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烽烟之异佛-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为了向古陵逝烟复仇,这些,他都忍了下来。
烟都一战之后,他虽遭西宫吊影一击贯胸而过,但或许是异法导致他的身体有异于常人,被无心带出烟都时,仍保留了一口生气,事后经过救治,保下一命。
但是异法,就算是无心也无法解除,只能以佛门心法暂时压制。
“啊,这些东西。”无心捂着额头长叹了一口气,又想到此刻仓库里还堆得东西,“已经吃不完了,改日拿去集市便宜卖掉吧,然后再用卖来的的钱,买些果品,送去给村中老人。”
“是。”
凉守宫将手里的东西放下,这时霁无瑕也已为他备好了碗筷。
就在此时,屋外一封飞书传讯,稳稳落在无心手中。霁无瑕和凉守宫这些时日也已见过了,并不意外。是海市龙灯的信使,会定期的将武林中发生的大事汇总整理,传递给无心。
这也是无心为何能安心端坐在乡野之间,却依然掌握武林局势的缘由。
而情报的第一页上,便写着青蒙山一战,魔佛智体再现,大败妖界佛乡联军之事。
再翻过去,就是欲界人马出动,开始针对天下佛宗,擒僧屠佛。
一切事项尚未脱出无心的掌控。不出意料,很快就会有一位“慈悲”为怀的佛者,为了避免佛乡投降欲界,将顶着“大义”之名,屠戮僧众。
嗯……杀生为护生……果然很慈悲……
“青蒙山一战,佛乡妖界战败,现在欲界已开始针对天下佛宗展开毁佛行动了。”
无心对两人说道。
“这……那恩公……”
凉守宫想着,您也似乎是和尚吧。
“无暇,你作何想?”
“我?”霁无瑕闻言一愣,摇了摇头,“无心,你如何看待欲界与魔佛?”
“欲界与佛乡之争,看似是天下的浩劫,实则,不过是道统之争,是佛乡有意,将欲界树立为邪魔外道,这才导致了欲界与苦境百姓的对立。”
欲界之众,皆忠诚地信奉魔佛波旬,而波旬作为佛中异端,自诞生以铲除天下佛门正法为宗旨。从头到尾,波旬所针对的,也只有苦境佛门,并不像弃天帝一般,是以灭亡苦境为宗旨。
然而苦境自最初的菩提界始,便是以“拯救苍生”为旗号号召各方共抗波旬,然而实际上所谓的苍生,也不过是“佛门”罢了。
儒门尚有孔、荀、孟、董之言,佛门常年却只有那一套,实在是过于迂腐,老旧,令人不适了。
“在我看来,波旬或是佛敌,但于苍生而言,却远不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霁无瑕看着无心,轻声道:“这是你的真实想法?”
无心双手合十,“出家人,不打诳语。”
“但是,恩公啊,我在烟都也看过不少书,说当年波旬降世时,屠杀四百八十六门,造下不少杀孽啊。”
“哈。”无心轻笑一声,并未接话,而是转而说道,“凉守宫,替吾办一件事可好?”
“恩公请说,宫无后赴汤蹈火也要完成。”
“哎呀呀,远不至于那么极端,替我传几封书信出去便好。”
灭度梵宇、大乘灵云寺、西煌佛界……
既然魔佛波旬针对的是天下间的佛门,又岂能容许你们这些人,置身事外呢。
第二十四章 佛法末法
魔佛令下,欲界雷厉风行,苦境佛宗遭到空前横祸,万僧哀嚎,燃佛之火,眨眼成灾。
“不昧因果·野胡禅,你又能逃到哪里。”
荒野之上,魔佛迷达亲自出手,一断佛者逃生之路。
“迷达!想要拿下我,你还不够啦!”
野胡禅大喝一声,悬于身上的金刚轮倏然出手,带着阵阵威压,直迫魔佛波旬。迷达双袖一卷,又见双掌一开,浑厚真元一击,便挡下了势大力沉的金刚轮。随即,再闻冷然一笑,双掌一放一收,沛然气机蓦地散开,便将金刚轮掌握在手,再反手一击,一瞬间金刚轮便已更快的速度,向着野胡禅倒卷而去,而野胡禅也不见逼退,佛门横练金刚之术、武道无门横练之法,以当世两大横练法门硬生生抗下这一击,将金刚轮再次掌握在自己手中。
迷达作为魔佛智体,且不说自久远之前至今经历多少大战,战斗经验远胜野胡禅,一身根基修为更远飞野胡禅所能抗衡,之所以过手,也不过是为了生擒罢了。
野胡禅虽如今已不算佛乡之人,但他却是曾经的佛乡主事者天之佛的师弟,在佛乡之内地位特殊,在迷达眼内,是一个用以逼迫如今的佛乡的不错的筹码。对此,野胡禅自也是心知肚明,也因此,初招试探过后,野胡禅心内再没有哪怕半分侥幸,一抬手,再现佛门秘传,天佛之招《禅天九定》!
