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唐陌刀王 >

第269章

盛唐陌刀王-第269章

小说: 盛唐陌刀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娘娘,臣现任安西副都护,疏勒于阗镇使。”

    杨玉环低头沉思,断续地往外吐字:”官位的事情,我不太清楚,既然你是安西副都护,为何不在原地更进一步做安西节度使,却要去北庭任职?”

    原来杨玉环真的是双耳不闻窗外事,也根本对丈夫的江山社稷不感兴趣,估计也不知道高仙芝远征小勃律成功的事情。杨玉瑶连忙在旁边解释道:“娘娘,并非李嗣业不愿意留在安西,只是安西节度使已经有高仙芝担当了,而且高仙芝刚立下赫赫战功,圣人是不会把他的位置给别人的。”

    “原来是高仙芝啊,好像听三郎提到过,听说他很厉害呀。”

    听到贵妃娘娘这软蠕蠕的话语,感觉她的威慑力直线下降,就像林志玲的气质永远不可能扮演狠辣的后妃,她不仅不狠辣,而且还爱护小动物到底。

    “那么北庭节度使是谁了,如果你要代替他,会不会有什么阻拦?”

    李嗣业叉手:“启禀娘娘,北庭节度使是杨志烈。”

    杨玉环凝眉细细思虑,好像从未听过这个人,也不是弘农杨氏的子弟,这下不用考虑别的,当即答应李嗣业道:“我是从来不替人向三郎要官的,但是你放心,我会交付给高力士,再由高力士向三郎举荐。”

    盛唐陌刀王

 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与梨园春

    能得到杨贵妃的亲口许诺,李嗣业也认为自己这波稳了,能够出其不意地跻身于封疆大吏的行业,尽管这样做会使得高仙芝吃惊,使李林甫大跌眼镜,也无形中为自己招来了敌意。

    但他不能够再小心翼翼了,他已经在官场跨过了十年,一步一步走到今日,需要的不再是蛰伏,而是一次短平快的爆发,要从爆发到迅速立足站稳,但最终需要的还是考量上面的关系。

    因为李隆基实在是太诡异,他放弃了皇帝的基本职责,却把一个三观和品德有问题的人放在了前面,让天下人都失去了希望。

    一个结构稳定的社会有了完全的阶级固化,甚至有了金字塔顶端和中间层的固化,它还有什么希望。

    李嗣业就是要用牛角尖的精神,在这片没有任何希望的花岗岩般紧密的官场中,硬生生地钻出一个地洞来。只是不知道是否办到了。

    他回到平康坊安西留后院等待了很长时间,身边所有人都在平庸忙碌中渡过,没有谁能够感受到他的紧迫感。即使去了几趟杨府,坐在杨家兄妹身边听乐妓弹奏小曲,虽然感觉时间流逝,却也是一种苦熬。

    他从杨家兄妹这里得不到半点有用的信息,北庭节度使这个职位到手了没有,没有人能告诉他。但他也只能憋着不问,因为显现出猴急的样子,会让他们感觉到你一点儿都不稳当,这不是一个封疆大吏该有的气度。

    他就这样在浑噩中等待的时候,外面也因此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变化。

    杨玉瑶代替李嗣业把绿松石臂钏送给了杨玉环,这种东西戴在手臂上,有一种珈蓝女仙的飘逸气息,腰间再悬挂上环佩美玉,躺在贵妃榻上每一颦一笑都是如入画境。

    她吩咐身边的小太监,命他前去翊善坊的高力士宅邸,将他叫到了南熏殿中。

    高力士如今已经是右监门卫大将军、冠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渤海郡公,是朝中另外一股力量。整个后宫的妃子宫女,也只有杨玉环能够命令他随叫随到。他与李林甫经过十多年的摩擦再到磨合,双方达成了一种奇怪的默契。那就是双方对于官员的提拔,都刻意避开对方的敏感地带。

    比如京畿乃至朝中官员的任免,这就是李林甫的敏感地带,而北衙禁军便是高力士的敏感地带,左右御林军和左右龙武军的军官升迁更换,都是由高力士和陈玄礼商量着来把控,李林甫绝对不能参与进来,不但不能参与,还要主动地回避以降低敏感。

    高力士佝偻着肩膀踏进了南熏殿,穿过内殿的月洞们,站在了贵妃娘娘的面前。

    大将军低头躬身叉手:“奴婢参见娘子。”

    杨玉环恬淡地笑笑:“阿翁,你都称呼我为娘子,我又如何能把你当奴婢呢,快给阿翁看座。”

    两个婢女抬上来一张胡床,高力士谦让了一下,才安然坐下。

    高力士盘膝坐在胡床上,神态自然谦和,又彬彬有理地问道:“娘子,你唤奴婢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阿翁,”杨玉环敛起笑容正色说:“我只是想给你举荐一个人,借由你的面子把他举荐给三郎。”

    高力士自然明白杨玉环的意思,不懂的人可能会问,你杨玉环整天都陪睡在皇帝身边,自己给他说不就成了,怎么还需要靠着别人传话来引荐?

