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军相亲记 >

第14章

将军相亲记-第14章

小说: 将军相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里的火仍未熄灭,冲天的黑色烟柱笔直往上,似乎要接到云端。四下里充斥着村民的惨叫声,血沁入大地,染成一片红褐。
  这大概就是佛家典籍中说的阿鼻地狱吧!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人是天生的战神,总会有一些经历是常人无法得知,也不想经历的

  第20章 北巡之议

  萧锦初毕竟只是个小女孩,她只能死死咬紧了牙关。一手按着腰间的匕首,那还是上回生日师兄送的礼物。一步一步缓缓地往后退,锋利的茅草划过她白嫩的手脚,割出了无数道血痕。她恍然不觉,她只知道她得逃,要不然她也会死在这里。
  北狄人的笑声越发放肆,他们似乎杀上了瘾,对着妇孺也毫不手软。忽然,一个重物挟着腥风落到了萧锦初眼前不到两步的草丛中。
  透过茅草的缝隙,她看到了一双眼,一双血红的眼。那是李婶的小儿子,他之前用芦叶给她编过小虫儿,编得像极了。他还说过,等长大了他要去参军,叫乡亲们再也不受北狄的欺负。
  然而现在,他就在离她两步的草丛里,只剩下一个脑袋。他的嘴微微张着,似乎想对她说话,最终化作了眼角的一滴血泪。
  萧锦初的四肢百骸都没了知觉,她只能像木偶那样僵硬地向后退,一步两步……一直到整个身体往下一沉。
  自己是到河边了吗?衣衫浸来水渐渐沉重,萧锦初想挣扎,可脚被水草死死缠住了。水漫过了她的口鼻,带着土腥味直窜到肺中。
  要死了……萧锦初闪过了这么一个念头,如果就这么死了,她会不会遇上那些乡亲们?到时候她又该说什么呢?
  有一双手温柔地拥住了她,萧锦初只觉得眼皮越来越沉。如果这就是死亡,那么也不算太坏,至少她没有丧命在北狄人的屠刀下。如果有来世,她要……
  眼前的光是白色的,是温柔的,并不刺眼。萧锦初好奇地摸上去,居然是一种很绵软的触感。像柔和的丝被,也像刚出锅的桂花蒸糕。
  耳边传来了师兄的声音,那一贯沉静冰冷的嗓音,此刻却像是点了一把火,充满了暴烈的气息。“阿陈你给我闪开,今天不好好教训这个丫头,我看她迟早要把天也捅出个窟窿来。让开!”
  陈女官低婉的声音中透着虚弱:“郎君,阿锦已经这样了。您就算有天大的火,总得等她好起来,到时候就算您要上军法,我绝不敢拦着。”
  碰的一声,似乎是无数碎瓷落地的声音。萧锦初觉得头有些沉,再睡一会吧,也许再醒过来时师兄就没那么生气了。
  这一觉萧锦初睡得很不踏实,一会看到师兄吩咐下人把她拖出去打军棍;一会又见着师兄准备了百八十部书,把她锁在屋里抄,不抄完不给饭吃。直到耳边又传来了陈女官的声音……
  “郎君……”阿姨的声音一直是温柔的,就如她新月一般的眉。
  师兄也一如往昔,一开口就是冷冰冰的,跟石头一样硬。“不是让你在房里歇着,自己还没好呢,就知道操心这丫头。”
  陈女官叹了口气:“今天厨娘来给我送粟米粥,无意中与我说起,原来阿锦非要做鱼鲊,是想做给郎君吃的。”
  “家中又不是没有庖厨,要她逞什么能?”师兄仍是那个冰冷的调子,听着就让人生气。
  “她是见你为了军务操劳,又吃不下东西,日渐消瘦,才起了这个心思。郎君……”陈女官柔声劝道。
  才不是呢!她是想自己吃的,不是为了师兄……萧锦初听着不禁有些着急,她想捂了阿姨的嘴,不让她说下去。可越是急,她就是越是动弹不得。纷乱之中,她又昏昏睡去。
  这一回,她见到了李家村的百姓们。有善于做鱼鲊的钱婆婆,有打得一手好铁的老庄,有嗓门特别大但热心的李婶,小牛儿姐弟俩……
  他们的表情木然,衣服上染着血,齐齐向她伸出手来。特别是小牛儿,他哭喊着:“阿姊…阿姊……我的脖子好疼啊!”说罢,他的头就这么咕咚一下落了下来,滚到了萧锦初的脚边。
  “不要……小牛儿…李大婶,你们不要死!”
  一只手轻轻替她掖上了被角,萧锦初一把抓住,唯恐这只手一会就消失不见了。
  “先生……”她喃喃地喊着。
  “说到底,阿锦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打小就没了父母,祖父过世后,褚先生就是她唯一的亲人了。”
  阿姨又瞎说,萧锦初迷糊地撅起了嘴。她才不可怜,她有先生,有阿姨,有安素,还有师兄…她一点都不可怜……
  “别说了……”那只手修长而温暖,和他冷冰冰的声音一点都不像。那只手轻轻回握了她一下,如握着什么珍贵的东西。
