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唐陌刀王 >

第247章

盛唐陌刀王-第247章

小说: 盛唐陌刀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凭什么与他们杨家一起显贵?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会景龙观

    李嗣业端着酒杯仔细端详眼前杨钊的表情变化,虽然其尽量表现得对此事不甚计较,但他抓着酒盏的力度,还有鼻孔中喷出的轻蔑气息,已经暴露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这一招祸水东引确实成功了,这当然要归功于杨国忠本人。

    这人心胸不比李林甫宽多少,且属于那种先畅想后规划的人。他如今才进入长安几日,职业规划尚无着落,但职业畅想已经开始天马行空,预料到了将来封相拜将,要遥领某个地方的节度使,也已经准备要打倒为自己设立的假想敌了。

    他本来将李嗣业当做假想敌,唯恐对方借着曾经救过杨贵妃这桩恩惠,向杨家不断索求,不断攀升。又怕他将来超过自己,占据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

    在某些人眼里,世界非黑即白,凡是官位能力超越他的,好像都是阻挡他前进的心魔和绊脚石。

    但他现在的火力已经转变,因为李嗣业已不足为惧。他虽然对堂妹杨玉环有救命之恩,但杨妃在今日并未表现出感谢或格外恩赐,可能由于原因是他昔日救的是寿王妃吧,虽是同一个人,但两者身份有种微妙的尴尬。

    李嗣业做假想敌确实不行,他的嫉妒和愤怒已经找到了新目标,有一个厚脸皮的家伙已经开始以杨玉环的儿子自居,已经借着杨妃的关系做了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接下来还能有多大权力,入朝为相吗?

    他杨钊就算人微言轻,起步比较晚。但从今天起就要使劲地盯着此人,绝不能让他在杨家的身上再沾到半点的便宜,绝不能让一个谄媚的小丑把自己远远地甩到了身后去。

    这个安禄山,就是他现在的假想敌。

    他又瞅了眼前低头喝酒的李嗣业一眼,心想眼前这人还有点价值,现在做了副都护,将来有可能做节度使。如果把他当做一个外援,用来针对那乱认娘亲的安胖子。虽然不会起什么大作用,但也有其利用价值。

    杨钊端起酒盏敬李嗣业:“李郎,有一件事我听说了,当年你在受惊的马上救过寿王妃,你算得上我们杨家的恩人。今后杨钊将你引为知己密友,我在朝中,你在外面,我们守望相助,如何?”

    李嗣业连忙双手端起酒杯,做出感动诚恳的模样:“既然杨兄如此看得起我李嗣业,嗣业自然不敢推迟,当以兄马首是瞻。”

    “哈哈,好。“杨钊得意地笑笑:“嗣业你也太过自谦了,不过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我在朝中有诸多便利啊,也会在圣人面前为你美言。”

    “呵,当然,一定一定。”

    两人酒足肉饱,杨钊手按着案几的一角从地上站起,身体却打了个踉跄,右手扶着额头道:“我日,么想到酒劲儿还挺大的!”

    他摆着双手对李嗣业笑了笑:“你不用扶我,我们各走各的。”

    李嗣业目送着他从酒肆中走出,站在门槛处看着其远去的身影,冷冷地哼笑了一声:“还想利用我,做小人都不够格。反正你迟早要和安禄山争斗,倒不如早点上手先找找感觉。”

    ……

    他快步走在丹凤门街主道上,心中仍然在盘算,入朝送礼的事情已经解决,封高陵县子的爵位和授副都护的敇旨应该快速下发了,等领到敇旨之后,他就没什么理由留在长安了。

    在离开长安之前他好像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他的脑袋里却毫无头绪,决定暂时先回到安西留后院再说。

    从留后院的后门进去,燕小四等人正在院子里刷洗马鬃,还有人在切草料。负责院中事务的赵都尉上前来,从袖子从取出一封信,双手递交给了他:“李将军,这是一个不知姓名的人傍晚从门缝中递进来的。”

    李嗣业接过信件,转身回到了自己房中,从腰间抽出小刀拆开了信封,将信封倒转抖了抖,什么都没有倒出来,透过这硬黄纸的背后一看,交叠粘贴的信封内部写着一排黑色小篆,几乎看不清楚。

    他索性将信封拆开,只见上面写着:明日未时,景龙观。

    太子的信息来源速度令他惊讶,他不过才来长安几日,今天才把香薰贵妃榻献上去,他竟然就已经知道了。

    上次同他会面的是李泌和皇甫惟明,这次也许太子会亲临吧。

    在光线逐渐阴暗的房间内,李嗣业拔开了火折帽,将那火绒放在嘴边轻轻一吹,暗红色的幽光乍亮,很快燃起了火焰,他将火焰凑上油灯,豆大的光亮逐渐晕然了昏黄房间。

    他将那拆开的信封触上火头点燃,然后扔到地下的火盆中,看着它变为一堆灰烬。

    ……

    景龙观的夏日野草茂盛,这里原是安乐公主李裹儿的一处宅邸,李裹儿被诛后,朝廷将其改为景龙观。然而因其面积过大,独占两坊之地,使其大片土地被闲置。朝廷欲将其分割卖出,但达官贵人因此地的晦气而不愿意购买,穷人家又买不起,久而久之景龙观就成为长安城中最具自然气息的建筑群。