    这当然涉及到内宫不得干政的条令,以现在李隆基的昏庸,杨玉环就算是干政他估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偏偏他的枕边人就对什么权力不感兴趣,并且至少在表面上恪守一个皇帝妃子的本分。

    “娘娘想要奴婢举荐谁?”

    杨玉环给守在身边的三姐使了个眼色,杨玉瑶心领神会,立刻开口说道:“此人名叫李李嗣业,现任安西副都护,疏勒镇镇使。”

    高力士坐正了身体,悠然点头道:“奴婢明白了,不知应该授给他何职?”

    杨玉瑶咳嗽了一声:“他希望能做北庭节度使。”

    高力士叉手应喏:“恰巧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叙功奏疏刚刚呈送到御前,其中好像就有李嗣业,我回去以后就向圣人引荐。”

    杨玉环端正姿态点了点头:“有劳阿翁。”

    高力士从胡床上走下来,再次叉手说道:“那奴婢告退了。”

    他缓缓退出了殿阁,月洞门的珠串帘子发出了哗啦的声响,南熏殿的内侍连忙送他出去,站在殿门口弯腰九十度低声道:“奴婢恭送干爹。”

    高力士的一只脚悬空在殿前的台阶上,忽然收了回来,转身对这内宦柔声问道:“这几天里有哪些外臣来南熏殿求见娘娘?”

    “好像就只有李嗣业一人。”

    这位大唐贤宦缓缓地抬起头来,抬头望着宫阙瓦脊上的天幕,半眯着浮肿的眼皮自言自语道:“这个人可真能等啊,等了这么长时间,才开始用这层关系。”

    ……

    李林甫双手捧着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送上来的叙功奏疏,站在梨园高门的外面,可以听见墙内传出来的丝竹之声。这袅袅如泉水叮咚,烟雾缥缈,只是隔墙听着就是一种身心上的愉悦享受。在这园子里的乐师可与外面的那些个青楼或大户的家的艺妓有云泥之别,他们个个都是某种乐器最顶级的乐手,而这座梨园是就是大唐最顶尖的音乐教育和表演机构。

    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三人均是梨园教习,还有雷海青擅长琵琶,也擅长吹奏玉箫,谢阿蛮擅长舞蹈,她的绝技是《凌波舞》,也是宫廷乐舞们的教习。他们每个单拎出去到坊市间表演,均能够使得万人空巷,拥挤围观,在大唐的影响力仅仅次于以剑舞名动天下的公孙大娘。

    他们整日沉浸梨园这座大唐最高音乐学院中,组成了盛唐最顶级的天团,创造了传世的经典之作《凌波曲》、《霓裳羽衣舞》、《紫云回》和《小破阵乐》。在这个天团中李隆基擅长羯鼓,李龟年擅长吹筚篥,李鹤年擅长轻歌,雷海青用琵琶,李彭年吹玉箫,杨玉环和谢阿蛮则以二十人的霓裳羽衣舞,形成了大唐最为强悍的音乐现场。

    这个天团的身价,是古往今来任何一个音乐偶像组合都无法超越的,也几乎没有人有资格请他们去表演,所以他们只能在梨园中自娱自乐,谢绝一切没有音乐细胞的外人闯入。他们在做音乐的时候没有所谓的君臣之分,李隆基各称呼他们的雅号和名字,他们则称呼他为三郎。

    李林甫即使是宰相,也不能被接受到这个圈子里,因为这个圈子无关身份地位,只论音乐才华。

    他站在门口悠闲等待,等到演奏结束声音消失后,守在门口的宦官才敢跑进去通报。

    盛唐陌刀王

 第五百二十二章 圣命不可违

    内宦来到了李隆基面前,躬身叉手禀报道:“三郎,右相求见。”

    皇帝皱起了眉头,挥舞了一下袖子甩在了身后背负起双手:“让他到西偏殿等我。”

    李隆基将内宦打发走之后,走到几个身穿长袖襦衣纱裙的女子身后,一个个给她们凹造型。

    “这样,不行,你这样不成,你得把这个脖子抬高一点,对对对,你的这个步子要迈得小一点。”

    他的娘子杨玉环就站在队列开头领舞,对舞蹈的造诣也远远胜过一些梨园子弟。尽管这样,皇帝还是喜欢走到她身边,装作调整她的姿态,却是在感受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青春魅力,这个如温顺小猫般的女人,让他一刻都不愿把视线离开她。她这种温润似水如牡丹芬芳,浇灌了他这棵即将枯萎了的老树,使他拥有了春天的热情与活力。

    “玉环,你再领着她们试跳一遍动作,朕过会儿就回来。”

    杨玉环低腰行礼:“喏”

    皇帝说罢便皱着眉头往右偏殿走去,烦躁的情绪不由得浮现在了脸上,这张曾经不怒自威的脸,就能显现出皇帝如今的堕落腐朽。他已经开始讨厌一切外来的事情打扰,心中也知道这种状态是错误的,对帝国是不利的,可男人超强的自律性在老皇帝身上逐渐消失了。所以除非是远征之类的军国大事皇帝要亲自过问外,别的事情就理都不理。

    皇帝厌倦了本职工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就算有再多的不情愿,他也得去过问一下。圣人可以不爱工作,但不能不爱江山,他至少现在还有这个意识。

    两名宦官手持在前面引路,随后站在了殿门两侧。跪坐在殿中的李林甫听到了皇帝的脚步声,连忙站起来躬身叉手行礼:“臣参见陛下。”

    “免了,免了。”

    他径直走上殿中御阶,坐在了胡床上双手按着扶手问道:“今日前来,又有何事不敢决断?”