  那一场病是萧锦初从小到大最严重的一次,她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无数医者都摇头,阿姨急得差点要去找巫者。也因着这场病,她逃过了一顿打,但被禁了半年的足。更因为这场病,她开始跟着师兄认真习武。
  她希望自己能变得强大起来,希望有一天当身边的人遇到危险时,她不再只是无助地旁观,而是能护得住他们。
  “要出巡北方六州?”萧锦初很是诧异地瞪大了眼,看着正在醴池之畔一派悠然喂鱼的皇帝陛下。
  而她的师兄在发现她对此事的诧异程度后,也感到诧异不已。“不行吗?”
  “在这个时候?”萧锦初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师兄的节奏。季司帐已经被一卷破席埋在了城外,然而害死她的凶手是谁仍没有头绪。
  至于此人是否意图对圣驾不利,他到底是一个人还是有同伙,除了季司帐有没有其他宫人牵涉其中?统统如石沉大海,半点音讯都无。
  萧锦初知道,事态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和。宫里已经悄无声息地没了一批人,安素在宫外也没闲着。她的师兄能继少帝后坐稳了江山,可不止是因为会怀柔。那双正在喂鱼的手,此刻看来如此修长优雅。但在需要杀伐时,它是丝毫不会留情的。
  “春天正是好时候,咱们可以去滑台行猎。你前些日子不还手痒么,也让你过过瘾。” 卫潜提到这件事,很是兴致盎然。
  “我不是说春天……”正想解释自己的意思,萧锦初忽然琢磨过味来:“师兄,你是故意的吧?”
  “那个幕后黑手还没抓到呢,你不能因为处置了一批人就觉得太平了。万一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有那么多隐患埋在那里,她真不认为此刻离开京城是一个好主意。
  卫潜忽然定定地看着她,压低了嗓子,黑色的瞳孔反射着日光,粼粼如波。“你在怀疑谁?虎贲卫?”
  “师兄说的哪里话,虎贲卫乃是天子亲军。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一颗忠心自然毋庸置疑……”萧锦初撇了撇嘴,只是听来颇为言不由衷。
  这么多年的师兄妹,卫潜哪有听不出来的。“别说好听的,怀疑就怀疑。”
  “好吧,我是怀疑来着。”萧锦初有些泄气,随即强调道:“谁让宫里接连出了两桩命案,不怀疑他们我怀疑谁。”
  “所以这次出巡我不带虎贲卫,”出乎她意料,卫潜居然对这个观点颇为赞同。“齐翔领一个小队作为我的贴身侍卫,其他戍卫都用你的人,由你全权负责挑选和调度。”
  卫潜很认真地望着这个吊儿郎当,但关键时却比谁都可靠的师妹:“我把自己交给你,你可担得起?”
  “师兄这样的信任,我就算担不起,也得担啊!”
  天子出巡,是一件大事。比起萧锦初那一点请君三思的意思,朝堂上反对的浪潮简直可说是此起彼伏。
  御史中丞萧道清拖着病体,连上了三道折子。理由很简单,打前朝起北方几州就一直是与北狄的交战区,尤其以圣人的龙潜之地:兖州为甚。
  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当年圣人没登基时是兖州刺史,镇守一方那是没办法。现在身份不同了,自然不能再往危险跟前凑。
  萧中丞不厌其烦,萧中丞苦口相劝,萧中丞自觉从没这样拼命,结果偏偏被自己人给拆了台。
  蒋澄说得好,天子乃天下之天子,非一州一郡之天子。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哪里去不得呢?
  这一下算是把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给打懵了,这要追究起来,岂不还要按上个别有用心的罪名。于是,出巡的事就这样正式定了下来。
  可惜蒋澄这个有功之臣,却被留在了京里,不在随扈的名单上。把他气得直跳脚,大骂这群过桥抽板的。
  居然还美其名曰让他与谢丞相一同监国,你见过哪家朝廷让御史监国的?蒋澄气得都笑了出来。
  那你可以监督丞相啊,御史连天子的错处都能谏言,更不要说丞相了。查遗补缺,那是御史的本份。萧锦初在旁闲闲地说了一句。
  就为着这个,把蒋御史气得直到御驾出发前都没跟萧侯说一句话。
  反倒是楚向澜还混到个同行的名额,这也是萧侯建议的。因为她觉得司药局靠不太住,还是有楚待诏在安心些。
作者有话要说:  新地图,朝着星空大海(什么呀……)出发~(^O^) 
厚颜求点评,求收藏!