    李嗣业驻足停留,青草将石道覆盖,两旁的凉亭被青藤所缠绕掩盖。时常有孩子们在其中游曳,被道士发现后驱赶出去。

    他穿过华盖亭亭的树冠,建在小山上的楼宇已经在视线中,白墙环绕耸立,把四周疯长的自然隔绝在外。这才是道观该有的样子,融入自然之中,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门外立着两名道童,面如白瓷,眉宇清秀。他们手执拂尘,眼睛却探寻着地面,一只松鼠立在他们脚下手中捧着松果啃食,道童抬脚去逗引这松鼠,却被另一名道童的嘘声打断,提醒他客人来了。

    “尊客从何处来?”

    李嗣业谨慎又不失礼貌地回答:“我从西边来。”

    两人恍惚地对视了一眼,开口问他:“尊客可是李嗣业将军?”

    “没错。”

    “请随我来。”

    他跟随着道童进入楼中,沿着木楼梯向上,二楼的围栏环绕着吊着的大钟和神像。道童将他引到楼上便转身返下,站在隔扇门前迎接他的却是一个头戴扎着短髻身穿白衣的婢女。

    李嗣业猜测她是下人,然而这女子无论从气质还是从美貌上而言,都不像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婢女。

    她嘴角含笑引着李嗣业来到隔扇门前,双手拉开了门。李亨和李泌都坐在隔间中,两人盘膝坐在席上,李泌的身边还蹲着一名婢女,正用一块娟帕捏起茶鍑的盖子,鍑中清香散发出来。

    靠墙的窗扇大开,外面树冠上浓厚的绿意投映在屋里。

    李嗣业回头看了看门外的婢女,又看了看李泌身边的婢女,小李泌好像换人了,记得与他上次见面时,那婢女的相貌有几分胡人血统,这次这个明显没有。

    他顿觉有些尴尬,最近贵人出门都喜欢带秘书么,李泌一个太子一个,如果有这样的必要应该提前指出啊,他哪怕多花点钱到妓馆临时雇佣一个,才显得搭调。

    他站在门口躬身叉手:“末将李嗣业参见太子。

    “嗣业,不必拘礼,就等你了,快来坐。”太子面带微笑指了指自己的右侧,李嗣业脱掉六合靴走过去,跪坐在地上。

    那站在门口的婢女提着他的靴子放在一侧,也脱掉了翘头履,小巧的脚上套着洁白的足袋走进隔间,双手转身将隔扇门拉上。

    李亨的婢女素质很高啊,也不嫌自己的鞋臭,他挺直腰板准备让这婢女从自己身后绕过去,但实在没想到,她竟然在他的身边跪坐了下来。

    盛唐陌刀王

 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

    李嗣业不解其意,只是耸了耸肩膀,以为这是太子拉拢化解他尴尬的一种手段。对于女子递送过来的茶水,他尽量小心避免接触对方的手指,并且客气地说了声:“谢谢。”

    婢女的手指哆嗦了一下,跪坐正身体双手扶着膝盖略低着头,干净的流海轻垂在她的额头上。

    太子熟视无睹地问道:“听说李将军昨日给贵妃娘娘送了一架香榻,圣人和贵妃很是喜欢,不知圣人赏赐了李将军什么官职。”

    这种事情李嗣业无需避讳隐瞒,因为太子也给贵妃送了礼,李亨的表现与百官并无二致,只是皇帝不可能再给儿子升官。

    “授了高陵县子的爵位,加官为安西副都护。”

    “不错,”李亨并非由衷地恭贺道:“圣人已经有三年时间没有给人封爵了,他能破这个例,说明对你的礼物非常喜欢,也很喜欢你这个人。毕竟天下可授官田越来越少,八百亩的永业良田和五百户食邑也尤见可贵。”

    坐在旁边的李泌漫不经心低头饮茶,却突兀地开口道:“卡在四品至三品的这个关口上过不去了。”

    李嗣业突然抬头瞄了李泌一眼,这小狐狸准确地说出了他心中的隐忧,不过他并没有接话,避免陷入对方营造的话题之中。

    不过李泌并未停止,继续说话:“李将军功勋卓着,无论从战功来看,还是官职履历来看,都已经满足了入三品的条件,这次花大价钱送上了檀香榻,可还是距离三品有一步之遥。李将军难道没有剖析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亨看似不动声色地低头饮茶,目光却严密关注着李嗣业的表情。

    嗣业放下茶盏,身边婢女用汤勺为他填茶,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当然知道,紫袍不是那么好披的,升官虽是奖励也不仅仅是奖励,滥加封赏会破坏官场之间的平衡,圣人有意控制三品官的数量,也因为它的尊贵和职责之重。”