    右相有些迷瞪,心想不是你派宦官亲自到我府上传口谕,让我拿着高仙芝呈送的叙功奏疏来梨园找你么?

    “这是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呈送的叙功奏疏,还请圣人过目。”

    李林甫连忙从袖子中掏出一张奏疏,呈送到皇帝的前面。李隆基伸手接过,这才想起高力士举荐的事情,直接指着奏疏上排列的第二行说道:“这个李嗣业,在远征小勃律一战中仅功勋仅次于高仙芝,可否升任北庭节度使兼任安西副都护?”

    他一听李隆基这个口气,就知道这是有人动用了关系,直接上达天听问到了皇帝这里来,心中的郁气突突地往上涌。

    “当然可以,只是原北庭节度使王安见该如何任命。”

    李隆基略作思虑,敲着自己的额头说道:“那就将王安见调回长安,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

    “喏。”

    李林甫应下的同时抿紧了嘴唇,心中对王安见默哀三秒钟。南衙十六卫中的左武卫如今只有机构没有了兵马,调回长安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闲职。

    王安见本是个奚人,本是他安排好的一颗闲子,竟然没想到会被人截断了路。好你个李嗣业啊,竟然这样都拦不住你,白白地让你把好处捡了去。

    李林甫心中有些不甘,叉手说道:“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只管讲来,不必与朕拐弯绕圈。”

    他压低声音说道:“旧历二十五年,李嗣业被当时还是忠王的太子引荐到安西都护来曜麾下,对于他的立场和心中所向,臣都有所怀疑。”

    圣人现在对太子颇为敏感,只要分化太子势力就是政治正确,以为能够借着这场风暴的尾声把李嗣业给牵连进去。

    人毕竟都做不到全知全能,李林甫自然也想不到,旧历二十五年表面把李嗣业引荐往安西的是太子李亨,但实际上真正操纵这件事情的人,就是端坐在他面前的皇帝。所以李隆基对于李嗣业的身份认定,依然不会往太子那方面想。

    “这件事我知道,所以这个人没有问题,你回去安排一下,让高仙芝带他的人到南内花萼楼见朕。”

    李林甫叉手应道:“喏,臣这就回去办。”

    “那你退下吧。”

    李林甫缓缓退出殿室中,李隆基这才一边细细思索着,一边朝弟子们排舞的大殿走去。

    右相心中有些郁闷,也不知道是因为安排完好的任命规划突然被人给打破,给自己铁板一块的碛西一脉官场打出了一道裂痕,还是单纯对李嗣业的行为感到愤怒,这些都无关重要。

    他紧紧攥着这封奏疏,来到宫门口的马厩前,家中管事早就将马车牵了出来,躬身低声问道:“阿郎,去哪儿。”

    李林甫长吸了一口气:“还能回哪儿,当然是府上。”

    他盘膝坐在车厢里,身体随着车厢中的颠簸左右摇晃,感觉自己浑身无力。这也许是上天带给他的某种暗示。他掀开了帘幕,对跟着在车后跑的管事吩咐道:“去把吉温、罗希姡А⒒褂型蹉p,杨慎矜都叫到我府上去。”

    ……

    李林甫盘膝坐在府邸内堂的木榻上,身上穿着轻便的火麻半臂,轻松透气又清凉。坐在下方的几人虽然身穿圆领袍,也并不算厚,但受到房间里热气的烘托,一个个脸色又逐渐红润起来,皮肤泛起了些许油光。

    “今日把你们叫过来,就是想着多一个人能多出个主意。圣人要求更改高仙芝送来的叙功奏疏,竟然要让一个李嗣业的人接替王安见这个北庭节度使,实在是令我不敢苟同。我想问你们,有什么办法?”

    四人在下方面面相觑,真是一时语塞无人有策略,杨慎矜抬头看了李林甫一眼,又迅速地低下头去。

    杨慎矜不像其他三个人是主动加入右相的核心层,他算是被人利用拉拢入伙,心中多少有些不情愿,也不太愿意替李林甫出谋划策。

    “怎么?都想不到吗?”

    吉温耸起肩膀向前叉手说道:“右相,属下以为,圣人即使想下敇旨,也必须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没有中书省盖章,敇旨也就无从下发。右相是不是可以把敇旨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