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 >

第246章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第246章

小说: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儿点了点头:“嗯,差不多了,都安排到咱们百姓家里了,还是少爷治理的好,听说有人要住下,他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还说自己当初也是这样,大人心善才帮着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自己过地好了,帮一下别人是应该的。”说完,眼睛变成月牙笑道:“少爷,这饭真好吃,怎么做的?燕儿连吃一个月都不……呃……够!”
    李泰笑道:“瞧你。慢些吃。”说完,脑袋里想着百姓说的话,给凝儿和燕儿都倒了一碗红枣茶,其后坐在那里不语。
    凝儿转身笑道:“相公,别愁,从你我相识,还没见过有什么事情能让相公愁成如此模样呢。当初您在海州孤身一人也能创立人合商会,为何现在身为县令了却想的多了呢?”
    李泰躺在炕上言道:“关键是这几十万条命在自己的手上,突然觉着好累罢了。或许这就是责任吧,呵呵。”说完,躺在炕上看着天棚不语,自己还是没本事啊,平时的一些小聪明,当真遇到强大地敌人也有无力地时候,如今的河州聚集这么多百姓,等兆州的刘知县到了,河州怕也有三十万人了。这三十万人的死活都压在自己的身上,换谁都会难受的。虽说河州如今什么都不缺,但如果吐蕃的兵将真的攻城,当人们听着外面的喊杀声,会有什么反映呢?如果此时有人趁机作乱,那自己岂不是腹背受敌?河州现在缺什么?缺地就是一股子士气,一股保护家园的士气。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突然想通了,彷佛看着哪里都异常新鲜,心里的郁结也随之打开。看到凝儿、燕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睡下,李泰嘴角扬起一丝笑意,等着刘知县到来,本官要全城人民共同抗蕃!
    日子过的飞快,就在还有五天要过年的时候,刘知县终于带着手下四万多名百姓来到了河州城外,看着高大伟岸地城墙,不少兵将都在城墙之上巡逻,百姓都激动地哭了,对于他们,这就是最好的屏障。
    今天李泰特意站在门口迎接他们,看到几里长地百姓,心里不是滋味,刘县令来到跟前对李泰施礼:“李大人,下官带着兆州的百姓来了。”
    “嗯!大家都进城吧。本官有话要说。”
    刘县令一愣,低头没有再问,只能跟着李泰来到广场之上站好。李泰一挥手,紧急集合的钟声再次敲响,河州的百姓顿时如潮水一般向广场冲来,见到李泰站在一张搭好的台子上,下面站满了风尘仆仆的外乡人,不仅心中都纳闷。大人这是要干什么?
    看见人群渐渐地往自己脚下靠拢,李泰良久无语,一挥手,一副超大的河州蓝图出现在李泰的背后,看着百姓懵懂的眼神,李泰喊道:“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河州!”
    毫无疑问,百姓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回答了李泰的问题。李泰点了点头:“是。是河州。”说完,叹了口气:“当初本官刚到河州的时候,这里连一万人都没有。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现在这里聚集了近三十万人。咱们河州在大伙地努力下,终于建出了眉目。或许大伙也见到了,最近咱们河州突然多出了几万人,有不少人都知道,第一批来的人都是泯州的百姓附近乡村地百姓,因为吐蕃的军队在泯州屠杀了整个城池近五万人。他们无家可归才不得不来到咱们河州。然而,河州的百姓是好样的。没有因为自己比他们富足而抛弃他们,反之,更是在师爷的带领下,将他们一一收入自己的家中,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咱们河州的百姓没有忘本,大家都是从苦难地日子过来地。大家都明白他们的难处。虽说在河州吃不到什么大鱼大肉,但至少,咱们在这里可以安全。如今。兆州的百姓也一起来到了河州,因为他们有个好大人,他们的大人为了兆州的百姓毅然杀掉了企图逃跑的发妻,这是什么样的胸襟?刘大人知道河州城墙坚固,为了让百姓可以活命。几天前夜里便来到河州与本官商议。但在本官眼里。他们不是来乞讨的,也不是来避难的。而是来帮助咱们河州地百姓共同抗敌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咱们河州的百姓永远不怕任何人的铁骑。”说完,李泰回身指着蓝图言道:“这是我们的河州,这是我们辛辛苦苦建设出来地地家园,在这里,有我们最至亲至爱之人,在这里,有我们肝胆相照的兄弟,在这里,更有这我们未来美好地前景,如此河州,佛家圣地,怎能让他人染指?我大炎男儿热血未冷,焉能让吐蕃铁骑在此处杀我家人,辱我姐妹。乡亲们,请站起来,让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拿起手中的武器,保卫我们自己的家园,保卫我们自己的亲人。
    陛下已经知道河州危机,正在派兵前来,但同时,陛下也在看着我们河州的百姓,陛下要看看,我们的百姓既然能建设出这么坚固的城墙,能不能把挡住吐蕃的铁骑,要本官说,咱们不要陛下的兵马,咱们要让陛下看看,咱们要让全天下的百姓看看,我河州百姓在泯州与兆州百姓的帮助下,是怎么对抗吐蕃铁骑的。以往,河州、兆州,泯州三县年年不仅要遭受土匪的抢夺,更要遭受吐蕃铁骑的洗礼,我们够了,我们受够了,如今,我们的老人可以在此安详晚年,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这里读书,我们的亲人可以在这里耕作,河州,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让吐蕃铁骑踏过?他们是肮脏的狠毒的,但我们也是勤劳的,勇敢的,而且,我们更是强大的,我们有圣明的君王作为后盾,我们有全大炎的百姓支持,我们有附近州县百姓的帮助,凡我华夏儿女,此时若不一心团结,如何让我们伟大的民族屹立于东方?
