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传说-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及了,只拉住我们五个。果然其他人冲出不远,便有数百匈奴骑兵冲了出来。我们几个只好先躲了起来,冲出去的却一个也没逃掉。”逃出来的一个士兵缓缓说道。
“都怪我,若是早点提醒大家小心,便不会这样了。”刘虎自责的说道。
“哪能怪你呢,只怪大家心太急了,以为可以安全逃出来,哪里会想到进来的时候没人,逃出去的时候竟会有匈奴骑兵埋伏呢。”五人安慰刘虎说道。
“唉,别说了,谁也不怪。能逃出来便是万幸,死去兄弟们的血债还要我们亲手来还。”杨诚止住悲伤,望着王庭方向淡淡说道。虽然他心中方寸大失,但想到自己还是这些人心中的支柱,若是自己都控制不住,更不用说其他了。
“好了,振作精神,随我赶回大营复命。”杨诚肃然说道。
众人收拾心情,轰然应道:“是!”
杨诚正想上马,却犹豫起来。本来接应自己这些人的战马一匹也不见了,现在就只有自己骑来这匹,哪里够七人乘骑呢?
“诚哥上马,我们跟在后面跑就是了。”刘虎一眼便看出杨诚心中的犹豫,建议的说道。其余五人也纷纷附和。
“不行,哪里有你们跑步,我一个人骑马的。”杨诚坚决的说道。
“这有什么关系,反正现在匈奴人也不会追来了。你先回王庭,我们慢慢赶来便是。”众人劝道。
犹豫了一下,看着已微微发白的天空,杨诚终于接受了众人的建议:“好吧,我先回去覆命,你们随后跟来。”说完翻身上马,向大营方向疾驰而去。
六人振了振精神,发力向杨诚奔去。众人心中暗暗叫苦:刘虎叫大家除去军靴,初是倒还没什么,刚才跑了十里,现在又要再跑二十里,赤着的双足已是痛楚不已。虽然若不是刘虎,五人也无法逃出王庭,但现在心中却不约而同的诅咒着,这草怎么这么硬啊!
※※※※※※※
王庭
林智策马立在杨诚刚才逃出的地方,眼神复杂的看着黑暗中的王庭。林一等七人立在身旁,均骑着和杨诚刚才所骑一样的战马,低头默不作声。
“唉……”林智叹了口气,不甘的说道:“这矮墙又有什么作用,不过进来几十人,便闹得天翻地覆,败局已定,只恨七年心血,一朝便化为乌有。”
“若是匈奴此仗胜了呢?”林一问道。
“即使奇迹出现,匈奴侥幸得胜,也再无我立足之地。”林智神情落寞,眼中是无尽的失意。
林一等七人望着林智,想要安慰,却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只是坚定的望着林智,不管林智是成是败,七人已将自己的命运和林智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该走了。”林智深深的望了王庭一眼,调过马头。
“去哪里?主人。”林一小心的问道。
“北海!”林智说完,纵马向草原奔去,七人紧随其后。
天,逐渐亮了起来。
——————————————————————
题外话,又见题外话
神箭是我的第一本书,新手的通病都比较急躁(不知道其他新人是不是这样,一杆子全打翻了,不好意思。),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写的书的看法,就像我,很多时候写着写着,便情不自禁的打开网页,看看自己的点推是多少了,看看有没有新的书评了。看到好的,即使明知是万金油,心中也会高兴半天;看到不好的,也会酸酸的。(现在要稍好点了,毕竟神箭上传已经快一个半月了。)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主题,大家不要怀疑我故意凑字就好。
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神箭的书评里除了广告和字母数字外,大部份都是红的,高兴!毕竟这是大家对我的肯定,我会很用心的写下去的。当然,争论也有,主要便集中在主角身上。其实本来我不想多说的,但对一些朋友的看法不以为然,所以说两句。
争论的焦点便是大家普遍认为主角太笨,或者说非常不合理,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主角。说笨的我还略可以接受,毕竟主角在某些方面的表现确实比较令大家不满意。但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人,我却有点不同的看法。
