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请老祖宗赴死 >

第70章

请老祖宗赴死-第70章

小说: 请老祖宗赴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这么快,当然是因为鲛珠之中的元炁精华,无比的纯净,根本就不用经过第二次炼化,吸收进来,就是自己的功力。

    只是,将这颗万年丹珠供奉在文殊殿的少禅寺和尚们,都从来没有这么奢侈的利用这颗丹珠来修炼。

    这万年鲛人的珠子,吸收了万年的天精地华,其本身的意义,早就超出了一般丹药的概念,是“佛宝”,所以才被供奉给文殊菩萨。

    但落在陆亭舟手里,哪里还管这是什么“佛宝”,献佛不如献他,只要能化为自己的力量,那管糟蹋与否。

    于是。

    陆亭舟进入皇宫大内的第一天晚上,就是从修炼之中度过的。

    从这万年鲛珠之中抽吸灵气,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是以也不会惊扰什么人,更不会让人知道这少禅寺流落的一大至宝,居然就在皇宫之中的一个青年身上。

    呼~~

    吸~~~

    伴随着一夜的吐纳,陆亭舟的肺叶之中都是精纯的真气,清亮而又充满着力量感……

    第二天一大早。

    陆亭舟本还想出这侍卫房四下看看,结果没走几步,就被告知到处都是禁地,若非因为他本身的鱼龙卫牌子,以及此前郭太监早就跟周边人说过,差点要被捉拿。

    从这以后。

    陆亭舟也就暂时熄了以肉身在皇宫大内自由行动的想法了。

    本来,他有万年鲛珠的元炁精华炼入体内,几乎感觉不到饥饿,但没想到,到了饭点的时候。

    温青竹竟然专门派小宫女过来,给他送了一份青竹宫的菜饭。

    “这丫头是一点不怕别人猜测我和她的关系啊?”

    陆亭舟看着小宫女送来的饭菜,暗想道:

    “还是说,她……”

    念头刚起,他就否定了。

    从认识温青竹这么久以来,他发现这个女子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奇葩,或许是她那二十年前的美人娘亲耳濡目染的从小教育。

    温青竹从内而外就跟这个世上的一般人不太一样。

    在她的眼中,似乎很多时候并不在乎一些东西,从她能够在圣恩寺时,毫不犹豫的提出渡气突破这个事情的时候,陆亭舟就发现了此女的与众不同。

    他那时还多少有些怀疑,此女是个妖女之类,打算引诱他,然后再把自己榨干之类。

    事实证明,温青竹并没有他想的那么坏。

    既然别人一个公主都在不在乎,自己还多想干什么。

    于是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亭舟既然不能随意在皇宫内走动,那么干脆连白天的时间,他都用来练功吐纳了。

    日夜伴随着吞吐万年鲛珠的元气,他的修为堪称是一日千里的飞涨。

    本身,陆亭舟的根骨资质就是上上佳的那种。

    如今,再加上《千古武道禅经》和天下罕有的“万年鲛珠”作为辅助,他完全享受进了这种每天修为都在暴涨的快感之中。

    没日没夜的打坐修炼。

    真的饿了的时候,出门一看,早就有从青竹宫送过来的顿顿饭菜,还有许多换洗的衣物。

    陆亭舟猜测温青竹对自己这般亲近的态度,必然会引起皇宫大内的许多人的注意,却仍旧没想到,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后宫那位皇后的耳朵里。

    恩宁宫。

    大雍朝皇后的住所。

    雍皇巡游天下,不仅带着文武百官,连皇后妃嫔都从“天京城”之中带了出来,堪称是一个移动的朝廷。

    “原来是救了她的一个小恩人呐……”

    修长的白皙手指,摩挲而过怀里的一只小花猫。

    这位母仪天下的中年妇人,便是当今的皇后,她的姿容算不上绝美,事实上,很多皇后的面容都算不上绝美,但当皇后不仅仅需要的是姿容。

    她看着內宫大太监鱼怀恩的画像,微笑着点头,道:

    “模样倒是俊俏的,比旻宁家的那个薛昭还要英俊一些,只可惜,是个武人,就算青竹公主有心于他,朝廷也不能让她下嫁给一个八品鱼龙,这像什么样子。”

    画像上,正是陆亭舟的面容。

    “是是是,皇后说的是……”

    大太监鱼怀恩道:

    “可惜了,老奴一开始他这张脸还与那位名满天下的诗仙才子‘李乐天’相似三分,没想到,只是一个从安城护送公主过来的小鱼龙。”

    “李乐天……”

    皇后听到这个名字,似有些恍惚,道:

    “三年了,就你还敢称这个忤逆皇帝的人为诗仙才子。”

