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神偸"国舅"不安乐 作者:冬天里的雪(潇湘vip2013.01.23完结) >

第5章

神偸"国舅"不安乐 作者:冬天里的雪(潇湘vip2013.01.23完结)-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休得胡说!”包拯大喝一声,义愤填膺道:“王侍郎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尽管本府和他相交不深,但也相信他绝不是徇私舞弊,贪弄权术之辈,又怎会为了尔等而甘愿去做那有违圣恩的事?倘若你再信口雌黄,莫怪本府以污蔑朝廷命官之罪拘捕与你!”
    庞昱见包拯腮帮子鼓得老高,不禁‘呵呵’的笑出声来。即便小包子天资聪慧又位高权重,但心性仍不过是个孩子,耿直率真,对人的喜恶完全表现在脸上,实在是可爱的紧。
    “大人,学生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儿虚假,望大人明察!”说罢,刘田光又‘砰砰’的磕了起来。力度之大,好似那头根本不是他的一般。
    “如今王侍郎已死,空口无凭,你让本府如何查证?”包拯的言外之意是指责刘田光把责任都推到了死者身上,毁人清誉。
    刘田光急忙为自己辩解道:“回大人,学生姑母王刘氏可以作证!是她替学生向姑父求情的!”
    “哦,竟有这等事?”包拯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神情凝重,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人请看!”展昭突然出声,似是有所发现,只见他立在桌边,伸手在砚台上沾了下:“大人,砚台里的墨汁尚未干透,想必王侍郎在不久前还曾在此书写过,再根据许仵作判定的死亡时间……”
    “这倒是奇了怪。”包拯接过话茬儿,顺着往下说:“既然王侍郎生前正在用墨宝,可他为何突然想要卧塌而眠?如果说王侍郎因身体不适想要休息一下,那他为何不顾疲倦和疼痛,将桌面整理的如此干净?而且,他为什么不叫来下人,寻医问药?”
    “再者,依刘田光所说,王侍郎约他今日相见,断没有自杀求死之理。”包拯才思敏捷,仅凭一个细小之处,便抽丝剥茧,将案情引到另一个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方向。“倘若王侍郎真是猝死在桌前,究竟是何人把他移至榻上,其目的又是什么?难不成…是有人先将王侍郎杀害,再伪造出一个病发而亡的假象?可如此一来,王侍郎的死因又作何解释?”
    “听大人一席话,老朽顿觉自己方才之言略有武断。据老朽所知,确实有方法能令人死后产生这般猝死的症状。不过老朽能力有限,还是等公孙先生回来,再行检查为宜。”许仵作的话,算是变相的解答了包拯的疑惑。
    “朝廷要员死于家中,非比寻常,无论是病发还是他杀,都必须彻查到底!展护卫,你留下来彻查现场;张龙赵虎,你二人从旁协助,并封锁现场,严禁他人擅入一步;王朝,你同衙役送许仵作和王侍郎的尸首回府衙。至于侯——”包拯碍于某女的‘淫威’,不得不把溜到嘴边儿的话咽回腹中,换言道:“其他人等,随本府一同到大厅问话!”语毕,他一挥袖子,双手负在身后,大步离开了书房。
    庞昱瞅着气鼓鼓离开的小包子,又瞄了眼一脸苦大仇深的展猫猫,唇角荡漾的笑意更深。看样子,她此番‘负荆请罪’,远比想象中更加的有趣……





