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渊见此目光一动,开口道:“母亲有话但请直说,若是儿子能够办到,必定为母亲办成!”
“只希望你到时候别忘了我这个母亲就好了”
孙氏话语有些幽幽的,却是答非所问,片刻不等王渊发问,便直接道。
“二哥儿,你准备一下,明天随你父亲前去祭祖,随后准备出发,前往京城应考!”
王渊目光有些诧异,不禁道:“母亲,距离春闱不是还有小半年,为何要在此时出发?”
“你留在琅琊郡与你的举业已并无帮助,索性趁着天气还算温暖,早些出发,旅途当中,还可秋游一番,见一见同年,增长一些见识,对你科考亦由裨益,毕竟科考,也需要同年相助!”
孙氏语气不容置疑,这已经是将王渊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王渊隐隐有些明白,皇城司这段时间的小动作,王渊不是没有察觉,但王渊知道此去汴梁,恐有大变。
孙氏的一番安排恐怕也是出于为他安全的考量,王渊内心深处十分感激,孙氏对她如同己出,甚至比长兄王弘,以及另外三个姐妹,还要更好。
这个时候若非为了他,孙氏早就打上相国寺的大门,将王弘接了回来,王渊毫不怀疑,孙氏有这样的能力,现在却眼看着王弘被大和尚们拐跑。
“既是母亲安排,孩儿遵从便是了!”
王渊微微拱拱手,当下也不再反对,这段时间离开琅琊郡也好,毕竟这段时间他在琅琊郡中用了不少模板,痕迹太多!
王渊转身离去。
“这小子答应的这么快,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孙氏目光望着王渊痛快离去的身影,神色总觉有些怪异,这个此子自小就有主见,他能够做的了王绍衡的主,却做不了这个次子的主,每次的安排都会被这小子连消带打给带歪,这次就这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那边,王大老爷很快得到王渊即将进京赴考的消息,便是连公务都顾不上了,匆匆赶回。
“夫人,听闻你已安排渊哥儿前往汴梁应考,此事你怎么没有和我商量!”
只片刻,王绍衡气冲冲的从外间走来,脸上还有余怒未消,进京应考是多么大的事情,孙氏竟然一言决断,根本没有把他这个一家之主放在眼里。
不过望着太师椅上,面无表情坐着的孙氏,王绍衡一腔怒火顿时如同被一盆凉水泼下,在这家里葡萄架是说倒就倒!
只是这事在王绍衡心头太重要了。
好哇,其他的事情可以交给你做主!
但是儿子自己也有份,而且儿子在了经义上的造诣可是得北地大儒认可的,是王氏未来架海紫金梁!
头一次,顶着孙氏冷刷刷的目光,王绍衡心底觉得有了胆气,是咬着牙道:
“夫人,我也不是怪你,只是二哥儿进京赴考之事是多大的事情,也关乎着宗族荣耀,理应与我商量,我也好为他做些打算,老太爷那边也会给二哥儿准备一二!”
“准备什么?察举制度已经被废了,你王氏能够准备的东西恐怕不多了吧?而且你王氏能够准备的,我父亲同样能够为二哥儿准备!”
一番话与说的气冲冲的王绍横半响说不出话来!
察举制度在国朝鼎立初期一度大行其是,各地方官员通常拥有察举名额,譬如举孝悌,或是奇行,而并入官府,获得官府名器。
在察举制度初期是为国朝所用,能够一定程度的遏制,打击地方豪强,只是随着地方豪强的渗透,反过来成了地方豪强反过来加强控制地方的武器。
只是如今察举制度已经不灵了,被国朝大幅度增改,难度呈现几何曲线的上升,再想从察举制度上开后门已然不易。
现在如王氏这样的郡望豪门,现在也只能按照朝廷的规章制度办事。
当然,王氏在朝廷中也有影响力,但是影响力的确不如现在的孙家。
王绍衡说不过孙氏,心头无奈,只能憋着气按照孙氏的准备,第二天与王渊一起前往族地祭祖,祭祖之后,便是安排王渊离开琅琊郡,前往汴京赴考。
次日,在王通判夫妇二人的目光当中,王渊走陆路便是正式启程前往汴京!