军队这个大染缸真的就会把所人有的本色染掉吗?说实话,杨诚这种类型我附近便有一个。家乡有个老红军,离我家大概五六里的样子,绝对的真人真事。从红军经过四川就当了兵,从长征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这个时间不算短吧。战争结束回来,完全是个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农民,每个月领政府发的补助不过20元((三四年前的样子。),从来没有半点怨言。有一年拥军活动,政府请他去讲话,结果闷了六七分钟只说了几个字: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这样的人,大家会相信是经历过么多年战争洗礼后的人吗?若不是我亲眼所见,恐怕我也不相信。善良和纯朴的人可能正在逐渐减少,但我们不能否定这样的人不存在,即使现在不存在,也不能说以前便不存在。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只有一个意思:主角这样子的人,并不是完全不合理的。请继续关注,或许众口难调,但我会用心写下去。
第二十九章 山雨欲来(中)()
杨诚刚一接近征北军营地,便远远的看见寨门挺立的潘宗向。潘宗向神情有些焦急,昨晚的情形已知大概,本来心中已快接受两组俱没的事实,没想到在就要放弃的时候发现了杨诚的归来。
杨诚尚未下马,潘宗向已迎了过来,笑着说道:“哈哈,我就知道杨兄弟定不会让我失望。”
“有劳将军,不过却令将军失望了,我并没有完成任务。”杨诚下马跪禀道。
“没有完成也算不得什么,人回来就好,人回来就好!”潘宗向亲手扶起杨诚。
“不过在下也并非一无所获,有重要军情汇报!”杨诚拗不过潘宗向,站起来施然说道。
潘宗向疑惑的问道:“哦?说来听听。”杨诚便把王庭内部矮墙纵横的情况简要的说了一遍。潘宗向闻言沉吟道:“嗯,这情报果然重要,杨兄弟速与我回大帐禀报大将军!”言毕拉着杨诚急向中军大帐奔去。
赵长河正与朱时俊研究作战方案,潘宗向拉着杨诚闯了进来。“启禀大将军,昨夜末将有辱使命,并未查出匈奴粮草牛羊的所在,但却得到另一重要军情。”潘宗向施礼禀道。
“哦?”赵长河本略有不快,听到后半句才稍减颜色:“什么重要军情?”
“这是末将麾下百夫长杨诚,昨夜便是由他率队潜入王庭。”潘宗向指着杨诚向赵长河说道,“就由他汇报一下王庭的情况。”潘宗向向杨诚示意道。
“禀报大将军,昨夜卑下率队潜入王庭,不慎被匈奴发现,所以未能完成任务。不过却发现王庭内部矮墙密布,矮墙之间四散着手持武器的妇女和老人。”说完,杨诚跪在帐中,静待赵长河责罚。
“矮墙密布?”朱时俊奇道。虽然斥堠已发现匈奴外围的矮墙,但因王庭地势稍高,内部的详情却是一无所知。本以为外面的矮墙是阻挡骑兵冲锋之用,哪里知道里面也遍布着矮墙。
“匈奴人这是要干什么?”赵长河皱着眉头向朱时俊问道。
两人俱被匈奴的这一举动所疑惑,哪里还顾得上责罚杨诚,况且对这个任务本来就不抱多大的希望。朱时俊思虑片刻,脸上现出喜色,抱拳向赵长河贺道:“恭喜大将军,贺喜大将军!”
“哦?喜从何来啊?”赵长河奇道。
“本来我们军人数虽然倍于匈奴,但若想围困敌军却犹显不足,若敌人四散逃亡当真力有未逮,没想到匈奴竟然笨得自投罗网。”朱时俊笑着说道。
“军师何出此言?”帐中三人显然一时都未明白朱时俊的意思,俱疑惑的望着朱时俊。
“想那匈奴,定自恃矮墙密集,再辅以民众防守,弥补兵力上的不足,以为可以与我军抗衡。”朱时俊解释道。
“这确实也算良策,王庭还有四十万部众,虽然多是老弱,但动员起来,可战之人恐怕不会低于十万,如此在实力上已缩小与我军之差距。再加上处于守势,辅以矮墙,我精锐骑兵难以施展,胜败已不可定,军师何以如此乐观?”赵长河不解的问道。
“大将军只看到表面,却不知匈奴已将自己逼在必败之地。”朱时俊自信的说道。
“还请军师明言。”赵长河急切的说道,潘宗向和杨诚望着朱时俊,若有所思。
“敢问大将军,匈奴与我军争斗多年,可曾有过守城的经验?”朱时俊启发的说道。
“这……匈奴一向逐草而居,这王庭虽然一直在此,却在很多时候只留下军队而已。匈奴本无城,何来守城的经验。”赵长河肯定的说道。
“正是如此。匈奴从来没有守城的经验,但现在却妄想以简陋的矮墙为城,加以防守。这岂不是以其之短,击我之长?正字诸营均精于守城之道,这匈奴所筑之矮墙,反成我军之助力。”朱紧俊侃侃而谈。
“嗯,确如军师所说。”赵长河点了点头,旋又担忧的说道:“只是匈奴不论男女老幼,均能张弓射箭,若四十万部众动员起来,再加上矮墙为辅,可以稍加弥补不能奔走作战的缺点,实在不容小窥啊。”
