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陌刀王-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燃后的热气球即将升腾而起,吊篮的边缘挂着几个用来配重的沙袋,李嗣业站在气球前对他们挥了挥手,表示可以起飞。
兵卒们依次摘掉沙袋,热气球慢慢向上升起,冬季的西北风吹拂着它们往城内飘去。城头上的吐蕃兵卒们看见了这十个奇怪的大家伙,纷纷指指点点。但是这些玩意儿却没有引起他们的警觉。有人企图用箭矢将它射下来,却只射中了吊篮。
他们又扔掉了一个沙袋,热气球飘得更高了,越过城墙往城中央飘去。从上方俯身下去观看,城中的房屋如同一个小小的方块,那些堆积如山的草垛连接在一起,好似棋盘上连贯的棋子。
兵卒们点燃了猛火雷的罐子,从吊篮中扔下去。
一个猛火雷罐子在空中便发生了爆炸,点燃的油脂如同化作流瀑般的火焰,浇在了草料上,更多的罐子在落地后爆炸,几个看守草料的吐蕃兵卒从料场中爬出来,身上背着腾腾燃烧的火焰。
风吹动着热气球往北飘动,他们继续往下投掷猛火雷,火焰不断向上升腾,缭绕着黑烟弥漫了整个廓州城。
如本从帐中奔出来,心急火燎地望着远处冒出的火焰,高声呼喝道:“快,快!快去救火!快去!”
如本驱赶麾下的东本,东本驱赶士卒们去救火,但草垛燃烧出的火浪高达数丈,人根本无法接近。兵卒们提着水桶在火场之间来回奔波。泼出的水花丝毫无法阻挡火浪的蔓延。
热气球已经飘离了廓州城的上方,由于配重的减少,使得热气球飘得越高,他们只得想办法降低火焰的大小,结果有两个热气球飘远不知去了何方,一个热气球下降的过程中坠毁。其余七个降落在别处。
李嗣业站在远处眺望城中升腾而起的黑烟,脸上露出满足笑容,他的计策奏效了,囤积在廓州城中的草料被付之一炬,吐蕃人失去了坚持下去的本钱。
……
廓州城的城楼议事厅中,里面如同苍蝇的巢穴一般嗡嗡作响,苏毗如的部众们议论纷纷,商讨该如何应对眼下的困局。可这些人脑袋里藏着的都是些不成熟的想法,真正需要下决定的还得是苏毗如的如本大人。
“大人来了,大人来了,快站好啊。”
如本麾下的客卿和东岱们都规规矩矩地站好位置,厅中一下子肃静了下来,大家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如本揉着眉头从屏风后方走出,盘膝坐在羊毡上沉思片刻,才抬头问道:“负责草料的东岱东本何在?”
其中一人恭敬地上前叉手:“卑职在。”
“我城中还剩下多少草料,还够军中马匹牛羊食用多少日?”
东本斟酌着语气压低声音说道:“如果只供应给豪奴东岱的马匹,还能用一个半月,但若是连同所有驯奴东岱的牛羊群一起供应,怕是只能用六天。
如本皱着眉头又陷入了沉默,留给他思考的时间不多了,眼前的这些人,还有这些部落首领,都是他的家底。这次打了败仗不要紧,赞普会宽慰他的。但若是把苏譬如近半的人马都折损在这廓州地区,将来他回到吐蕃,赞普和大论岂能绕过他?
“诸位,你们都说说,我该如何是好。”
一位两腮无肉獐头鼠目的客卿上前来,叉手建议道:“大人何不将驯奴东岱的人全部驱逐出城去,只留下豪奴东岱坚守城池。据属下所知,城中的青稞还足够六万人食用两个月。而唐军师老兵疲,恐怕也坚持不了两个月。”
这话可彻底惹恼了驯奴东岱的东本们,纷纷站出来指责道:“快闭上你的臭嘴吧,都把驯东岱赶出去,只留下豪奴东岱,就算能够坚持两个月,但两个月之后豪奴东岱的补给怎么办?”
“就是,把我们赶出城去,这不是逼迫我们投降唐军吗?豪奴东岱固然重要,但驯奴东岱也是咱苏毗如的财产,手心手背都是肉,岂能厚此薄彼。我们这么多的牛羊一旦投降了唐军,岂不壮大了唐军的声势,他们平白得了这么多的牛羊,还有天上飞的投火利器,没有我们这些驯奴东岱,如本大人未必就能耗得过唐军。”
客卿气急地反驳道:“你们!你们哪里是为如本考虑,其实考虑的都是你们自己,如今苏毗如正处在危急关头,需要壮士断腕舍弃一部分人口,各位难道不该舍身取义吗?”
“去你妈的舍身取义,把你扔给唐军你干不干?”