臭老秃,能不能撑过这一轮,就要看你在天上跟佛祖处关系处的如何了,不过你那臭脾气,就算是佛祖,应该也会生气吧。
野胡禅身上的袈裟无风而响,也不知是因体内的气机运转,亦或是那即可毁天灭地的魔佛威能所致,他神情平静,双指掐佛印,再一声道:“禅天九定!”
佛光耀天幕,水月大千存。
但见野胡禅身后凝现佛陀像,浩然佛光普照八荒四野,一时天地亮如白昼。
当佛陀终于睁眼,野胡禅双手法诀再变。
“广果殊胜向尘寰!”
睁眼,抬手,开掌,宏大法印随佛陀法相,一击,誓要倾轧魔佛智体。
迷达眯了眯眼,朗声大笑着道:“佛者的殊死一击么,只可惜,凭汝今日的表现,尚不足让我全力施为,不过既见得天佛遗招现世,本座也不介意让你领会何为绝望,更让你明白,你不如天之佛,甚远!”
耳中扰敌语,野胡禅却是心如止水,不见半分停顿。
“血印葬天轮!”
迷达双手掐诀捏印,欲界散发无尽毁灭之气,犹胜佛陀法相数分。
一方天地,竟又开始由明转暗。
随着欲界碾向野胡禅,荒野方圆的一切,尽数化作飞灰。
极招相对,佛陀虚影,不过眨眼便已溃散,余者便尽数落在了野胡禅的身上。
哪怕一式极招,已抗下大半魔佛印法的威能,但其下余威冲击也可毁天灭地,野胡禅的体魄哪怕身兼两大横练武学,也无法安然无恙,登时呕红。
眨眼,迷达已至身侧,再攒一掌。
野胡禅双脚深陷于地面,一身横练修为,在这一掌之威下,显得是那般的不堪一击。
“噗!”
魁梧的武僧,天佛遗招,终是难挡魔佛无匹之能,轰然倒地。
“筹码,渐齐了。”
迷达一把提起野胡禅,双眼中闪烁的,是焚尽天下佛宗的野心!
……………………………………………………………………………………………………………………………………………………………………………………………………………………………………………………………………
欲界兴战火,佛门蒙劫难,焚庙毁佛,擒捉僧侣,但闻神州遍地,尽是佛门僧众哭嚎之声。
五方古寺之一的大圣古寺,昔日的名门宝刹,如今面对欲界来袭,终也被卷入战火之中。身兼护寺之责的武僧一个又一个的倒下。佛堂之内,手无寸铁的僧侣只能诵经祷念,乞求神迹的降临,但——
石墙破碎,清净之地被践踏,欲界部众,推到佛像,眼见着还在诵经的众僧,皆是大笑。
“你们的佛,又在哪里,一群秃驴,通通带走。”
为首的欲界士卒说道,一群僧众便如羔羊一般被一串绳索串联。
“阿弥陀佛,劫数啊,劫数。”
老方丈轻叹了一口气,低声呢喃道。
“师兄,你说,佛为什么不来救我们呢?”
“不用担心。”年纪稍大些的僧人拍着小沙弥的头道:“他们没有直接杀了我们,便说明我们还有用,未必会死。迟早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是这样吗,是谁来救我们,是佛祖吗?”小沙弥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辉。
经常听师傅师兄们说到佛祖,但至今,也都还从未亲眼见过呢。
“这……”
师兄看着师弟,后者天真而单纯,半晌说不出话来。
若世间真有佛祖,因何从未显圣?若世间真有佛祖,为何允许魔佛祸乱世间?若世间真有佛祖,又怎会眼睁睁看着佛像倒塌,佛寺毁坏?
一直以来拯救佛门与苍生的,岂非是一页书、佛剑分说、天之佛、西佛国佛子这样的慈悲者,又何时见过佛祖真的普度众生?
一瞬间,他又想到了,那瀑布内,那个昔日崇高伟岸的身影。
“世上本无佛,人人皆可成佛,佛自在心……”
或许尊者所言,才是佛法大道也说不定。
但是这样的话,他也只能放在心内,自那日之后,方丈便在寺庙内严厉禁止了讨论关于临江悟北之事。
“什么人?!”
就在此刻,前方欲界人马忽现骚乱,随后便是连天喊杀之声不绝于耳,片刻之后,一道人影踏上,熟悉的招式,熟悉的面孔,却再已非昔日记忆之中的身影。
此时的临江悟北,一身湛蓝换血红,更添妖异,行招落手,更透三分血腥与狠辣。
“是尊者。”
“莫要出声,慎言。”
僧众中发出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你,你……”老方丈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人,呆呆的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临江悟北,你!”
