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迷失在康熙末年 >

第95章

迷失在康熙末年-第95章

小说: 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已经有人扛不住了。 
  “制台大人,您看,这不到十天的时间,那些江西百姓就吃完了一千石粮食,加上那一千江西兵也借了三百石,我们这赈灾义仓已经莫名其妙短了一千三百石,无缘无故就亏空上面再添亏空。要是接济本省或者是流窜的灾民,卑职还有个名目报账,可是这江西百姓,一不是受天灾,而不是本省之下之民,我们布政使衙门很难销账啊!而且,等到明年的青黄不计的时候,这义仓的粮食可是荆楚百姓的救命粮,卑职真的是按不下此事,还请总督衙门自行设法的好。” 
  如此这般不给于成龙面子的人,是藩台通古柯。原因无他,一来他说的是实情,二来,于成龙自从在凌啸那里要不到兵权,成了跛腿总督之后,总要找事干啊。刑狱办案非他强项,所以只好拿通古柯地布政使衙门当自己的差事了。为此,通古柯不知道有多腻味他,如今,于成龙管了这件闲事,爱民如子的好名声自己得了。以后户部追查起粮食亏空归自己倒霉,这样的事情他是坚决不干的! 
  最重要的,今天上百石明天上百石,这供给粮食地日子何日是个头啊!你于成龙不给百姓想出路,上万人,养起来也是很困难的。 
  于成龙当即墨了脸,“难道我们这湖北产粮大省,还养不起万把百姓?本督已经接到邸报,八阿哥即将前来武昌宣旨,这事情肯定会有的首尾的。” 
  通古柯呵呵一笑。“于制台,湖广熟,天下足,这话是不错,但是您也不要忘了。是天下足,却不是湖北足!我们省历来是全国的粮仓,十月间就要征收漕粮,运往京城,加上各省的米商收购。结果每年的春夏之际都要闹起粮荒。新粮食要到七八月才能出来,现在才冬月间,八阿哥即便来了。除非有圣旨,否则卑职实在难为无米之炊啊,还望大人见谅。” 
  于成龙这才明白,自己接下了一个烂摊子,要是八阿哥再拖个半个月不来的话,那亏空就会越来越大。“难道就看着这些百姓饿死不成?通藩,你也是方面大员,当不至于忍心吧!” 
  通古柯沉吟半晌,想起了那个跛腿总督杀凌啸的谣传。有些为难道,“办法不是没有,不过就怕大人拿不下面子。” 
  “哦?为百姓生死,老夫岂能顾全这点面子?通藩但说无妨!” 
  通古柯一仰身体,随即起身,“军粮!卑职告退。” 
  看到通古柯洒脱的背影远去,于成龙地心凉飕飕的。凌啸今年整军,把五标合一,粮库也都集中起来,已经将近三个月没有人敢再贪没半斗军粮了,论到接济,他对这万把百姓倒是可以支应个一两个月没有问题。 
  但是别说凌啸现在生死不知,即便是活蹦乱跳的,他也不愿意去求他,这可是绝对的面子问题,倘若前去求人的事情被传扬出去,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军中无权,民务也要求凌啸,还混个屌啊!当下一咬牙,“小豹,取本督地俸禄、火耗来,你去买粮!” 
  看着小豹远去,于成龙暗自祈祷,“八阿哥,臣望眼欲穿啊!” 
  胤禩就像是听到了于成龙的祷告,加快行速,马车都快跑散架了,方才在十一月十一赶到了武昌城。此时此刻,于成龙刚刚把自己的积蓄花得一个子儿都不剩,而凌啸的毒伤据说是被一个行脚道士给治好了,即将痊愈。 
  除了凌啸还不能见风,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去接八阿哥了。此时地何园书房里,曾匀正带着两个儿子,和参议道台何智壮一起向凌啸汇报工地上的事情。 
  “侯爷,卑职已经做好了厂区的规划图,各种监督管理地制定,也马上会送到您这里审阅。只是有一件为难之事,皇上虽是以户部和内务府名义,入了股份,但是兵部似乎还没有表态,那我们这几个厂区的保全守卫事宜,看来是不能麻烦金军门了。这事情怎么解决,还请侯爷思量一下。”何智壮作为军中派到工厂的代表,自然对守卫等事很重视。 
  “候爷,经过犬子们半月的中试,现在已经摸出,各厂要想连续配套生产香胰子的设施比例,像铅室、混合炉、烟道平炉等等一些重要的,属下都已经标号在这份禀帖上了,请侯爷过目!” 