  第21章 抵达广陵

  此次的出巡路线由诸大臣参赞,几易其稿。最终定下了从京师出发,先渡江至瓜步,经过广陵、淮阴然后向北折。沿中渎水前进,一路经宿豫、下邳、彭城,再转道瑕丘、东阿、础x,最后抵达滑台。
  这一路舟车换行,正常来说都要走上一个多月。圣驾就算再是轻车简从,人数也不会少于一万。这样的大队迁移,时间上再翻两番也不算什么,车驾从人、后勤补给都须考虑得精细。再加上这是当今圣上登基后第一次往北方巡视,意义非同一般,便由尚书令大人亲自督促此事。
  待到四月初,终于各项事务都准备齐了,大军开拔。丞相率众臣一路相送至琅邪城,登山临水,山呼万岁。惹得京城的百姓也纷纷扶老携幼来看,一时蔚为盛事。
  此次随扈的侍卫都是由萧侯过了十几遍筛子从京卫中筛出来的,不仅要考察出身、武功,外貌、年资,无不是上上之选。走出来个个鲜衣怒马,银盔亮甲,博得一片喝彩。要不是御驾在,恐怕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要掷花抛果了。
  尚书令走在队列里,见军纪整肃,外松内紧,难得在心里把萧侯夸奖了一番。
  一过了瓜步,萧锦初就弃了马,跑到御辇上。边伸了个懒腰,边感慨:“还是师兄的车宽敞啊!”
  这要是被哪个爱管闲事的御史瞧见了,非得狠狠参她个失仪之罪。幸亏卫潜不喜欢被太多人围着伺候,因此车内就留了张内侍等寥寥几个近侍。这些人哪敢挑萧候的毛病,只知道一个个盯着自己的脚尖。
  “啊嚏……”萧锦初伸完了懒腰,又揉了揉鼻子,觉得自在了不少。
  卫潜不忙着跟她说话,先吩咐了一声:“有些气闷,把香拿出去罢!”张内侍忙不迭地答应着,让一个小黄门把角落里的错金博山炉拿下了车,顺便把车窗支得更大了些。
  外间正有暖风适意,萧锦初觉得整个人都清爽了几分。皇帝陛下这才对着小师妹道:“你怎么跑过来了,我记得你可是最不耐烦坐车了。”
  虽然品级摆在那里,萧侯却是出了名地不爱坐犊车。上哪里都是骑马,府里养的马待遇比一般人都好。
  “还不是安素,他跟我说,陪着你一连手谈了十几局。实在撑不住了,让我来替替他。” 萧锦初一点愧疚之心也没有,直接就把尚书令给出卖了。
  “跟你下棋?”卫潜盯着她上下打量了几遍,直看得萧锦初莫名其妙,还以为今天的衣裳哪里出了问题,才听得一声:“还是算了吧,免得我头疼。”
  “师兄,你会不会太瞧不起人了?”虽然知道自个的棋力有限,但被人当面嫌弃成这样,萧锦初还是很郁闷。
  卫潜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说错了话,“你自己讲,你能有现在的水平,还说我逼着你打了几本棋谱才练出来的。要是放着不管,大概连棋盘有几格,你都能给忘了。”
  这就戳着萧锦初的痛处了,她鼓起眼就反驳:“那我不是忙嘛,谁打仗的时候还有空去研究棋谱的。”
  作为褚冰的学生,萧锦初当初也曾立志要做个全才女子。毕竟褚公是海内公认,出了名地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文藻华丽,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的人物。她这个当徒弟的,也不好太给先生丢脸。
  但自从先生给她半路找了个便宜师兄,她就受到了极沉重的打击。当年的卫潜容貌昳丽,身长七尺有余,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
  最气人的是他不仅长得好,出身好;而且天赋出众,学什么都飞快,也不知道让着点后进。因此年幼时,萧锦初还曾经颇为仇视过这个师兄一段日子。
  即使过去了那么些年,皇帝陛下倒是一如既往地耿直。听得师妹抱怨也不客气,当即道:“那你说说,你还擅长什么?”
  萧锦初哑火了,她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回。按照师兄的标准,她确实是属于没有任何特长的人。就算是行军打仗一途,卫潜十五岁就上战场了,比一比自己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无言以对之余,萧锦初是个很是识时务的人。当即便作之前的对话没发生过,扯出了一脸灿烂的笑容问道:“师兄,咱们明天就能到广陵了吧?”
  “这一路的安排不都是你们在办,怎么倒问起我来了。”卫潜见这丫头顾左右而言他,也不穷追猛打,只是暗暗好笑。
  萧锦初端着一派严肃认真地样子,实则狗腿到了一万分。“按着行程算是这样的,不过师兄要是觉得哪里不合适,咱们可以随时改动,您尽管吩咐。”
  卫潜实在是太了解她了,当即便问:“我看你是又有什么鬼主意了吧?”
  “师兄神算,”萧锦初又赶紧拍了一记,才把自己那点小算盘抖了出来:“我是想着咱们不妨加快点行程,赶在明天天黑前入城。这样就能在广陵过夜,也免了路上风餐露宿。”
  “委屈了谁,也轮不到新平侯风餐露宿,我看你是眼馋广陵王府的好酒才对!”皇帝陛下英明的地方不止这一点,连着她的后招都猜到了。
  广陵王卫滦是先帝的第六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