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炽烈的火光似乎也驱散了空气中的寒意。
王渊仍然是穿着薄薄的儒绣罗袍,身上却披着一件鹤氅,颇为暖和,这算是标准的富贵公子哥的装扮。
火光下的人群,一眼望去这样装扮的人并不少,还有一位位小厮在里面忙来忙去。
这些举人面显示出身非富即贵。
还有一部分寒门举人,却在寒风中懂得瑟瑟发抖。
他们也是不得不提前赶到。
国朝的礼部试通常是一天之内结束,不似后世,要连着几天,人都会被做瘸了。
“公子,你冷不冷!”
王喜,王福在旁边嘘寒问暖,紧张之下,有时候完全不知一句话以及问了许多遍。
王渊有些哑然的看着这两个贴身书童,他们要比他这个考科举的人还要紧张。
就在这时,王渊眼前一动,目光看到了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顿时招呼一声。
“李兄!”
那里有两道声音,看见他打招呼,不禁都是一惊,其中一道更是小声道。
“是那个姓王的色狼!”
有低不可闻的话语声响起,王渊眉头却是一挑,似笑非笑的望着那说悄悄话的李福。
那两道身影正是李兆廷主仆。
同样是束着发髻,面冠如玉,李兆廷当下带着李福,脚步走近。
那一团不仅仅是还有李兆廷主仆,许久不见的蔡齐,周概也在其中,还有十数位同样意气风发的年轻举人。
此时国子监一旁的高楼上,另有不少身影在黑夜中,也是兴奋异常的望着脚下人山人海的地方。
能够亲眼目睹如此之多的举人,从四面八方而来,对于许多货郎,货主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少不得要去里面窜一窜。
每年一些举人总会忘了捎带墨,或是喜欢在进入贡院之前讨个吉利的彩头!
这就是机会!
还有许多仕女则是单纯来看热闹的!
今科之中,谁有希望中进士,谁又有希望中状元,恐怕早就议论开来,甚至有妙龄仕女目露秋波,在众多人群中逡巡。
“他就是王存厚!”
而在其中一座高楼之上,分外安静,一位雍容华贵的身影,顺着一位美妇的指引,落在了王渊等一小撮人身上。
“是的!”旁边美妇轻轻颔首,随后退后半步。
这道雍容华贵的身影目光仔细打量了片刻,轻轻颔首,旋即领着身后数位美妇悄然离去!
在这位美妇走后,王渊才若有所觉看了一眼那高楼之上,只是目光所及,并未看到任何身影。
“是她吗?”
第106章 把握
王渊望向那座高楼之上。
王渊知道,这段时间刘皇后应该一直在找他,他避而不见,刘皇后作为一位母亲,而且还是一位特殊的母亲,刘皇后一定会找机会来看他。
甚至出面相认。
但现在看起来,刘皇后比想象中性子还能隐忍。
“城府更深了!”
王渊也感觉有些复杂,刘皇后看起来性格像是另外一个武后。
事实上刘皇后现在已经和当年武后掌握的权柄差不多了
“王兄,你在看什么?”
李兆庭看到了王渊的走神。
顺着王渊的目光,露台之上并未看到其他什么身影,只是二楼上几位妙龄身影正在往楼下查看。
李兆廷露出恍然大悟神色,笑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王兄的确有眼光,那是王丞相家的幼女,传闻天姿国色,王兄眼光不错,不过王丞相的幼女爱慕者众多,想做丞相娇客却不在少数,王兄想要一亲芳泽,恐怕难度不小!”
“王丞相家的小姐?”
王丞相,就是当朝丞相王延龄,国朝没有宰相,其实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
王渊面色一动,一双眸子瞥向那小楼之上,那小楼之上正有一个婀娜,美丽的身影似乎同样目光望来,竟是大胆无比的望着他,略为带着一丝惊讶之色,旋即询问旁边的使女,王渊听出是在询问他的来历。
是个有趣的姑娘!
王渊口中却正色笑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此时在旁边还有一道自始至终都是面色平静的举人,此时火光中听到王渊的话语,不禁抬起头望向这位年轻的举人。
他姓穆,叫做穆修,子公雅,同样出身于京中勋贵家族,这一次对科举有着不小的把握。
他生性孤僻,并不大愿意和其他举人交流,只是听到王渊话语,还是忍不住心头一震,这词很平直,但仔细细品,蕴含着浓郁无比的人生哲理。
李兆廷,蔡齐,周概,以及旁边的不少举人也是目光望来。
“敢问王兄,此言可有出处!”李兆廷忍不住问道。
王渊当下便道:“天下无难处之事,只消得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消得三个必自反”
这话,却让众多举人琢磨回忆起来,但他们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本书中有这句话。
那如之何,必自反又出自何处?