  凌啸接来禀帖,细细看了看,这份禀帖,简直就是一份古代版的工业中试报告,从中可见,曾家两兄弟和百工堂花了不少于上百次的试验和计算,当下忍不住赞赏道,“好!想不到曾辉曾光两兄弟还有这般细致谨慎,求真务实的精神,不错!继续保持这份精心,等奠基开工之后,本候一定拜折子为你们请功,说不得会有一副顶戴!哈哈,你这两个可不是犬子,分明是虎子!” 
  曾匀见凌啸赞他地孩子,更是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真心话,都是侯爷您调教的好,以后这两个不成器地小子就交给您了!” 
  凌啸点点头。又问道,“曾匀,如果能够照这个方案全部执行下去的话,月产能够达到多少斤香胰?” 
  “日产三千多斤香胰非常轻松,月产十万斤应该没有问题的,一斤切成四块。这样就是月产四十万块,基本上满足能够满足需求。还可以用废料生产不加香料的粗胰,估计一月也在二十万块左右。” 
  “曾光,你的成本和定价如何考虑?” 
  曾光道,“爷,目前我们初步核算了一下,如果采取您所说的招商方式,那么香胰地成本是两钱银子,卖出价钱在五钱银子,到客人的手中是七钱。这四十万块香胰毛利润是每月十二万两。不加香料的粗胰子,价格定得低廉多了,本钱一钱,卖出三钱,市面价格四钱五厘。但是这部分的利润也不少于十万两!” 
  凌啸大为惊奇,“就算粗胰也赚两钱,那二十万块最多是四万两,何来十万两之多?” 
  曾匀笑道,“侯爷。您可知道这银贱铜贵的事情啊?这江浙一带还专门有用银子换铜钱的生意呢,官场上,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这个。官制是一两银子换两千铜板,但是这两千铜板要是化了水做铜器,可以卖三两多银子呢。您想,官员们收百姓的赋税,大多是收铜板,但是交到藩库的都是银子,他们只要按照一两银子换八百铜板的比例卖出,就纯赚一两二钱五厘。我们地粗胰也大部分是对平民百姓的。只要我们规定销售商人交铜板,那就可以赚四钱多了。所以才有这十万利润的说法啊!” 
  凌啸恍然大悟,心下对那些知府们羡慕不已,难怪军官们穷得打屁,地方官却富得流油,他们真是幸福啊! 
  凌啸同时非常的惭愧。老子搞得风生水起,这一年多,当这么大的官,连收礼加勒索也不过捞了十多万两,屁大地清廉知府却一年三万两,那贪知府怕是更加高收入。 
  “好!以后注意,扩大生产能力的时候,专门加大粗胰的生产,那香胰就先压下来,毕竟,买得起香胰子的是少数,我们要让广大老百姓都用得起胰子,这才是造福百姓嘛!” 
  曾匀等人心领神会,忙不迭地点头,暗自佩服不已,候爷想要赚这铜板换银子的钱,却这么短时间,就找到如此冠冕堂皇地理由。 
  正在凌啸欢喜地算钱的时候,顾贞观和胡涛进来禀报,八阿哥下榻在总督府,宣凌啸过去听旨。 
  凌啸起身就要前去,曾辉却马上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爷!我们要想生产,起码需要三千以上地工人,但是,您知道吗?附近居民对做工并不热心,说什么不务正业,耽误农活,即使我们把工钱提高到二两一个月,现在我们只招收到三百不到!爷,我们该怎么办啊?” 
  凌啸哈哈大笑,直把腰都笑弯了,“本侯,哈哈,曾匀,账上还多的那三十万两银子,除了进原料之外,你就抓紧修造一万人能住下的工棚,另外买四千石大米,也囤积起来,过不了几天,本侯自会为你们解决。你们这差事办得越快,工人就来得越快!” 
  众人走后,凌啸还在哈哈大笑,他指着顾贞观道,“先生,你现在明白了吗?要是现在才想起,黄花菜都凉了!” 
  胡涛还在懵懂,顾贞观像是触电一般,愣了半晌,叹道,“原来大半个月前,爷就在想这工人的心思啊!贞观一直都在纳闷中呢,你干嘛要逼得那些江西老表进退不得,原来是要把他们生生地逼到你的厂里去啊!有心算无心,深谋远虑,贞观佩服,佩服啊!” 
  让顾贞观佩服的事情还多着呢!等到他们都到了总督府,接下来凌啸的表演可就更加让他们钦佩不已。 
  总督府被江西百姓围上了,江西百姓一见到凌啸,立刻想起,当日何园亲兵对他们的好,还有凌啸送给他们殴打报仇的礼物,在这饥寒交迫地时刻,就如同见到救星一样,竟然都给凌啸跪下了。 
  顾贞观忽地一个念头起来,他想起了青史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 
  看到凌啸满脸慈爱地请百姓起来,顾贞观忽地觉得莫名的惋惜,“可惜现在真的是太平盛世啊!” 
 
