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诸天修炼手册 >

第55章

诸天修炼手册-第55章

小说: 诸天修炼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好种吗?”张道灵又问道。

    女人摇头道:“这两年的地不好种,收成少,不过昨天晚上下了一场春雨,今年有一点盼头。”

    正说着,周围传来了一阵阵脚步声。

    张道灵转头看去,只见这片田垄里又出现了许多女人领着孩子,在荒草山林里挖草根、野菜和树皮。

    张道灵默然不语,只是弯腰又从草丛里挖出一把草根,然后转身离开了。

    那六个官员就那样看着,他们没有任何情绪表露出来,仿佛没有感情一样。

    事实上也差不多,因为他们都是法家的官员。

    他们不会去同情这些女人和孩子,他们只会去找到她们吃不上饭的原因,然后制定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燕京城。

    李鸿章和张之洞一大群人正要被发配西域,李鸿章看着眼前来送行的子孙,抹了一把老泪。

    “我留给你们的财产,足够你们一辈子吃用了,以后就做个富家翁吧。”李鸿章对儿子说道。

    长子李经方红着眼眶点了点头,“父亲,到了西域千万保重,等过些时日,儿会向朝廷申请,将一部分家业移到西域去,好照顾您。”

    那么李鸿章给他的子孙留了多少财产呢?

    根据后世与他共事过的容闳估计,李鸿章大概给他子孙遗留了4000万两白银左右。而经过后世历史学家的考究,大概是在1000万两白银左右。

    按照这个时候银子的购买力,一斤猪肉只要二十钱,带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软妹币150220元左右。

    5两银子就够一个四口之家过一年,这是按照这时候的购买力计算的。

    而李鸿章留给子孙的,除了这一千万两白银以外,还有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通商银行,这些他借着洋务运动所办的企业的股份,这部分才是最值钱的,放到现代也是首富级别。

    且根据史料的记载,李鸿章在各地其实都广置房产,只要当时是你数得出来的大城市,几乎都有他的不动产。

 第十三章 题目

    张道灵来到了他的第一站,长安城。

    大秦将全国疆域划为36个州,州下面设郡,郡下面设县、县下面设乡、乡下面设村。

    司隶州,治所为长安,是掌管咸阳及都城范围的州府。

    张道灵第一批要选拔的,就是司隶州的官员。

    得到通知的所有官员,早早就已经在长安城书院里等着了。

    这次一共来了七百多人,大部分都是前清的官员。

    这些人都剪了辫子,穿着一身临时赶工出来的汉服,光着半个脑袋坐在学堂里,显得十分滑稽。

    现在各州都由临时征召的驻军管理,这些驻军的首领都是皇陵军里派出来的,完全压得住场子。

    “拜见校尉!”负责司隶州驻军的都尉韩敌来到张道灵面前,行了一个军礼。

    “韩都尉幸苦了,他们都到了吗?”张道灵问道。

    韩敌转身引路道:“都在学堂里等着校尉。”

    随即,韩敌将张道灵带到了宽敞的学院大堂中。

    就在张道灵进入大堂的瞬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有疑惑,有怀疑,也有不解。

    但张道灵没有理会他们的目光,而是走上前去,看着众人说道:“我就是负责你们考试的前敌校尉张道灵。”

    在场这些最小也在二十五岁左右的官员们和一些知识分子,看着如此年轻的张道灵,眼中闪过一缕疑惑。

    这么小的年纪,能主持好这场考试吗?这一刻,所有人内心都开始打鼓了。

    但在短暂的沉默过后,这七百多人才连忙起身拱手道:“拜见张校尉。”

    张道灵抬手示意众人坐下,然后对韩敌道:“韩都统,把卷纸给他们发下去。”

    “是。”韩敌领命,然后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开始挨个发放卷纸。

    等卷纸发放完后,张道灵对这些考生说道:“考试的题目是”

    所有人目光紧紧地盯着张道灵。

    张道灵微微一笑,缓缓开口道:“考试的题目有三个:第一、树皮怎么吃?第二、草根什么味道?第三、气候怎么样?”

    “好了,都拿上卷纸回去吧,明天早上交卷。”张道灵挥手说道。

    “什么?”整个大堂顿时嗡嗡地吵杂起来。

    “这算什么题目?”

    “我是不是听错了?”

    “不是写八股吗?”

    张道灵听着众人发出的疑惑声音,朗声说道:“大秦考试不写诗词歌赋,不写八股,韩敌,你把我的题目给他们重复一下。”

    韩敌闻言上前,大声喊道:“张校尉的题目是三个:第一、树皮怎么吃?第二、草根怎么吃?第三、气候怎么样?”