王渊见一群人一头雾水,顿时眼角上一缕笑容挂了上去,这些举人没听说是正常的,这话出自于后世呻吟语中。
只觉得这位王举人莫名觉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是个劲敌!
就在尚且还有几位举人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随着铜锣在国资将门口响起,国子监关闭已久的大门终于徐徐打开。
门前,众多还在闲谈的举人立时安静了下来。
有两位黑着脸的监门官虎视眈眈的跑了出来,身后还带着一队队兵丁。
监门官解世梁,宋汉城!
有京中官宦子弟,立时认出了这两位名不经传的官员,事实上事关科举,哪怕是芝麻小官,底细也被有心人掏的干干净净。
数千位举人,当即开始排队,排成长龙一般,从门口逐渐向前移动。
这和王渊影响力,某个叫做“知否”的电视剧里,景象很像。
王渊在朝阳出来之前,终于随着人流踏入考场之中。
“还真不容易!”
王渊听到背后李兆廷的小声嘀咕,大清早站了一个早上,许多第一次参加礼部试的举人已经略感疲惫,更加磨人的是肚子已经咕咕作响。
还有些倒霉的开始第一时间冲进去寻找出恭的地方,早上穿的衣服太少,站了一早上肚子难免受寒。
只是这么多人抢夺恭桶,或者为了恭桶排队也是壮观!
而王渊,李兆廷,蔡齐,周概以及一部分举人中,也有人中招,第一时间奔向恭桶。
几人团结起来,率先抢了个有利位置。
其中就有周概,还有两位王渊记得一个叫做翟林,另外一个叫做付前明!
王渊则是和李兆廷,蔡齐等人一起期望国子监周围的墙壁上看榜单,看在哪个地方考试,再国子监内哪一间偏殿,然后考试的流程。
这和王渊影响中的后世没什么区别。
唯一有区别的是,在此之前,要随着众位考官,前往国子监的主殿大殿之前,祭拜至圣先师。
数千来自于各地府州的举人一起祭拜,那场面何其壮观。
不过最刺激的应该还是后面,数千个举人争夺一百多个进士资质。
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许多举人难免忐忑,当然也有举人意气风发,觉得这是自己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以一己之力力压众多来自于各地州府的士子,没有什么时候能比现在更难印证自身所学。
“至圣先师,这就是气的力量”
此时在主殿大殿之前,王渊身形却有些异样,他感觉到随着祭拜至圣先师之后,国子监内便是充斥着一种之前没有的浩然气。
浓郁气弥漫国子监当中。
这股气十分有针对性,如同洪流一般漫过国子监。
国子监内一部分举人突然全身抽搐,或是干脆直接吐血,转瞬被周围守候的
这股气是针对道法,神灵,或是各种超凡能力!
但凡以道法作弊者,都将被重点打击。
王渊同样感觉到自身紫微神阙内元神一阵摇曳,若非紫微星光护持,只怕已经露馅,一旦露馅他就很快像那几个身怀道法的书生一样,被押出国子监。
至于其他举人,包括修炼了内功的李兆廷都没有被针对。
“查舞弊还是查的蛮严格的!”
王渊眼底有些侥幸。
一阵筛选之后,聚集在国子监大广场的众多举人顿时如鸟兽散,纷纷寻找自己考试地点所在。
一间偏殿里,王渊找到了自己一张案几,王渊顺势坐下,王渊看到了一个奇葩,以一个超乎寻常的速度,一跃出现在旁边案几之上。
那个奇葩武学造诣相当不错,提着一个篮子,转瞬便是月入座位之上。
“在下李光辅,各位仁兄有礼了!”
他坐下之后,还得意洋洋的朝着旁边十数位举人拱手行礼,十分自得。
却没有看到旁边举人连忙低着头,一副敬而远之的模样。
王渊暗自摇摇头,这个奇葩完全不知道,当今国朝重轻武,展示武艺,这不是自找麻烦!
国朝重轻武由来已久,而且历史原因极其复杂,里面仔细要说,很难一时说清楚。
这大约是和开国国策,以及其中最重要的募兵制有关。
国朝也并不是一开始轻视武将,而是募兵制坏了之后,才生出诸多弊端。
只有寥寥几个举人觉得有趣,微微拱手回礼:
“有礼!”
