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 >

第26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交部拍发了下列电报:
  致坎贝尔爵士(波尔多)6月16日下午6时45分
  首相将在掌玺大臣、空军大臣和三军的三位参谋长以及其他数名随行人员陪同下乘巡洋舰于明日…即17日…中午12时到达康加诺与雷诺先生会晤。此事已通知戴高乐将军,他表示会晤时间和地点都很方便。我们建议在舰上会晤,尽量不引人注意。已通知英舰〃伯克利〃号,如雷诺先生和他的随从人员愿意乘用的话,应即听从他们调遣。
  16日下午8时外交大臣又用电话通知:
  曾通知你把我的上两封电报暂时扣下,原因如下。
  首相和戴高乐将军商谈以后,决定明日在布列塔尼和雷诺先生会晤,以便进一步试行劝阻法国政府要求停战。为了这一目的,他采纳了戴高乐将军的意见,将向雷诺先生提议,立刻共同发表一篇宣言,声明在各个领域立即成立最密切的英法联盟,以便进行战争。由英王陛下政府批准的宣言草稿原文将附在我即将拍出的下一封电报内。应立刻把原文向雷诺先生宣读。
  该宣言草稿的提纲已由戴高乐将军用电话通知雷诺先生。雷诺回答道,由两国政府发表这样一篇宣言,将使法国政府的决策有所改变。
  戴高乐将军将于今夜携带副本回法。
  16日我们的战时内阁会议一直开到6点钟,会后我就衔命出发了。跟我一起去的有工党和自由党的领袖们、三军的三位参谋长和各方面重要的官员和将领。一列专车正在滑铁卢等待。两个钟头以内我们就可以到达索斯安普敦;以三十浬的速度,乘一夜巡洋舰,到17日中午就可以到达会晤地点。
  我们已经在列车中就座了。我的夫人也前来送过行。开车的时间奇怪地推迟了。显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故。这时我的私人秘书气喘吁吁地从唐宁街赶到,带来坎贝尔从波尔多发出的以下消息:
  已出现内阁危机。……午夜时分可望获得消息。此刻看来,预定明日举行的会晤已无可能。
  听到个消息,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唐宁街。
      ※      ※      ※
  以下是雷诺内阁的最后一幕。
  雷诺对于《联盟宣言》所寄托的希望顷刻之间便消失了。
  像这样一项真诚的建议遭到这样敌意的对待还是非常罕见的。总理把文件向内阁会议宣读了两遍。他宣称,他本人极力拥护,并说,他正安排次日同我会晤以便讨论一切细节,但是,这些心情不安的阁员们有些是很有名气的,有些则名气不大由于意见不一陷于分裂,而且在失败的沉重打击之下都表示得逡巡犹豫。我们听说,有些人因偷听电话已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些人都是失败主义者。大多数人对接受这一影响深远的计划完全没有精神准备。在内阁会议中,绝大部分人是想全盘否决这个计划的。大多数人都感到惊讶并且表示不信任,连素日最友好、最坚决的人也无法表示可否。
  内阁会议的召开是希望听到英国对法国的要求的答复,他们都一致同意要求英国允许法国解除3月28日所承担的义务,以便探询德国的停战条件是什么。如果早把我们的正式答复给他们看了就可能,而且很有可能使大多数人接受我们的首要条件:把舰队开到英国,或者至少也会提出一些其他的适当方案,使他们得以和敌人开始谈判,同时,如果德国的条件太苛刻,他们还可以保留最后的选择,撤往非洲,但是这时出现了一个典型的〃秩序,反秩序,无秩序〃。
  雷诺完全无法克服英法联盟这一建议所造成的不利印象。以贝当元帅为首的一帮失败主义者甚至拒绝对它加以审查。他们提出了种种强烈的指责。说它是〃到最后一分钟才拿出来的计划〃,是〃突然袭击〃,是〃一个把法国沦为保护国或者夺取它的殖民地的计划〃。他们说,这会把法国的地位贬为英国的一个自治领。还有些人埋怨说,连平等的身份也没给予法国人,因为法国人只能取得英帝国的公民身份,而不是大不列颠的公民,但是英国人却可以做法国的公民。这种说法是和宣言原文不符的。
  除此之外,还提出了许多其他论点。魏刚没有多费唇舌便说服了贝当,认为英国已经完了。法国的最高军事当局说〃不出三个星期,英国就会像一只小鸡似的被人拧住它的脖子〃。照贝当看来,同英国联盟无异〃同死尸结成一体〃。伊巴纳加雷在上次大战时曾是那样坚强,现在却大叫大嚷说:
  〃还是作纳粹的一个行省好些。我们至少明了那是怎么一回事。〃魏刚将军的一个亲密朋友、参议员雷贝尔宣称,这个计划意味着法国的彻底的灭亡,总之分明是让法国隶属于英国。
  雷诺虽然回答说〃我宁愿同盟国合作而不愿同敌人合作〃,也白费唇舌。曼德尔也问:〃你们宁愿作德国的一个区而不愿作英国的一个自治领吗?〃但是所有这些话都无济于事。
  我们确知,雷诺在内阁会议阐述了我们的建议后,并未付诸表决。这个建议就这样自行消失了。这对于坚持战斗的法国总理来说,是一个对他本人的致命打击,这标志着他在内阁的影响和威望已经完结。其后的一切讨论便转到停战和探询德国的条件上去了,在讨论这些问题时,肖当先生显得既冷静又坚决。我们就舰队问题发出的两封电报始终没有提到内阁会议上去。我们要求在同德国谈判前,法国舰队应开往英国港口,这点始终没有获得雷诺内阁的考虑,这个内阁现在已经完全解体了。雷诺多日以来由于身心紧张已经精疲力竭了,在8点钟左右,他把辞呈递交总统,并建议总统召见贝当元帅。这一行动简直太轻率了。他似乎仍旧希望能够于次日和我会晤,并且把这个意思告诉了斯皮尔斯将军。斯皮尔斯说:〃明天就是另一个政府了,你再也不能代表任何人说话了。〃
  根据坎贝尔的报告(6月16日打来的电话),情况如下:
  今天下午雷诺先生因为收到首相那封出色的电报而感到精神鼓舞,他后来告诉我们,赞成探询停战条件的势力太大了,使他无法应付。他把那封电报向内阁会议宣读了两遍,阐明了它的重要性以及它给未来带来的一线希望,可是这番话没有起到作用。
  我们对他进行了半小时的劝导工作,鼓励他竭力清除他同僚当中的那些恶势力。我们同曼德尔先生举行了短短的会谈以后,今天又再次拜访参院议长让纳内先生,他的见解(同众院议长的一样)是正确的,希望能够说服共和国总统,坚持让雷诺先生组织新政府。
  我们要求他对总统很清楚地说明,首相电报中所包括的提议不适用于和敌人进行谈判的政府。
  大约一小时以后,雷诺先生通知我们说,他失败了,已经递了辞呈。贝当元帅和魏刚将军(他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以为他们还能够照老样子围着一张绿色的桌子谈判停战条件)的联合势力压倒了政府中懦弱的阁员,他们利用革命的恐怖说服了那批阁员。
      ※      ※      ※
  6月16日下午莫内先生和戴高乐将军在内阁办公室里同我会晤。戴高乐将军以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刚刚下了一道命令,命令从美国运载武器到波尔多的法国轮船〃巴士德〃号驶向英国港口。莫内正积极地拟订一个计划,如果法国单独媾和,就把法国在美国所订的一切军火合同都转让与英国。他显然已经预料到此事,而且希望尽可能从他所认为的世界大毁灭中多救出一些物资。他在这方面的整个态度对我们是最有帮助的。随后,他掉转话锋,要求我们把所余的全部战斗机中队派到法国,去参加最后的一战,这一战役那时当然是已经过去了。我告诉他,已经没有打最后一仗的可能了。甚至在这个阶段,他还使用老一套的观点:〃决定性的一战〃,〃良机不再〃,〃如果法国沦陷,一切就都完了〃,等等。但是在这方面我不能答应他的请求。我的这两个法国客人这时站起来朝门口走去,莫内在前。他们到了门口的时候,至此一言未发的戴高乐转过身来,朝我走了两三步,用英语说:〃我认为你做得很对。〃从他冷静沉着的举止中,我感觉到,他具有一种惊人的忍受痛苦的力量。在同这位身材高大、性情冷静的人的接触中,我始终保持着这个印象:〃这才是法国的元帅。〃他当天下午乘我派给他使用的英国飞机回波尔多去了,但是他在那里不会太久。
      ※      ※      ※
  贝当元帅即刻着手组织法国政府,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立即同德国签订停战协定。到6月16日深夜,以贝当为首的一帮失败主义者就已经出现并且结合在一起了,因而组阁期间并不长。肖当先生(高唱〃探询停战条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接受〃的论调的人)是内阁会议的副主席。认为大势已去的魏刚将军掌管国防部。海军上将达尔朗任海军部长,博杜安先生任外交部长。