“行了!都别吵了!”如本高抬起手掌,重重地拍击在扶手上,面色严峻地朝厅中所有人都看了一眼,才挤出些许笑容说道:“不管是豪奴东岱,还是驯奴东岱,都是我吐蕃苏毗如的儿郎,我岂能弃他们与不顾?如今唐军围城有骑兵六七万人,我军豪奴东岱也有六万,双方势均力敌,可以出城突围一战。各驯奴东岱可趁我们与唐军激战之时,出城往石城堡方向撤退,一旦通过石城堡,你们也就安然无恙,这样我军也可轻装上阵,无论胜败都能保全大部分力量。”
“如本大人,万万不可啊。”客卿连忙劝谏道:“廓州城地势平坦,唐军掌握优势骑兵,一旦弃城而出,胜负着实难料啊。”
“你们不必再劝,我意已决!”
如本在驯奴东本们心中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众人感激地跪地抱胸:“遵命,我等将誓死效忠如本!”
等议事厅中的这些将领官员们离去后,獐头鼠目的客卿连忙来到如本跟前苦口劝说道:“如本,古浪县一战,折损的是我苏毗一族的人马,羊同、吐谷浑等部毫发无损,明日一战这些人如何肯卖力为我军前驱,所以您不能以身涉险。”
如本背负着双手扭过头笑着问道:“谁告诉你我明天要与唐军决一死战了?”
“可是你刚刚……”
“那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如今草料被烧,军心不稳,携带这么多的部众撤退如何能够跑得过飞虎骑?但若是让他们提前知道我准备撤退,明日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来。所以我假意率军出城征战,亲自担当先锋,实则是从唐军的空隙中穿出去。到时候各军都追在我们屁股后面跑,飞虎骑追得再快也只能俘虏一些放羊的农奴,到那个时候我军早已撤到石城堡以西。”
客卿故作惊喜地称赞道:“妙啊!如本此举可轻松脱困,而且还提前告知让这些驯奴东岱撤退,就算他们后知后觉,心中也不能埋怨您。”
“你过来,”如本附到客卿的耳边嘀咕了几句,命他暗中下去安排。
逃命撤退也是个技术活,如本将暗中撤退的计划只告知了几个苏毗如的心腹将领,不只是要瞒过这些驯奴东岱,还要把羊同、吐谷浑和羌人东岱全部甩到屁股后面去,能不能逃出生天,就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四十八章 进逼凉州劝降
元朔元年十二月,吐蕃苏毗如大军从廓州城北门冲出,堵在北门的是段秀实麾下的瀚海军,他们认为吐蕃军欲殊死反扑,连忙向守在另外三个方向的唐军汇报,同时整顿队列准备作战。
谁料苏毗如只是虚晃一枪,直接闯过唐军军阵的边缘地带,万马奔腾快速撤退,把摆好阵型准备作战的唐军给看懵了。
毫不知情的还有羊同、吐谷浑等部众,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主帅率领着苏毗部往西北而去。他们懊恼地反应过来,也迅速沿着如本逃窜的方向撤退。
李嗣业得知这样的消息,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好像此事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立刻派段秀实率领前军追击,又亲率后军直接切断了来不及逃走的其余东岱部落的北逃之路。
被诓骗留下来的多数为苏毗如的驯奴东岱和吐谷浑部落,他们被主帅抛弃后只面临着两个下场,成建制投降或者被击溃后俘虏,这个问题几乎不需要用脑子考虑,几乎都会选择前者。
段秀实的追击也颇有成效,苏毗如所有军队都在争先恐后撤退,他们没有安排谁留下来断后,好像也没有谁愿意断后。
逃得慢的军队被瀚海军追在屁股后面打,实在是逃不脱,便直接放弃逃走就地投降。
苏毗部的核心军队仅仅六天时间便穿过了石城堡,然后是羊同骑兵和吐谷浑部。第七日,吐谷浑部的最后一支部队却被唐军紧紧追在身后,他们突入石城堡前的山谷中,对着城门高声呼叫。然而守城的将领得到了如本的死命令,无论下方如何叫嚷,坚决不开城门。
他们当然有安危方面的考虑,唐军此刻紧紧追在这支东岱的屁股后面,一旦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入,很有可能混入唐军。石城堡这险要的绝地城池虽然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从内部攻克。
逃到城门前的吐谷浑兵卒们彻底绝望了,他们只是想回到故乡,虽然吐谷浑早已沦落为吐蕃苏毗如的一部分,但他们依然赤诚地爱着自己的土地,哪个统治者占领青海,他们就只能替他们卖命,然而终究还是逃脱不了被舍弃的命运。
城下将领心如死灰,带领兵卒集体向唐军投降,他们深知被隔绝在石城堡之外,今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闯过这道城墙,从今天开始就要流落他乡。