 
 
  
卷二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137章 老八的两个差事
 
  人性往往是这样的,对于施舍,他们或许会感激,大呼好人,但是碰到了给他明天希望的人,则更加的崇拜和敬佩些。 
  围着总督衙门的足有一两千的江西老表,他们希望于总督给他们一个说法,究竟是落籍湖北,还是怎么样,总归要有个栖身之所,要有一条活路吧! 
  总督府的卫兵们紧张得如临大敌。钦差皇八子胤禩就在府内,万一出了差错,可就是大祸临头。八阿哥和于成龙站在影壁前,他们的身前是排成人墙的亲兵护卫,老八有些生气,才到湖北宣旨,就碰上了这些事,禁不住冷哼一声“刁民”。 
  于成龙无可奈何地吩咐亲兵队长,开始驱逐他们起来。效果不明显之下,难免会动用些暴力武器,过程之中难免会有些肢体的摩擦和痛苦,这让江西老表们愤愤不平起来,场面越来越激化。 
  凌啸的出现,仿佛是一颗救星的降临。哑然大惊的凌啸立刻义正词严地呵斥,很快就被江西老表认出来了,侯爷侯爷地叫个不停。凌啸哪里听得清几千人的话,一指其中几位老者,“你们说,不是把你们放了,还逗留湖北?怎么回事?” 
  待几位代表讲清了他们上天入地皆无门的苦楚,凌啸的眼睛当即就红了,哽咽着嗓子道,“原来是这样啊。乡亲们受苦啦!”他的这番模样。让远处地于成龙反胃不已,就是老八,也认为他太过矫情做作了。可是老百姓不这么想,他们早已经认定了他是好人了,哪里还会怀疑? 
  “胡骏,立刻到金军门处调三百石粮食。先让各位乡亲们抵挡一阵。至于你们日后的营生嘛,办法倒不是没有,只是本侯还要和于大人他们商议一番。你们先回去吧,堵在这里太不像话,回去等我的好消息吧!” 
  凌啸的这句话出来,真的是让即将溺水而亡的人抓到了救命稻草,百姓们本待还要啰唆诉苦一番地,凌啸微微咳嗽几声,那几个江西代表马上就大声说道,“候爷大病初愈。我们切不可再折腾他老人家。侯爷,一万江西儿郎在提标等您佳音。” 
  说罢,几人庄重跪下,身后百姓也无声拜礼,礼毕。秩序井然地退走了。 
  于成龙气得是心灰意冷,顾影自怜。这些狗养的江西佬,筷子打你你就记恨了,筷子给你夹肉的事情,就全忘了?想不到自己几乎耗尽了积蓄。换来的是这般遭遇,于成龙心寒无比,几乎站不住身形。恍恍惚惚地抚着影壁摇头。 
  老八见于成龙黯然,也在心里叹惜,你于成龙何等强横的一个人,可惜碰上了凌啸啊!他凌啸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里,又给你下了一个套,他只要回去对那些百姓微微透露一下,为他们找营生的事情被你挡了,怕是百姓就更加不理会你,说不得还要恨你呢!胤禩本想提醒于成龙几句。终究无言,一来得罪凌啸划不来,二来无知是福,说出来,真怕把已经白发丛生的于成龙给气死了。 
  “凌啸拜见八爷,给八爷请安!”凌啸看着温和如玉的胤禩,首先就是一个请安千礼,不待老八来抚,自己起身复又规矩跪下,“奴才凌啸,恭请圣安!” 
  就是这一个不合礼制的礼节,让老八心中莫名心动不已,以至于连“圣躬安”地回答都忘记了说。“这凌啸如此对我示以尊崇,莫非向我暗示要投诚于我?可是皇阿玛交代的两件差事?”当下心中的犹豫,简直是如背上痒痒却没有不求人一样。 
  “贝勒爷,凌啸大人……”何柱儿见他的主子发愣,忍不住用鸭公嗓提醒道。 
  “哦!圣躬安!凌大人请起。” 
  见面礼仪一了,凌啸随他们进到总督府大堂之中,发现施世伦打首的湖北大员全部在坐,就连陈倬、金虎等人也到了,心里忍不住紧张起来,莫非老八带来地不是什么好消息? 
  “宣圣旨。奉天承谕,皇帝诏曰:湖北提督陈倬以老病乞致仕,准,着兵部、户部叙议。施世伦以巡抚兼提督事,金虎协整军有功,着即封绿营副将。二等忠毅侯凌啸精忠职事,恪诚报国,整军成果斐然,曰,能;献纺纱车,曰,精;献纺纱策,曰,善。着暂销整军事,领兵部侍郎衔,简命荆州八旗副都统兼湖北绿营总兵,驻武昌,军务外兼侦办逆党事。钦此!” 
  众人谢恩之后,一片默然。短短一年间,湖北官场已经是翻天覆地,总督、巡抚、提督三巨头全部换光,如今的施世伦身兼巡抚和提督,地位比于成龙不知道要风光多少。 
  如果说陈倬是黯然离去的话,那于成龙将在湖北是更加的难熬。他知道,自己整死了靳辅,现在康熙越来越不待见他,才会把兼领提督的美事给了施世伦。如今,施世伦军政一把抓,和自己完全是分庭抗礼,要不是自己还管着湖南地话,恐怕他要羞愧而死,他暗暗拿定主意,明日就到长沙去巡视,再也不回来了! 
  而最让人关注的是,凌啸似乎有被明升暗降之嫌,不错,他以前是以正五品领的观风使,转地整军使,可那都是钦差啊。现在虽然连升六级,但是权力的缩水,却不是一星半点。以前,凌啸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