“大将军多虑了,虽然匈奴人人可以作战,但所谓的四十万部众,大多已是惊弓之鸟,锦上添花尚可,雪中送炭却难为矣。”朱时俊轻松的说道,似乎丝毫未将这些部众放在眼中:“大将军你想想,这些部众均是各破亡部落逃至王庭的。战局若占上风时尚能一拥而上,若是稍有不利,哪里还有半点斗志,先前自己部落的破灭早已深深的烙在他们心中,根本不足惧。况且这些人虽然能张弓射箭,便力量毕竟要弱许多,在我军步兵的重甲坚盾之下,根本难以造成伤害。”
“但匈奴的精锐骑兵仍然不可小视啊。”赵长河脸色微缓。
“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匈奴一向以骑射见长。而这一次,矮墙不仅让我们的骑兵难以施展,匈奴的骑兵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在外,他们在内。我们的骑兵尚有转寰的余地,但匈奴的骑兵却完全困在了王庭之中,只要我们能在王庭中稳住阵脚,这一点相信在矮墙的帮助下不难办到,匈奴骑兵除了被逼出王庭,便再难发挥作用。”朱时俊坚定的说道。
“嗯,不错。”赵长河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不过这次我们不仅要胜,更重要的是将大单于擒获,这是圣上的意思。”赵长河向北遥拜,担心的说道:“若是大单于见形势不妙,一意逃跑,以我军实力。实在难以对王庭形成严密的包围,若是有负圣命,实在是虽胜犹败啊。”
“既然匈奴自以为可以守得住,便不惧他逃跑。只需要一步一步的蚕食王庭,缓缓施力,将王庭的外围全部掌握在我们手中。不过这一手需要做得巧妙,既要完成对王庭的控制,又不能过早的让他们察觉出危险,必要时我们甚至可以做些假像,让他们误以为王庭坚不可破。一待时机成熟,便可迅速合围,只要将包围圈布置在王庭之内,便不虞他们突围,到时大可一网打尽。”朱时俊挥着手臂,似乎王庭已在掌控之中。
“军师所言及是,我认为我军背靠狼居胥山,大可建数百辆厢车,一可以防御匈奴箭矢,二可以在合围时折卸为墙。”潘宗向建议道。
“嗯,不错,我认为也可。”朱时俊同意的说道。
“好,召集诸将,大帐议事!”赵长河大声说道。
“呜……”军号响起,天地间充塞着庞大的肃杀之气。
第三十章 山雨欲来(下)()
“什么!军师不见了?”大单于怒不可遏的向跪在下面的匈奴士兵吼道。
“不错,小人找遍了军师平常出没的地方,均未见踪影。”匈奴士兵小心的说道。
“唔……左贤王昨天已上狼居胥山了,军师又不知所踪。”大单于来回踱步,焦急的自语道,停了停,指着跪着的匈奴士兵说道:“你!再多带些人手,务必要找遍王庭的每一个角落,把军师给我找回来。”
“是!”匈奴士兵如释重复,本来还以为会受到重罚,独自面对愤怒的大单于早已让他喘不过气来。话音刚落,便要转身奔出大帐,虽然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还未可知,但现在最大的愿望便是离开这座大帐。
“慢着!”大单于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匈奴士兵身体一震,僵硬的停在帐口。“传令王庭所有千夫长,来大帐议事。”
“是!”匈奴士兵欢快的应道,拔腿向外奔去。
过了半个时辰,四十多名千夫长才陆续赶到。众人均从王庭各处赶来,如今王庭行路已不如之前通畅,有几名千夫长甚至是徒步而来,额头已微见汗珠。
看着帐下林立的诸将,大单于稍稍定下心来,林智不在的恐慌已被兴奋所代替。原来大单于虽然登上单于的宝座十几年,却一直呆在王庭,大小事务均有诸王给他操办,领军作战的事更是从未有过。虽然林智和左贤王不在身边,少了可以商量的人,但稍稍平静之后,初时的不安在众将到来之后,逐渐被第一次自己亲自指挥作战的兴奋所代替。
定了定神,大声说道:“大战在即,我想了解一下现在的军情如何,所以召大家前来议事。”
众人均是一脸莫明其妙的神情。皆因事前左贤王已将任务分别派下,各部均是布置妥当,一旦有事,便会按原定计划行动。难道大单于不知道敌人随时均有可能发动进攻,若是敌人攻来,各部将领均不在,那不是要大乱吗?众人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言,俱静待大单于的下文。
“格里活!”
“末将在!”
“你负责的左路骑兵现在如何?”
“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按计划进入攻击。”
“乌苏罗!”
“末将在!”
“王庭卫队的情况怎么样?”
“王庭卫队养精蓄锐,随时可以按计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