其中也包括王渊。
他是看出了这李光辅天庭之上一道特殊无比的灵光。
随着偏殿外,有考官带着考题进来,分发下来,国朝祥符八年这场礼部试终于开始。
王渊看了一眼分发到手中的帖经,墨义,只是一眼,便是了然。
这帖经墨义虽然难,但却难不住他的博闻强记。
唯一有点难度的就是赋诗。
这东西需要灵气,不过扫了一眼试卷,王渊发觉赋诗也不是特别难,比较幸运的是,他脑海中有几首好诗用得上。
这让王渊心里逐渐有底了。
这一次考个进士很有希望了!
只是第等还需要酝酿了一下。
一甲二甲和三甲,显然是不一样的!
而此时在琅琊郡中,王绍衡,孙氏二人也起的很早。
礼部试的这一天,王绍衡紧张兮兮的,为此在官衙请了一天假,早早跑到祠堂里
第107章 评卷
祠堂内,王绍衡一直念念有词。
损失站在门口,一袭盛装,皱着眉头看着王绍衡拜了又拜。
就是王绍衡当年自己礼部试也没有这么虔诚。
“老爷,起来吧,二哥儿是个有出息的,我观他这一次曲星动,想来有希望进士及第!”
孙氏上前,前去搀扶王绍衡。
然而出乎意料,王绍衡并不愿意起来,反而少见的呵斥道:
“妇道人家,你知道个什么,你能看出个什么曲星动,只求祖宗保佑,希望二哥儿能够如意平安,替我五房光大门楣!”
王绍衡用力的捏着几炷香,往青铜兽首小鼎落下,香烟袅袅。
王绍衡很担心五房的没落。
夫人强势,他至今尚未令几房妾室怀上。
所以王家五房的希望就落在王弘,王渊两兄弟身上。
王弘不孝,出家为僧。
通判府就只能指望这位二哥儿了。
面对王绍衡的呵斥,孙氏罕见的并没有怼回去。
她的确是有负王绍衡。
王弘被和尚拐走,也是她心底的伤疤。
当然,她说王渊曲星动,也的确是安慰之语。
运之事事关国运,这是禁区,不能随意窥视。
但从一叶而知秋,对于王渊在科考一道的火候,她持有信心。
看着天色,孙氏目光暗暗道:“这个时候应该有人开始交卷!”
这时天光已然放亮,日上中天。
琅琊郡这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温暖日光照耀下,光秃秃枝头的几个鸦雀窝里都变得干燥,清爽。
巡视场内的兵将来回走动,一群官员不时随着兵将从中走出。
观察场内众多举人,防止有人作弊。
不过这个时候监察作弊,没有那么严格。
主要是考题实在国子监里拟定,众多官员全部被软禁在国子监内,开考之前不会泄题。
至于夹带。
夹带基本上没什么用。
因为诗赋需要灵气。
所以王渊看到不少举人饿了之后,在褡裢里取出了饼子小口吃的,这些饼子并没有被强行捏碎。
在王渊周围,很快有人开始陆续交卷。
三个时辰左右,许多才思敏捷的举人,已经完成了所有的答题。
当然,也有举人火候不足,此时趴在案几上,仍然在冥思苦想,紧张之下,额头溢出汗来。
身边桌椅移动的声音传来,王渊注意到李光辅也已经交卷,让旁边的一位官员收走。
考场内自然有封弥官负责校勘,糊名誊抄!
王渊看了一眼手中的题卷,事实上一个半小时之前,他已经答题完了,还检查了几次,之所以不交卷,只是不想太过于引人注目。
一般交卷的时候,通常都是三个时辰左右。
正是一个比较好的水准,当然也有科考能人,两个时辰就完成了答题与检查。
剩下的时间,王渊一直在等待,或许是利用紫微星命的掩盖,却接触那气的玄妙,试图解析其中神妙。
一个多时辰的试探,窥视,王渊的确窥视出了一些神妙。
但似是而非,只是知道这些气比想象中强横。
紫微王印参悟到一定程度,也能够做到口含天宪一般的大神通。
但并没有气的至刚至阳,浩荡纯正。
心念电转,在李光辅交卷后,王渊也后脚交卷,在试卷交给封弥官封卷,然后离场!
这些试卷随后一起,被封弥官装订,当然其中少不了糊名誊抄,还要打乱次序,防止官员从中看出考生的身份。
这是保证抡才大典的绝对公正。
当然,有些厉害的考官,还是能够在风之上,偶尔能猜对一二举人的身份,但是这种几率被极大的减低。
试卷被封好之后,之后就是被送入国子监中的庙,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