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唐陌刀王 >

第470章

盛唐陌刀王-第470章

小说: 盛唐陌刀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监慌忙跪地告罪:“公主恕罪,奴婢不知道公主大驾光临,您请。”

    升平公主哼一声拉上马上的帘幕,命令车夫挥动鞭子,朝着皇宫内城而去。

    他们进入内城之后必须步行到皇帝李豫所在的乾承宫,经过太监鱼朝恩向皇帝通报后,才得以进入殿中。这时的鱼朝恩笑眯眯地含着眼帘站在大殿外,双手捅在袖子里似乎胸有成竹,驸马和公主的联手状告,也不能把他和他的手下们怎么样。

    郭暧原原本本地将所有事情都讲了一遍,让李豫听了也极为震惊,怒声对着外面道:“鱼朝恩,给朕滚进来!”

    鱼朝恩不紧不慢地小跑进殿中,跪地朝皇帝叉手问道:“不知陛下因何动怒?”

    皇帝把郭子仪的书信扔在了他面前:“你给我好好看看,这就是你任用的许叔冀,坐拥十万大军几十万石粮草,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襄阳被敌军围困弹尽粮绝,却不发一兵而救援!”

    “陛下,”鱼朝恩慌忙给许叔冀辩解道:“驸马的话是听谁说的?襄阳城确实是被叛军围困,也确实没有援兵接近城门,但说许叔冀不发一兵相救有失偏驳了,自从荆门被攻破后,许叔冀曾经三次派兵袭取荆门,但无奈雍军早有防备兵力太强,三次进攻都以惨败告终。叛贼李嗣业在襄阳城附近部署的兵力就有二十多万,许叔冀只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才能前往救援,若是莽撞进攻,不但无法救下襄阳,连江城的十万兵力也会被消耗掉。”

    “胡说八道!从江城前往襄阳之间并非只有荆门这一条通路,你明知道襄阳城粮食断绝,就算不与敌军激战,也有别的办法,或者通过夜色掩护悄悄运送少量粮草入城,也算是对江城百姓的支援,但是许叔冀根本无视百姓安危,也无视襄阳重要性,这样的人如何有资格做荆襄节度使!”

    鱼朝恩扭头看着驸马笑了笑:“驸马身为陛下的佳婿,不应该管这些朝廷里的事情,免得影响你和公主的声誉。”

    郭暧顿时哑了嗓子,他成为升平公主的驸马,是要牺牲一些东西的,那就是他作为外戚不能掌握实权,也不能议论朝政。这就像是皇帝的哥哥和弟弟永远不可能在朝堂上指挥方遒,他们尴尬的身份不允许他们参政。

    公主不乐意地向自己的父亲撒娇:“父皇……”

    李豫点了点头,神色稍冷地说道:“升平公主应该好好的相夫教子,不要参与这些朝堂上的事情。”

    夫妻二人只能无奈退下,只剩下李豫和鱼朝恩主仆在大殿中。他二人一个高高在上落座在大殿之上,一个在地位在下方,但心理上的强弱优势却完全不同。

    李豫对他说道:“你的这个许叔冀没有任何能耐,有他在荆襄就难以守住,你把他调回朝中,随便封一个什么官算了。”

    鱼朝恩叹了一口气道:“奴婢没有识人只明,只能分辨一个人是否对大家忠心,却无法衡量他能力高低。许虽然带兵打仗不行,但他对陛下你是忠心耿耿的。就像奴婢我,陛下您的荣辱就是我的荣辱,我奴婢眼里你就是大唐,你就是社稷。但是某些人眼里并不这样看,大唐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荣华富贵的栖身之地,如果有一天大唐再也不能带给他们这些,他们很快就会拜倒匍匐在新的皇权脚下,就像李光弼,就像郭晞……”

    “够了……”

    皇帝从喉咙里发出一声抱怨,但鱼朝恩听得出来,他已经生气了,鱼公公便适时地闭上了嘴。

    “许叔冀必须撤掉,但是新任荆襄节度使的人选,也必须由你来定,希望你不要再去找一个愚笨的蠢人,把门户襄阳丢掉,把整个荆襄丢掉。”

    “奴婢不敢再定夺,万一再推出一个庸人,朝中的衮衮诸公定会用唾沫把我给淹没。”

    “你给朕举荐一个人,朕来亲自下令任命。”

    “贺兰进明。”鱼朝恩吐出这个字的时候心里直打鼓,不知道陛下能不能接受这个人选。

    “贺兰进明?这个人不是和许叔冀关系匪浅属于一丘之貉吗?”