第072章 本命真符
大竹县
王渊傍晚时分,骑着马才到大竹县城外。
大竹县是琅琊郡所辖的县城,这是一座不小的中县。
王渊的第一站就是这里,从这里通过,再过两个县城,就能够初步脱离琅琊郡所在的京东东路,随后再走京东西路,便可直入开封府所在的京畿地区。
旅途漫漫,王渊此时心情却截然不同。
索性时间充足,王渊也不是很赶。
实际上,王渊此时完全可以选择以玄光遁法遁形一路赶路,这样比单纯的骑马赶路赶快。
但这样的赶路对王渊没有意义,太早跑到汴京,只会给自己找麻烦,不如在旅途当中,好好休养一二。
一是可以以静功凝练自身法力道气,二则是顺便积累一些功德,最重要的还是为自己积累些名气。
名气分数种,有诗赋之名,以诗词一道上的造诣名动士林,这对于科考一道而言,是个极大的加分项。
目前国朝的科考仍然是以诗赋,帖经,墨义为主,并非是王渊刚开始认知中的经义和时务策论。
诗词,也就是辞章之学做的好,若是能够早早传下几遍轰动一时的诗篇,科考之时,无疑是如虎添翼。
如那王渊印象中的欧阳修和苏轼,就是因为诗赋写的好,很早便是名动汴京,广为声明,很快得到了朝中贵人的赏识!
不求名器,在这会儿的读书人眼里,还当真是一件相当令人诧异的事情。
王渊胸有成竹,有了法子,倒也并不着急。
眼见天色已晚,不好赶路,又无法进程,王渊索性停下了脚步,他城郊找到了一座野庙。
那是一座颇为恢宏的庙宇。
在幽暗的月色中分外幽深,如同野兽的巨口。
它似乎很早已经失去了香火来源,冷冷清清!
周围此时山风呼啸,如同鬼哭神嚎之声,在这幽月之下,更显阴森。
王渊看了一眼,便是牵着马儿走近,远远望去。
殿前苍松翠柏早已经变成了枯树,幽月下,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这会儿也千穿百孔。
“似乎还有些神力的灵机,但也是属于混的很惨系列的神祗!”
王渊看了一眼,便是心中有数,并没有在意,随手牵着马儿,直入其中,随手将马儿拴在了外面,王渊走入正殿,门口两块对联也已经摇摇欲坠。
殿中央,是一个身穿金甲的将军神像。
王渊扫了一眼蛛网遍地的庙宇,在地上看到了一块被白蚁蛀空了一部分的匾额!
“神武将军庙!”
王渊看了一眼,并未曾在意。
神武将军是杂号将军,这种野生将军庙很多,大都是历朝历代在大战中死去的大将所册封的庙号。
神武,奋威,骁骑、楼船、材官、伏波、贰师、度辽、龙骧,还有许许多多,甚至不少是许多将领共用一个。
王渊此时一副儒衫书生的打扮,只是马上背负着一柄华丽宝剑,看起来像是一个懂得武艺的书生。
他撸起袖子,在周围拾取了一些蛀空的房梁!
很快大殿中央,一个小小的火堆燃了起来。王渊从报复中随手取出手中的易经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他目前所治的易诗二经目前其实是不考的,但作为一个不怎么纯粹的修行者,王渊对这二经的确有些不小的兴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种沉浸,同样也是锤炼元神道心的过程。
虽然效果不比直接运转功德模板,但这一丝一点的提升,对王渊而言,同样弥足珍贵。
王渊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似乎每时每刻自身眼界都在拓宽。
每一本书似乎都是一缕气的积攒,如同长明灯油,点亮心中火焰,照耀四方。
在这种儒家真传的陶冶当中,王渊感觉自身元神道心都变得分外澄澈。
天师道人的修行,便是玉液炼神,直到自身元神能够出窍,便是进入了真君境界。
真君境界,便是真正开始雕琢自身道体,重铸道体对于修道之人而言,是一道分水岭。
道体强横的真君甚至可以随意碾压一些数倍于自身的同境真君。
这一境界的蜕变,至关重要。
下半夜,王渊便是将精力全部集中在玉液炼神之上。
幽月下,王渊从包袱里取出了一支蜡烛,在神龛之上点燃,自身则是在神龛之前盘膝而坐。
此时他的体内,法力道气充盈,距离真君境已经并不远了。
有了完整的三山符箓派传承,王渊目前已经有了清晰的方向。
元神出窍对于此时的他,已经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护持出窍之后脆弱的元神。
突破真君境界,不仅仅是要玉液炼神,也要确保,出窍的元神能够安然返回。
出去了之后回不来,可就只能学那铁拐李了!
但也不是每一位天师道人有那铁拐李的机缘,能够重新找到一具正好契合自身命格!
“而且玉石洞极经上记载,一旦元神出窍,元神脆弱,根本无法重新附身,铁拐李能够重新附身成功,是因为铁拐李当年另有际遇,元神远强于寻常天师道人!”
“若无必要把握,未曾做好准备之前,还是不要轻易尝试元神出窍!”
