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唐陌刀王 >

第377章

盛唐陌刀王-第377章

小说: 盛唐陌刀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夺回天下。”

    郭老头只是叹了口气:“请陛下用这话来自勉吧。”

    皇帝挥手让老人退下,命令随行士卒们各自到乡村中购买搜寻食物,约好未时集合出发。

    这一路上不断有官吏士兵逃散,近万人的队伍深夜到达金城县时,已经只剩下四千多人,就连皇帝宠信的内侍太监袁思艺,也借着夜色逃走。

    金城县县令和百姓都已经不知所踪,许多人家的米缸和刁斗都还在,士卒和官吏们开始生火做饭,公主和郡主们去捡柴,也不顾污浊了罗裙烟火薰黑了面庞,一个个蓬头垢面。

    这时候正是春天多风的季节,队伍驻扎在县衙和临近的金城驿站,到处黑灯瞎火,黄土原上的风沙吹进了刁斗里。高力士给李隆基端来一碗掺杂了沙尘的粥。

    皇帝不着急吃饭,而是站起来到处察看,瞧瞧哪个随行官员手里没有食物,便喊叫着让人去准备。

    “士卒和官员们都比朕辛苦,让他们先吃!皇子们都稍后!少吃一些饿不着!”

    众人再三劝谏之后,皇帝才退回到驿站草厅里,杨玉环端着一碗粥吃了一两口,便捂着肚子跑到门口呕吐。李隆基端起碗尝了尝,感觉苦涩咯牙难以下咽,但他若无其事地蹲在柱子旁边,硬生生把一碗粥都干了下去。

    吃完饭之后众人开始聚堆歇息,围绕着驿站附近的民房躺下,这时候也不顾什么高低贵贱了,互相枕着腿随地卧睡。女眷们都聚集在一起,便溺就跑出去在野地里,四五个妃子公主围成一圈蹲下,警惕地望着周遭。

    第二日他们继续赶路,只是行路过程中食物越来越匮乏,兵卒们都叫苦连天。

    十四日,逃难队伍来到马嵬驿这个地方,队伍疲惫到了极点,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驿站两边的山林中有乌鸦啼叫,李亨面带菜色蹲在一棵松树下,李静忠站在面前低声说道:“殿下,时机已经到了,愤怒的龙武军士兵就像是一把火,只要稍稍撩拨,他们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李亨犹豫地说道:“这样好吗?如此一来我们父子就真的形同陌路了。”

    “殿下!此时不发,更待何时,等到了剑南可是杨国忠的地盘!到时候我们可就无计可施了。”

    李亨最终下定了决心:“去请陈玄礼大将军过来,我们需要他的支持。”

    片刻之后,陈玄礼也来到了树下,朝着李亨躬身叉手道:“殿下,今日之祸全因杨国忠一人作祟,安禄山包藏祸心不假,但没有他推波助澜,怎么会反得如此快!为了他自己的权力,阻止圣人召唤三镇节度使李嗣业带兵入朝,又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遭到安禄山埋伏全军覆没,这一桩桩一件件,哪怕他有一件恶事落下,我们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李亨抬头看着他的眼睛:“那大将军以为该如何?”

    陈玄礼一字一顿:“今日此时此地,就是杨氏覆灭之日。”

    李亨抿着嘴唇,只是淡淡地回答了一句:“行。”

    ……

    日头即将淹没在山林中,山道四处弥漫着炊灶白烟,马嵬驿南门开始换防,龙武军中侯张小敬带着几十名兵卒换下了白天的岗哨。他用眼色与手下进行交流,然后靠在门柱旁嚼着树叶。

    杨国忠带着官员们不知从何处采买了些食物,用黄绸布包裹骑着马进入了南门,站在空地上的十几个吐蕃使节朝着杨国忠堵了过来,其中一人拉住了杨国忠的马缰大声道:“右相,把食物给我们一些!你总不能让我们这些外邦使节跟着你饿死吧!这岂不是大唐的失礼!”