  唯一的不顺当的事情显然是发生在赖伐尔先生身上,贝当元帅最初想给他司法部长的职位。赖伐尔以轻蔑的态度拒绝了。他要求出任外交部长,他以为单凭这个位置就可以实现他的计划:完全改变法国的联盟,颠倒过来打垮英国,在纳粹统治的新欧洲中当一个小伙计。在这个可怕的人物的一阵狂呼乱叫之下,贝当元帅便立刻屈服了。博杜安先生虽已到外交部视事,但知道自己的确不能胜任,准备马上放弃这个职位。但是,当他同外交部常务次长夏尔…鲁先生谈到此事时,这位次长很生气。他背后有魏刚的支持。当魏刚走进房来和这位声势煊赫的元帅谈话时,赖伐尔竟如此地暴跳如雷,以致两位军事领袖都感到愕然。这位次长断然拒绝在赖伐尔手下任职。面临这种局势,元帅又退让了,在一场激烈的争执以后,赖伐尔怒气冲冲地走了。
  这时正是紧要关头。四个月以后,在10月28日那天赖伐尔终于就任外交部长的时候,人们对于军事上的估计已经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英国对德国的抵抗,到这时已成为一个影响战局的因素。很显然,这个岛国是不可轻侮的。无论如何,她没有〃在三个星期以内像一只小鸡一样被人拧住脖子〃。这是一个新的事实;整个法国都对这个事实感到欢欣。
      ※      ※      ※
  我们在16日的电报中曾同意法国探询停战条款,条件是法国舰队开往英国的港口。已经把这封电报正式递交贝当元帅。根据我的建议,战时内阁又批准了另外一封电报,强调这一点,但是我们的话白说一阵。
  17日,我给贝当元帅和魏刚将军发了一封私人电报,电报的副本由我驻法大使分别递交法国总统和海军上将达尔朗:
  我愿向你重申我的坚定的信念:威望素著的贝当元帅和赫赫有名的魏刚将军我们在两次对德大战中的战友决不会把优秀的法国舰队交给敌人,从而损害他们的盟国。这一举动将在千百年历史上有损于他们的名声的。但是,当舰队还可以载着未来的希望和法国的荣誉开往英国或美国港口以保障它的安全时,如再浪费这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便很容易招致这种后果。
  为了使这种呼吁在法国不至于缺乏友人的支持,我们派遣第一海务大臣(他认为他本人和海军上将达尔朗有个人的和业务上的密切联系)与海军大臣A.V.亚历山大先生以及久已被人公认为法国的朋友的殖民地事务大臣劳埃德勋爵一同前往法国。19日那天,他们三个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和新阁员们进行了种种可能的接触。他们得到了许多庄严的保证:决不使舰队落入德国人之手。但是却没有法国舰只开出德国兵力正在迅速接近的范围。
      ※      ※      ※
  根据内阁的愿望,我在6月17日晚广播了如下的声明:
  从法国传来的消息很坏,我对陷入重大灾难的英勇的法国人民深感悲痛。任何力量也不能使我们变更对法国人民的感情或者使我们失去法兰西精神终将重振的信念。法国发生的一切并不影响我们的行动和目的。我们现已成为以武力保卫世界正义的唯一战士。我们要全力以赴,才不辜负这一崇高的荣誉。我们一定要保卫我们本岛,只要有大英帝国,我们就要不屈不挠地战斗下去,直到把希特勒给人类造成的灾祸扫除干净。我们确信,我们终将达到一切目的。
      ※      ※      ※
  17日上午,我在内阁对同僚们谈到我夜间同斯皮尔斯将军在电话中的谈话,斯皮尔斯说,他认为他在波尔多新政府中将不可能做出什么有益的工作了。他以焦灼的语气谈到戴高乐将军的安全。斯皮尔斯显然已经感觉到既然事情这样发展下去,戴高乐最好是离开法国。我欣然允诺就这件事进行妥善的安排,因此,戴高乐就在当天(17日)上午到他在波尔多的办公室,在下午约定了许多约会,以之作为掩护,然后和他的朋友斯皮尔斯一同驱车前往机场,为斯皮尔斯送行。
  他们握手告别,当飞机开始移动的时候,戴高乐走上飞机,砰的一声关上了机舱的门。飞机腾空而去,法国的警察和官员们都弄得目瞪口呆。戴高乐在这架小小的飞机里载着法国的光荣离去了。
  当晚,他对法国人民作了令人难忘的广播。这里摘录其中的一段如下:
  法国并不孤立。在它的后面有一个庞大的帝国。它可以和不列颠帝国联合起来,不列颠帝国控制着海洋并在继续作战。法国可以像英国那样,充分利用美国巨大的工业资源。
  其他希望继续作战的法国人并没有这样幸运。当贝当政府组成之后,前往非洲在德国控制的范围之外建立中心政权的计划仍然有实现的可能。6月18日贝当内阁开会讨论了这个问题。当晚,勒布伦总统、贝当和参、众两院的议长曾举行会谈。似乎至少是一致同意派遣一个代表团到北非去。甚至贝当元帅也不反对。他本人愿意留在法国,但是认为内阁会议副主席肖当到北非去以他的名义行事也未尝不可。当紧急撤出的谣言在人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