玉石洞极经中记载护持元神的有数种法门,其一是凝练本命真符,凝练本命真符是护持元神的根本。
其次则是各种法器,祭祀仪式!
或可以凝练本命法器!
王渊一直以来的决定是双管齐下,凝练本命法器的灵材罕见,而且需要时间,王渊放在了后面。
其实赤炼,青锋二剑作为千年古剑,是可以作为本命法器,只是因为功德之事,王渊暂时将它们留在了参星镇。
“还有凝练本命法器,也只是暂保元神,而符道修士的根本还是本命真符!”
王渊此时内视中丹田中,中丹田内一道道奇妙无比的符箓种子绽放光华,不少威能奇大。
不过王渊并不准备以这些符箓为本命真符的候选!
玉石洞极经中记载了十八种高级符箓,还有六种仙符,都是三山真传,任何一种都有神鬼莫测之能。
尤其是六大仙符,任何一种都直通仙神之境!
这是真正的仙神大道。
而不像是基础符箓,和高级符箓,只能修行到一定境地,如高级符箓只能修行到真君境界,需要自身重新推演。
第073章 伏羲一画开天地
六种仙符
太极符,混洞符,乾坤符,纯阳符,九幽符,神霄符!
六种仙符对应着六条截然不同的路。
其中纯阳符和九幽符对应着纯阳,纯阴。
纯阳之路是天仙之路。
九幽符对应的纯阴之路则是走神仙之路。
若是自身资质不够,凝练九幽符也是一种极佳的选择,哪怕是尸解进入幽冥,凭借着九幽符,也很快能够在轮回中谋得一官半职,这是一条捷径。
如三山符箓派中茅山中就有不少道人在阎罗地府中挂职,积累阴德,时间一道自有造化。
当然,能够走通神仙之路的同样极少。
另外的太极符,混洞符,乾坤符,神霄符各自代表着一种极其神妙无比的传承。
乾坤符则是出自于乾坤八卦,要凝练这种符箓,要精通玉石洞极经中的金光八卦,至少要将其修行至乾坤八卦的境界,才能凝练出乾坤仙符。
这种仙符,王渊颇为青睐。
伏羲一画开天地,又以八卦定乾坤!
其蕴含着伏羲天皇道统!
六大仙符中的神霄符则是代表着神霄雷罚,掌握五雷,攻伐一体,神妙莫测。
太极符和混洞符则是代表着正统的天仙之路。
太极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变中求不变!
同样修成玉石洞极经中数种小神通,才有机会凝聚。
混洞符则是出自于混洞劫运,截取一线生机,代天行劫,参悟劫数玄妙,是茅山六种仙符中最难修成的一种。
倒不是说它威能最强,而是需要特殊的先天道体,需要在真君境之后,再行抉择参悟。
也就意味着前面是个弱鸡!
至于十八种高级符箓,王渊暂时不予考虑,这十八种高级符箓只能修行到真君境界,后面的道路仍然需要自己推演,走通需要太多的心力!
选择哪种本命真符?
“太极符,或者是乾坤符!”
王渊心头一直在两道仙符之间犹豫。
太极是万变之根本,若走符仙之路,以太极符作为根本,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了。
乾坤符注重于神道威严,修行到最后能够演化先天神躯,驾驭山河社稷,这是皇道传承,天皇正统。
若是有志于那个位置,修行乾坤仙符将如鱼得水。
其实到了此时,王渊心头已经有了定论。
乾坤仙符,这应该是最为适合他的本命真符。
尤其是他的“金光八卦”道术已经修行到纯阳圆满的境界,距离乾坤八卦并不远。
花费些心力,应能在很短时间之内,修成乾坤八卦。
“还有本命法器!”
王渊眼眸中带着亮色,乾坤仙符有着相对应的传承,可以炼制乾坤八卦镜,或是乾坤八卦图,或是阴阳八卦剑。
做下了决定,王渊反而轻松很多,索性全心全意将心神放在金光八卦的修行之上。
金光八卦这门道术威能极大,如今纯阳圆满,若想更进一步变成乾坤八卦,就得参悟完整的天地阴阳变化,从天地阴阳变化中,分化出八卦演化。
如同远古伏羲天皇一般,观法与天,取与天灵,观法与地,取与地气,观鸟兽之变取与动,观自然变化取与其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领悟天地阴阳互立互助的变化
说起来玄妙异常,其实做起来并不困难,动与静皆在八卦变化当中。
金光八卦份属于纯阳,王渊只要阳极阴生,就能够顺利参悟出乾坤八卦至理。
到时候乾坤八卦饱含天地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