    “不,”李泌的语速加快,因为他绕的圈子太大,不加快语速加强语气,容易被李嗣业找到漏洞截断:“李将军心里很清楚,你是安西都护府一系的将官,安西军这个圈子限制着你。只要李林甫仍然遥领着安西的大都护,仍然身居右相之位,安西乃至整个西域就都是他的一亩三分地。”

    “圣人并非不愿意将你擢升至三品,无论是散官、职官、还是勋官他都可以做到。他只是不愿意打破右相对于安西都护府的规划安排。他不是你在与三品的门槛之间做选择,而是在你和右相之间做选择,除非你的圣眷能够超过李林甫,否则你很难绕过他去做碛西节度使。”

    “某些台阶,不是你送多少礼物就能达到的。或许你将来能靠着贵妃的眷顾登上某个台阶,但绝不会是安西节度使。”

    李泌的嘴很厉害,快速有效地击中了李嗣业的软肋,连太子都自觉地半低着头,把嘴角溢出的笑容藏匿起来,或许还会在心中暗暗称赞,我家小泌泌嘴皮子越来越利索了。

    李嗣业双手将茶碗端起,双手捧着一饮而尽,才点点头道:“茶不错,你说得很对。”

    他放下茶碗,眼睛毫无波澜望着太子和李泌:“右相不愿意让汉人做方镇节度使,是因为大唐官场的惯例,出将的归宿必然是入相。安禄山、夫蒙灵察等胡人只知武刀弄枪,不通文墨。圣人对文盲宰相的容忍的底线也就是弄獐、伏猎之流。所以这些胡人控疆镇守边地,李林甫才能高枕无忧。”

    李泌故作愤怒地抬手拍击案几:“太过分了!李林甫心胸狭窄,将私利置于社稷之上,作弄权术,打压人才。难道几年之后,大唐十节度使全都要换做胡人吗?”

    李泌这句算是神预言,等再过两年皇甫惟明和王忠嗣被李林甫拔除。十节度使将全部由胡人担任,安西北庭为高仙芝,河西为安思顺,陇右朔方为哥舒翰,河东平卢范阳为安禄山。虽然日后的叛乱不是民族矛盾,但李林甫的所作所为确实使节度使体制僵化,没有了入朝为相的台阶,皇帝只能不断地投喂官职和边镇权力,把安禄山养成了饕鬄。

    “李林甫专权,相互徇私勾结,使忠志之士报国无门。李将军,你若仍像以前那般事不关己,你也会如他们一般,被阻断在升迁的路途中。”

    这话说得有点耸人听闻,李嗣业也不是没有依仗,他背靠杨氏,只要再下点儿功夫,在别的地方成为节度使也不成问题。只不过他不愿意用这种生硬的方法上位,也不想完全得罪李林甫,在杨氏、李林甫、太子三股势力之间从容游走,在三个鸡蛋上面跳舞才是他要到达的理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走得顺,走得远。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和我的目标之间挡着一座山,你的建议是先挖掉这座山。可我为什么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挖山上,我难道不能绕过去吗?也许等我到达目标后,再回过头来挖山,会事半功倍一些。”

    李泌凝视着他反问道:“石头堆成的山你当然能够绕过去,但人组成的山你过得去吗?李林甫在朝中结党如铜墙铁壁,你往哪儿绕?太子希望你将来能够主政碛西,而不是去别的地方,你的根基在安西。”

    从眼前出发,李嗣业不愿意加入太子的阵营,就算是暗中加入,也肯定不安全。由于李隆基对储君的提防,使得李亨面对李林甫的攻击时,仅有一点点的自保能力。他身边的人,韦坚、皇甫惟明、王忠嗣、连同他的太子妃韦氏他都保不住,投靠他就等于置身危险之中。

    但太子终究是要做皇帝的,李亨能够忍辱负重,熬过一次次危机。这是一支长远股,等将来他渡过危机势力已成时,再跑过去投靠,哪还能轮到他李嗣业站队。

    所以他眼下既不能拒绝太子,也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个距离需要自己把握。

    他犹豫着说道:“我还在安西的阵营内,人微言轻,只怕还没有出力,就会被揪出来,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反而会牵连了太子殿下。”

    李泌翘起嘴角笑道:“这你不用担心,你同太子殿下的关系,同我们的关系,永远不会被公开,今天我们在景龙观的会面,将是最后一次。最近几年内,我将在太乙山的五台观竹舍清修,希望李将军能够多去拜会,如果你抽不出时间,也可以派出婢女与我的婢女妙止联络。”

    “妙止,婢女?”

    李泌身边的婢女轻轻地点了点头,她眉毛修长纤细,双眼温婉和煦,虽然很漂亮,但不及上次所见的婢女有灵性。

    李嗣业突然转身望向身边的女子。她也跪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