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请老祖宗赴死 >

第2章

请老祖宗赴死-第2章

小说: 请老祖宗赴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手指折返到刚才那一张画后。

    嗡~~

    脑海里的白色印玺当即有了反应。

    霎时,一股吞噬之意,好似黑洞旋涡般从印玺上传递而出!

    呼呼呼!

    只顷刻间,陆亭舟便感觉到一股暖流从指尖触及的画中流淌而出。

    而后,眼前竟然恍惚出现了一片茂盛的竹林。

    风吹,竹动,叶动。

    僧袍也在动。

    原来,有一僧人在林中作画,一笔一笔,将整座竹林都封印在了画中。

    “天龙禅师的修竹图!”

    陆亭舟吸收着画中的“精气神”,转而凝神看着这幅字画的落款处,心中自语:

    “是三百年以前辅佐大雍太祖开国的那位妖僧国师,没想到居然能在古玩一条街上,意外碰到这位大妖僧的真品。”

    “这种精神量,可比一般的字画多得多得多!”

    “这次运气真好!”

    虽说古玩一条街上的东西七成新,二成假,只有一成,甚至不到一成才有可能是真的,这就需要有眼力见的行家来此大海捞针,真火炼金。

    但天龙禅师的真品画作,居然也能流落到这个地方来,不得不说安城的古玩一条街,是真的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存在着的。

    前提是,有能如陆亭舟印玺这样的能力,不需观看,只鉴别其中是否含具“精气神”就行了。

    “诶,这少爷,您真有眼力见儿,这可是咱大雍开朝天龙国师的画作,您不信,看这落款,寻常人他没有这么真的,造假都造不出来这种……”

    字画摊的老板看着陆亭舟拿着这幅‘修竹图’看了许久,毒辣眼光自觉是生意上门,张口就来。

    陆亭舟却是笑了。

    这老板肯定不是真正的行家,至少比那些古玩大师差远了。

    否则肯定不可能把真品拿出来。

    能拿出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都不知道这幅画是真的。

    而所说的那些话,则是每一件都会那么说。

    正在陆亭舟准备笑着跟老板说几句话。

    突然。

    他脑海之中的大印募然一震。

    而后,竟然变为了纯青之色。

    大街上。

    陆亭舟当即愣住了。

    而后,眼中涌现的是无比惊喜:

    “终于,因这张天龙禅师修竹图……”

    他心脏都在加速跳动:

    “我终于集够了可以“点亮”那一道烙印的神力。”

    此刻。

    在陆亭舟的脑海之中,那枚印玺已经完全变成了绿色。

    而后,从那印玺的盖章一面下方,垂流而下一道又一道的精神印记。

    大多都是头戴方巾的书法、画家,在大印之下提笔泼墨,挥毫纵横。

    这些书法画家的精神烙印大多都是纯色,蕴含的通常也都是写字画画的能力。

    这是印玺吸收的最多的一类精神烙印。

    但也就只是烙印而已。

    而印玺的另一个作用却是,当它搜集够了足够的精神。

    而后盖在其中的一道烙印上面后,那烙印在被注入庞大的精神后,将会“活”过来。

    同时,会具备一部分原主记忆信息!

    用简单的话来说。

    相当于“具象”出来一段真实地记忆信息!

    而后,陆亭舟只需要用自己的精神融合这一段具象出来的记忆,他就能拥有那段记忆里的一切,包括,在某一领域上的成就和境界!

    他第一次探索印玺能力的时候,便以此得到了一门不俗的书法技艺。

    但书法境界,根本不是陆亭舟想要的。

    来到这个武道通神的大千世界,他需要的当然是可以无惧一切的修为和实力!

 第三章 吕祖

    在他的脑海里。

    陆亭舟的视线紧紧地落在了脑海中的那一众书法画家之上的两个特殊印记。

    一个青色的印记。

    一个蓝色的印记。

    这两个才是陆亭舟最想点化,让其“活”过来的精神烙印。

    他们,也是陆亭舟几年时间里搜集到的不同烙印里面,最为顶巅的两种烙印。

    蓝色印记,是来自于沙场上的一件断枪。

    但却远远不如青色印记之中的人来历更大。

    只因那人,乃是整个大雍王朝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位道家祖师。

    五百年不世出的吕祖!

    甚至是在大雍武道七窍境界上开辟先河的一代伟人!