    本官在此宣誓,哪怕我河州战止最后一人,也绝对不让吐蕃铁骑踏进我河州半步,大伙记着吗?本官说过,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不离不弃!保卫河州!”
    “保卫河州!保卫河州!保卫河州!”此时人群的喊声随着李泰的口号一浪高过一浪,这是他们的家,这是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家,绝对不准许别人侵略!在李泰的带领下,这里所有的百姓士气空间高涨,邻县之间更是空间的团结。他们没有嫌弃彼此,而是用一种战友的情怀去接待新来的百姓。
    李泰下台后,刘知县第一个迎上来,李泰看着他满含热泪的目光,不由的一笑:“刘大人,还望你与兆州的百姓精诚团结,咱们一起对抗吐蕃。保卫家园!”
    刘知县狠狠的点了点头:“李大人的一番话,让下官实在汗颜,与李大人相比,下官第一便想到的是逃跑,实在是……”
    “哈哈,这可不能怪你,我要是你,我也跑啊。哈哈。刘大人,咱们往日的恩怨便从此时一笔勾销了吧,你我都是为了百姓,如今能站在一起也是缘分,如不嫌弃,以后就住在河州吧,开春咱们就建设房子,大家住在一起,多少有个照应,不行的话,咱们把城墙加长,一直加到兆州去,如何?哈哈。”
    听着李泰绝口不提别的,而是与自己有说有笑,刘大人此时心里甚不是滋味,自己本与他是官场上的敌人,可万万没想到如今他居然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为自己说好话,如此胸襟,怕是天下少有啊。经过此时,刘知县也算看清了自己,不仅回身望了望跟自己一起来的百姓,心道,如果他们都生活在河州,过上这里百姓的日子,本官就算是死也知足了。
    有了李泰的讲话,燕儿凝儿办起事来事半功倍,帮着几万人找房子也比原先轻松了很多,而此时李泰也没闲着,正在与蒲松商议打造兵器之事,同时也在紧锣密鼓筹备各项工作。王平此时也在命人在街上全部挂上保卫河州的横幅,每条街道上都贴着不离不弃的标语,邓健则是带着才子们满街的画大字报,月娘带着孩子们开始做鼓舞士气的小旗,关魁带领衙役开始组织民兵,将士们巡逻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一切的一切,都在为战事做准备。
    河州,即将迎接一个惨烈的风暴……
    这两天不知道怎么了,头也疼,腰也疼。先来这些把,晚上还有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吐蕃来袭
    该来的,始终要来,就在李泰睡下第一个安慰觉的时候,吐蕃的兵马已经来到了城下!
    砰!砰!砰!
    “大人,大人,吐蕃来袭!”
    李泰躺在炕上听到后喊道:“知道了,知道了,再睡一会!”说完,翻个身呼啦一下坐起:“啊?吐蕃来袭?我靠!”
    凝儿在旁笑道:“相公,他们是打扰你好梦了吧。”
    “可不是,赶紧穿衣服。回来给你讲讲我那个梦。”说完,利索的穿上衣服走出房门,见到衙役在等着自己,李泰言道:“今什么日子?”
    “回大人,腊月二十七了。”
    “哦!时间过的真快啊,还有三天过年了。嗯,此时都谁在城墙之上?”
    “回大人,方姑娘已经带着娘子军准备完毕,国防武僧团也整装待发。所有的物资都已经准备齐全。就等着大人下令了。”
    “嗯,好!”话音刚落,凝儿连忙走出来拿着貂皮批在李泰身上:“夜里冷,注意点身子!”
    李泰牵出紫云,回头对两个女子笑了笑:“你们睡觉吧。估计他们远道而来应该不能攻城,明天真打起来了再说。”
    燕儿连忙上前给李泰检查了一下:“嗯,软甲穿着就好,少爷,可千万别逞能啊。”
    “好了,回去吧。等着少爷的好消息!”