    “听明白了没有?”韩敌又问道。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一个个有些愣神地道:“听明白了。”

    “这就是写八股写呆了。”张道灵指着这些官员说道。

    韩敌有些好奇地道:“那没写呆的呢?”

    张道灵笑道:“李鸿章、翁同龢就没写呆。”

    七百多个前清官员拿着卷纸,一脸茫然地走出了学院。

    “这是什么意思?”

    “是啊,这三道题根本不像题。”

    “果然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陛下怎么派他来考试呢?”

    官员们你一眼我一语地抱怨道:“这怎么写嘛?”

    “是啊,怎么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三道题根本没法做!”

    “复生你说呢?”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官员朝身边问道。

    可是他转头才发现,身边那个人已经一溜烟跑了出去。

    谭嗣同一路跑到城外的地里面,找到了一处茅草丛,将枯黄的茅草扒开,从下面揪出一根根嫩草根。

    他直接把这些草根放进嘴里嚼了嚼,嚼着嚼着,他的眼中泛起了星光。

    “草根是甜的,水分不多,吃多了难以消化。”谭嗣同答出了一题。

    然后他又跑到树林里,看着那些大树,正想要动手,却又犹豫了,树皮能吃吗?

    就在此时,一个老农提着一把镰刀进入林中,老农看着谭嗣同光鲜干净的衣服,有些犹豫地道:“您是这片树林的主人?”

    “不是。”谭嗣同摇头道:“老人家,您这是?”

    老农听他说不是树林的主人,放下心来,然后说道:“俺来剥一点树皮,回去煮”

    谭嗣同眉头一皱,道:“树皮能吃吗?”

    老农立即答道:“能啊,不过主要是榆树皮和榆树叶,把榆树叶摘回去,用水泡半天再煮,不然苦得很。榆树皮上有油,有点粘。先用镰刀割下树皮,剪碎以后放在锅里炒,把水分炒干,再用石磨磨成粉末,你家里要是有粮食呀,就掺一点玉米面,没有粮食就不掺了。味道还不是最差的,吃一顿可以饱半天哩。”

    老农看着谭嗣同一身书生气质,心生好感,“有时候呀,这样吃还吃不成哩,把树皮朝北的剥下来,外面两层扔掉,吃里面的,软的很。”

    “要是遇到灾荒年间,树皮还没得吃嘞,就要吃土。也不是啥土都吃,就吃观音土。观音土软绵绵的,好咽,不硌牙,但是咽下去拉不出去来,总要撑死、坠死好多人哩。”

    谭嗣同越听眉头皱得越紧,他说道:“朝廷不是发了米面吗?”

    “是啊,可是现在才分了地,朝廷给的粮食种子还没种下去,就算种下去了也要等秋天才能收,现在总要苦一些。”老农说着,脸上开始冒起虚汗。

    谭嗣同看着老农发抖的身子和手,就知道他已经饿得不行了。

    “来,老人家,你告诉我怎么剥树皮,我帮你剥。”谭嗣同说着上前就要去拿老农手里的镰刀。

    “这如何使得,使不得呀。”老农惊惶地说道。

    谭嗣同笑道:“老人家,怎么使不得,来,我帮你剥,只要您答应我,今晚我去你家吃一顿饭,行不?”

    老农愣愣地看着谭嗣同,随后点头道:“这好吧,我知道你们这些城里的先生,总喜欢吃些新奇玩意,其实呀,树皮可没有大馒头香啊。”

    “是啊,不过我这不是没吃过吗,尝尝鲜。”谭嗣同说笑间就接过了镰刀。

    然后,在老农的教导下,他开始剥树皮,摘树叶。

    接着跟着老农回家,将树叶放在水里浸泡,开始剪炒树皮。

    这一天,谭嗣同吃了一顿他从来没吃过的饭菜。

    随后在回到家的当晚,肚子就一阵剧痛,接着就拉了一个晚上,觉都没睡好。

 第十四章 进展

    “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解决粮食问题。可以从粮食多的地方征粮,然后送到粮食少的地方施粥,至少保证每天每个人有一顿饱饭吃。”

    “至于眼前的气候问题,最近十几年来,气候越来越冷,土地僵冻干裂。我似乎想起前年,羊城大街上有人冻死的事情。”

    “这种气候异常,似乎在崇祯年间出现过,一直持续到康熙年间才有所好转。”

    看着谭嗣同送上来的答卷,张道灵非常满意。

    很明显谭嗣同已经看到了眼下问题的关键,一是百姓没粮食,二是小冰期。

    小冰期,就是小冰河期。不仅仅是在华夏,全世界都在经历小冰期。

    小冰期从明末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纪才结束,中间有过几次回暖,正好是康熙年间有一次,才造就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种子种下去,刚刚长出来就会被冻死,所以历年来粮食减产,动不动就闹饥荒。

    张道灵直接将谭嗣同的答卷封存好,然后立即任命谭嗣同为司隶州州牧。

    然后将剩下的一些答卷中,根据涉及眼下百姓情形的考生分别任命为郡守、县令等官职后,便准备启程往下一州。

    “张校尉。”已经成为司隶州牧的谭嗣同来到张道灵面前。

    张道灵笑道:“谭州牧,什么吩咐?”