    但如此珍贵的烙印,陆亭舟却是得到的异常容易。

    因为这一道烙印就源于京城大理寺本宗之内所树立的一面‘武碑’,它的拓本广传天下,每一个大理寺分院都有。

    传闻那是吕祖亲手以指刻石所成。

    正因其来源是为吕祖以手刻石书就,就算是陆亭舟在安城大理寺分院触及的“拓本”,也含具了微薄的精神烙印。

    现在。

    他看着方才终于变成了青色的印玺。

    陆亭舟深深激动。

    因为他等这一刻,已经半年之久了。

    自踏入大理寺的第一日,他便得到了那拓本之上的“吕祖烙印”,但可惜,要想将吕祖这么一个开五百年武道先河的盖代神人的烙印“点亮”,由死物变为“活”物。

    印玺所需要的精气神是巨量的。

    直至今日,通过在安城古玩一条街连续不断的搜刮各种墨宝字画之中的精气神,终于才积攒足够了“点亮”吕祖烙印的精神力。

    大街上。

    陆亭舟深深呼吸,意念一动,小心翼翼的向着印玺传递了一个念头。

    轰!

    只见那识海之中的印玺,募然间,高高扬了起来。

    下一瞬。

    大街上的陆亭舟一片视线都为青色光忙所包裹,他看到天地之间只有一枚印玺高高落下,盖在了长空之中,而后于那里。

    喀嚓!

    似有什么破茧而出一般。

    是那枚青色印记破裂开了,

    一个白发白须的道人,从其中走出,双眼无神的盘膝坐在陆亭舟的脑海之中。

    “吕祖!”

    陆亭舟心中震动的看着这个道人。

    这就是他点亮了那武碑印记之后,所具现化出来的吕祖精神。

    经过前几次的经验,他知道,这股精神是无主的,并且含有一部分吕祖的相关记忆。

    也就是说。

    他可以入住这一道精神之中,甚至可以完全可这股记忆融合,从而获得这一段记忆里吕祖的相应成就。

    呼!

    呼!

    呼!

    大街上,陆亭舟深深呼吸。

    “怎么样爷们儿,您看看这幅画,多真呐!”

    字画老板仍旧在滔滔不绝的介绍着。

    陆亭舟觉得在大街上不是融合吕祖精神的地方,将那副早已经吸收完毕的‘天龙禅师修竹图’放下,随便挑了两幅不值钱的字画付钱带走了。

    ……

    半个时辰后。

    他甚至没有回大理寺,而是直接找了一家客栈,开了一间客房,关闭了四下门窗,才盘坐在了客房的床铺上。

    “现在安全了,就看这枚青色印记里,究竟有吕祖的什么记忆?”

    客栈无人。

    陆亭舟开始阅读被具现化出来的这一部分吕祖记忆!

    也在期待着。

    一位被称为五百年来武道第一人的存在。

    能够带给他什么?

    吕祖是谁?

    但凡是大雍王朝,上至皇宫的朱紫贵人,下至街巷的麻衣走卒,都不会有这个问题。

    人人皆知。

    他是大雍王朝如今所处的这块土地上,五百年来,最可称之为“震古烁今”的一位盖代大祖师。

    一代江湖一代人。

    五百年江湖风雨,天下不知出现了多少高手,多少天骄。

    便是近三百年里的魔道祖师任天行,自成一派的白道魁首温成皇,以及巴山剑仙李承恩。

    这三人皆为每隔百年的独步天下之才,却皆是在吕祖所化这座高峰前兴叹,叹自己毕生难以跨越。

    武林公认:

    吕祖之后,武道肉身一路,实难再有人达到这位祖师的成就!

    如今,五百年后。

    便是连大雍王朝皇室,乃至诸宗各派,武学世家,也都会供奉吕祖的牌位在练武校场和讲堂之中。

    大理寺内。

    神枪灵官王典在吕祖的牌位面前恭恭敬敬的做了三个揖,上了一炷香。

    这是对武道祖师的虔诚奉养之心。

    但却是才将香火插在香炉之内,门外便传来了一声略带粗俗的老年人喝骂声:

    “王典你这教习是怎么当的?”

    “陈老,您从京城回来了。”

    听见声音的第一刻,王典先是惊喜。

    陈老是安城大理寺之中的唯二高手,已经迈过了武道内劲大关,是开窍境界的真正强者。

    不过,王典才称呼之后,便不解陈老的喝骂源自为何:

    “陈老,您无缘无故……”

    他转过头去,只见一个身材雄武,白发如茅草披在头上的老人踏步走了进来,进来就喝骂:

    “我今天刚回大理寺,就听说陆亭舟那小兔崽子又出门了,你没管住他?”

    名为陈老的老人不修边幅,甚至有些邋遢,衣服都脏兮兮的,但是一身强壮的武道气血,便好似一头正值壮年老狮子一般。

    “什么,陆……”

    王典先是为陈老的气势所迫,而后惊怒:

    “陆亭舟,这小子,他居然又胆敢……”

    他怒火再次滚上来了。

    特意让人去告诉那小子不准去古玩街上了,今天就在大理寺好好练功,居然根本没有把他的话当回事。

    “我这就派人去把他捉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他!”