    话音刚落,李景与元帅相继起身,就连南山都已经走到院子里,看到大伙都出来了,李泰嘿嘿一笑:“爷爷们,师傅,既然都出来了。就与本官欣赏一下这河州夜色吧。”说完笑了笑,骑在紫云身上跑出府衙,喊道:“我在城墙上等着你们!”
    元帅看着李泰离去笑道:“这小子。倒是瞒开心的。”
    李景叹了口气:“希望是吧。”回头见到李安民,李元霸都已经起来。不由的一笑:“走,随老夫去城墙上一观!”
    此时李泰骑着紫云跑上城墙,看着无边的火把从远处缓缓向前,李泰嘴角扬起一丝笑意,来吧,再靠近点。这么黑的夜里,小爷定然要好好的犒劳犒劳你们。大庆来到身边:“公子,你说他们会继续走吗?”
    李泰摇了摇头:“谁知道呢,应该会吧,看着他们的速度。好像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说完,摸了摸肚子言道:“我饿了!”
    “有泡面和马肉!”
    “嗯,来一碗,多放点肉!”
    不一会,大庆亲自端了两碗上来递给李泰一碗:“给,公子,这是俺亲手煮地。非常时期,俺信不过别人!”
    李泰看着热腾腾的面条,心里满是感激,回头看着大庆的碗笑道:“你小子的肉怎么比我多,你给我点。”说完,拿起筷子就要夹,大庆连忙退后笑道:“俺饭量大,公子饭量小!”
    “切,小样的,等哪天看到蓉儿说你坏话。嗯?潘哥、你的腿好了。”
    大庆踢了踢腿点头:“嗯。好的差不多了,都是一些皮外伤,蓉儿非要让俺拄拐,俺不习惯。这不也挺好地嘛!”
    李泰笑了笑,座在城墙之上面对敌军,喝了一口热汤点了点头:“嗯,味道甚是不错。嘿嘿。”
    话音刚落,就看见远处的火把哗啦一下倒地一片,李泰座在城墙之上乐的直拍大腿,吃了一口面喊道:“好!”
    大庆嘿嘿一笑:“看来还是蒲大哥的扎马钉好用。这时候往地下一铺,黑灯瞎火的谁也看不见,能不倒吗?”回头瞧了瞧城门之上言道:“公子。俺觉着咱们这边太暗了。你看人家多少火把。士气都比下去了。”
    “老大,点火把浪费火油啊。最主要地,咱们要是每人一个火把。远处的弓箭想都不想肯定射过来。这不是给人留目标呢吗?再说了,敌明我暗。多好!”
    话音刚落,听到身后响起声音:“要是白天不就都看见了?”
    李泰回头,见到李景带着人走上城墙笑道:“爷爷,爹,大哥,你们来了。”说完,一指前面倒下的人马笑道:“看见没,这就倒下了。唉,想走,明天早上把钉子捡干净再走吧。”
    众人一阵大笑,看着远处的队伍渐渐停了下来,李泰连吃了好几口面,转身笑道:“爷爷,打赌,你说冯海能不能来?我赌他肯定来。”
    李景笑道:“未必,此人想来必定小心,刚一见面就遭你毒手,你说他还能来吗?”
    李泰站在城墙上慢慢的等着,突然见到前方跑过来几只火把,李泰嘿嘿一笑:“怎么样?来了吧?”
    没过一会,几人来到城下,一人喊道:“请李泰出来答话!”
    靠,没看到我啊,随手一摔,一个大碗凭空落下,那人一闪身,躲过大碗,但却浇的一身汤汁,那人抬头言道:“你是何人?”
    “呵呵,你不找本官吗?本官等着你呢。”
    “李泰,你听着,我们乌达说了,要你速速交出此城,保证不伤害一个百姓,如果你执迷不悟,泯州就是……啊!”李泰一挥手,一道银光冲进那人的身体,李泰居高临下地言道:“回去告诉你们乌达,这就是到河州的下场。”
    见到同伴话未说完就死了,身边的人喊道:“李大人,两国交战不杀来使,我们乌达给您一封信,还请一阅!”说完,拿出一封信放在地上,跟着几个人将死去同伴的尸体带了回去。
    “公子,俺去。”大庆说完特意找来一条绳子。
    李泰摇头:“腿刚好。别去了。嗯,我也不去,找人下去吧。”
    兵卒下去将信捡起亲手交给李泰,李泰刚要拆开,身后所有的人都连忙喊道:“不可!”南山迅速上前,将信件放到城墙之下,随后几人挡在城墙之下,南山特意用小刀将信拆出。连个手指都没敢碰一下,其后用小刀把信取出,平铺在地上用火折子一照,只见上面言道:“李大人,本乌达久违了!想必李大人知道本乌达是谁了吧,你我虽分敌我,但却是亲戚,呵呵,按照大炎的习俗,怕是你要叫本乌达一声姑父才是。你在庙堂之事本乌达已经知晓,想我侄儿如此大才却遭尽他人所欺,本乌达爱才心切,如你投向我吐蕃,本乌达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