     第009章 不在场证明
     更新时间:2012…12…1 20:02:54 本章字数:3396

    刚踏出书房,一股清风迎面拂过,吹散了萦绕在周身的燥热与那淡淡的香气,让庞昱的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唛鎷灞癹晓。请记住本站
    淡淡的香气?
    方才她由于身在其中,又只顾着看热闹而未曾留意。那气味不同与一般女儿家身上的脂粉香,更像是制作糕点时产生的甜腻香气,不过比那还要淡上许多。倘若不细细感受,几乎很难发现。
    庞昱停下的同时,包拯也相继止步,皱眉沉思。显然,他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一点。
    随后,在刘田光的带领下,他们来到王府的大厅之上。
    “老爷,您怎么能忍心丢下我们孤儿寡母,独自奔赴黄泉?”
    “爹,您说过,要亲眼看着女儿风风光光的嫁出去,现在岂可言而无信?”
    “夫人小姐,你们一定要节哀啊!”
    此时,那儿早已因王侍郎去世的消息而哀嚎一片。另一边,随庞昱同来的家丁们则无所事事的喝茶聊天,与悲痛欲绝的众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府乃开封府尹包拯,此番特来调查王侍郎的死因,希望各位对本府的问题据实以报!”包拯小脖儿一扬,打起官腔倒是有板有眼。不待众人回话,他自顾自的继续道:“王刘氏,本府问你,王侍郎以前可有心疾?”
    王刘氏用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凄凄哀哀的说:“回大人,我家老爷胸口曾受过一剑,伤了心脉,这些年时常心痛如绞。”
    “何时之事?”
    “应该在二十年前。”
    “事出何因?”
    “这个…民妇当时还没嫁入王家,老爷又从未提起…民妇实在不知。”王刘氏回的是诚惶诚恐,但庞昱和包拯看得透彻,这女人根本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并不打算实话实说。
    “王刘氏,本府问你,王侍郎是否答应私授官职给那刘田光?”话锋一转,包拯忽言其它。
    “回大人,确有此事!”王刘氏点点头,解释道:“民妇的侄儿刘田光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苦于空有一腔踌躇满志的热血而无处投效。老爷见了不忍,遂想上书举荐。如此一来,既为侄儿谋了个大展拳脚的机会,也让朝廷得一良臣。”
    庞昱歪头斜睨着脸上丝毫不见愧色的刘田光,心下不禁多了几分感慨:nnd,倘若要按王刘氏的说辞,像她这般的二世祖岂不都成了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
    md,见过不要脸的,可真没见过比她还不要脸的!
    一旁,包拯早被王刘氏的诡辩气得面色发紫,小身板更是抖如筛糠,估计短时间内是无法言语了。
    “哟,王小姐几日不见,是越发的标致可人啊!”庞昱那饱含戏谑的笑声,不由惹得在场的其他人纷纷侧目,把视线转移到那哭得梨花带雨的王小姐身上。
    一袭桃色的烟纱裙,清新典雅,绣了碎花的白色披肩搭在肩头,素雅高贵。一双杏仁眼,两弯柳叶吊梢眉,面若芙蓉,唇色朱樱一点,倒不失为以绝色佳丽。再配上她此时哀泣的表情,真可谓是我见犹怜,令人不禁怦然心动。
    “民女王晓莲,见过侯爷,侯爷万安!”那洋洋盈耳的声音,煞是好听。与之相比,庞昱粗着嗓子的说话声,简直就是不堪入耳。
    “王小姐不必这般难过,假如你父亲是被奸人所害,哪怕是赴汤蹈火,本侯也定会将那凶手绳之以法,还你们王府一个公道!”庞昱说的是义正言辞,可她的狼爪却缓缓勾起王晓莲小巧白皙的下巴,一脸的不怀好意。
    见状,众人不约而同的朝她投去鄙视的眼神,好似在说:“人家父亲刚刚去世,尸骨尚且未寒,你就跑来调戏人家的亡女,你还有没有点儿做人最起码的同情心呀?”
    “侯爷言重了。”王晓莲碍于安乐侯的权势,只能双手无助地绞着锦帕,堪堪的撇过头,希望借此躲过对方的魔爪。
    “不言重,不言重!”庞昱非但不松手,反而色迷迷的凑过去,用鼻子嗅了嗅,然后调笑道:“真香啊!不知王小姐用得哪家牌子的香粉,如此的清新宜人,稍后本侯定要买上两盒,好送予胭脂楼的姑娘,讨她们欢心。”
    “难得侯爷喜欢,民妇稍后便差人去买上几盒,赠与侯爷。”王刘氏接过话茬儿,老练的应答。
    此时,缓过气儿来的包拯,终于幽幽开口:“酉时二刻至戌时一刻之间,尔等分别身在何处,又做些什么?”
    “小五子,咱们什么时从庞府出来的?”庞昱悻悻的松开手,踱到家丁身侧,高声问道。
    “启禀侯爷,恰逢酉时出门,二刻方止这王府之中。”
    话说,王侍郎府上的下人本来就不多。安乐侯浩浩荡荡的带着一帮人驾临至此,为了不有失礼节,王府上下自是倾巢出动,端茶倒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于是,庞府的家丁便成为王府下人的时间证人。而不在场,有时间犯案的,除了庞昱之外,就只剩独自待在房中的王刘氏和同样早早就寝的王晓莲,去书房禀报的管家祥伯,以及那时外出尚未归来的刘田光,这四人。
    “王刘氏,你说自己独留房内,可有认证?”
    “大人,您真喜欢说笑。既然是独留,又怎会有第二人在场?”王刘氏此刻哪儿还有先前悲痛的神色,脸上尽是刁钻狡诈之相。
    包拯不悦的瞥了一眼,转为问向王侍郎之女:“王小姐虽已就寝,可侍女理应在身旁照料,怎会无人作证?”
    “回大人,民女侍婢因家有急事,请假三天,日常起居暂交他人负责。所以,侍婢在伺候民女入寝后转而去忙其它活计,实在无暇随时侍奉在身边。”
    “原来如此。”王晓莲的一番话也算是言之有理,包拯听后了然的点点头。“祥伯,你说当你去到书房时,王侍郎尚在人世,此言可否属实?”
    “回大人,小人之言句句属实,绝无欺瞒,望大人明察!”抛去与安乐侯等人周旋的功夫,祥伯大约是酉时三刻离开,戌时出现。
    不过,假如真依祥伯所言,在他离开书房之际,王侍郎仍安然无恙。而王侍郎又确属他杀…那么,庞昱的嫌疑在无形中便增大了许多…





