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台剑-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着马三十丈有余,老者一指点出,马三的脑袋如万朵桃花开放砰的一声炸裂了。马三爷这回吃什么也不香了。
“娃娃,你走吧”说完老者扭头轻飘飘落到另一颗大石之上,几个起落,就快看不见了。
第8章 拜师
“老神仙!老神仙!老神仙?老神仙?等等我!”
山路本就不好走,更何况是跑。荆棘遍布,怪石嶙峋。李正两双小腿处的裤子都磨烂了,顾不上疼,那也得追,先前跑了一天一夜,加上腹内无食,方才又惊又吓,身心俱疲,前边的老神仙也不停留,李正只可又追,实在是顶不住了,咣当一声摔在地上,昏死过去,做了个梦。
梦里有他爹,有他娘,还有头老牛。烛光下爹娘算计着今年的几亩地需要播多少种子,时不时的还争吵起来,娘骂爹不懂得节省,爹骂娘不懂得收成,娘骂爹为什么不把牛拉下的牛粪捡回来,好给家里的鸡有个刨食的地方,又骂播种的工具也不知道修修,到用的功夫免不了又得耽搁许多时候,去年的麦子都长牛子了,也不知道铺开晒晒,白白的喂了蚁虫,嫁过来这么长时间,连个猫都没养,不把家里的老鼠治住,瓮里的粮食看你能剩下几斗几簸箕!自己下次回娘家说什么也得找个猫崽子回来镇镇宅。晚上幽静的山村里两口子止不住的斗嘴。
李正不想醒,就想这么一睡一万年。
不醒不行,有人让他醒。
迷迷糊糊,悠悠转醒,环顾四周一个石屋,摆设简单,连张床都没有,自己正躺在地上。屋子的正门右手有个蒲团,蒲团之上坐定一位老者,年纪大约在九旬开外,相貌奇古,鹅黄色的长衫垂在身前,手里捏着一个奇怪的手势,双目微闭,头发胡须满都白了,及胸的长须根根透肉,条条见风,红扑扑的一张面孔亚赛过晚霞。真有个神仙气概!
“老神仙,是您救了我吗?”
老头儿睁开双目。
“娃娃,你追我做甚?我本想救人,若任由你昏迷野外,填虎狼之口,却是我的不是了。”
“您这有吃的吗?我饿。”
“你身后的陶罐里有米,洞外有小溪,自己打水去煮”
李正摸索出洞外,只见洞外树木林立,虽是秋天,倒也有些郁郁葱葱,往前走果真有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趴在地上狠灌了一通。
真甜啊,跪坐着洗脸净手淘米。一路小跑回来洞外,跟老头要了引火之物,煮起饭来。
“老神仙,您先吃。”
“好孩子,我不吃,你吃吧”
“哎。”李正狼吞虎咽,米一下肚。这才觉得自己活过来了,真有两世为人之感。
“吃完你就走吧”
“走?往哪里走?老神仙,我这回不走了!”
“好,你不走啊,我走。”
“您也不许走!”
把老头气的直乐。“你不走,也不让我走,那你想干嘛?”
“跟您学飞,我看您会飞,我也想飞。”
老头看着眼前跪着的这个小伙子,黑黑的,楞楞的,倒不让人讨厌。自己偶尔路过山腰,见歹人行凶,救了他。他又追自己,跑的还真快。晕倒在地,不忍虎狼伤他性命。把他带回自己的洞中,他倒赖上自己了。看这个孩子根骨倒也上佳,我已百岁有余,大限将至,此时让我碰见这个孩子,莫非是天意?若是将我所学传授于他,也算有个衣钵。
不可,待我考察一番,问清来龙去脉,打听出他的根脚。看看这个孩子的心性,再做决断不迟。
李正想的也简单,自己这辈子就这么庸庸碌碌的活着吗?与蝼蚁何异?面前一座宝山,自己却空手而归,以后想起来岂不是后悔死,遇高人岂能交臂而失之,我不免拜这位老人为师,学成了文武艺,才能货卖帝王家,帝王不买,卖与识家,识家不买,扔在地下。我连艺都没有,如何去卖?想到这里,跪爬几步,开到老者的面前,哭言道:
“老神仙,您不教我,我就去死,横竖都是死,我干脆死在您的面前。”
“你这娃娃,好没道理!你从何而来,姓甚名谁,为何来到此地,于我如实讲来。”我再决定收不收你。
“师父,我本是冀州的人士,自幼无父无母,吃百家饭长大,得恩于私塾李先生,赐我名姓李正,字表伟光。后又来到京都………”
李正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来历讲明,隐去了朱玉,跪在老者的面前,以头碰地,不说话了。
不是李正刻意隐瞒朱玉,实在是怕了,不知道讲出来对自己是福是祸,所以没敢言讲。
老者虽然武功出神入化,却也不能洞彻人心,况且他句句属实,并无胡编乱造,言辞恳切,听的出来,是个苦命的孩子,姑且信你。
“孩子,你站起来吧,天色不早,说了这许多,你也累了。你就在这洞中睡觉吧。”
“我不困,我不睡”
“为何不睡啊?”