“方丈啊。”
“你说,救你们的,是佛,还是我呢?”
问佛,问心。
若是佛,可眼前之人,分明是谤佛,毁佛之人。
若不是佛,那么佛又何在?
第二十五章 佛门困境
佛门说法就跟儒家解经一样,说法不是说经,解经不是镀晶,皆非是大能所不能为,临江悟北在众僧眼前却是明目张胆的口念毁佛谤佛之言,这可说是一件相当大逆不道的事情。
至于众僧的心情如何,那便是见仁见智了。就连大圣古寺的老方丈在面对临江悟北的发问时,也是半晌说不出话来,自波旬降世后,佛在世人的眼中便变了味道,现在更是异端邪说横行。
《法灭尽经》有云: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更明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自此之后,难可数说。
“莫非,这真的是,我佛门的劫数吗……”
就在群僧逢劫,群佛遭难,佛法末世将临之时,天佛原乡之内,裳璎珞亦面临两难选择,不久前,欲界便派遣使者送信,言说以苦境数千僧侣为质,要求三日之内天佛原乡归降欲界,否则便将僧众尽数血祭。一时间佛乡之内,群情沸腾,泾渭分明的分作了两派,争吵不休,事关佛乡乃至整个天下的局势,就算是裳璎珞也不敢轻做决定,随着三日之期渐近,留给佛乡作抉择的时间也越发短暂。
一句归降,事关苦境众僧性命,但若真的归降了,此前佛乡与欲界之战,牺牲的众僧又算什么?承认了欲界和魔佛的正统地位,那西天、佛祖又算什么,苦境民心是否将因此而偏转?但若是不投降,又岂非是弃那数千僧众的性命于不顾。两难抉择,裳璎珞只觉自身身兼万担重任,一时间压得喘不过气来。
佛堂门口,琵语僧律看着面对佛像,静坐不语的裳璎珞,权衡片刻后,还是迈开了脚步:“主事,时间已不多了。”
闻言,裳璎珞缓缓睁开了双眼,缓缓起身,只说了一句,“那便走吧,召集众人。”
裳璎珞走在最前头,一身浅绿袈裟随风轻荡,步下决然,似是要以一肩担下天下风雨。身后,琵语僧律紧紧跟随,心中亦是有着纵赴无间亦相随的强烈决心。
佛乡正殿,众僧齐聚,眼见裳璎珞来到,先闻一句:“恭迎主事。”
随后是铺天盖地的众僧齐声道:“恭迎主事。”
佛铸裳璎珞对着众僧点了点头,开口道:“相信众人这段时日,也同吾一样为难,无论是佛乡大义、信仰,还是无数同修性命,皆是我等不可轻舍之物。”
两难两难,如今欲界乱世,天佛原乡作为抗衡欲界的最前线,更是关键所在,一旦归降,妖界便势必难以撑持局势,届时苦境或许终将落入欲界掌中,而佛,将再不存世。这是一份罪孽,一份任何人都不愿,也不能担下的罪孽。但与之相对,舍弃一众僧人性命,是无尽业果,死后将堕阿鼻,谁又敢于承担?
不少人都想到了那位斩业普世的圣行者,背负佛牒,无杀生罪,若是他在就好了,有他在,杀生罪就不会落到我们身上了……阿弥陀佛……眼下佛乡内有这样想法的僧人,并不在少数。
“众人,我已作下决定。”裳璎珞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之内,无数僧者闻言翘首,静待着裳璎珞宣布结果。
“明日,归降欲界,在此之前,诸位若因信念不合要离开佛乡的,裳璎珞在此感谢诸位同修在此之前对佛乡之付出,阿弥陀佛。”
话说完,大殿内佛乡众僧已然吵作一团。
“不可投降啊,主事。”
“主事,我等皆愿为佛乡死战。”
……
裳璎珞缓缓闭上了眼,眼前景象他早已有所预料,只是任由众僧去吵,去辩,去争论,以他的心性,无论如何也无法弃置无数同修性命于不顾。对此,他明白,众僧也明白,但是更多的人,却是可以理解,却无法接受。
人群之中,一飘然佛者口诵佛号,心内一叹。
如何计量恒河沙数?如何权衡杀戮慈悲?如何承担生命重量?
“雨尽灯残夜二更,打窗风雪映空明,终究还是要走上这一条路,阿弥陀佛。”
裳璎珞慈悲,因此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背负天下骂名,只为了众僧性命;而我……
阕声云舵看了眼大殿最高处,那道一如过去往常一般,谦和仁慈的身影,心中默默作下决定。
而就在此刻,佛乡之外,佛光大盛,赫闻一声凤鸣,竟见天映霞光,慈云舒卷,凝现一双慈羽凤翼,覆临佛乡,随即一道超然身影,领众佛僧众,翩翩而现。
“嗯?来者何人!”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