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宗师-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顺仔细观望了下,发现他之前捐献的那套金缕玉衣也在。
还有之前捐献给燕京博物馆的雍正印玺也被请了过来。
这些东西,都是国宝。
这些文物取出来之后,满桌的老人,借助着实物,讲述着评赏要点。
理论配合着实践,更加让人熟悉了解。
唐顺仔细聆听,自觉收获颇丰。
流程走完,便是开始商讨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计划。
面临着这个问题,不少老人的脸色,都是有些怅然。
更甚至,一些前辈的脸色,还有悲哀。
当今的文物行业,真正懂得传承精神的,太少了。
大多数人都是利欲熏心,更注重浮华的利益。
即便有些打着传承旗号的人,私底下也是中饱私囊。
真正像他们这样无私热爱的人物,真的很少。
所以,有关发展的定论,是更加注重倡议,并积极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这个行业。
只有真正热爱,才能够肯去专研。
只有肯去专研,行业才能够兴盛发展。
在提出倡议的方针之后,更有人提出,开办研习班、培训班、加强国民对这个行业的兴趣。
诸如种种类似的计划,都被逐一提及出来。
唐顺默默聆听,并记在了心头。
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会尝试,略尽绵薄之力。
毕竟,热爱这个行业,唐顺也很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兴盛起来。
(三千字大章~)
第八百三十八章 培训班
这场活动,开展到深夜11点,才宣告结束。
期间,有摄像师负责拍摄,并制成录像。
后期会以新闻方式播报出去,算是一场宣传。
活动结束,参会的人员,开始分批离去。
魏无别、袁建华这些老人物,都被故宫博物馆的后勤工作人员负责送去酒店住宿。
唐顺准备告辞,却被颜知礼叫了回来。
“小唐,先稍等一下!”
颜知礼单独叫住了唐顺,表明道。
“颜老还有什么吩咐吗?”唐顺疑惑,急忙询问。
“有些话,想跟你聊聊。”颜知礼解释道。
“噢?”
唐顺一怔,随即询问道:“颜老请讲!”
“不着急,稍等一会儿,容老夫送送几位老朋友。”颜知礼摆手道。
“这样啊……行,晚辈恭候颜老!”
唐顺颔首应承下来,便不再着急离开。
颜知礼这么郑重的挽留他,显然所谈事情不会小。
牵着慕容卿,寻了个僻静的角落,暂时歇息起来。
魏无别、袁建华、曹全友等人陆续被送走。
临走前,都有跟唐顺招呼。
大概等了半个小时左右,颜知礼才忙完。
打响了唐顺的电话,询问唐顺的去处。
唐顺急忙报了位置,跟颜知礼重新集合。
再见到颜知礼时,发现颜知礼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聚集在一起。
这些人物,都是故宫博物馆的老古董。
颜知义也在其中,也是故宫博物馆的老古董之一。
这样的阵容,让唐顺有些惊疑。
这是要谈什么大事情?
居然这么隆重的阵仗?
唐顺不由忐忑,握住慕容卿的纤手的手掌都是下意识紧了紧。
“颜老?您这是……”
唐顺小心翼翼的询问,神态难免拘谨起来。
“不必拘谨,咱们边走边谈!”
颜知礼摆摆手,宽慰道:“这件事情,也只是我们的临时商议,想跟你聊聊,并听取一下你的意见。”
“什么事情啊?”唐顺不由问道。
颜知礼一边走,一边抚须道:“我们打算开办一个文物研究培训班,专门招收一群在校大学生,着重培养文物研究和考察等项目。”
“这个计划,我们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都有沟通。第一期培训班的学员,首先从这两个大学里面挑选学生。”
“那边都已经同意,目前正在做筹备工作。只是,培训班负责人的位置,还在筛选中。”
唐顺闻言,不由讶然,这可是好大的名头哟。
直接招收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培训,可想而知,这个培训班的影响。
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可是中国国内首屈一指的世界名校。
培训班直接招收这两个大学的学生做学员,其层次感,不得了。
一旦担任这个培训班的负责人,身份地位,将会水涨船高。
颜知礼可真是看得起他!
唐顺心中震撼,不由有些受宠若惊。
“颜老,您等诸位前辈难道不可以担任这个负责人吗?”唐顺问道。
“不!”