    “那老奴怎能忘呢,那时候皇后娘娘生辰宴,可是老奴亲自从那位诗仙才子手中讨要回来的‘诗文’呢。”

    皇后怅然,问道:“那首诗,你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那一首可是能列入李乐天诗集前十的好诗啊,也只有那样的诗,才配得上皇后娘娘你。”

    鱼怀恩说着,就喃喃背诵: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

    说罢,他叹息道:“多好的文才,却偏偏那般犟,就是一字不改,惹怒了陛下,满门流放,无一幸存。”

    “一字不改……”

    皇后说着,似回忆起了那个白衣纶巾、潇洒豪放的青年男子,再看向陆亭舟的画像,喃喃道:

    “确实有相似之处,却也没有你说的三分,也就眉宇之间有一分罢了。”

    然天下之人,即便有容貌相似者,又岂有才情仿佛者?

    画纸上的,不过八品小鱼龙罢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灭门往事

    深夜。

    月圆。

    大内皇宫的侍卫房的一间小院子内,陆亭舟正在盘膝吐纳万年鲛珠之中的精华元炁。

    他当然并不知道自己的画像已经被小太监画了下来,并送到了皇后的面前,对他评头论足,聊的是他配得上与否温青竹。

    但如果温青竹此刻在皇后的恩宁宫的话,那么就对于皇后和鱼怀恩的谈话很有感触。

    因为鱼怀恩所念诵的那首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正是他当初念叨给他这一世的兄长听的。

    显然,两个人口中谈论的李乐天,正是……

    陆亭舟这一世的兄长!

    陆亭舟在这一世原本姓李,现在的这个名字,也是他自己后来起的,否则怎能躲得过大雍朝廷对他李家的搜查。

    关于那首称赞女人之美的“清平调”,那是三四年前的中秋月圆,陆亭舟一家人都在远在洛州。

    兄长李乐天突然说有贵人登门,邀请他前往天京,为天底下最最美的女子作诗。

    然而他这个兄长一生豪迈潇洒,从来没有给权贵们一个好脸色,便是来自京城的贵人前来,登门求诗,他也并无见面的意思。

    那时候陆亭舟是才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心性幼稚许多,看到家中父母煎熬恐惧不已,便自己抄了一首前世李太白写杨玉环的美人诗,偷偷送给了父亲。

    继而由他父亲交给了前来府上求诗的大太监鱼怀恩。

    鱼怀恩见了那首诗,便如获至宝,丝毫不怀疑这不是李乐天所写,毕竟除了这位天仙大材,天下谁人还有这样的才情,能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这般的绝句。

    送走了大太监鱼怀恩之后。

    李父怕陆亭舟顶替大哥给皇宫贵人写诗的事情传扬出去,那是犯了欺君之罪,便丝毫不敢声张。

    虽然他当时也是无比惊喜,半生以来都是以长子为荣,没想到幼子竟然也有这样的文采。

    后来李乐天也知道了弟弟陆亭舟做的这首诗,亦是万份惊喜,看弟弟的表情如见天人。

    他不愿意冒名这首诗,一是李乐天只有自己的傲气,其二,更不愿顶替本属于弟弟的殊荣。

    但架不住李父百般规劝,言及冒名写诗,有欺君之嫌,若是传扬出去,我们家都有大祸,这并不是面子不面子的问题,而是家族的生死存亡。

    李乐天只得叹息,接受了这个说法。

    本以为这场小风波,就此过去了,以后他可以见到弟弟更多的诗文。

    却没想到,那篇《清平调》到了京城之后,便引起无数王公弟子,以及当世文人的推崇备至,再一次将李乐天这位当世诗仙的名头推到了顶峰。

    几个月后,恰逢年底大关,雍皇祭天封禅归来,听说了这首诗,特地一纸圣旨将李乐天宣至天京城,要求李乐天写一篇赋文,以验真才实学。

    朝堂上,李乐天即使面对雍皇,也是对答如流,当即提笔挥毫,写下了一篇“人生赋”,其中满篇嗟叹,人生譬如朝露,覆水难收,一切灿烂皆归尘土。

    虽然文采斐然,华丽笔法,震惊朝堂。

    但雍皇却从始至终脸色不渝,尤其是在听到了这篇赋文之中的“任是人王吕祖,不死何归?”