     第010章 奇怪的发现
     更新时间:2012…12…1 20:02:59 本章字数:3462

    包拯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刘田光,沉声问道:“你呢?”
    “回大人,学生与朋友在聚福楼吃饭,酉时二刻离开,戌时回府。唛鎷灞癹晓。请记住本站假如大人不信,只需差衙役到聚福楼一问便知。”刘田光作了一揖,对答如流。
    表面上,刘田光是唯一一个有不在场证明的人。但其实不然,他完全有可能抄小路回府,避开下人,以某种不知名的手段杀害王侍郎,然后偷偷溜走。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大摇大摆的折返。
    思绪间,一阵疾风吹过,待庞昱重新睁开双眼,展昭已立于厅前。
    “启禀大人,书房有发现!”
    “展护卫,但说无妨。”
    “大人,卑职在书房的纸篓内找到了这个!”说罢,展昭将一团揉得发皱的纸递到包拯的跟前,补充道:“而且,书房有被人轻微翻动过的痕迹,但其目的,尚不得知。”
    庞昱也眼巴巴的凑过去,意欲一探究竟。
    尽管古文晦涩难懂,但那写在纸上的字还是很容易辨认的。只见上面用潦草的笔迹写了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刘非母!”
    或许这并不能称作是一句完整的话,充其量不过是有感而发所留下的只言片语。否则,也不会被王侍郎弃于纸篓之中。看墨迹,应该写有一段时间,便排除是王侍郎临死之前留下指证凶手,或是暗示些什么的可能。
    可是,这三个字依然发人深思。
    “王刘氏,本府问你。你的娘家本姓‘刘’,是与不是?”包拯将那纸交还给展昭,示意其保存妥当。
    闻言,王刘氏诧异的眨眨眼。尽管她心中纳闷这包黑子为何连此等显而易见的事也要问上一问,但嘴上不得不恭敬的回了句:“是!”
    “那王晓莲乃王侍郎的独女,是与不是?”
    “是!”
    “好!那本府问你,王晓莲是否是你与王侍郎所生?”别看包拯年岁不大,可板起脸来,倒也让人心生畏惧。当然,像庞昱这样的‘女流氓’除外。
    估计那王刘氏没想到包拯突然提及此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直接呆愣当场。包拯乘胜追击,步步逼人道:“王刘氏,本府在问你话,你只需回答是与不是!”
    那王刘氏一改方才的嚣张气焰,颤颤巍巍的说:“回、回大人,民妇、民妇确实不、不是晓莲的亲生母亲!”
    她的话一出,在场的众人不禁为之一愣。而作为当事人的王晓莲更是呆若木鸡,神色迷茫的注视着这一切,好像对此事并不知情。
    “那王晓莲是从何而来?”
    “回大人,大约在十八年前,老爷突然从外抱回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女婴。说是故人之子,过继给他,望他好生照料。而民妇那时正逢小产,不幸没了孩子。民妇见那孩子乖巧可人,遂求老爷交给民妇照顾。后经过一番细细商酌,老爷决定将那女婴落入祖籍,并起名‘王晓莲’。”王刘氏低着头,把当年之事娓娓道来。
    “你可知王侍郎所言的故人究竟是哪位?”
    “这,民妇就不清楚了。”
    趁包拯审问王刘氏之际,庞昱溜到一旁,拉着王府的几名丫鬟到偏厅,有说有笑的攀谈起来。
    “哦,还有这种事?”
    “是啊!我们老爷有洁癖,所有屋子每天必须打扫一遍。上次,小红在打扫书房时遗漏了一片纸屑。老爷发现之后就大发雷霆,扣了小红半个月的工钱不说,还将夫人臭骂了一顿呢。”
    “小红犯了错,与你们夫人何干?”
    “怎么没有?小红是夫人从娘家带回来的侍女。原本清扫书房这类粗活是由我们几个负责的,可那小红竟争着做,明摆了是授夫人之意,去书房监视老爷的嘛。”其中一个丫鬟接话道。
    尽管她们身为王府的丫鬟,但多为短工,并未与王府签订卖身契。换而言之,王侍郎的死活与她们根本没有太大的关联,充其量不过是雇主去世了而已。况且,难得遇见安乐侯这棵大树,对见惯世态炎凉的她们来说,即便不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做只被圈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也是好的。
    “监视?你们老爷和夫人的关系很不好吗?”
    “何止不好?从我来到王府就没见老爷跟夫人同房而眠过!老爷每晚都直接在书房休息,换做我是夫人,我也怀疑老爷是不是在书房金屋藏娇呢!”
    “翠绿,别瞎说!小心被夫人听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本来就是嘛,老爷只娶了夫人这一房,不找夫人,自然是去寻其它女人啦。”名叫翠绿的丫鬟年龄稍小,讲起话未免有些口无遮拦。
    “侯爷,包大人请您过去一趟。”展昭悄无声息的冒出来,面无表情的说。不难看出,他对庞昱这位安乐侯甚是不满。
    这也难怪,想那王侍郎刚刚去世不久,庞昱先是轻薄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