颜知礼摇摇头,道:“不是不可以,只是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老了,精力有限。况且,故宫博物馆的研究工作,也很重大,无暇分心。”
“最主要的,我们开办这个培训班,主要是想培训年轻人。而年轻人交流之中,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无疑更合适。”
唐顺恍悟,随即犹疑道:“颜老您能力超绝,您膝下弟子……”
“嗐,说起来倒是惭愧。”
颜知礼岂会不懂唐顺的意思?知晓唐顺担心年轻,压不住场子,会被人嫉妒。
叹了口气,颜知礼讲述道:“老夫一直致力工作,忙碌专研,所以鲜少有时间教授弟子。如今名下的弟子,多数都是学艺有限。所以……”
“颜老您太谦虚了。”唐顺抱拳,哪敢真的觉得颜知礼教不好徒弟?
颜知礼也没纠结这个话题,随即笑道:“总之一句话,这个培训班,我们首先拟定,邀请你来担任班长职务,并任职讲师。不知道小唐,愿不愿意受这个累?”
“这……”
唐顺脸色肃然起来,心情有些复杂。
从内心而言,他是很乐意做这个讲师的。
这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是他走向燕京文物圈核心阶层的一个门槛。
一旦他接受下来,他以后在圈内的声名,将水涨船高,一日千里。
可以这么讲,一旦他顺利担任这个职务,将真正的跻身大师行列。
未来跻身宗师之位,将指日可待。
同时,自身的身价,也将会倍增。
所以,权衡之下,唐顺很想去。
只是……
唐顺迟疑了下,苦笑道:“颜老,诸位前辈,您们的厚爱,晚辈感激不尽。实不相瞒,晚辈很心动,很想为行业尽一份心力。只是,晚辈最近遇到些麻烦事,恐难脱身。”
“什么麻烦事?”
颜知礼等人蹙起了眉头。
唐顺苦笑道:“上周时候,霍高两家斗武,想必诸位前辈都是耳闻过的吧?因霍家人员不够,晚辈曾去助拳。结果,所学技艺,侥幸被国安部、特战部和警备局的前辈相中。”
“现在,三大部门向我下发了征召令,招收我前去部门任职,参与培训,为国尽一份力。”
“还有这事儿?”颜知礼等老古董一怔。
“你什么想法?你想去那边吗?”颜知礼蹙眉问道。
“这个……晚辈并不愿去。”
唐顺苦笑道:“晚辈习武,只是幼时体弱,所为强身健体而已。晚辈并不喜好与人好勇斗狠,或是打打杀杀。”
“只是,晚辈听闻,三大部门有特权,所发征召令,都有优先特权。晚辈势单力薄,恐怕难以推辞。”
颜知礼看向了其他老古董,彼此对视一眼,随即舒了口气,道:“你不愿意去就好!”
“放心,这件事情,老夫等人去那边说一声。”
颜知礼宽慰道,并作出了承诺。
“颜老,您会不会太为难?”唐顺蹙起了眉头。
“放心,老夫这些家伙,说几句话还是没问题。”颜知礼宽慰道。
唐顺闻言,心中松了口气。
他之所以提这件事情,就是希望颜知礼他们这些老古董可以去说说情。
颜知礼秒懂他的心思,应承下来,这让他心中倍感激动。
“颜老,您请放心,如果晚辈没有其他所累,必定遵从您老指派。”
唐顺抱拳躬身,也是应承下来培训班的事情。
第八百三十九章 唐顺的格局
颜知礼作为文物界的定海神针人物,又家世显赫,世传名门。
其背景和影响,还是不低的。
或许在军政界的影响不高,但他教授过的学生,可不少都在军政界占据着要位。
颜家以文立世,桃李遍天下。
放句话出去,多少还是会有不少人云从。
况且,颜知礼并不是一个人去,更会带着故宫博物馆的所有老古董。
以故宫方面联名说情,三大部门再怎么也得给个薄面。
这个关系动用下来,影响肯定不会低的。
所以,得到颜知礼的承诺之后,唐顺松了口气。
心中悬着的弦,松缓了许多。
“回去等消息吧!”
在颜知礼嘱咐之下,唐顺带着慕容卿离开了颐和园。
开车返回霍家的途中,慕容卿询问起来:“你真不打算去三大部门任职吗?”
“不去!”
唐顺摇头,态度坚决。
“去那里的话,以后的前景会更大一些。”慕容卿提醒道。
这话倒也不是夸张。
相较之其他部门,三大部门的前景,确实会更远大。
况且,唐顺本身家境也不低。
作为穆家外孙,这个背景,就足够引起重视。
虽然唐顺母亲早已跟穆家没有联系,但唐顺真的进入三大部门,穆家不可能不理会。
穆家不是没有野心!