“我怕您跑了”
“哈哈,我不跑,我老了,我哪也不去了”
李正连哭带讲,又跪了大半天,早就没精神了,就地一躺呼呼睡了起来。
次日清晨,老者还在蒲团坐着,李正起来先跪着请早安,口尊师父。然后走出洞外,用溪水洗脸净手,烧热水,找了个盆,将热水端进来,让老者用。老者也不客气。
又出洞外找了些树枝,编成条,条成拢,做了个笤帚。开始打扫洞内洞外,然后做饭,让老者先用。闲时就跪在洞内静思,夜晚给老者烧水洗脚,然后跪安,自己去睡。
老者没说传授他东西,他也不问,只是殷勤侍奉,安分度日的而已。
如此这般,一月有余。
老者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吃的了苦头,耐得住寂寞。倒是个修心的好苗子,就是不知天赋如何。这些天对自己侍奉殷勤,自己的心思活动起来,倒有些不忍。
这天李正收拾完洞府,伺候老者用完饭。老者让他过来,坐在自己面前。
“孩子,我记得你想学飞?”
“嗯!想学”
“想学飞,可要能吃苦啊”
“师父,弟子什么都怕,就是不怕吃苦”
“嗯嗯,好孩子,你可知习武分两种”
“弟子不知”
那我给你讲讲这两种习武之法。
第9章 五境
自有史以来,历朝历代,天下武者,分为两类,一者修身,二者修心。有何区别?
修身者,是人就可,不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吃苦,肯下苦功,打熬力气,或是吃下什么天材地宝,总会有些收获,经过招式训练。其中的佼佼者动起手来,十几人不得进前,顶尖者练到巅峰,可敌百人。只是年纪到了五十开外,便不得进步,受血脉衰败之累,终究难成大器。
天下多的是修身之人,却难找修心者,为何?天赋使然。
修心最重要的就是感受“气”
能感受“气”者,方可修心,这种人,万中无一。
修心分五境,入,会,通,精,化。
每境又分三层…
入字境分为,采气入体,纳气于心,存气于身。
单单是采气入体,就挡住了大部分人,你都感应不到气,又谈何采气呢?感应不到气,说一千道一万,也是个枉然。
就像是你天生没有长眼睛,却硬是要你描绘花朵的颜色一样,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学会入字境,与常人无异,最多就是寿命有所增长,与武学无关。所以修心者大多寿命悠长,并不会受血脉限制,反而越老越辣。
由入进会,分:运气于身,行气于脉,聚气于端。
到这里才算得,“用气”。
运气于身,将气提起护身,站立不动,棍棒不可伤,却防不住锐利之物,行气于脉,聚气于端,将气传到或掌或拳或脚,可断木石。
真正与修身者分出高下的,就是由会进通。再顶级的修身者也难敌通境高手。
由会入通!难难难!难如上青天!悟性差的一辈子也难!
通境三层,发气离体,屏气如罡,散气如簧。修身者与通境之人动手,不等你摸到我,我发气离体,三丈之外就已将你击杀,就算你能摸到我,我屏气如罡,刀枪不入,任你累死也打不动我,散气如簧,气散脚下,如簧一般,一纵就是三四仗开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奈我何?
所以修身者碰见通境,必败无疑。
由通入精,又是九死一生,因为精境高手不是练出来的,是打出来的,一次次的生死之战悟出来的。要打,就要找比你高的打,每次都在生死线上跳舞。天下精境高手,拢共也没几个,俱都成名。
通境毕竟还有弱点,就是气量不够之辈总有用完的时候,千人围住,早晚耗死。
东海之滨,古武世家龙氏家主,是位通境高手,大周立国时,立下赫赫战功,万军丛中,一口春秋大刀,指东西,削南北。岭南一战,下属全部战死,他遭数千人围攻。最后气竭而亡。若是他能到达精境,必不至此!
精境高手沟通天地,挥气用气,如臂使指
自身精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举一动,法出气随,拈花飞叶皆可伤人,听说还有人隔空取物,奥妙非常!当今四大高手和老夫我就属此列。
学到这里,你就会飞了!
听的李正眼放精光,心驰神往。
“师父,师父,化境呢?化境呢?”