    说话间,王典气势汹汹的就要大踏步冲出去。

    却不料陈老却径直走进来坐在香案下的椅子上。

    沉默了三个呼吸。

    然后,

    开口道:

    “不用了。再有一个月结业,这小子自暴自弃,已然没救,我看也不必再对他费心了,就当是你我都看错了人罢。”

    王典听到这话,步子一下子僵在了门口。

    站在原地几个呼吸。

    旋即,仰头深深吸了一口气,无奈道:

    “陈老说的是。”

    王典也明白,只剩下一个月了,就算把陆亭舟捉回来日夜操练,他也不可能在这一个月里做出多大突破。

    这陆亭舟真是……

    王典内心摇头。

    对方真的不配得到这位老爷子一开始的看重。

 第四章 《龙虎大蟾气》

    大理寺的讲武禅房内。

    陈老喝了口茶,道:

    “一开始,老夫本以为这陆亭舟是个材料,现在看来,就是个不开窍的。有学武的天赋,却去习文,倒腾字画。”

    简直就是大姑娘站着尿尿——撒比。

    他原本是对陆亭舟很看重的。

    在这批大理寺武生里头,在陈老看来,有几个青年都是拥有以后开窍潜力的,其中就包括陆亭舟。

    陈老摇头:

    “王典你在大理寺二十年,老夫也这把岁数了,见到天才自己把自己作死的也不是没有,犯不着可惜什么。”

    “不说他了。”

    听在耳里,王典知道陈老内心还是恨铁不成钢的。

    他有意揭过话题,道:

    “对了,陈老此次从京城回来,应是带回了那一门功法了吧。”

    陈老放下茶盏,微微点头:“没错,带回来了。”

    王典眸光发亮。

    随即,只见陈老已经从袖口取出一册暗黄色的布帛,很精致,上面还有鱼龙纹,交到了王典手里:

    “这就是陛下前段时间削掉北郡王后,从其府上查抄出来各册武学筑基之法,名为《龙虎大魔气劲》。”

    王典如获珍宝,拿到手后直接翻阅起来,触手如冰丝,这是特殊的质地。

    唯有大理寺传递密文才会用到的“火蚕锦”,内含火纹,看过之后,只需用特殊手法折起,便会自焚。

    片刻后,看完这册筑基武经,王典望洋兴叹:

    “听闻昔年吕祖曾在世间留下一部《龙虎大蟾气》,是为这片大地上最好的筑基宝经,按部修炼,就算是庸人之资,也能进入开窍,可惜五百年岁月斑驳,那一部神功早已经伴随着吕祖故去消失在了人世,但现在,我却感觉手上这部神功,可比拟那部神功。”

    其中的道理和发劲法门,都是他闻所未闻的。

    他是教习,当然识货,可以敢这么说。

    “你感觉没问题,这就是皇上以北郡王府上珍藏的《龙虎大蟾气》残篇推演出来的,可惜素以珍藏武经闻名于世的北郡武库之中,也只留下了半部神功,只有虎魔的刚劲,龙魔的柔劲,缺少了最后半部一统刚、柔的混元大蟾气……”

    陈老咧嘴露出一口白牙,看着王典手中的宝经,道:

    “但我陛下天人之资,又在这半部的基础上,杂糅进去了世上诸多的筑基功法优势,虽然可能还是不如吕祖的原本神功,可以说此功一出,日后我大雍王朝监察天下的力量,将再壮大十番不成问题!”

    这是从根子上培养高手!

    “王典你本就距离开窍只差一步,接下来一年里,只需要修行此功,必然开窍。”

    王典也激动不已,握紧了手中绢帛,道:

    “陛下洪恩浩荡,属下必定不负皇恩。”

    陈老则道:

    “这本就是陛下为我等大理寺武人准备的,我们乃是陛下监察天下的爪牙和耳目,自当越强越好,不过这功法你目前是第一个看到的,等到傍晚,我会请寺长将它传给所有安城在职的大理寺鱼龙卫!”

    王典想到了什么这一批的那几个青年,感叹道:

    “萧飞宇,沈康,陈雁冰他们三个好造化啊。”

    还有一个月,这三个青年也能转正大理寺,然后就也可以修行这一神功,增大开窍的几率。

    而他却是直到四十岁,才有这样的造化。

    旋即,他似又想到了陆亭舟,最后深深地摇了摇头。

    叹息陆亭舟不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

    只能说人各有命。

    ……

    此时。

    安城某一客栈之中。

    大理寺的两位高手大人不知道的是……

    当盘膝在客房床铺上的陆亭舟,在脑海内尝试融入了那一道被他‘点化’出来的吕祖意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