而是穆家受地域限制,又加上氏族原因,很难跻身政治核心。
所以,穆家干脆一心从商,再跟云省贵族联姻,确保地位。
一旦唐顺这个嫡系外孙有机会跻身政治核心,穆家会放任不管?
那不是傻吗?
一旦唐顺得势,穆家不也会水涨船高?
所以,唐顺真的进入三大部门,跟穆家的关系,肯定也会有所缓和。
即便表面僵硬,短时间很难彻底释怀。
但暗中必然会有所缓和!
最主要的,还是穆家上辈掌权者已经慢慢地老了。
穆家大爷已经近六十岁的年纪,穆家二爷也已经是五十多岁了。
再过些年,这一辈的人物,必然会慢慢放权,开始退居二线。
到时候,穆子枫这些年轻人将会开始掌权,渐渐地登上权贵核心。
唐顺和穆子枫之间的关系,已经大大缓解。
哪怕还没有到视死如归那种,但真的唐顺得势,穆子枫这样的聪明人,不可能会继续放任穆家跟唐顺之间存在间隙。
到时候,以穆子枫为首的穆家人,必然会争取跟唐顺取得联系。
所以,借助穆家声势和背景,唐顺的出发点,将比寻常人更高。
另外,唐顺跟慕容卿恋爱。
慕容卿早已对外宣称,这个关系,是瞒不住的。
一旦唐顺得势,慕容家会坐视不理吗?
单凭慕容老爷子对唐顺的亲睐,军政两界掌管权利的慕容大爷和慕容三爷必然会从旁偏帮。
除此之外,还有燕家!
唐顺跟燕南秋八拜之交,唐顺得势,燕南秋会放任不管吗?
虽然燕家在军政两界话语权不大,但在国政上面,却不低的。
燕家好歹是国家产业的管理者,政协和人大代表的核心人物。
再怎么样,还是有点份量吧?
再有,霍家呢?
霍家在军政占据的位置不高,但霍家同样是桃李遍天下的人物。
又加上霍三爷作为国首的带刀侍卫,偶尔提提闲话,多少也可以有些效果吧?
除此之外,还有颜家。
以唐顺跟故宫方面的瓜葛,唐顺真的一心从政,颜家和故宫那些老古董会不还还人情?
或许故宫方面的人情持续性不强,但只要还个人情,效果都不会太低的。
单凭颜知礼敢有信心,表示去跟三大部门要人,就足以看出。
颜家,和故宫博物馆的老古董,都有些份量的。
世家豪门,谁会没有点人情交集?
没有人情交集,没有政治背景,豪门能站得稳脚跟?
所以,一旦这些豪门真的力捧唐顺,唐顺的前景,可想而知。
太高的位置不敢说,努把力,有生之年混个正厅级,怕是不会太难。
如果唐顺懂得经营,以他的能力,这绝对不可能会是终点。
能文能武,懂人情世故。
这些能耐,都足以保证唐顺站稳脚跟。
稳扎稳打,稳步发展,慕容卿很看好唐顺的前景。
所以,慕容卿才会提醒。
唐顺岂会听不出慕容卿的态度,无奈的摇摇头,道:“卿卿,我知道你的意思。如果我真的去三大部门,以我的交集和能力,站稳脚跟不会太难。”
“可是,政坛的水,太深。现在的我,成长还不够。贸然插足进去,我怕力有不逮啊。”
不是他不想去!
而是他不想这么早去!
就跟当初拒绝袁建华的邀请一样。
当初袁建华邀请他在燕京博物馆任职,力保他享受副处级待遇。
这个起步点,就足够高了吧?
可是,唐顺拒绝了。
为什么?
不是诱惑力不够!
而是,时机不对,太早了些。
那个时候的唐顺,还没有太大的底蕴。
至少,人脉交集这块,就不够深。
即便受到慕容家的亲睐,但关系交集,远不及现在。
唐顺一旦答应,就必须在燕京扎根。
到时候,慕容家这边的交集,就会断掉。
至少,想要持续升温,难度很大。
那样的话,他在锦城的根基,就会很虚浮,不够稳。
人走茶凉,这个道理,谁都懂的。
一个月前的时候,唐顺在锦城,哪有什么太深的交集?
各方权贵名流的交集,更多的都是看在慕容家的面子上。
彼此的交集,都不够深。
很少有人是看到唐顺的个人魅力,和个人能力的。
所以,一旦唐顺走了,这些关系都会慢慢淡去。
到时候,唐顺就等于是无根浮萍。
但现在不一样了啊,他在锦城根基打得很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