    “这个……”鱼朝恩一时间支支吾吾起来。

    皇帝却从胡床上走下来,手按着他的肩膀说道:“就贺兰进明,你让他长点眼色,别把襄阳弄丢了。”

    “喏!奴婢告退。”

    鱼朝恩转身快步地走出大殿,与郭暧两口子擦肩而过,他的眼角中透出一丝讥笑,夫妻二人也狠狠地瞪了一眼鱼朝恩,径直往皇帝的御座前走去。

    升平公主跪在皇帝面前,装作哭泣状说道:“郭郎的父亲,女儿的公公如今在襄阳生死未卜,城中饥饿得连树皮都啃光了,他们吃不上犯,哪来的力气守襄阳城,父皇若不严办,公公和襄阳的数万将士岂不要丧于自己人之手。”

    皇帝伸手将公主搀扶起来,宽慰地说道:”难道朕不知道郭子仪是朕的亲家,是大唐最后的肱骨?你们只管放心回去,许叔冀已经被我给替换了,要不了五日,必然有大将统兵去救襄阳。”

 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无将使贺兰成名

    郭暧和升平公主欢天喜地回去了,他连忙跑去给南八报喜,南八激动之余,向郭暧提出告别,要立刻回到襄阳去。郭暧再三挽留他多住几日,却无奈其归心似箭。

    南八离开建康城不久,鱼朝恩便派贺兰进明沿着长江水路乘船前往江城,但由于是逆江水而上,贺兰进明乘坐的又是大船,所以便在沿途州县调动纤夫,排场远胜郡王亲王。

    贺兰进明的大船最终在江城码头靠岸,南八却没有在江城停留,直接前往了荆门附近,潜伏在附近的一座小村落里等待消息。他其实潜意识里是不相信朝廷的,只有亲眼看到他们带兵前来救援,才能放心地回襄阳城禀报。

    贺兰与许叔冀交接之后,自然要表现出与许叔冀不一样的地方,否则让鱼公在皇帝面前难以交代。

    他亲自起大军七万,朝着荆门方向进攻。

    守在荆门的雍军兵卒不过六千余人,贺兰进明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可就算如此,他率军进攻荆门也是做做样子。唐军携带了大量的远程弩,只是远远地对着荆门残破的城墙进行袭扰。雍军将领立刻派人向负责围城的田承司和李怀仙禀报。

    田承司得到荆门传过来的信保,顿时大喜,拍着案几说道:“在襄阳这混账地方干堵了郭子仪一年多,闲的连鸟都快掉了,终于有唐军上门来送死,给荆门守军下令,让他们撤出荆门,给唐军一点甜头。”

    “等等,”李怀仙抬手拦住传令兵,对田承司说道:“如今主公已经到达了南阳,何不先把这道命令发给主公看,等主公做出批复之后,再命令前方也不迟。”

    “战机不可失,等快马到达南阳,然后再传到荆门关。万一唐军这帮小子胆子小跑了怎么办?”

    “田兄放心,我们在江城的斥候传消息来,荆襄节度使已经从许叔冀换成了贺兰进明,此二人一丘之貉,皆是胆小怕事却贪图功劳之人,我们可以先下令荆门关守军按兵不动示之以弱,他们必然城下虚张声势向建康的皇帝李豫表忠心,轻易不会撤退。“

    “好,那就先报给主公。”

    襄阳到南阳也不过百余里,但李嗣业已经从南阳动身,率领亲卫营来襄阳城督战,信使在半路上便遇到了他,将田李二人的禀报函献了上去。

    李嗣业同意了两人的战法部署,在书函后面批复道:“可以进行围点打援,但要思虑缜密,示敌以弱,诱敌在襄阳城附近,以飞虎骑击破之。大军围城一年,各部均已疲惫,一定要以雷霆手段速胜,内外线时间拖长了对我们不利。”

    信使将他批复后的军令呈送至襄阳城外的行军总管大纛处,然后直接传递至荆门,守荆门的将领看了军令霎时皱起了眉头:“贺兰进明这个胆小鬼,只敢用远程弩机对着城墙上放箭,连前锋部队都不敢接近城墙百米处,这让我们怎么示弱?”

    他的副将建议道:“若不然,我们派一半兵马出城与敌军对峙作战,然后诈败退出荆门关?”

    “这招术也太老套,怕是骗不了敌军,但是也只能这样了。”

    ……

    贺兰进明端坐在大帐中端着酒盏与部下饮酒作乐,面前的毡毯上有几个腰肢纤细的美人歌舞助兴,军中主薄端着账目在大帐一侧耐心等待。等到这曲歌舞结束之后,才上前说道:“到今天为止已经浪费了弩箭箭矢十万三千支,估计再射十天就要告罄。”

    进明嘿嘿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再对着荆门关的城墙射他个十天,这样也算是对得起郭子仪了。到时候我们就撤军,向陛下禀报说荆门关难以攻克,我们已经尽力了。”

    “哈哈,大夫说得对,用强弩攻城可是浪费兵卒们不少力气,兄弟们没有功劳也算有苦劳。”

    “小的们尽管放心,回去之后我贺兰进明就算倾家荡产,也不会亏待兄弟们。”

    “多谢大夫!哈哈。”这些兵将油子觥筹交错,全然不顾百里外另一个地方的兵卒们已经在饿殍之中。

    一个小将掀开帘幕跑进帐中,急匆匆地跪地叉手道:“大夫,守关的雍军突然列阵出城,兄弟们毫无准备,还请大夫定夺。”

    “啊!”贺兰进明惊惧地从案几上站起来,慌忙问道:“现在撤是否来得及。”

    他的节度副使是李国贞,此人本来是安史叛将,后来归顺大将李光弼,李光弼投降李嗣业后,他只好在郭子仪和鱼朝恩势力之间左右逢源,但又谁也不敢得罪,勉强混了个节度副使,也毫无话语权。

    但李国贞昔日在安史叛将中是垫底的存在,军事水平上却远远地超过了贺兰进明,他站起来问道:“对方出来多少人。”

    贺兰进明这才跟着问道:“对,对对,多少人?”