“化境?老夫至今也没听谁说过有人进了化境。”
我只知道化境高手,一拳摧城,举掌开天,踏脚裂地,剑指山河碎!称为陆地神仙也不为过。真不知化境高手是何等的风采啊!
“师父,我不敢奢求天下无敌的功夫,只求将来行走江湖不受制于人,您就传于弟子吧!”李正匍匐在地,动着哭腔说到。
“傻小子,近前来,山后有座望云峰,明天日出之前,我在峰顶等你,修身还是修心,看你自己的造化。”
李正哪里还有心思睡觉,连夜就去找望云峰了,也顾不上天黑路滑,摸索着往峰顶爬,他从来没爬过这么陡的山,又加着天黑,几次差点摔下去,就仗着年轻,爬了大半夜才爬上去。老头早就立在峰顶,见他上来,点头微笑。
“好孩子,累不累?”
“师父,不累!”
“你可知道,你要是睡一觉再出发,可就晚了,你立刻出发,到现在正好赶上紫气东来!”
“跟我学!”
站在峰顶向东看,东方破晓,朝阳似出未出,老者横跨一步,双腿微蹲,双臂向前伸直,手里捏了个决,左手出,右手回,右手出,左手回。边练边说道:“看见这一缕缕的紫气没有,把它拽回自己的身体里来!”
李正有样学样,跟着老者学了起来。
待到日头出尽,约莫半个时辰,老者来了个收式,问道,你可有所得吗?
“弟子有所得”
“哦,讲讲”
“弟子把紫气拽回体内了”
“放你的狗臭屁!我活白了胡子,活白了头发,没听说过,有人第一天就能感受到气的,你说说什么感觉?”
“弟子只觉得浑身燥热,好似数条紫虫在体内乱窜”
老者抢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脉门,三指搭上。
手腕上传来砰砰砰砰的宏大脉相,年轻人脉相宏大没错,可这大的有点出奇,这孩子没说谎,确实是采气入体之症!
活见鬼!哪有这样的!难道有修心天赋者在外边这么普遍了?就算是有修心者的天赋,这也好的太过了吧?想我七岁开蒙,家族中的长老教我每天接引紫气,三年都没采成,老夫十岁采气入体,都被家族中人视为盖世奇才。将我送入育英堂着重培养,花费无数天才地宝,打通周身穴位,方才纳气于心,机缘巧合之下,无数名师指点,我一十六岁存气于身。整个豫州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育英堂总部派人将我从豫州分部接到京都,首席传功长老给我护道,日日传授经验,视为我**之人………
李正就觉得浑身难受,体内几条紫虫乱窜,快入冬的季节,竟然出了一身热汗。热的他就扒自己的衣服。**着精瘦的上身还觉得热,就感觉有两只大手放在自己肩头。
“盘腿坐下,不要反抗,用心去感受它,将它往丹田气海处引。记住下面这段口诀”
第10章 怪胎
“徒儿醒来,徒儿醒来。”
“师父,弟子这是身在何处”
“望云峰顶,以后咱们就长住此处,不下去了,为师已将生活所需,都带上来了,这块兽皮就是你打坐之处”
原来这望云峰顶也有处洞穴,只是小了些,容纳两个人打坐却是没有问题,最妙的是峰顶还有处泉眼,水流不大。人喝肯定足够。
老者看着眼前的徒弟,越看越出奇,这是个怪胎啊!老夫三十二岁那年由会入通,首席传功长老破格提拔我为传功师,我开始教别人修心诀窍,四十五岁晋升为首席传功师,十三载为人师表,天下的英才都送往育英堂,也没听说此等怪事。是年天下大变,大周攻破京都,育英堂危在旦夕,我不忍逆天而行,潜出京都游历天下,江湖中人送我“中平一剑”的美称,老夫今年一百零六的年纪,试问自己什么怪事都见过。
昨日之事,听都没听过。自己的徒弟竟然入字境连破两层,不仅采气入体,随后就纳气于心,照这个进度,存气于身。指日可待!
万万不可,修心一途,最忌讳根基浮躁,进镜太快,如水中浮木,不可久远,我不如给他打下个万年牢的基础,对他以后得修行,必然大有益处。想到这里,开口言道。
“蠢徒,昨日那么好的时机你竟然只突破两层,想当年为师我可是一日破三层,唉,看来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不过你不必灰心,你虽资质平平,要知道,勤能补拙,你每日要按时接引紫气入体,以口诀引化,方为正途。可能持否?”
“你以后不必侍奉于我,我每天给你做饭吃,吃完你就练功,为师壮年之时行走天下,所仗一口长剑,现传授于你。”
老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