    杨国忠硬拽回缰绳怒道:“没有!连陛下和皇子们都没有吃饱饭,哪来你们的!”

    “这里面是什么!”

    双手抱胸靠在门柱上的张小敬鄙夷地睨着杨国忠与番使争吵,呸一口将口中的树叶残渣吐出,突然高声暴喊道:“杨国忠与胡人谋反了!”

    十几个龙武军兵卒抽出刀剑冲上去,吓得吐蕃使者慌忙抱头鼠窜,杨国忠也反应极快,喊了一声驾打马朝驿站西门逃窜。

    一名兵卒从背后摸出长弓,拉满了弓弦射出,砰地一声射中了杨国忠的马鞍,这家伙伏在马背上挥动马鞭,逃得更快了。

    “拿来!”张小敬从兵卒手中抢过弓箭,拉满如月稍稍上抬,箭矢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正中杨国忠的后背肩胛骨。

    杨国忠痛吟了一声,虽未伤及性命,但马速明显慢了下来。龙武军兵卒蜂拥地追上去将他团团包围。

    杨国忠伏在马背上脸色惨白,哆嗦着嘴唇咬牙道:“我乃当朝宰相,你们杀我,你们……你们就是谋反!”

    兵卒们振臂呼喊道:“杨国忠杨国忠祸国殃民,人人得而诛之!杀了他!”

    一名兵卒将他从马背上拖下,众人抽出横刀乱砍狂剁,杨惨叫几声后便没了声息,被一名校尉割下头颅,挂在长枪上竖在西门外示众。

    士兵们趁机鼓噪道:“杨国忠已伏诛!应当继续清剿其朋党!”

    这时已经不需要人指挥,马嵬驿外乱成了一锅粥,龙武军扑向了杨家人歇息的茅屋,把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喧拖出来杀死,秦国夫人、韩国夫人及其子女被乱刀斩死,尸体被排列成一行。

    御史大夫魏方进惊得面红耳赤,大声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害宰相!”

    一名校尉提着沾血横刀转过身去,对准他腹部一刀攮了进去:“去你妈的!”

    对方将他的尸体踩在地上,将刀锋拔出来,在袖口上擦拭了一下。

    周围的官员及其家眷惊恐万状,像羊羔一般依偎在一起瑟瑟发抖。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环香消玉殒

    李隆基身穿素色中单坐在内堂的木榻上,杨玉环侧躺枕着他的大腿,睡梦中脸颊抽动发出梦魇的惊厥声。他怜爱地伸手抚摸她的面庞,她那乌黑的青丝让自己的白发显得更加苍老。

    驿站四门外传来杂乱的喊叫声和哭声,坐在门厅外的韦见素走进来,低声说道:“陛下,我出去察看一下。”

    李隆基轻轻地点了点头。

    韦见素急匆匆地跑到驿站南门口,瞧见兵卒们黑压压地堵着门,个个瞪着铜铃大的眼睛。背负双手摆出官威喝问道:“你们何故在此喧哗!”

    “这也是杨贼的帮凶吗?抽他丫的!”

    四五名兵卒挥动马鞭,披头盖脸将他抽倒在地,张小敬在后面高声制止道:“这是韦相公!莫要伤了韦相公!”

    兵卒们及时收鞭退回去:“原来是韦相公,多有得罪了。”

    韦见素早已奄奄一息,被士兵们抬下去养伤。

    龙武军和太子六率的士卒们包围了驿站的四门,喧哗吵闹声不断,李隆基也感觉到事情不同寻常,走到堂门口问侍卫千牛:“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千牛机械地转身叉手道:“启禀陛下,杨国忠谋反,已经被将士们诛杀,所以喧哗。”

    李隆基怔了一下,下意识的回头去看床榻,纱帐后面杨玉环不知何时已经醒转坐起,眼中噙泪默然地看着他。

    “朕出去看看。”他转身走出堂外,高力士慌忙叉手挡在前面:“陛下,兵卒们现在情绪激动,怨气太重,千万不可涉身险境。”

    李隆基手拄着拐杖倔强地说道:“他们是朕的龙武军,是朕的卫士,只有朕去宽慰他们,才能够化解他们的怨气。”

    “你让开!”