    谭嗣同看着张道灵,开口问道:“对眼下司隶州的事情,张校尉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张道灵摇头道:“没有,不过我想谭州牧肯定有办法。”

    谭嗣同想了想,道:“从江南调粮过来,可行吗?”

    张道灵道:“这件事你要写奏章给陛下。”

    谭嗣同看着张道灵,随后点头道:“嗣同明白了,多谢张校尉。”

    就在张道灵前往全国各地选拔官员的时候,大秦的军队仍在不断的扩编。

    向南,有三十万秦军朝着安南、暹罗进攻。

    向北,五十万秦军越过草原,朝着极北挺近。

    向东,二十万秦军已经收复辽东,正在朝着汉四郡进发。

    向西,一百万秦军已经越过了葱岭。

    至于这些秦军的补给问题,只有一个办法,以战养战。

    原来的秦陵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工厂,大秦破军弩、大秦开山弩一批一批地被送到了每一个秦军手上。

    来自逆世界的科技,将给这个世界带来碾压式的进攻。

    始皇元年五月,安南、暹罗、天竺全部被秦军攻破,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摧枯拉朽。

    始皇元年六月,北面的秦军已经打穿了整个毛熊帝国的国土,并不断延伸。

    始皇元年九月,东面的秦军已经将倭奴全部赶下海。

    到了始皇二年元宵的时候,西面的秦军已经进抵至地中海。

    世界各国都派使臣前来交好、和谈,甚至想要对大秦进贡。

    但全部都被大秦拒绝,在帝国咸阳皇宫中的一次晚宴上,夙夕穿着雪绒玄黑色襦裙,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束在头顶,因为是节日的关系,她身上也装饰着许多珠翠璎珞,身上披着一件厚厚的大红袄氅。

    “尊敬的夙夕殿下。”一个典型的西方绅士年轻人走了过来,朝夙夕鞠了一躬。

    夙夕微微颔首回礼,然后一双清亮如星辰的目光看着这位绅士道:“查尔斯先生,有何指教?”

    查尔斯惊讶地道:“您的英语说的真好。”

    “去年刚学的,还有很大的不足。”夙夕轻笑道。

    查尔斯道:“我们两国都是伟大而明的国家,理应和平相处。”

    夙夕笑道:“陛下的意志,我也无从知晓。”

    “”查尔斯脸色一僵,随即又笑道:“那么夙夕殿下,我可以邀请您跳一支舞吗?”

    然而夙夕却道:“我并不会跳舞。”

    “我可以教您。”查尔斯道:“很好学的。”

    这时,夙夕身边一位女官走了过来,并朝查尔斯说道:“查尔斯先生,在我们的国度以夙夕殿下这样尊贵的身份,是不能在大众场合做出如此轻浮的行为的。”

    查尔斯看着这个同样一口流利英语的侍女,脸上的表情十分惊讶。

    而夙夕则对查尔斯道:“她说的不错,我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的仪态。”

    查尔斯十分遗憾地道:“那好吧,这实在太遗憾了。”

    正说着,殿外忽然又走进来一名女官,女官急匆匆来到夙夕身边,并将一封信递给了她。

    夙夕朝查尔斯道:“抱歉,失陪了。”

    查尔斯风度翩翩地表示了理解,然后便痴痴地看着夙夕转身离去的背影。

    夙夕来到后殿,朝女官问道:“是张校尉的信?”

    “是的。”女官道:“陛下让我给殿下您送来。”

    夙夕拆开信封,只是看了一眼就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信上没有别的内容,只有一句话:“今又擢拔三十三人,共计军功三百三十点。”

    “军功薄呢?”夙夕转身问道。

    一名女官从金丝木柜中取出军功薄,然后送到了夙夕面前。

    夙夕一丝不苟,十分仔细地将军功加了上去,写完她才惊讶地发现,张道灵的军功已经达到了36万点。

    “他现在在哪里?”夙夕朝女官问道。

    女官说道:“信是从玄菟郡寄过来的。”

    “玄菟郡?那么远了啊。”夙夕微微一怔,道:“不知道那里的元宵是什么样的情形。”

    玄菟郡,一座小型的馆舍内。

    张道灵席地而坐,双手结印,正专心致志地修炼着祭风术和祭雨术。

    一只火盆和一尊香炉摆在旁边,火盆里的碳已经全部烧成碳灰,只有香炉中还冒出缕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