李嗣业率领河西军在湟源地区的战役宣告结束,他们共俘获了大约十三万吐蕃军队,其中生产单位的驯奴东岱有十万,豪奴东岱三万余人,吐谷浑和羊同、羌人两万人,正宗的苏毗族军队只有一万。李嗣业将驯奴东岱安置在湟源以西的鄯州,兰州各县,以一万人编为一旗的生产部落,由各县进行节制管理。
豪奴东岱的军事单位则被带到了凉州,进行重编分化,一部分在戈壁滩上开荒种树改造沙漠,另一部分表现好的,被编入军队中充实河西军的武装力量。
李嗣业率军从鄯州撤出前往凉州,接下来就该准备进入武威城了,但河西节度使杨志烈的态度却不明朗,对方坚壁清野将自己封锁在城中,李嗣业先前只派了几个官员去城门前打着纛旗喊话,但城墙上没有丝毫动静,既没有表现出抗拒,但也不表示归顺。
李嗣业麾下心腹大将田珍和白孝德蠢蠢欲动,主张以武力将武威城拿下来,李嗣业却不置可否,只是推说再等等看。
徐宾主动向他进言道:“杨志烈态度不明,说明他依然在观望中,我们河西内部的事情,无需用武力来解决。主公可曾记得河西大姓张氏,索氏,还有陇右李氏姑臧房,他们并不愿意看到河西大地上兵灾为祸,只要保证他们原有的利益,我想他们是愿意替主公你去担当这个说客的。”
李嗣业捋着胡须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办法,但不知道谁可以去游说这些大家族。我昔日坐镇河西,他们都是我的座上宾,但是我亲自去的话……”
徐宾躬身叉手道:“主公尊贵之身,岂能亲劳大驾,我昔日替主公经营西域商会时,与这些豪门大族多有交涉,愿意代主公前往游说。”
“好,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快去快回。”
……
凉州城节度使府邸中,杨志烈刚刚送走了沙洲索氏的家主索通,门外便有卫士跑进来通报:“中丞,敦煌张括求见。”
杨志烈回头望着屏风上的河西地理图,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请张先生进来吧。”
张括身披黑狐大氅进入堂来,面朝杨志烈躬身叉手道:“草民张括拜见杨中丞。”
“张居士何必自谦,本将在河西固守几载,还要多谢你们的支持。”
“中丞说得哪里话,我们是您治下的百姓,自然要积极为中丞排忧解难。”
两人经过虚言的客套之后,杨志烈邀请张括落座,他坐在屏风前面主动问道:“张居士此来,可是为凉州境内的大军做说客?”
“非也,我只是要告诉中丞一个大大的好消息。雍王李嗣业亲率我朝廷大军,已经击败了吐蕃苏毗如的二十多万大军,不但收复了白亭、交河守捉,还攻入了鄯廓二州,恢复了原陇右节度使的驻防区,也解除了吐蕃军对河西走廊的威胁,如今整个陇右道也只剩石城堡和湟源县尚未收复。”
杨志烈轻哼一声笑道:“张先生来得有些迟了,昨日居家修道的姑臧房家主已经来告知与我,今日清早沙州的索通先生也前来告诉了我这个好消息。”
张括一时间有些尴尬,搓着手笑了笑:“昔日吐蕃进犯时,中丞因为兵力不足,只能龟缩在凉州城中,如今朝廷大军来到,中丞为何不出城相迎,于公于私这都说不过去吧。
杨志烈笑得很勉强,点点头说道:“于私是说不过去,但是公嘛。我于乾元初年受皇帝陛下旌节担任河西节度使,从来不敢忘皇恩。如今长安被攻破,陛下被迫南巡,我所效忠的只有一个朝廷,也只有一个皇帝。李嗣业扶持傀儡以朝廷正统自居,我若归顺了他,岂不是不忠不义?”
“忠义固然需要,但中丞也不能只靠忠义吧。中丞也要为河西父老,也要为天下苍生多多思虑。如今天下大乱,唐廷式微,连皇帝都南逃去往江东,占据那半壁河山。李嗣业扶持新帝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稳定河西,驱逐吐蕃,此举已然获得河西父老的认同。中丞此时不归顺,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
杨志烈沉默以对,他确实没有办法抗拒,李嗣业在河西经营近十载,这里是他的根基,就连他麾下的将领中,也不知有多少人是支持其人的。而他杨志烈成为河西节度使也才两年,上任之初便被吐蕃渗透攻破两座守捉城,致使河西军只能收缩防御在四座郡城中。如今河西曾经的统治者挟大军归来,他若抵抗毫无胜算。
如果李嗣业称帝的话,他还能站在道义的立场上去声讨,但对方现在扶持新帝打着朝廷的幌子,他无能为力。
“我再考虑一下吧。”
听到杨志烈说出这句话,张括便知道此事已经成功了,剩下的只是等待他说服自己。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归顺归心
离元朔二年的元正还有六七天,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最终下了决定,出城向李嗣业投诚,算是正式背叛李亨倒向了李嗣业。
如今河西尚有兵力四万人,全部龟缩在四座郡城内,其中武威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