    高力士只好跟在李隆基身后,与他一起来到驿站南门,士卒们并排拥挤地拄着枪,看见苍髯皓首的皇帝走来,不约而同地止住了吵闹声。

    皇帝看到兵卒们的眼眸中汹涌着怒意,他强撑着镇定安慰道:“我听说你们诛杀了杨国忠,朕不会怪罪你们,他确实是死有余辜。不,朕应该奖赏你们,只是现在驻陛在荒野之外财物匮乏,等到达蜀中之后,朕会论功行赏。大家都退下吧,今夜暂时歇息一晚,我们明天再启程。”

    只是没有人肯动弹,也没有人说话,他们就像是一堵沉默的城墙。

    皇帝又说道:“杨国忠谋反,罪大恶极,齐罪当诛,朕会补发一封制书,为你们所做的事情正名。”

    兵卒们还是沉默不开口。

    李隆基很干脆地转身往回走,冷不丁地问了高力士一句:“李亨在哪里?”

    高力士回答道:“自从进入驿站,奴就没见过太子殿下。”

    老皇帝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停住脚步缓缓低头说道:“你去找陈玄礼吧,问问他到底想要什么。”

    高力士手执着拂尘来到南门口众人面前,清朗地开口道:“带我去见你们的大将军陈玄礼。”

    兵卒们自动让出一条通路,高力士坦然从乱兵中穿过,来到陈玄礼扎下的营帐前。

    陈玄礼将帐幕打开,跪坐在地上面朝马嵬驿南门的方向,看到高力士进来后,抬起双手抱拳道:“高大将军,可是带着陛下的口谕而来?”

    高力士泰然说道:“陈大将军既然要诛杀国贼杨国忠,可以向陛下直言进谏,何必要采用这种方式?”

    陈玄礼矢口否认:“你认为这是出自我的授意?你我皆是跟随陛下唐隆起事的老人,我怎么会做违逆陛下的事情?如今将士饥渴疲惫,怨恨杨国忠到了极点,所以才发生哗变,连我这个大将军都弹压不住!你说如何是好!”

    高力士眯起眼角看透了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道:“说吧,你的要求,不,是兵卒们的要求。”

    “嗯,杨国忠谋反被诛,贵妃不应该再侍奉陛下,愿陛下能够割爱,把杨贵妃给处死。”

    高力士怒道:“你不知道吗!他离不开那个女人!”

    陈玄礼双手抱在了胸口:“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离不开谁,陛下该不会觉得杨贵妃的性命比大唐的江山,比他自己的安危还重要吧。”

    高力士深深地看了陈玄礼一眼,转身往帐外走去,通过驿站南门的时候,士兵们也都放开了一条通路。

    李隆基还站在院子中等待,他双手拄着木杖,努力地还保持君王的尊严,但他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是个风烛残年的糟老头子罢了。

    高力士来到他面前,把陈玄礼的那句原话告知了李隆基,他手拄着拐杖颤抖着摇摇欲坠,又咬着牙倔强地说道:“这件事我自己处置。”

    他转身回到了驿站的门厅,不敢回头去看内室的杨玉环。他靠着门柱的时候肩膀有些驼,白发从幞头中挤散出来,在脸前摇曳。他又双手死死地地拄着拐杖,侧着头望着驿站门外的士兵。

    他现在还抱着一丝的侥幸,认为这些兵卒是受人指使。但他低估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愤怒的兵卒们确实需要人撩拨引头,但他们就像洪水一般只能人为引发,但绝对不能人为中止。

    随行的京兆司录参军韦谔主动来到门厅外,跪地叉手说道:“陛下,现在众怒难犯,形势十分危急,安危在片刻之间,希望陛下赶快作出决断!”