    当时,几乎是朝堂上的所有官员都察觉到了雍皇情绪的变化。

    这里有一个前提。

    雍皇年关之前封禅归来,本就是有自比远古帝王之心,自古能封禅之皇帝,雍皇可算是五指之数了。

    一句“人王吕祖,不死何归”,直接让雍皇的面沉如水。

    人王乃是大辕王,中原人族的始祖,正是他与西域战神刑的萍水之战后,奠定了中原人族的文明基础。

    吕祖更不必说,五百年来达到修行前所未有高度的神话人物。

    李乐天简单的几个字,主要想表达出,任千古帝王,一代始祖,也最后不过化为一抔黄土,叹人生几何,都如流水。

    试想有哪一位雄才武略的帝王,会不曾想长生久视。

    尤其是雍皇这样一位数代以来罕见的霸主样的人物,当即在满朝文武面前,先是夸赞李乐天才情果真当世无双,可受文渊阁大学士,随即含蓄的表达出,可改一改赋文内容。

    岂料,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李乐天平静表示:

    “宁肯无官,一字不改。”

    他的赋文尤其是触怒雍皇的那一句,正是赋文的精华所在。

    辕王吕祖,亦不可长生久视,岂不正是人生一赋的核心所在,在这世间,任你风华绝代,帝王霸主,最终也不过一抔黄土。

    再加上李乐天本就清傲孤绝,从来也不曾改动过自己文字的半点,乐天诗三百篇,皆是一气呵成,何曾有斟酌过。

    但,在朝廷百官,众目睽睽之下。

    面对的是当今天下的皇帝,李乐天的一句“宁肯无官,一字不改”,无异于在叫板雍皇。

    雍皇便淡笑了一句,问道:

    “死也不改?”

    李乐天孤身站立于朝堂之上,身躯挺直,没有回应,但双目却是闭了起来,俨然是无声的回答。

    宁死不改。

    朝堂百官之中虽然也有敬佩其风骨的,但对于李乐天的下场,也已经预见。

    于是。

    雍和二十年春,诗仙李乐天,以当朝谤君之大罪,被斩首示众,其家人满门流放边疆。

    在流放过程之中,陆亭舟侥幸挨了下来,但父母却都病死于流放发配的途中,剩下他被发配到了边疆之中。

    终于在一次战役之中,与一名跟他相仿的大雍青年死尸换了身份,从边疆之中逃出,到了安城……

    最后,于这半年之中,来到了中州城。

    来到了那个因他兄长不肯修改赋文,而让他全家身死的当朝天子的脚下。

    ……

    陆亭舟修行的小院之中。

    这期间,温青竹只是每日不曾间断过的派人给他送来饭菜,衣物,相比是她始终也没有得到第二次去面见雍皇问出心里问题的机会。

    陆续,已经几个月的时间过去。

    陆亭舟以万年鲛珠作为修炼资粮,无异于直接吸收功力,修炼速度何其之快。

    因此,就在这一天的晚上。

    他在呼吸吐纳的时候,感觉双眼一阵清凉,不用睁眼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够看见事物和景色。

    “这个状态是……”

    他的双眼紧闭,却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体内的脉络和血管,以及红色的纹理肌肉和白色骨骼:

    “这是‘内视’,我要开眼了!”

    眼窍,肺窍之后的第二穴窍。

    正如鼻窍打开之后,呼吸到的不仅仅是空气,而是天地之间更本质的元炁。

    七窍作为人认识天地,了解宇宙的桥梁,普通人都是肉眼凡胎,但若开窍之后,就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天地宇宙。

    正常人的双眼,只能“外视”,但打开了眼窍之后,则能‘内视’,并观察到人体的每一块细微的部位。

    对于武功的修炼上,将是彻地进入了神奇的领域,可以精确无比的掌控自己的身体每一块血肉的活动和骨骼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眼窍打开,与眼窍相同的肝脏气府也会随之打开,让他的真气质量,再次产生一个质变。

    也就是……二窍高手!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品千户

    清冷月光,照进纸糊的窗。

    点点银辉洒在了盘膝在屋内的陆亭舟身上,映照的他英俊的面庞,宝相庄严。

    他的眼眸更加清凉。

    呼呼~~

    此刻从万年鲛珠之中喷吐出来的元炁精华,不仅从他的鼻子之中滚入体内,更是从双眼之中也进来了。

    “第二窍,开了!”

    陆亭舟心中愉悦,却没有让这股心情影响自己,而是不慌不忙的运转《千古武道禅经》这一少禅寺千年绝学武功,将那源源不绝涌入体内的鲛珠元气,化为自己的真气。

    佛门的武功,相较于世上的大多数武功,内力真气主要突出一个“稳固扎实”,便好似夯实地基一般,向来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前进。

    所以在少禅寺之中,千年以来从来没有断绝过高手的数量,但凡武功天赋可称得上好的僧人,到了五六十岁,都几乎能踏入三窍,或者四窍高手。

    如今,陆亭舟用千古武道禅经修炼前两窍的真气,丝毫没有任何艰涩难懂的门槛。

    哗啦啦~

    当源源不绝的元炁涌入了陆亭舟的第二个气府‘肝脏’之中后。

    嗡~~

    千古武道禅经运转开来,好似一朵枯木在肝部发了芽。

    五窍五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