    小将叉手禀报道:“启禀大夫,好像有三千多人。”

    “才三千人?”李国贞向贺兰进明道:“大夫,我觉得可以和他们碰一下,我们六万大军对付三千人,应当是轻而易举,这样向陛下报捷的时候也有得夸。”

    贺兰进明道:“你说的对,打仗怎么能没有缴获,如果有顺风仗,还是可以打一打的。今天的宴饮就停了吧,所有人都跟我到军阵前,看看我们是怎么收拾雍军的!”

    唐军从大营倾巢而出,荆门关前摆开了阵势,但朝廷百战精锐早已在北方的无数战役中折损殆尽,这二年才征募的南方兵未经战阵,仅仅摆好阵型就花了一些功夫,但依然有些紊乱,等于是把自己的弱点全部暴露在了敌军面前。

    也幸亏出城挑战的雍军将领胆子较小,看到敌军的紊乱后没有及时抓住战机,他更是没有想到敌人竟然这么拉胯,用诱敌深入对付这帮人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唐军列阵完毕后,立刻动用弩车朝着敌军阵列激射。雍军将领使出他们惯常对付万箭矢齐射的手段,将兵力大面积地散布开来,各自组成小队向前冲击,造成拼死一搏的假象。

    当关前的雍军冲锋到一半的时候,飞来的床弩造成了十几人受伤,眼看这戏马上就要演过了,他们连忙下令撤退,慌忙转身往关城内退却。

    贺兰进明大获全胜,当下喜不自胜,命令全军向前进攻,这一波说不定能将荆门给收复下来,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劳。

    “趁着士气旺盛,给我攻城!哈哈哈。”他过于得意忘形,没有看到节度副使李国贞在旁边的鄙视,这种水平的菜鸡都能获胜,也不知道是老天爷开眼了,还是对面雍军也是菜鸡?

    贺兰进明在整个战乱的七八年中,一直属于那种在战争的夹缝中混迹的官僚,别人在战场上厮杀浴血奋战的时候,他躲在旁边观望。雍丘被围困,他不发一兵相救,睢阳被困他依然不发兵,结果到了南北对峙的最后期,别人都已经升级打怪成为了一流或二流将领,他依然还是战场小白。由于南方朝廷军事将领的不断折损投降,他这样的人到最后居然也能够身居高位,足以说明李豫朝廷的难以为继,只剩下郭子仪、张巡这样的精英苦苦坚持。

 第九百一十九章 贺兰胜仗之后

    贺兰进明骑着战马来到荆门关附近,这是他首次接近雍军的前沿,他命令麾下的兵卒向着城墙发起冲锋。这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些用来当做摆设的攻城辎重居然能够派上用场。

    唐军的登城之战并未遇到多大抵抗,雍军很快就从荆门关撤退,这种转变让节度副使李国贞深感怀疑,这还是当年那个把安禄山大军击溃的河西军吗?但他很快又想明白了,如今的雍军早已是甲兵百万,先前的那些精锐也早已稀释或者是驻守在要害部位,眼前的这些恐怕是史思明或者各地唐军的俘虏。

    贺兰进明进入荆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皇帝报捷,说他消灭了近万雍军,夺回了荆门关,同包围的襄阳一下子拉近了距离。鱼朝恩得到消息之后得意万分,气势也增长了不少,贺兰是他推荐给皇帝的人,这功劳他也应该算上三分。

    关键皇帝李豫是真的高兴,自从李嗣业一路从北到南抵近长江以来,唐军是节节败退从来没有好消息,就连强如郭子仪也只能制定出保守战略在襄阳固守,让他心中充满了失望和颓唐,认为大唐的基业迟早要葬送在自己的手上。

    荆门关战役的胜利让他心底重新燃起来希望的火苗,贺兰进明既然能够收复荆门,那就一定能够救援襄阳打破雍军的包围,他甚至不需要全面击败围困襄阳的唐军,只要集中优势兵力打通一面城门,把粮草和辎重补充进去,被封锁包围的襄阳就能够重新获得生机。李嗣业计划困死襄阳的计划破产,长久的围城鏖战使得他们师老兵疲,到时候贺兰进明和郭子仪内外夹击,一定能将几十万雍军击败。如果能够成功,这样的胜利不亚于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所造成的结果,给他这个南方朝廷取得十几二十多年的喘息之机。

    由于贺兰进明和鱼朝恩对于荆门关战役战绩的双重夸大,导致皇帝李豫对贺兰进明道认知也出现了偏差,认为他是仅次于郭子仪的能臣干将,封赏爵位也直接以县公起步,如果他能解襄阳之围击溃雍军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