    皇帝抬头望天,闭着眼不作应答。

    “陛下请做出决断!”

    说罢他以头触地连续硬叩几十个头,直磕得血流满面。

    李隆基叹着气说道:“杨贵妃居住在戒备森严的宫中,不与外人交结,怎么能知道杨国忠谋反呢?”

    高力士此刻也连忙从旁劝谏道:“杨贵妃确实是没有罪,但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而杨贵妃还在陛下的左右侍奉,他们怎么能够安心?希望陛下好好地考虑一下,将士安宁陛下就会安全。”

    驿门外龙武军兵卒的喊声越来越大,皇帝站在柱子后面垂下眼睑,抬手抹了几把眼泪,对高力士说道:“送她去佛堂前上路吧,力士,别让她走得太痛苦。”

    高力士慌忙跪地叉手道:“陛下请放心,娘娘定能体会陛下的苦衷。陛下不去见她最后一面吗?”

    李隆基靠着门廊柱子摇了摇头,高力士便领着两个小太监进了内堂,跪在杨贵妃面前流泪道:“娘娘,今夜发生了惨事,龙武军哗变,娘娘的堂姐堂兄都已经先一步离世,但乱军依旧不肯罢休,请娘娘搭救陛下。”

    杨玉环垂泪说道:“你说吧,你说什么我都照做。”

    高力士低头叉手:“只要娘娘舍身成仁,陛下便能够脱离险境。”

    杨玉环默默地点了点头,坐在铜镜前开始梳理头发,两个小太监站在门口,高力士眯着眼睛耐心等待。

    驿站右侧的空地上,一堆外国使节窃窃私语,有些人已经开始考虑和安禄山搭上外交关系了。两个日本遣唐使节扼腕叹息,痛心流泪。

    她将自己的长发盘在头顶扎成了云朵髻,这是她首次赐浴华清池所留的发式,身穿一声素白衣衫走出内室。这时李隆基已经躲进了侧隔间,背靠着格子门。

    她朝着格子门低腰施了一礼:“三郎,玉环去了。”

    李隆基捂住了自己的嘴,听见她的脚步声杳杳往佛堂的方向走去,然后皇帝双泪涕泗滂沱,使劲挥动双拳敲击着门板,做皇帝憋屈到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

    杨玉环进入佛堂,跪坐佛像面前祈福,两名小太监抖出了白绫,高力士守在门口面朝门外,他们将白绢缠在了杨玉环娇嫩的脖子上,然后迅速抽紧,因为这个过程越快,杨玉环所受的痛苦越小。

    “干爷爷,娘娘薨了。”

    高力士拭着眼泪挥了挥手,命人把杨玉环抬到了驿站正堂的门厅中,他们用白绢裹住她的身体,只露出姣好的容颜。

    他敲了敲侧隔间的板壁,里面传出声音道:“让陈玄礼带人过来看吧。”

    陈玄礼、韦谔还有一些龙武军的参军,来到了门厅内,看见了杨玉环的尸体,纷纷跪在了地上朝隔间内叩首:“吾皇万岁,臣等惊扰了圣驾,请陛下治罪!”

    太子和太子内坊令李静忠也进入到门厅,朝着隔间下跪请罪。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灵武嗣业入关中

    李隆基从隔间走出,眼角泪痕已干,也已经管理好了情绪,叹了口气:“今日之事,不怪你们,是朕用人不察所致,如今朝政已经拨乱反正,还请各位将军各司其职,到蜀中后各有封赏。”

    陈玄礼带领众人高呼:“吾皇圣明,吾皇万岁!龙武军誓死效忠陛下!”

    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