么苍白。”沈行知终于感觉到了不对劲,他在姜璃身上没有感觉到正常的体温,反而有些冰冷。
当下沈行知一脸关切的抬起姜璃手腕,用手指搭在手腕上诊脉。
“这不是风寒之症,倒像是气虚体亏,精血不足的脉象。。。。。。。哦,我懂了,女孩子每月都有那么几天!”沈行知摸着姜璃的手,自言自语的说道。
原本姜璃还哭得不成样子,可是听到沈行知越说越离谱,反倒忍不住笑了。
“你。。。。。。你真是讨厌。”姜璃面色苍白,又是哭又是笑的瞪了沈行知一眼,而后气冲冲的转身向卧室走去。
沈行知楞在原地,她觉得姜璃今晚有些不对劲,但是又想不明白为什么,最后只能告诉自己:“嗯,这时候的女孩子脾气都不好,是我不对,应该多关心她的。”
这一夜沈行知也不畏疲倦的悉心照料姜璃,第二日一早更是亲自到集市买了只老母鸡和一条鱼,然后安排那些观音禅院救出的少女到衙门帮工。
当安排好这些人后,沈行知亲自在厨房倒腾起来。
一个时辰后,沈行知来到姜璃房中,这次他还端来了鸡汤和鱼肉丸子,他才刚一进门,姜璃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飘来。
沈行知将姜璃扶起斜靠在床榻上,端着一碗鸡汤,亲手一勺一勺的喂姜璃。
“有些年没下厨了,这味道恐怕不如以前了,不过这些都是温和进补之物,你鼓劲多吃些,对身体恢复很有好处。”沈行知轻轻的吹着汤勺,轻言细语的对姜璃说道。
“这是夫君亲自做的?可是君子远庖厨,夫君乃堂堂县令,怎么能去下厨呢?”姜璃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虽然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沈行知的行为有违礼教,但内心已经被沈行知感动的一塌糊涂了。
“我为夫人下厨理所当然,若我连自己的家人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一县百姓?再说了所谓‘君子远庖厨’不过是一句劝行仁术的话而已,只是渐渐的被后人断章取义罢了”沈行知很自然地随口说道。
沈行知一句家人,险些让姜璃感动的哭了出来,她喝了一口鸡汤,顿觉心中无比温暖。
“夫君的厨艺可真好,我这辈子都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鸡汤。”姜璃由衷的说道,心情一好似乎身子也恢复了些许。
沈行知见姜璃笑了也是略微安心,接着为姜璃喂了几口汤后,又端来鱼肉丸子让姜璃吃了几块。
“好了,大鱼大肉也不能一次吃的太多,现在继续躺下休息,三个时辰后我让阿花她们将东西热一下给你。”眼看差不多了,沈行知便让姜璃不要再吃。
阿花就是沈行知救回的那些少女中的一名,这些少女有两个被她安排到后院,以后就照顾姜璃的起居,毕竟堂堂县令夫人,也不能总是事事躬亲。
沈行知明显感觉到姜璃恢复了不少,也就安心的离开后院,继续回到衙门处理公务。
他这几日不在,衙门里已经堆积了许多公文,这些都是要他亲自处理的,好在他神识强大,处理起来并不费事,积压几天的公文半天就处理完了。
接下来,沈行知又去视察了碎叶城的工地,几乎走遍了城中的每一个地方,看着百姓们热火朝天的干劲,沈行知也觉得特别有干劲。
接下来几日沈行知倒是哪都没去,老老实实的投身于建设碎叶城的大业中,而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姜璃也终于恢复如初。
而且沈县令亲自下厨为夫人熬汤做饭的事,也不知不觉的在碎叶城传开,在普通百姓中传为一段佳话。
沈行知难得的过了一段安稳日子,时间很快就来到了贞观十二年的最后一月,眼看新的一年就要到了。
碎叶县也进入了寒冷的冬季,尚未完全修建完成的碎叶城,已经被白雪覆盖,寒冷之中又多了一些别样的美丽。
这一日沈行知身披斗篷,带着碎叶县所有大小官吏,连同姜璃一起出现在了县衙外。
寒冷的风雪并没有让人们畏畏缩缩,反而一个个热情洋溢,喜悦的气氛充斥着这座崭新的碎叶城。
今天不是迎接新年的日子,但在沈行知看来这是比新年更重要的日子,因为很快来自长安的特使就要到了,特使带来的是大唐皇帝对他这个碎叶县令的封赏。
很快在一片旌旗之中,一支骑兵队伍护送着一辆马车驶入碎叶城,马车停在衙门前,车中走出一个手托明黄绸缎的文官。
“碎叶县令沈行知接旨。”朝廷特使并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有许多过场,倒是直接了当没什么花样。
下一刻沈行知带着手下官兵朝着圣旨躬身,也没有像电视里那样动不动就呼啦啦跪倒一大片。
圣旨的前面还是噼里啪啦的一大堆,基本上也没什么干货,就是一堆定制的章句,终于最后念到了具体的封赏,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晋封碎叶县令沈行知,正五品下宁远将军,并兼任两界关守将,为大唐紧守门户。钦此!”特使终于念完了圣旨,这一下还真被姜璃说中了,沈行知这个七品县令,一跃成了五品官。
只是沈行知原本是文官,现在直接跨了两级成了五品武官,好在这个时代文武派系还不是那么明显,大唐文官上阵杀敌的也不在少数,武将做文官的也大有人在,总之品级算是提上去了,从原本的底层官吏,晋升到了中层干部。
“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行知躬身再拜,而后恭敬的接过圣旨。
“大人一路辛苦了,还请衙内休息。”沈行知将圣旨递给身后的裴行俭,又对特使说道。
特使打了个哆嗦,显然是被这冰天雪地给冷住了,他连忙摆了摆手说道:“就不逗留了,还要赶着回京交差呢。对了,这里还有一份诰书,是给沈夫人的,就不用了当众读了,沈大人收下就行了。”
说罢特使直接将一个锦盒递给沈行知,而后逃命似的回到车架中,探出头来跟沈行知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给我的?是什么啊?”姜璃好奇的看着锦盒,那特使说是给沈夫人的,自然就只有她了。
沈行知拿着锦盒,对着姜璃躬身一拜说道:“恭喜夫人得偿所愿,既然是诰书,自然是封赠夫人品阶的文书了。”
“恭喜大人,恭喜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